书城历史乱世汉王
21662100000085

第85章 既定方针(3)

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北征大获全胜,“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万余口。”袁尚兄弟狼狈逃窜,投奔了辽东太守公孙康。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并未追击。九月从枊城退兵。不久,公孙康斩杀二袁,将首级送至曹操军前。

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曹操凯旋还邺。北方各割据势力基本肃清,他可以全心全意地对南方用兵了。早有南下荆州之志的曹操抓紧了政治、军事各方部署:作玄武池大练水军,同时调整了最高统治机构,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曹操“自任”丞相。

刘表侦知曹操操演水军,积极准备南征的消息之后,知道大事不妙,不无后悔地对刘备道:“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汉晋春秋》)

事已至此,刘备只得口是心非的安慰刘表:“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同上)

话虽如此讲,但二人都心中明白现在主客之间已经是各怀心腹事,貌合神离而已。

刘备无法体会到刘表心底的苦楚,现在的刘表正是内忧外患、焦头烂额的非常时期。

并不是只有曹操、刘备、诸葛亮等几人看得出:荆州地方千里、带甲十余万,“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的现状,一直以来觊觎荆州这块肥肉的还有江东孙权割据势力。——英雄所见略同!

早在曹操南征荆州之前,江东鲁肃就劝孙权乘曹操北征的良机攻夺荆州。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二十六岁的孙策英年早逝。

临终,孙策唯恐父子二人辛苦打拼下的基业付诸东流,急忙把张昭等人唤至身边托付后事。对张昭等人道:“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三国志-孙策传》)

当着张昭等人的面,孙策把孙权唤至身边,解下身上汉庭授予的讨逆将军、吴侯印绶交在孙权手中。同时叮嘱他:“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同上)

直到临死,孙策仍不忘言不由衷,对张昭道:“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同样的话,刘备有一天也会重复。)——(《三国志-张昭传》注引《吴历》)

历史证明,孙策做的选择是正确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孙权没有像刘备之子刘禅那样懦弱,少不更事、长无主见,只能沦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配角。只有十九岁的孙权,处变不惊,很快就稳定了局势。

江东孙吴政权,是依靠孙坚、孙策父子两代的军事征讨建立,江东之地本来人才就不如中原地区多,再加上孙策执政时期采取了强硬态度,更使得当时割据政权中人才匮乏。孙策倚重的大臣只有张昭、周瑜、太史慈等数人而已,孙权即位之后,如何使政权本土化,实现政权建设软着陆是关键问题。他有针对性的着眼于推行文治,重在修复同地方土著的裂痕。

孙权即位之初,正是江东大族与孙吴政权的冷战高潮期。孙策的盛年早逝,正是因为他推行的“白色恐怖”高压政策所至。

孙权上台之后,必须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争取各方力量的合作,进行权利资源重组。孙策临死之前的政治遗嘱也明确告之继承人,未来的施政重点是“举贤任能”令这些贤人为我所用,“各尽其心”。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孙策以生命为代价悟出了从前自己的施政错误,使得孙吴政权没有成为一个短命政权。在择定继承人一事上,更没有一点儿私心,使得政权实现顺利交接、平稳过渡。在张昭、周瑜等人齐心协力的帮助下,渡江南下的士人如鲁肃、诸葛瑾、步骘等人都受到优待,予以重任;积极向江东土著豪强传递和解信号,慢慢取得对方信任;对投奔江东的外人用之不疑,一视同仁。短短六七年间,孙权扭转了即位初的不利局面,做到了上下相安,“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有鉴于此,诸葛亮不得不提醒刘备“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即便是孙权拿出了十二万分的诚心,也无法在最短时间内让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就在他为如何取得士人信任苦恼万分之时,周瑜为他请来了鲁肃。周瑜先是将鲁肃的母亲请到了江东,鲁肃不得不寻上门来。为了打消鲁肃心中的顾虑,周瑜绞尽脑汁,终于说服了鲁肃投奔了孙权。很快,鲁肃就成了仅次于周瑜的重臣,孙权对他言听计从,信之不疑。(关于鲁肃版“隆中对”之事,留待另外作品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