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汉王
21662100000084

第84章 既定方针(2)

对于这段历史记载,晋人孙盛执有异议,他认为“此不然之言。备时羁旅,客主势殊,若有此变,岂敢宴然终表之世而无衅故乎?此皆世俗妄说,非事实也。”

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足为奇——刘表既然有疑刘备之心,“更阴御之”的想法。那么,他身边重臣蒯越和蔡琩就没有理由不明白刘表的心思。刘表虽对刘备“不甚信用”更兼他是士林楷模,自然不方便动手。而蒯越、蔡琩急刘表所急,想领导所想也是情理之事。

刘备选择不辞而别,可以装作“难得糊涂”,大家并没有破脸,保持一个表面的一团和气还是符合双方利益的事情。

正是刘备胳膊太长的原因,而令蔡琩等人动了杀心——刘备既然完全认同诸葛亮提出的“跨有荆、益”之说,那么客居荆州,仰食于刘表,对荆州有觊觎之心,绝非是诸葛亮三言两语就可以令他怦然动心的。

袁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一败涂地,但他在冀州、并州、青州、幽州的实力仍不可小觑。然而在他死后数年时间,几个儿子之间内讧不已,被曹操抓住良机,逐一各个击破。正是因为袁绍几个儿子的不团结,才给了曹操可趁之机。

刘备也决定从分裂荆州内部开始,这样行事,既有不为人所知的隐蔽性,又可以如愿以偿的达到个人政治目的。

刘备的仁义,不过是一种假仁假义。

正是因为他的一些政治手段比曹操做的更具隐蔽性,所以人们被一些表象所蒙蔽,与曹操行事“宁使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相较,刘备身上因为有“弘雅有信义”这层保护色,他选择了“偷偷进村,打枪的不要!”。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率军攻拔壶关,在经历数年艰辛之后,终于讨平冀州、幽州、青州、并州等四州。在平定并州之后,曹操率大军自西而东,长驱而至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派遣李典、乐进二将讨伐长广(今山东茉阳)义军管承,管承迫于形势,乘槎浮于海;之后,派遣于禁统军讨斩昌豨(在张辽说降之后,降而复判)于东海。至此,北方所有大股军事割据力量不复存在。

建安十二年,曹操在大封功臣之后,率军出征乌恒。趁着中原地方,各路豪强争雄之时,乌恒“破幽州,略有汉民十余万户”。袁绍之子被曹操打败之后,“奔蹋顿(乌恒部大人),时幽、冀吏人奔乌恒者十万余户,尚欲凭其兵力,复图中国”。——(《后汉书-乌桓传》)

三郡乌丸本来就一直依附于袁绍,现在袁绍的残兵败将情急来投。双方同流合污,势力大振,如果卷土重来,势必会成为影响北方安定的严重威胁。不扫清隐患,曹操就不能放心南下江、汉进兵荆州。

无法南下,曹操的统一事业就只能是种梦想。

曹操在拿定主意之后,将北征三郡乌丸的事情提上议事日程。许多将领对孤军远征乌丸之事表示反对,所有人都在担心“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

关键时刻,郭嘉再次力排众议,支持曹操的北征主张。他认为:

“公虽威震天下,胡(乌丸)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际,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已之有也。”

——(《三国志-郭嘉传》)

见座中所有人耸然动容,郭嘉继续侃侃而言道:“刘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同上)

郭嘉的分析入情入理,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心。在统一了北征乌丸的认识之后,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当刘备提议趁曹操远征乌丸的天赐良机,乘机率军偷袭曹军之时,刘表断然拒绝。

所以如此,应该正是郭嘉分析的那样——发兵掩袭曹操,最佳人选自然是刘备。成功,刘备的声望定然会超过刘表,有功高震主的可能;如果失败,损失惨重的将是刘表。

刘表对刘备“惮其为人,不甚信用”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前曹操、袁绍都曾派刘备统军出征,最终结果如何尽人皆知。前车之鉴不远,刘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对刘备他不敢不防。曹操虽是大敌,却可以加以提防;刘备在身边属于不安时炸弹,会祸生肘腋。

刘表虽是坐谈客,但他也看得出刘备绝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终非池中之物。把身家性命交在刘备手中,刘表没有那份胆色。曹操没有去荆州追杀刘备,与没有前往辽东追杀袁氏兄弟同理,正是考虑到了会出现“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的结果。

刘表不听刘备的建议,使曹操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尴尬,无意中为曹操顺利北征提供了便利。

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只是归咎于刘表,似乎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