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神话故事
21584200000029

第29章 伊尹——千古贤相生空桑,万世功名佐成汤

中国的第一位贤相伊尹,一生共辅佐过五位国君,助成汤灭夏,桐宫流放太甲,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功名。但这么一位能臣,却是奴隶出身。那我们不禁要问:从奴隶到宰辅,他经历了怎样传奇的一生?在他身上又蕴含着那些动人的神话传说?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从他出生的时候说起了。

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叫作有莘氏的小国。有一天,一个姑娘到桑林里去采桑,突然,她听见一阵小孩的哭声。姑娘很好奇,就顺着哭声找去,在一颗空心的老桑树里发现了一个冻得红彤彤的婴儿。善良的姑娘以为这个婴儿是被狠心的爹娘遗弃在这儿的,于是就动了恻隐之心,把他捡回去献给了国王。国王叫御膳房的厨子把婴儿养着,一边派人查访这个孩子的由来。事情很快就弄清楚了。原来这个孩子的母亲住在伊水边,怀孕后,一天晚上梦见一个神人来告诉她说:“如果你看见你们家舂米的石窝出水了,你就赶紧往东跑,千万不要回头。”第二天,她果然看见自家的石窝里出了水,于是她赶紧告诉邻居们躲避水灾,自己也一口气向东跑出了十多里。可是她的邻居有的人相信了她,就跟着她一起跑,有的人根本就把她所说的当作笑话,仍然待在家里不动。她惦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只见白茫茫的洪水早已吞没了他的家乡,白浪滔天的齐头浪正恶狠狠地向逃跑的人们扑来。她吓得把两手举起来,刚想大叫,她的身子就变成了一棵扭着脖子的空心老桑树,站在了洪水的中央。说也奇怪,当汹涌的洪水猛烈地撞击在她身上后,水势顿时就小了很多,并迅速地消退下去了。过了几天,太阳出来了,地面的水泽也干了,出来采桑的姑娘就在这棵空心桑树的肚子里发现了这个胖乎乎的婴儿。因为这个孩子是从伊水边的空桑里发现的,后来孩子长大了又做了尹官,所以人们就把他叫作伊尹。

伊尹在御膳房厨子的抚养下渐渐长大成人,烹饪得一手好菜。不仅如此,上进好学的他又在闲暇时间广泛涉猎,读了很多的书,有相当的学问功底,所以又兼做了宫廷里的老师,教有莘氏国王的女儿读书。那时候,与有莘氏相去不远的商部落出了一个杰出的首领,叫作成汤。他听说有莘氏的公主美丽贤惠,就备下厚礼,向有莘氏的国王提亲。国王知道商汤是一个贤能的君主,商部落又是东方的大国,当然很满意这门亲事,高高兴兴地把女儿嫁过去了。那时伊尹见在有莘氏这里得不到重用,所以很想到成汤手下去做事,遂借着国王嫁女儿的机会,自愿申请做了陪嫁的臣子,和有莘氏的公主一道嫁到了成汤那儿。

到了商部落的伊尹仍旧做了一名御厨。因为他只是一个媵臣,相当于奴隶的身份,所以他是不能直接面圣陈说自己政治见解的。于是聪明的他就在饭菜的滋味上大做文章。他有时把菜烧得咸,有时把菜烧得淡,有时还把菜故意烧煳了,以便引起成汤的注意。果然,成汤很快就发现了菜饭的变化,召见了这个不合格的厨子,责问他的原因。伊尹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从饭菜的滋味说起,一直谈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成汤见伊尹确实是一个人才,就打算重用他。但伊尹毕竟是奴隶出身,所以成汤先在神庙里举行了隆重的祀典,让人先用荻苇的烟熏他,接着又拿一束爟火烧他,最后还拿猪牛的血抹了他一身,以祓除他身上的不祥。雄心万丈的伊尹本想好好跟着成汤干一番大业,哪知道被他这么一番捉弄,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心顿时就凉了半截。因为他已经解除了奴隶身份,所以就有了行动的自由,于是,他不等成汤正式任命他,就愤愤地投到夏桀那里去了。

可成天醉生梦死的夏桀并不喜欢这个从空桑里生出来,既不长胡子又不长眉毛的怪人,伊尹向他进谏了好几次,都被他蛮横地斥退了。见昏聩的夏桀执迷不悟,伊尹心里烦闷到了极点。一天晚上,郁郁寡欢的伊尹走在空旷的大街上,看见在昏暗的月光下几个醉汉相互扶持着,东倒西歪地往回走,他们嘴里反反复复地唱着这么一首歌:“江水啊澎湃,舟楫啊遭到破坏,我们的国王啊就快倒台;为什么不到亳去啊?为什么不到亳去啊?亳也够大的啊!”歌声哀怨而悲凉。伊尹心里一惊。他想:“这里是夏都啊,亳是商的王城,为什么夏都的老百姓会向往到亳去呢?难道成汤到了连夏民都向着他的地步了吗?”他一边沉思一边往回走,刚回到自己的住所,又听到附近的巷子里有人用凄楚激昂的声调唱道:“快乐啊!快乐啊!我的命运,已确定了啊!离开这鬼地方,去到那好地方,哪还有什么不快乐呢?”伊尹见夏桀的民心已经丧失到了这个地步,想起心高气傲的自己为了一点小小的尊严就离开了贤明的成汤,真是大大的失算了。于是他连夜收拾好东西,天不亮就动身前往亳都了。

成汤见伊尹还肯重新回来投靠自己,自然是喜出望外,立即就任命他做了国相。伊尹将他在夏都的所见所闻报告给成汤,并劝他趁机加大施行仁政的力度,为夺取夏朝的天下做准备。但夏桀很快就意识到了成汤对他的威胁,下了一道诏书,用好听的话把成汤骗到了夏都,并把他囚禁在了均台。伊尹利用他在夏朝打下的人脉关系,积极活动,又给夏桀送去了很多的礼物,终于成功地把成汤营救了出来。

归国的成汤,在伊尹的谋划下,表面上对夏俯首称臣,频繁朝贡,以淆乱夏桀的判断,暗地里却加紧操兵练马,准备粮草。又过了几年,天下的诸侯愤恨夏桀的暴虐,纷纷叛乱。成汤和伊尹认为灭夏的时机成熟,先派兵剪除了夏东方的羽翼,灭亡了韦、顾、昆吾三个方国,接着又统帅大军向夏都进发,在鸣条大败夏军,遂灭亡了夏朝。成汤回师亳都,正式建立了商王朝。

成汤在商朝建立的七年后病故。商王的太子太丁早亡,伊尹拥护成汤的第二个儿子为君,是为帝外丙。外丙在位三年而亡,伊尹又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君。中壬在位四年病故,伊尹又拥立太丁的儿子为王,是为帝太甲。太甲践位后的开头两年还算规矩,但从第三年开始就荒淫起来,暴虐乱德,不遵守商汤的成法。伊尹以四朝元老的身份多次规劝他,但太甲总是置若罔闻。为了避免成汤打下的基业毁在这个暴君的手里,伊尹只好把太甲流放到了成汤墓地附近的桐宫,让他在那里好好地反省思过。这件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伊尹放太甲。

太甲被流放期间,伊尹以国相的身份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每天面对着祖父的坟茔,想到了先辈们披荆斩棘的艰难,终于幡然悔悟,表示要痛改前非。伊尹见太甲能够悔过自责,于是亲自到桐宫把他迎回来,还政于他,自己仍居相位,一心一意地辅佐国君。太甲重新执政后,果然勤政爱民,修祀立德,百姓安宁,诸侯咸服。

太甲在位二十三年后病死。伊尹又立了他的儿子沃丁为国王。沃丁即位不久,伊尹就病死了,享年一百岁。据说在他死时,天地间突然起了一阵神秘的大雾,一共弥漫了三天三夜。沃丁为了表示对这位五朝元老的尊敬,特地以天子的规格安葬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