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成才的9大智能
2105600000018

第18章 语言智能——把自己塑造成语言巨人(1)

中国有句谚语:三寸之舌可抵百万雄兵。西方也有类似的谚语:良好的口才可抵三千毛瑟枪。可见,人的语言或口才是多么的重要。

良好的口才源于人的语言智能,而语言智能是人的多元智能中的最重要的基础性智能之一。

青少年应从小训练自己的语言智能,尽量让自己多接触良好的语言环境,并给自己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积极进行人际交流,会使青少年迅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每个青少年都应该掌握开发自己的语言智能的科学方法。

A.语言智能简析

1.语言智能的价值和意义

所谓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进行思维、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情感和欣赏语言深层次内涵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一个人驾驭语言文字的素质和能力。语言智能包含个体的理解和创造的成分,如果仅仅是对语言文字使用时的模仿、复制和照抄照搬,没有使用者个人的理解和创造,就不能称之为是语言的“智能”。在语言智能方面表现出强项的往往是那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和节目主持人等。他们不仅表现出了很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包含着较多个体的创造性成分。

在各类各样的人群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人,他们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还有一些人,他们才思敏捷、文字犀利、妙笔生花;还有些人两方面的才能兼而有之,既能“口诛”,又能“笔伐”。这三种人,无论是能说,还是能写,或者又能说又能写,都表现出了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智慧和才能。

关于语言,鲁迅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门外文谈》)从鲁迅的这段话中不难看出,从不会说话到为了在“共同劳作”中“发表意见”,人类渐渐地练出了复杂的声音,从而把“吃力”的感觉表达、“发表”了出来,并且被大家所“佩服”、所“应用”,于是,语言产生了。只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才持有语言这一最具独特的交际工具。蜜蜂用复杂的舞蹈告知它的同伴蜜源在哪里,蚂蚁用不同的接触方式向它的同伴传递关于食物的信息。只有人,用话语、语言来与同伴进行交往和交流。所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自从有人类就有了语言,语言和人类是同时产生的。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类拥有语言,能够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语言是和思想密切相关的。过去人们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现在看来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其实语言本身就是思维。因为语言从来就离不开思维,就像思维离不开语言一样。离开了语言,思维将陷入混乱,所谓语无伦次,实质上就是思维迷乱。而没有思维,语言也没有了意义。所以,语言与思维互为工具又互为目的。它们天然地纠结在一起,相互从对方那里得到说明和解释。当人们在头脑中思考问题时,是运用语言在进行思维和加工。思维的过程要外化,要实现思维以语言为载体和工具在人际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采用的形式不外乎说、写、听、读四种形式。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要由主体内部向外部传输,要么采用说的表达形式,即运用口头语言;要么采用写的表达形式,即运用书面语言。而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要从外部向主体内部摄入,则不是通过听就是通过读。由听和读将外部的信息输入大脑,经由思维的加工,达到理解和交流的目的。由此可见,听说读写是一系列既需要语言的参与,又需要思维的参与的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青少年的语言能力,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智能。语言智能的健康全面发展,通过听、说、读、写几种不同的途径,为人们打开了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欣赏和享受生活的新天地。

2.口才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西方人对口才十分重视,他们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中,良好的口才是人生追求成功的重要技能。他们常常根据一个人的讲话水平和交际风度来判断其学识、修养和能力。

(1)口才是一门科学

口才和交际的学问,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盛行,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成人教育都很重视开设这门课程。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以其毕生的精力教给人们怎样做人处世,走向成功,卓有成效。“卡耐基课程”早已成为心理、口才与交际和成人教育的代名词。美国的卡耐基学院已达1700多个。

目前,美国已有300多所大学设有说学系或演说学系。从1976年到1980年的4年间,仅获得“说学”硕士以上的专门人才就有3万多人。

在我国,提高大众的口才已显示出迫切性。长期以来,有一种陋习就是不把口才看做是真才实学,认为那只是摇唇鼓舌、耍嘴皮子,或只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或把口才与诡辩联系起来,或片面地认为口才只是讲话的技巧。也就更谈不上把口才和交际能力看做是人生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有些人甚至认为能说会道算什么?不过是耍嘴皮子罢了!可是真的等他需要能说会道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磨嘴上阵”了。

(2)口才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一个善于言谈或口才好的人,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地认识事物、准确地反映事物的能力;必须具有辩证的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够全面地分析,准确地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够旁征博引,言之有物,有理有据;还必须有良好的应变技巧,词汇丰富,条理清晰,风趣幽默。所以,口才既是衡量一个人学识的重要尺度,更是衡量一个人实际能力的重要尺度。

市场经济离不开公平竞争,而竞争常常离不开语言。在商业活动中,能说会道能使顾客满意,生意也就越做越红火。相反,板着脸,说话生硬,不得体,顾客不喜欢,老板也要炒他的鱿鱼。1988年10月,一位来自台湾的客人来到南京金陵饭店公关部售票台前。

“早上好!”公关经理很有礼貌地站起来招呼。

“我要3张后天去上海的91次软座票。”客人不耐烦地说。

见客人情绪不好,公关经理立即将订票单取出,帮客人登记。当写到车次时,公关经理习惯性地发问:“先生,万一这趟车订不到,311、305可以吗?它们的始发时间是……”

没等公关经理说完,客人连说:“不行!不行!我就要91次。”

公关经理又强调了“万一……”这番好心反而把客人惹火了:“什么万一,万一,你们是为客人服务的,就不能这么说。”

这时,公关经理立即意识到自己说话方法不妥,差一点把客人赶跑了。她根据对方反馈的信息,立即调整话语,转换语气说:“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设法给您买到。”这时客人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客人来取票。根据头天打交道的情况,公关经理一改过去公事公办的办事态度,笑眯眯地说:“先生,你的运气真好。车站售票处明天91次车票好紧张,只剩3张票,全给我拿来了,看来先生您要发财了。”

客人闻听此言,立即转身跑到宾馆小卖部,买了一大包糖回来请公关小姐吃。

自那以后,客人每次见到公关经理都打招呼,点头微笑。临走时,他高兴地说:“下次来南京,一定还住金陵。”那一位公关经理差一点把自己的饭碗砸了,还好,她还有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的能力。她先前语言硬邦邦,语气冷漠,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台湾客人神情则愤怒、生气,对其不满;当她一发现苗头不对,马上语言变得温情、善解人意,语气得体、适宜的时候,台湾客人的脸上则阴转多云,表情逐渐舒缓,心里是甜滋滋、喜洋洋的。不难看出,正是因为这位经理综合能力较强,才使客人转怒为笑。

3.良好的口才有助于青少年的发展

所谓良好的口才,是指能够用简洁的词语、抑扬顿挫的语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能够吸引听众、打动别人。

良好的口才有助于青少年在人生的发展。如果你善于辞令,再加上周到的礼节、优雅的举止,在任何场合,你都会畅通无阻、受到欢迎。人们都喜欢与这样的人交往。美籍德意志人卡尔·舒尔茨回忆他与林肯的初次见面(那时林肯还没做总统):“火车离开一个小站后,乘客中间突然骚动起来,人们从座位上跳起来,迫不及待地围住刚上车的高个子,用老熟人的口气向他打招呼:‘嗨,亚伯,你好吗?’他热情地回答:‘晚上好,本!你好啊,约翰!看见你真高兴,迪克!’他不知说了点什么,又引起一阵欢笑,车厢里声音太杂,我听不清他说的话。我的同伴认出了他,叫了起来:‘哎哟!这就是林肯,是他,没错!’他挤过人群,把我介绍给亚伯拉罕·林肯,这是我第一次和他见面……他对我说话的口气又随和又亲切,好像我们是老相识似的……然后我们一起就坐。他话音很高,又很悦耳……他的模样朴实无华,他的言辞没有一丁点矫揉造作,也没有任何优越感,让我感到我们好像从小就认识、早就是好朋友。我们交谈时,他经常在谈话里插进新奇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切合当时的话题……”

林肯能够与各种人愉快地交谈——不论是作风严谨的科学家、老谋深算的政客、傲慢的外国元首还是谦卑的农民。他的口语就像农民一样朴实,让人感到他可亲可近,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他是有史以来最乐于与人交谈的美国总统。他在任期间,白宫的大门敞开着,任何人都可以晋见总统,但是控制谈话气氛的人总是这个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的总统。有些人带着非分之想来求见他,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打发走了。

人一生都要说服别人,说服自己的老师,说服自己的同学,说服自己的朋友,说服自己的父母,说服所有应该说服的人。只要说服了人,他人的财富才会为你所用,他人的资源包括勤奋和聪明才都会融入到你伟大的计划中。如果你不愿做失意者,不愿做他人的应声虫,你就开始去说服别人吧!

菲律宾前外长罗慕洛的身高只有1.63米。有一次,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会议上,他和前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激辩。维辛斯基把所有“轻蔑别人的天赋”都向他发挥出来,尖声说道:“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罗慕洛立即回击道:“一个人有没有用,和个子大小无关。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矮子。贝多芬和纳尔逊都只有1.63米,他们与只有1.52米的英国诗人济慈及德国哲学大师康德相比,已经算高大的了。当然,还有一位最著名的矮子是拿破仑。此时此地,把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们的行为有些检点,是矮子的责任!”维辛斯基听完凶狠地瞪着眼,但是再也没说什么。

生活中,如果不具备说服的能力,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只有掌握了说服的艺术,处理问题、遇到危机时你才能得心应手、化险为夷。

B.如何开发语言智能

1.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善于表达对于语言智能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培养、训练语言智能,还是评价、检验语言智能,都需要语言表达。不开口说话,既无法表达内心世界、体现个人的思想,也无从考察主体语言智能的状况。

生活中,任何一个健全的人,每天都在说话。然而,在课堂上,学生要么是回答老师的问题,要么就只是朗读课文,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观点。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用语言去表达、理解、感受和欣赏的能力,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条途径就是开口说自己的话。

(1)别让课本限制了青少年语言智能的发展

很多青少年经常会抱怨语言智能发展不够好,词汇贫乏,思想空洞,既不能有效表达自己,也无法使别人理解他的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青少年的阅读面过于狭窄,接触的信息有限。这与当前语文教学跳不出教材的框框,围绕课文精耕细作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学生不仅课堂上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对课文内容进行一字一句的咀嚼,课后还要围绕课本对教材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教师没有为学生开辟出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去超越课本内容的限制。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几乎没有超脱教材所选定的内容范围。

(2)大量阅读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要想培养语言智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青少年需要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从大量的阅读中去习得语言的素材,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造成青少年阅读面狭窄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教学太过强调对教材的精深理解,青少年无暇顾及课外的阅读;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并不知道应该读哪些书。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世界的文学宝库也浩如烟海,其中有不少是能够承担得了为青少年打好人生精神底色的重任的。关键是要在最为合适的年龄阶段,去接触这些人类文化中的精华。生长在今天的电子时代的青少年,电视机、游戏机、电脑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如果让高质量、有品位的文字作品适量取代这些图像、画面和声音类的作品,多一些主动地阅读、积极地思索的活动,青少年的语言智能及整个的人文素养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必须在课文教学之后,为学生补充大量相关的阅读材料。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在和书面文字的大量接触中,才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养成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的习惯。

2.培养开朗和易于交流的性格

具备开朗和易于交流的性格对一个人的事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甚至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所在。

陈宇华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于2000年创办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陈宇华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流,在美国餐馆打工的时候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本领。陈宇华说:“打工是有技巧的,赚现金餐馆是最容易的,去餐馆一定要说自己有过餐馆的工作经验,而且一定要跟厨房搞好关系,这样他们会先给你上菜。赚小费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客人聊天,客人高兴才会给小费,你才能拿到钱。”

作为一个最成功的案例,陈宇华有一次打工的餐馆里,有对老夫妇每天都来吃5块钱的份饭,美国是老人的坟墓,老人很寂寞,因此这对老夫妇整天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陈宇华出于同情,就经常关心他们,和他们聊天,聊聊他们的孩子。

在聊天的过程中,陈宇华逐渐了解到老人的喜好,每次都主动推荐一样莱,说里面有老人最爱吃的果仁,老人一高兴,就给了她50元的小费。

后来上哈佛前面试的成功陈宇华也把功劳归结于自己善于交流。

“面试的时候,考官对我的履历都很熟悉。这个时候我就一定表现出自己的自信才行,所以我就不停地说,一直到被她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