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成才的9大智能
2105600000019

第19章 语言智能——把自己塑造成语言巨人(2)

“考官对中国的女孩子有偏见,认为她们很羞怯、缺乏信心,我想通过面试,就得打消她的成见才行。”

这种能言善辩还让陈宇华在哈佛商学院的课堂上表现突出。哈佛商学院对学生成绩的认定分为两个部分,期末考试的成绩只占50%,平时的课堂也占50%。上课如果不发言是不可能毕业的。

“不仅上课要积极发言,就是下课也要不耻下问,胆子要大,泡在老师的办公室里问。”

哈佛商学院的课堂里有一种提问叫“冷叫”,就是突然地叫起一个学生提问,这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因为冷叫的对象很多都是那些平时发言不太积极的人,可是在哈佛的两年里,陈宇华从来没有被冷叫过,这也充分地说明陈宇华平时是善于与人交流的。

3.分析自己的说话能力

分析一下自己的说话能力是提高表达能力的基础。一般人都不能算是很会说话,但也不能说对于说话一窍不通。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有一点长处,懂得一点谈话的方法,只不过没有郑重其事地、科学地去研究而已。假使你有决心把谈话的能力提高的话,请回想一下自己过去的谈话经验。青少年首先要学会反问自己:

①我是不是见了熟人,总觉得好像无话可说的样子?

②我是不是很少提出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谈话题材?

③我是不是常常说些犯了别人禁忌的话?

④在发觉自己的话使别人产生反感时,我是不是很狼狈?

⑤我能不能把所要谈的问题,因人而异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谈,以适应每一个不同的对象?

⑥我是不是在某些人面前,有很多话说;而在某些人面前,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呢?

⑦我是不是在遇见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我只会再三地重复我已经说过的话呢?

⑧我是不是喜欢和别人发生争执?

⑨我是不是常常被人说成固执呢?

⑩对于比我年纪较大,或是地位较高的人,在谈话时,我有没有给以适当的尊敬呢?

我跟别人谈话时,我的态度有没有错误?

我能不能根据别人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我是不是不能够启发别人发言?

我是不是能使谈话很顺利地进行而不中断?

我是不是能够很自然地改变谈话题材?

我是不是不知道应该在何处结束我的谈话?

我是不是口齿不清?

我的声调是不是不悦耳?

我是不是常忘记别人姓名?

我是不是常用一些俗话?

在清楚自己究竟在哪一方面发生了困难之后,就要努力改进。可是无论你有多少困难,你也不必灰心,即使你现在说话就会把事情搞砸,也是有办法改进的。

你可以用个本子,逐项地记下你每次与人谈话的情景,并且把你的经验也记录下来。例如你要记下来:究竟在什么人面前你感觉到无话可说?是什么原因呢?你要自己先想一想。你再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留心地观察你跟别人谈话的情形,然后再在本子上记下你应该改进哪几点。然后一个星期跟着一个星期下去,一面看书,一面研究你自己的情况,一面又把你自己经验所得,记在本子上。如果你这样认真反思,三个月之后,你就可以得到惊人的进步。

4.让自己的表达条理清晰

在语言沟通中,如果只顾快嘴快舌,就无法让人报以信任感。有人认为,口齿伶俐,可以在短时间传播大量的信息,但却没有想到信息的价值是由讲话者能否给对方以信赖感所决定的。一味地抢速度,只能使对方感到你的轻浮,进而对你提供的信息产生怀疑。这样,即便你提供的信息再多,也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相反,条理清晰、有条无紊的谈话,则给人以稳重、诚信之感。因此,青少年在与人交谈时,应注意纠正语调生硬、语速太快的习惯,做到委婉平缓、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动人心弦。这是好口才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说话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不妨试试以下两个办法:

(1)要有充分的准备

在学校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自己在班会讲话时对所要讲的内容没有认真考虑过,就会感到无话可说,即使说起来也不会流畅自如。因此,青少年朋友必须在讲话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写成提纲,或者默诵、试讲。你对讲话的内容愈熟悉,你就愈能讲得好,愈不会信口开河,无的放矢。

(2)勇于勤讲多练

善于言辞的才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个人的实际锻炼逐步提高。因此,要克服害羞胆怯的心理,在生人面前或人多的场合,要争取讲话的机会,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开始时不一定会成功,甚至会遭到别人笑话,但不要介意。青少年要认真分析自己讲话失败的原因,勤讲多练,不断改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说话的水平。

说话时的有条不紊,来源于思路的明确清晰和心理素质的不急不躁。

5.语言表达应当简洁明了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简洁明了是必过的一关。

语言简洁是以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出最大的信息量。在社交活动中,简洁的语言能比繁杂冗长的话题更吸引人。它体现出说话人分析问题的快捷和深刻,是其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高超表现;它能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用信息,有助于博得对方的好感;它是说话人果敢、决断的性格表现。因此,青少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简洁精练的表达风格。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话都要语不烦精,字字珠玑,简练有力,使人不减兴味。冗词赘语,唠叨啰唆,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

在社交活动中,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社交的语言必须要简洁、精练,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较多有用的信息。反之,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必然误人时光。除此之外,语言还要力求通俗、易懂,如果不顾听者的接受能力,用文绉绉、艰涩难懂的语言,往往既不亲切,又使对方难以接受,结果事与愿违。

不少演讲大师惜语如金,言简意赅,留下珍贵的篇章,成为“善辩者寡言”的典型。

最短的总统就职演说,首推1793年华盛顿的演说,仅135个字。

1984年7月17日,37岁的法国新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发表的演说,更是短得出奇,演讲词只有两句:“新政府的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团结法国人民。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静和表现出决心,谢谢大家。”措辞委婉,内容精辟。

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只有10个句子。演讲词仅600字,从上台到下台还不到3分钟,却赢得了15000名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并轰动了全国。当时报纸评论说:“这篇短小精悍的演说是无价之宝,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辞精练,字字句句都很朴实、优雅,行文完美无疵,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可见这些演讲大师驾驭语言的功力都是非凡的。

6.做一个出色的交谈者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说:“说话是一种简单的技能,一个三岁的幼儿经过训练就能说话;但是,想把话说好、说得出色,就必须要学会一些技巧了。如此多的人发现自己难以成为出色的交谈者,原因在于他们担心自己所谈的事或者流于无味的肤浅,或者言不由衷,要不就害怕他所讲的东西对交谈的对方毫无价值,或者方式方法不适合于某种场合。”他的纠正方法是:“无论何时,只要人们消除心理的障碍,并且让自己的舌头自如地活动,交谈就一定会顺畅而友好,并且令人振奋起来。”

为了帮助他的学生有效地做到这一点,詹姆斯教授总结了几个要点,青少年朋友可以借鉴参考:

(1)保持自然的说话态度

说话态度是谈话技巧的基本原则,当你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必须留心自己的语态。比如你跟别人闲谈时,用不着装成一本正经的态度,只要任其自然就好了。

说话态度自然,就是把对方当作自己的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这是谈话技巧的基本原则。不必有什么恐惧,更不必担心什么。

你曾否留心过,如果有人用诚挚而易令人感动的语气,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你说出来,你的心里就不易产生相反的意见。因此,请记住,激起人的感情,比引起人的思考更容易给人一个的好印象并使人赞同。

(2)注意说话的语气

尊重别人,是谈话艺术的必需条件。把对方为难一下子,借逞一时之快,于人于己皆无好处。你不想别人损害你的尊严,你也不可损害别人的自尊心。与同学、朋友如果有意见不同之处,青少年朋友完全可以向他们询问,可以向他们解释,但态度要真诚大方。质问是不适宜的,是最易伤感情的。越是在紧张竞争的场合中,越不可用质问的方法。虽然在朋友中,偶然以质问来取笑是可以的,不过不可用得太多,更不可使之成为习惯。倘若你专用质问的态度向人进攻,反被对方以更充足的理由把你驳倒时,你将会很丢脸。温厚待人就是为自己留有余地,向前冲得太猛,站不牢而摔倒时,伤得当然更为厉害。青少年切记:不侵害别人,就是保卫自己。

(3)与人交谈时注重存同求异

与他人交谈时,若发现自己与其有不同的意见,立刻就提出异议,这当然是不明智的做法。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说明对方的哪一点,或者哪几方面观点,自己是完全同意的,然后指出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同的只限于某一点。这就是存同求异。只有这样,对方才很容易地会接受你的批评或修正,同时也缓和了谈话的气氛。

(4)委婉地道出对方的错误

青少年在纠正别人的错误时,首先要有极大的同情心,使对方减少责任压力。这样你不仅不会犯吹毛求疵的毛病,而且会对别人犯错的原因加以谅解。你要时常有意和对方站在一边,而不是与他对敌。说话要温和,不可用刺激的,或使人听了不舒服的字眼:“你真糊涂,这件事完全弄错了!”这种说法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无论是对同学、朋友,还是对父母。说话时先要表示同情对方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再用温和的方法指出错误来。指正时话说得越少越好,能用一两句点到位,使对方明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