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21042700000017

第17章 整装待发的苏联空军

我们生来就为了实现神奇的梦想,征服辽阔天空的宽广。

人类的智慧赋予我们钢铁的羽翼与臂膀,燃烧的引擎是我无比强大的心脏。

那就要更高、更高、更高地,拉升起我们的爱机!

每一具螺旋桨的风音,守护着四方国境线的宁静!

……

当太阳还未升起,在阿拉木图西郊的军营里,从桦树林里就传来一阵阵歌声。一支年轻的队伍集合在操场上,开始进行早晨的军事训练。每次训练前,他们都唱起《斯大林空军之歌》来。这威武雄壮的歌声,让人闻之顿时豪情满怀、热血沸腾。

这是即将奔赴中国战场的苏联空军飞行人员。

在援华飞机和武器源源不断从苏联各地向阿拉木图集中时,按照斯大林的指示,苏联空军部队就紧急行动起来,开始进行飞行人员、航空机械师、无线电报务员,以及气象学家、机场指挥员、司机、工程师、飞机装修技师和医生等志愿人员的遴选工作来。

当然,首批遴选人数最多、要求最严的是飞行人员。

苏联空军建军历史很长,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在这支队伍中,不少人还参加过马德里和瓜达拉哈拉空战,取得过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绩,所以在他们之中,拥有不少苏联战斗英雄和功勋飞行员。为了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打击日寇嚣张气焰,苏联空军司令部要求援华参战人员,初战就要打出苏联空军的威风来。所以,空军有关部门对这次志愿人员的挑选非常重视,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是挑选志愿大队的飞行员,更是十里挑一,除了具有实战经验的战士外,政治上要求也很严格,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苏联共产党员。

在苏联空军内征召的飞行员,都被秘密送往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进行最后挑选。在挑选这些志愿飞行人员时,苏联政治部门和军事部门的军官们,都会和备选人员作这样的谈话:

“你志愿到中国去参加对日作战吗?”

“是的,我愿意。”备选人通常会这样回答。

“你知道吗?在中国土地上打败日本人,同样也是在保卫我们的苏维埃共和国,同样也是在保卫自己的亲人吗?”

“我知道,在中国土地上打败日本人,同样也是在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自己的亲人。”

“到中国去,是要去参加战斗的,你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牺牲精神、做好了随时准备献身的思想准备吗?”

“我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牺牲精神,也做好了随时献身的思想准备。”

“最后一个问题是,你到中国去参加战斗,能做到对你所有的亲人、朋友保守这国家的秘密吗?”

“我能做到。”

“好,年轻人,祝贺你!”已经挑选合格的战士,通常会得到军官们这样的鼓励,“你是苏联人民优秀的儿子,你将成为未来的苏联英雄,祝你在抗击日本人的战斗中取得荣誉,建立功勋!”

这些即将远征到中国的飞行人员和其他人员,他们都视自己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战士,怀着为解放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满腔热忱,而自愿要求走上战场的。同时,他们都严守了自己的诺言,对自己将要去的地方,去完成什么任务,对所有亲人和朋友进行了严格保密。在给父母、妻子和儿女的信中,他们根本不提自己将要到什么地方,到那个地方去干什么,只是简略地讲道“自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去执行一个军事任务,可能短时间内不能回来,希望不要担心挂念”之类的话语。

作者在一个前苏联空军援华抗日英雄普洛柯菲也夫的回忆录里,见到即将出征、后来牺牲在中国的空军少尉伊万乔夫给他未婚妻丽娜的告别信。信的内容很简短,全文如下:

亲爱的丽娜:

当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可能我已经出发到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去了,首长派我去执行一个重要的任务。这次我能被挑选去执行这个任务,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光荣,这体现了部队首长对我的信任和关怀。

丽娜,我就要走了,可能三个月,或许是半年,或许时间更长一些才能回来。相信我,我到了那遥远的地方,我不会忘记您对我真诚的爱情,不会忘记我们在伏尔加河畔的相约,在白杨树下立下的誓言,我会把您的照片时刻揣在我的心窝,让她伴陪着我度过这些离别的日子;我会把您的倩影印在我的心上,永远不会相忘。待到红梅花儿盛开的日子,我一定会带着崇高的荣誉从远方归来。我将为祖国建立功勋,为我祝福吧!

等着我,再见,我亲爱的丽娜!

爱您的:伊万乔夫。

1937年10月2日。

这是一封恋人间普通的告别信,是一封饱含深情的情书,也是年轻的空军战士伊万乔夫给玛莎最后的一封诀别信。玛莎是莫斯科医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学的是护理专业。她收到这封信后,苦苦等待了伊万乔夫很多年,直到苏联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后,他才知道自己的未婚夫伊万乔夫早已阵亡。但她只知道未婚夫获得了“列宁勋章”,获得了烈士的称号,但是什么时间阵亡的,阵亡在什么地方,她一概不知了。

同样也是因为保密的原因,那些像伊万乔夫一样,牺牲在中国、长眠在中国土地上的战士们,几十年来,他们的亲人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或是丈夫牺牲在什么地方,是怎么牺牲的,牺牲后埋葬在哪里。就连大名鼎鼎的苏联空军英雄、轰炸机大队大队长库里申科少校在中国牺牲后,直到人民共和国建立几年之后,他的妻子塔玛拉和女儿英娜,才从中国留苏学生那里知道库里申科牺牲在中国,埋葬在四川长江边上的一个烈士陵园里——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就这样,苏联第一批轰炸机、歼击机两个大队的飞行员,在1937年9月,共有254人秘密在阿拉木图集中,随时准备进入中国。这两个大队是:由基达林斯基率领的SB高速轰炸机大队和普洛柯菲也夫率领的И16战斗机大队。这两个大队集中了最初遴选出来的优秀苏联空军志愿飞行员。

到了10月中旬,随着战斗机部件运到中国哈密组装的同时,第一批人员即将出征之际,1937年10月21日前,苏联空军第二批志愿人员在阿拉木图又集中了447人,准备继续派往中国。

苏联派往中国的志愿飞行员都是非常优秀的飞行员,他们中有2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格利采维夫、苏普伦、克拉夫琴科、普罗菲耶夫;以及获得1次“苏联英雄”称号的勃拉戈维辛斯基、鲍罗维科夫、盖达连科、古宾科、兹维连夫、科基纳卡、马尔琴科夫、尼古拉延科、波雷宁、谢利瓦诺夫、斯柳萨列夫、苏霍夫等。战斗机飞行员留恰哥夫旅长在西班牙就曾打下过20多架法西斯飞机,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已经是“苏联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