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毛泽东谋略市场应用:战略决胜
2098900000015

第15章 “不信邪”与创新企业文化战略

)第一节 每逢重大历史关头毛泽东必谋惊天动地之计

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

“不信邪”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运动乃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规律”的“中国化”解释。年轻时代毛泽东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存在的唯一客观形态便是运动。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地运动,导致了新旧事物的新陈代谢,导致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万象更新。年轻的毛泽东对于这条理论没有束之高阁,更没有作为高谈阔论的基础。而是自觉应用这一规律观察、分析、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成为他立志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理论基础。在不断的革命实践总结中成为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自己的创新理论,用这个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毛泽东作为创造新世界的一代伟人,为我们树立了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光辉榜样。随着我国创新活动愈加深入地展开,人们将会愈加领略宣传和发扬毛泽东创新思想的深远意义。

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的邸延生《历史的真言: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一书中写到:1947年8月18日,“草包将军”刘戡率领着7个旅的重兵,从绥德追到米脂,追到葭县,又风风火火地一直追到了黄河边,毛泽东带领众人来到了黄河汊口、葭芦河的岸边上,敌人已经占据了对面的山顶,呼啸的子弹打过来,直朝人们的头顶上飞。前有河水横阻、敌军拦截,后面的几万敌兵尾随在后、紧追不舍……要过黄河吗?队伍中议论纷纷。听着大家的议论,毛泽东面对滔滔河水凝思着,不说一句话。“烟!”毛泽东伸手发话了,“给我拿支烟来!”毛泽东狠狠吸了一口烟,抬眼看着李银桥,咳嗽了几下,用食指向地上弹着烟灰……这时毛泽东突然把烟头朝脚下一扔,用大脚使劲儿踩灭,大声说:“不过黄河!放心跟我走,老子不信邪!”说罢,毛泽东独自一人沿着河岸走向黄河汊口,人们跑上前去护卫又都被喝退,几百人的队伍只得拉开距离跟在毛泽东的身后,又担心又敬畏地一步步前进。

2009年6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西部电影集团、陕西电视台、兰州军区政治部联合摄制的28集长篇电视连续剧《保卫延安》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该剧根据著名作家杜鹏程先生同名小说改编,艺术地概括了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历史性进程,以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全景式、立体化地展现“保卫延安”这场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作为国内一部红色英雄史诗电视剧,它既表现了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下运筹帷幄的大智慧,也展现了在毛泽东精神鼓舞和教育下周大勇(营长,团长)、王成德(总部参谋,营教导员)、谢芳苓(护士)等人为代表的我军战士的不惧强敌、浴血奋战的战斗精神。尤其是毛泽东“不信邪”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观众。

“不信邪”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每逢重大历史关头,毛泽东常常敢于顶住巨大压力,谋惊天动地之计,出力挽狂澜之策。如土地革命战争中领三万红军反击十倍之敌的“围剿”;长征中率数万红军冲破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抗战爆发后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日军后方,开辟敌后战场;解放战争初期统率百余万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四倍之敌,实行自卫战争……这无一不是非凡勇气与深思熟虑相结合的产物,充分说明,雄才大略不仅需要以智慧为基础,需要胆魄与意志的支撑,需要一种突破常规思维习惯、敢于打破前人条条框框的文化作底蕴。这种文化就应该是创新文化。

从1949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了中国20多年,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信邪,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将一个什么工业也没有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全新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冲破美帝国主义封锁的那一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走进联合国的那一天,中国人民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的任何力量都不能撼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节 余秋里荒原展开震惊中外的石油大会战

如何打破一些西方国家称“中国是贫油国”的荒谬论断,一直是建国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心头的一件大事。

1960年初石油部长余秋里刚刚上任,便敲开了著名地质学家、时任地质部长的李四光的家门,向他虚心请教解决我国石油问题的对策。李四光部长对中国有油的肯定答复更坚定了余秋里的信心。第二天,余秋里便驱车直奔中南海,向毛泽东提出: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使用在最关键的地方,突破一点带动全面。他坚信一定能够找到石油。毛泽东同意他的看法,并鼓励道:“给你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得到毛泽东的首肯后,余秋里一声令下,千军万马便开进了东北茫茫荒原,展开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石油大会战。

当时,大庆还只是一个狩猎人的小村落,条件十分艰苦,工人们住在帐篷里。在余秋里的领导下,豪气冲天,斗志昂扬,喊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

1960年4月9日,在石油会战总指挥部召开的一次技术座谈会上,有人汇报了职工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流露出畏难情绪。余秋里听完,情绪有些激动,大声说道:“如果我们等条件成熟了再上,国家缺油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糟。现在党中央、毛主席在期待着我们,各行各业都在眼巴巴地看着我们,我们能等闲视之吗?”说着说着,他右手一拍桌子,“噌”地站起来,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前不久有位老大娘跟我讲,你们那个王队长在工地上,饿了啃几口干粮,困极了裹着老羊皮往地上一躺,七天七夜不离开井场,一连五十多个小时没睡觉,他真是个铁人哪!老大娘没想到,她这话准确地概括了王进喜这个人。‘铁人’,正是对王进喜的意志、境界、干劲、性格的高度概括。我们要甩掉石油落后的帽子,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余秋里的话引起了代表们的强烈共鸣。

于是,会议正式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的号召。4月15日,会战指挥部在广场上举行学铁人誓师大会。王进喜披红戴花骑在马上绕场一周,余秋里手拿话筒,亲自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高呼:“向铁人学习!”“人人争做铁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比、学、赶、帮运动。同年7月,在余秋里的建议下,石油部党组又进行了在全油田开展学习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五面红旗的活动。随后这项活动又发展成为学习百面红旗的活动,使大庆形成了“英雄铁人打头阵,马段薛朱紧相跟,比学赶帮争上游,铁人头上出钢人”的争学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1963年,大庆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邓小平激动不已,他给毛泽东报告说:“余秋里这个人就是不信邪。”

任何企业无论发展到哪一个阶段都不会没有困难和问题,如何越过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向辉煌?毛泽东靠的是“不信邪”;大庆人靠的是“不信邪”;申奥成功靠的是“不信邪”;我国载人航天成功靠的也是“不信邪”。近年来中国人民战胜洪灾、冰雪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靠的也是“不信邪”。没有跨不过的火焰山,所以在任何困难面前,相信自己的创造力,相信任何问题都能找得到解决的方法。

))第三节 市场解读

毛泽东在遇到新问题和新情况时,经常说“不信邪”。纵观毛泽东的个人情结有人说有两个,一个是农民情结,一个就是反抗情结。“不信邪”是他老人家反抗情结的具体表现,反抗就是超越经验、超越现实,打破惯常思维习惯。有了这种思想他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一代英明的领袖;有了这种思想他领导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有了这种思想他统帅百万军队敢和国民党几百万军队抗衡;有了这种思想他领导一个战争刚刚结束的国家和军队敢于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战斗……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同样涌现出许多新生代企业家,靠着这股“不信邪”的创新精神演绎商界传奇。他们超越现实去制定战略计划直到战役方案,甚至确定战术手段在企业中形成一种极具创造力和爆发力的文化,它的核心就是超越现实、突破束缚、挑战极限,就是“创新文化”。

一、胡伟武:自主出“龙芯”

2001年,胡伟武出任中国科学院龙芯CPU首席科学家、龙芯CPU总设计师、研制组组长。继2002年8月“龙芯1号”研制成功,2005年4月18日,“龙芯2号”面世。2007年8月,首款基于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龙芯2E处理器的TLFW-100L防火墙,形成了软硬件一体化的防火墙安全系统,首次进军网络安全产品。

出身农家的胡伟武喜欢读孔子,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在科研上,他不干到头干到黑不罢休;在治学上,他崇尚佛家“云在天空水在瓶”的境界。他说,“大多数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而我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用毛主席的头像做笔记本电脑的桌面,去毛主席纪念堂就是去“朝圣”,将首片“龙芯二号”命名为“MZD110”,这些举动无不体现了胡伟武对毛主席的深深景仰之情。他说过:“在我看来,在现在中国的社会氛围下尤其要学习毛泽东精神,毛主席从来不被困难所吓倒,而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也不被任何敌人所吓倒,而是吓倒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这一点不仅被他的同志所承认,也被他的敌人所承认。”

胡伟武对《毛泽东选集》的某些篇章烂熟于心,对其中提到的某些战略战术更是诠释得炉火纯青。而在这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便是毛主席身上那种“不怕鬼,不信邪”的劲儿。“我就是不信这个邪,别人说我们做不了CPU,我们就要做!”胡伟武显得有些激动,“历史的发展就是弱小者不断战胜强大者的过程,如果因为我们现在比国外大公司弱小,我们就一定做不过他们,那些硅谷的小公司岂不是都不要活了?”作为课题组的组长,他号召整个小组“又红又专,但首先是红”。他说“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龙芯课题组”。正是这种“不信邪、不服输”的信念支撑着他和他的整个团队,走过漫漫艰辛之路,迎来了一代又一代“龙芯”的成功面世。

二、杨元庆:打造民族品牌

联想集团笔记本电脑从贴牌生产到自主研发生产,毛利率大约提升了5个百分点;手机从贴牌生产到自主研发生产,毛利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连续的研发投入让联想实实在在地赚到了利润。涉足手机制造领域仅仅3年多的联想,自主研发的手机占总销量的80%,在国产品牌中名列第一。2005年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笔记本产品,笔记本电脑销售更是为联想集团贡献了48.9%的营业收入。从联想汉卡成功研制起步,联想用了仅仅21年的时间,成长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年销售额超过130亿美元。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联想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联想认为创新是企业最好的承诺。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贺志强曾经问杨元庆,“集团能不能承受得住对研究院持续的投入?”贺志强的顾虑是,一年投入研究院几千万元到一亿元左右,在联想业绩好时不成问题,但是业绩不好时还能保证吗?杨元庆回答得很坚决:“投!”要做一个在国际上技术领先的公司,就要优先保证技术创新上持续投入,这是联想创新机制的核心。联想拥有近两千人的研发队伍,每年研发投入达25亿元。

联想认为创新必须从全方位展开。持续的技术创新让联想张开了腾飞的翅膀,但是如果没有业务模式创新和渠道创新,也许联想会像许许多多同期创业的中关村企业一样淹没在市场竞争的大潮里。对于联想的“贸工技”发展模式,杨元庆有自己的评价:“企业要根据市场环境、根据自身的实力和能力来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技术研发、开发投入都需要足够的利润支撑,如果不能打通市场和销售环节,对市场不了解、对用户不了解的话,再多再好的研发成果也无法销售到市场上去。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管理方面的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联想的渠道改造几乎年年都在进行。

三、李书福“汽车疯子”症状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与蓝狮子财经创意中心选择第一批“中国标杆”企业的时候,吉利和李书福成了一个必然之选。李书福不是那种用商学院里的教科书可以定义的企业家,人们都说他是“汽车疯子”。

“疯子”首先是一种不甘服输、勇于创新的精神。李书福做汽车,从人才、资本、技术、品牌到政府支持,无一亮点,但他就是铁了心要造车,而且高调前行,只求一败。在任何一个行业里,出现这种“疯子”般的企业家,都是让人胆战心惊的。

“疯子”更是一种战略。“疯子”的特点就是拳无招数,牌无章法,把原来的游戏规则视若无物,用张五常教授的话说就是“盲拳可以打死老师傅”。中国汽车行业因多年的垄断经营,各大汽车厂家均裹足而行,业内“行规”重重,暮气十足。而且,在李书福进入的时候,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早已完成,民族汽车行业已经“百病缠身”,奄奄一息。正如郑作时所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确实来得太晚了,晚得从业者必须要疯狂才能赢得游戏。”李书福要立稳脚跟,照寻常战略去打,可以说连1%的胜算都没有,于是,他索性撒开膀子,披散头发,一阵胡搅蛮缠,却也让对手一时间不知所措。你看李书福玩足球、建大学、搞跑车、打官司,没有一招不透着一股“疯”劲,但那些国际公司面对这样的对手,纵然浑身是劲、腰缠万金,却也不知道如何应对是好,在这个时候,成为“疯子”,未必不是一种好战略。

“疯子”更是一种专注。李书福要造车的前后,单是浙江和江苏两省就至少有8家以上的民营企业纷纷提出了造车战略,媒体还起了个新名词,名曰“民企造车运动”。数年下来,吉利是硕果仅存的一家。这未必是说其他企业家不如李书福,而是因为,那些企业造车,都给自己留了后路,原来的产业不放弃,把造车变成一个“大诱饵”,希望以此钓得政府的支持、银行的青睐。只有李书福最“疯”、最“傻”,一说造车,就不干别的,心无旁骛,把身家性命都赌了上去。我们可以看到,李书福遇到的困难可谓千重山万里水,无非别的企业知难而退了,他却“走投无路”,一门心思地向前冲。

李书福是那种经济学家们无法用规律来解释的创新型企业家。制度经济学的大师科斯说过:“当经济学家们发现他们不能分析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就用一个他们把握得了的想象世界来替代。”他进一步还说:“我尝试着从工厂和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企业存在的理由。”这两段话用在李书福和吉利集团这个案例上都非常的适用。

四、陈天桥:整合出个小“盒子”

与创造性创新不同,整合式创新以整合各种硬件、软件、资源组成新的事物为模式。陈天桥的盛大易宝(EZ Pod)就是这样一种创新。

2005年7月21日以陈天桥为首的盛大,赢得了众多合作伙伴的参与和支持。在上海召开了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盛大家庭战略内容合作发布会。这意味着盛大谋划已久的创新计划全面实施。此次发布会,国内外48家领先的服务商汇聚一堂。

影视类内容服务商新华电信、美影厂、PRCDirect、华体网、五洲宽频、炎黄互动、九州梦网、炫动卡通等;音乐、游戏类内容服务商归海、环球、UBI、中科院自动化所、百度、苹果、TAITO、KONSMI等;财经、购物类内容服务商证券之星、淘宝、东方CJ、东方上证、易趣、TCSN、麦考林、第一理财网等;城市生活类内容服务商通力、e-long、中演票务、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旅游网、凯图科技、搜房咨询、51票、大众点评、中国鲜花网、柯达、新联等,以及教育、招聘类内容服务商新东方在线、中宽信息、幻唯数码、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

《中国企业家》曾经这样评价这次创新:中国最近20多年的历史,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景观——以一家中国公司发起主导,整合英特尔、微软、ATI、阿尔卡特、飞利浦、英业达等全球数十家顶级IT和电信企业的资源,从事一款暂名为“盒子”的“信息家电产品”的制造。它将首次把中国的电信和广电两张网连接起来,更重要的,它企图捆绑新浪的内容资讯,百度的搜索和音乐下载,易趣、淘宝和当当的电子商务,新东方的在线教育,证券之星的金融服务等各种互联网应用,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当今中国3.7亿户家庭面前。

通过借力用力,整合海内外资源的举动,陈天桥在中国大地上再掀波澜!

五、张近东:破坏了“行业规矩”

企业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是创新却是企业发展壮大和在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因此,企业家应该做一个勇敢的突破者,建立新行规,确立企业在商场上的地位。

张近东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敢于突破的人。在家电批发业务难以继续发展时,他突破行规,提出家电连锁,进入家电零售终端,进行综合家电的销售。他大胆喊出“3年在全国开设1500家店”的连锁进军口号。

2000年,张近东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位于南京路最大商圈的中心苏宁电器大厦内,做起了家电卖场。

当他做出这个决策时企业内部反对的呼声很高,有的人畏惧,有的人担忧,有的人裹足不前。因为,大家都舍不得放弃已有的非常成熟的大进大出的批发业务。批发是大手笔,四五个人一年就能做几亿元的业务量,因此大家心理上更喜欢做批发。

但是张近东看到了上游厂家渠道变革的必然性,零售终端将会成为上游厂家的必争之地,而对家电流通企业来讲,零售终端则是自己生命的立足点。于是他一方面对员工进行说服工作,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进行企业经营结构的调整,他果断地将企业转型,率先尝试连锁经营,由此一直引领中国家电连锁业。

行业规则的制定历来都是强者的专利,弱小者、后来者只能是学习、遵从和等待,不敢越雷池半步。苏宁作为当时空调经销行业的后来者、弱小者,张近东却大胆创新,打破行规,以一招创新的“反季节打款”更换了行业的游戏规则,将竞争对手本来拥有的巨大竞争优势消化于无形。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地位,获得了巨大的商机,走出了一条新路。

张近东的创业成功恰恰吻合一直以来对企业所下的定义:企业从事的是一项大胆、冒险的事业。与此同时,正是在充满激情、大胆、冒险的事业开拓中,企业家的精神得以孕育,从而创造出新的更适合市场前景的规则。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造者和革新者,他是天然的领导者,有能力预测市场变化和市场风险,能够抓住机会,勇于冒险,使目标变为现实;他不满于现状,不断寻求突破和超越,推动企业持续成长。

“你能看多远,你的事业就会有多大。”这是张近东深信不疑的事业信念。

【链接参考】

毛泽东凭借“不信邪”的思想,战胜了强敌缔造了一个新中国。我国海尔、联想、中兴和“龙芯”团队靠“不信邪”的企业文化,给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不信邪”是什么,就是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创新(innovation)一词,来自拉丁语innovare(in navare更新)。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起,管理学家们开始将创新引入战略管理领域。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它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一种是社会创新,它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企业创新文化有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是物化层面,包括优美的外部环境、便利的工作条件等;第二是制度层面,制定能体现创新价值的政策、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第三是精神层面,包括价值观念、道德风气等,这是企业创新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