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2084300000026

第26章 猴王三探无底洞

在比丘国唐僧师徒解救了面悬一线即将被开刀挖心的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子的性命,积了一桩大的功德。那么,继续西行,在路上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样的磨难和考验,还会继续除恶扬善,建立怎样的更大的功行呢?

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这一段,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无底洞的故事无底洞的故事在《西游记》当中一共绵延了四回。篇幅特别长,从第八十回一直到第八十三回。这一节的主人公是一个金鼻白毛老鼠精。

这一段故事我们可以前前后分成几个阶段来赏析。

第一个阶段是黑松林救人。

唐僧师徒来到黑松林。树上绑着一位女子。这位女子就是妖魔幻化的。这种手法这种伎俩之前红孩儿就用过,可以说没有任何创意。孙悟空当然一眼就看了出来,所以不去救她。唐僧呢,因为有了红孩儿和白骨精的教训也深信孙悟空讲的,所以也置之不理。但是,后来他最终还是救下了这个女妖怪。因为他肉眼凡胎,他根本看不出那是妖精幻化的。那么,他为什么又抛弃了对孙悟空的信任,执意地或者叫固执地救下这个女妖怪呢?因为这个妖怪看到唐僧师徒离开她以后,又用法术给唐僧耳朵里传了这么一句话,“师父修行就是为了普度众生,就是为了救人。放着眼前的人你都不救,你去西天还干什么?”因为这句话的刺激,唐僧最后给孙悟空讲了,今天猴头你不用管了。我也知道有危险,所有的后果由我和老猪来承担。他和猪八戒把这个妖怪给救下了。

那么,这一次我们大家认识唐僧的时候应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不要再认为唐僧固执。为什么呢?唐僧其实知道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但是他还这样去做。就像蚊子叮我一样,我们常人来讲,蚊子叮我我可以把它拍死。现在妖怪可能会吃我,但是现在呈现在我面前的不是妖怪,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良家女子,我不能不救她。即便我有危险,我也认了。这是佛门弟子的一种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这就是佛门弟子经常讲的那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有理智的犯错和之前的有眼无珠昏庸地犯错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这一次我们对唐僧的表现应该给予肯定,给他打满分。

第二个环节是在镇海寺。

唐僧师徒从黑松林救了女妖怪以后,寄居在镇海寺。镇海寺上下给了唐僧特别友好的接待。在这儿,因为唐僧正好生了一场病,所以连住了三天。这三天,镇海寺前前后后一共有六位僧人失踪了。怎么回事呢?原来是这个女妖怪每天晚上吃两个僧人。

我们现在来判断这个事情,大家可能都认为实际上就是唐僧引狼入室了。镇海寺的悲剧都是唐僧一手造成的。是不是这么一个概念呢?其实不是。唐僧把妖魔带进镇海寺,当时,孙悟空也和我们有一样的判断,对师父有一点埋怨。孙悟空晚上幻化成一个小和尚躲到大雄宝殿里等待妖魔。妖魔准时出现了,色诱孙悟空。这个时候孙悟空才明白,那六个僧人的死是他们活该。他们就是因为抵抗不住这个色情的诱惑,才自取灭亡的。镇海寺那么多僧人,别人为什么不被吃单吃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抵御不了诱惑。所以,在这儿我们可以引申出一条人生的经验:妖魔其实就是心魔。心魔就是因为你心动而魔生。心生则种种魔生。人的命运也是由你的心而决定的。在一刹那间,你抵御不了诱惑,就会埋下隐患。这就是我们得到的人生启示。所有的悲剧都取决于人的内心对外界诱惑的一种抵御能力,或者用我们一个熟悉的词叫免疫力。对于外界的诱惑,你免疫功能差,它当然就侵蚀你。同样是一种病毒,有的人能扛过去,有的人就坚持不下来;同样是面对妖魔的诱惑,有的僧人就能守节,有的僧人就会送命。什么原因呢?完全在于自己。所以我们讲,死掉的那六个僧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自取灭亡。

第三个环节是在无底洞的一番侦探,殴斗,以及营救师父的整个过程。

无底洞孙悟空前前后后一共下了数次。这个无底洞我们顾名思义就能感觉到特别恐怖。这个洞特别特别得深,而且到了下面以后就会发现非常辽阔,上下三百多里。我们讲这个女妖是个老鼠精。老鼠的洞特别多。她躲在一个地方,你根本就找不着。孙悟空好不容易找到以后,她换个地方再找又费一番周折。所以说,这个洞非常曲折深邃。这是一个磨难。在这个环节里。孙悟空费了很大周折和妖怪争斗,有一次还钻到老鼠精的肚子里,最终都还是被这个妖怪给逃脱了。鼠窃狗盗之辈通常都非常得狡猾。除了地理优势以外,这个老鼠精她还善于盘算。其实从她的实力来讲,战斗力根本比不上孙悟空,她连个猪八戒和沙僧都斗不过。但是呢,她狡猾,所以给孙悟空降妖带来了一些困难。后来孙悟空意外地发现在这个洞里供奉着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父子俩的灵位,敢情是李天王的女儿下界为妖怪。明白了这个女妖怪的身份以后,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到了天上。这就是这一回的第四个环节。

第四个环节是孙悟空在天宫的一场戏。

猴子直接告御状告到了玉皇大帝那儿,玉皇大帝责成太白金星问罪李天王。李天王认定猴子是诬告,“我的女儿才七岁,怎么可能下界为妖?”所以,盛怒之下,天王把孙悟空给绑了起来,而且拿刀要砍杀孙悟空。结果还是哪吒三太子想起来,三百年前,奉如来法旨,他们父子俩真的抓过一只老鼠精,当时没有杀掉,所以这个老鼠精曾经拜他们父子一个为父,一个为兄。所以,才有妖魔在下界供奉他们的牌位。三百年过去了,李天王早就忘记了人间还有这么一个干女儿,这个干女儿叫什么名字他也早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盛怒之下,他办下了一件糊涂事情,竟然把齐天大圣绑了起来,而且还要杀掉。这就等于是抗了玉帝的旨意不遵。抗旨不遵在封建时代罪名是很大的。我们讲,天庭的秩序完全就是按照封建时代朝堂的格局设置的。所以,李天王不分青红皂白绑了齐天大圣,这次麻烦大了。孙悟空抓住这个把柄和李天王有一番纠缠,最后还是太白金星出面提醒猴子,别使性子耽误取经大事。孙悟空深明大义,李天王父子也戴罪立功,亲自陪猴子下界擒获此妖。

在这一节当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人生道理。什么样的道理呢——就是一个责任的问题。我刚才提到了李天王父子和那个女妖有一段父子渊源。不管双方有没有血缘关系,只要灵位一摆起,爹一叫,这个情分就已经建立了。那么这个情分建立以后,这三百年间,李天王对自己曾经认下的这个干女儿失于坚守,失于呵护。或者换一种说法,你把妖精抓而又放,放了以后,你也没有对她进行监管,甚至都把这个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一种失责,或者叫失职。这三百年间,这个妖魔在人间究竟吃了多少人,造下了多少罪孽,实际上,间接追究起来都与李天王有关系。当孙大圣来找他的时候,因为忘记,他非但不承认,而且因为恼怒而犯下了抗旨另一条罪名。这就是对责任的认识不清楚,不清楚他就不担当。好在李天王明白这番渊源以后,他幡然悔悟,下去主动去承担责任。连哪吒三太子在最后都说了一句话:“我们父子只为受了她的一炷香,我们为此也差点承担了多大的罪孽。”所以这里给大家讲的就是一种责任问题。

李天王三百年前认了一个干女儿。三百年后,这个干女儿已经成了为祸人间的妖魔,而作为父亲的他却全然不知。所以,因为他的失于监管,导致很多生命死于非命,连他本人也差点因此而承担罪责。无底洞老鼠精的故事给了天下父母无尽的思考。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不免要与周围的人产生联系,从而建立种种不同的社会关系。有的是上下级,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师生,不管是什么关系,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产生联系以后,我们就应该为自己建立的这种关系准备承担后果,随时准备承担起自己该负的责任。就我们家长来讲,我们对子女有一种监管、呵护的法定的责任。这种呵护,不在一起生活的时候就是一种监管,或者叫遥控,或者就是一种关怀。而最终你是否能对这种关系主动承担起责任,还取决于你对对方的关注程度。李天王最后连自己这个干女儿的名字都忘记了,这叫失于监守,所以他为此要在三百年以后主动去承担起责任。每一个人都是这样。

我们家长教育子女的时候,同样也有这样一个因果和责任的问题。现在我们对子女所做的一切,这就是因。将来子女成长起来以后,他们会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那就是一个果。子女对社会的负面的影响,就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子女对社会的积极的影响,就是我们应该享受的优秀的教育成果。所以,每一个家长通过这个情节应该理会到这样一个人生道理,要吸取李天王的教训,要对自己的子女负起该负的责任,不管是亲还是远。尤其是现在社会单亲的或者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有些子女可能不是自己亲生的。这些孩子很多都很任性。他们为祸社会,为祸人间的时候,其实他们继父继母们也应该像李天王一样积极地负起监管的责任。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子女也成为活跃在社会上的一个金鼻白毛老鼠精。这是这一回我给大家总结出来又一个人生道理。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西游记》的故事到了第八十四、第八十五回。在第八十四回当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情节。这个情节出现得非常突兀。

无底洞的事情了结以后,师徒们继续往前走,半路出来一个老太太。老太太还带着一个小孩,告诉他们说前方这个国家你们不能走。师父们你们赶快绕道而行。为什么不能走呢?这个国家叫灭法国。这个国家非常地仇视僧人。灭法就是灭僧。和尚到了这儿以后,都要被抓起来杀头。灭法国的国王曾经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够一万个和尚完成一个心愿,到现在已经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如果你们师徒过去正好给他凑够一万之数。唐僧一听吓得从马上就给摔了下来。孙悟空是艺高人胆大,微微一笑,我们是那种会飞的神仙,我们能飞过去。

当天晚上,孙悟空就施法先到了灭法国探个究竟。为什么这样做呢?这里面有一个道理,所有听众朋友都应该注意起来。他们必须一直朝西走,不能绕道,否则就到不了灵山。他们必须直面一切困难,朝着既定的方向去走。所以,不管他是灭法还是杀僧,这都是他们要经历的一种考验。这就是给我们的一个正当的人生道理。所有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困难我们不应该回避,尤其是事关到你人生事业的最关键的困难我们不能回避。去西天取的就是法,将来弘扬的也是法,现在这里灭法,这是一种来自正面的困难。如果绕道的话,最终都修不成正果。这是这一回告诉我们的一个修行上的启示。孙悟空法力高强,这点苦难吓不住他。

孙悟空唱了一出很让人开怀大笑的喜剧。他先到店里偷衣服,师徒们钻柜子,再到王宫里给王公大臣,王后,包括太监宫人剃光头。孙悟空通过这样一个手段最后教训或者教化了灭法国的国王。这个国王也从此反思自己,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开始由灭法变成钦法。这个国家也同时改名为钦法国。这是一段简短的故事。这个故事只用了一回,也就是《西游记》的第八十四回。那么,这一回我们能够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我从以下两点来给大家分析——第一个,《西游记》当中的国王到此为止已经出现不少了。听众朋友能够点上来的,最早的有宝象国的国王,然后乌鸡国国王、再到车迟国国王、女儿国国王、祭赛国国王,包括前面出现的朱紫国的国王,还有更加混蛋的要吃小孩心肝的比丘国国王。我们说国王混蛋的有,等而下之的有,但是能像现在这位灭法国国王一样,血淋淋地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的很少见。这个比之于那个要吃小孩心肝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从本质上给他界定的话,这也属于国君无道,也属于那种昏君和暴君(作者在这里有影射)。

但是这个昏君他得到了一个惩罚,这是我要给大家讲到的第二点。什么样的惩罚呢?就是被剃了头。许多读者朋友看到这里以后都有一个疑惑:那个比丘国的国王说要吃小孩,也仅限于把小孩抓起来,孙悟空最后把孩子救了,国王属于犯罪未遂,所以让他长寿,我们也勉强可以理解。但是这一位可是真的在三年之内血淋淋地就杀了近一万个和尚。三年之内,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三年有多少天,如果你用九千九百九十六除以一下这三年,你看他一天要杀多少个和尚?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个数字。这样一个国王,对他的惩罚也仅限于剃光了他们君臣的头,许多朋友都认为这个处罚何其太轻?基本上等于没有处罚。是不是这样呢?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一个文化常识问题——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剃头。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什么意思呢?就是头发比之于人的生命来讲,它的意义是相当的。《红楼梦》里用割断青丝表达爱情,寄托终身这样一个愿望的女子很多。所以,在封建时代,古人把头发看得等同于人的生命和尊严。所以,孙悟空能够把国王的头发剃光了,而且把所有大臣包括太监的头都剃光了,实际上就等同于把他们砍了脑袋。在《三国演义》当中有一个情节,曹操的马不小心踩踏了老百姓的青苗,马跑到地里吃老百姓的庄稼,曹操按他的军纪来讲这就应该砍头。当然三军主帅不能死,没办法,他割一缕头发表示谢罪。所以,我们说头发的问题在封建时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这是我最后给大家交代的一个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