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肃说中国企业的活法
2082600000011

第11章 治理寒流下的颤抖和坚守(1)

三十余年来,我国共有四次大规模的宏观调控: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治理整顿;第二次是90年代中的全面紧缩;第三次是2007年起一路持续的宏观调控;第四次则是全球金融海啸后,自2010年以来的宏观调控。评价80年代的治理整顿是个非常复杂也非常困难的问题,它既与当时中国的政治社会环境不可分割,也与中国起步改革时期的特殊经济矛盾紧密相连。

第一次宏观调控的经济背景是1988年的价格闯关。从1982年到1986年,承包制从农村走入城市,从国有企业到地方政府全面展开。放权让利的承包制给全社会增加了巨大活力,也刺激了市场需求的急剧膨胀,计划时代普遍性的商品短缺矛盾更为突出。这时的“通货膨胀”因“承包制+价格管制”而以“价格双轨制”的形式体现,价格“寻租空间”高达GDP的20%。大量的行政权力渗透其间,全民皆“商”和大肆贩卖批文的“官倒”现象一度猖獗泛滥,严重扰乱国家经济秩序。

吴敬琏的“价格改革方案”由此出台。吴老认为价格之关“早晚要过,迟过不如早过,长痛不如短痛,贵在当机立断”。因而,该方案被形象地称为“价格闯关”。但是,价格改革的消息一出,短缺经济的供求矛盾与价格闯关的心理恐慌结合,导致了1988年的价格暴涨。从1981年到1984年,物价指数每年只涨2%,到1985年则猛涨了119%,之后虽稍有回落,但1988年很快又攀上207%的高峰。当1988年7月28日国家决定对13种名烟名酒价格放开后,抢购风潮闻风而至,到8月份更是演变为涉及绝大部分消费品的全面抢购潮。价格闯关被迫中止。

价格闯关的失败,促使吴老的价格改革理论趋于成熟。即改革必须首先用紧缩手段平衡供求,在市场平衡后放开价格,靠充分竞争的市场力量淘汰所有劣势企业,而后在优势企业中展开企业制度改革。这就是“紧缩、紧缩、再紧缩”的“水落石出”。研究表明,这也是东欧各国改革中,所谓“休克疗法”的重要含义之一。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政府从1988年开始,推行了长达三年多的“治理整顿”,中国改革史上第一次宏观调控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