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用心不用嘴
2082200000002

第2章 精心筛选,找到最能带来业绩的目标客户(2)

如果你想和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你要学会正确地管理他们的预期。为什么呢?因为从服务的角度来看,只有当客户感到你的服务达到了他们的预期,他们才会少些疑问,也就少占用你的时间和精力。否则,客户总觉得你的服务离他的预期有差距,于是总有疑问需要你解答,这样会占用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3)与客户洽谈。

在重新评估和搞清楚了客户的预期之后,你应该和客户开诚布公地洽谈,商讨产品的价位和服务策略。在商讨的时候,主要讨论要提供给客户何种服务,服务的价值有多少,收取多少费用等问题。

(4)移交客户。

如果你和客户洽谈无法达成一致,那么你可以把这种洽谈移交给谈判公司,让他们代替你去谈判。当然,如果这样做的成本过高,你完全可以放弃,就此终止与客户的合作。

(5)终止合作。

如果做了以上工作,你和客户依然无法达成合作,那么你这时应果断地终止与客户之间的合作。但是,在向对方传达终止合作的消息时,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尽可能安抚对方的情绪,减少负面影响。

4.羊群效应

找准潜在客户里的“领军人物”

销售心经

在销售的时候,要找准潜在客户里的头领。直接与头领谈,能省去中间很多环节,不但便于对方了解你的产品,也有利于你了解对方的购买意向。这样做销售成功率会更高。

有一次,赵琳去一位客户家推销豆浆机。在她与客户聊得兴起时,客户的儿子从外面回来,当他看到妈妈选的商品时,马上给予了否定:“这种产品太难看了,看到它就不想喝豆浆了,买它干什么啊!”

客户的儿子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赵琳知道这样的孩子正处于自以为是的年龄。赵琳还发现客户的儿子说话很有影响力,那句否定的评价说得客户很认同。因此,赵琳意识到这次推销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这个孩子身上。

赵琳随即与客户的儿子聊了起来。她把产品的宣传册拿出来让他选,他一下子看中了一个精致小巧的豆浆机。

“这个蛮不错的。”他指着一款设计精美,但容积很小的豆浆机。

“是的,这个确实美观,但只适合个人使用,不适合多人的家庭使用。”

听赵琳这么说,客户的儿子认同地点点头。

“不如这一款。”赵琳指着一个款式相似但容积较大的豆浆机,“你看,这个既美观,又比较适合三口之家使用。”随即,赵琳又说:“看,你已经是一个大小伙了,那款小豆浆机榨的豆浆还不够你润嗓子呢!”客户的儿子听后不好意思地笑了,客户也笑了起来。

最后客户的儿子作决定,要买赵琳推荐的那款豆浆机,客户很高兴地付了钱。

在销售商谈的最后阶段,你要善于观察潜在客户中谁是“领军人物”、谁是财政大权的掌控者。上文中,赵琳就做到了这一点,她敏锐地发现客户的儿子说话很有影响力,是影响付账的关键人物,于是把推销对象转向客户的儿子,最终通过打动客户的儿子而成功推销了产品。

很多情况下,你推销产品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比如,一个五口之家,一群办公室里的职员,三五个正在闲聊的年轻妇女,等等。这时候,他们都是你的潜在客户,如何才能将他们发展为目标客户呢?关键在于找出他们中的权威者、有影响力的人,即所谓的“领军人物”。

比如,五口之家中,爷爷年长,说话分量很重;办公室职员中,主管职位高,较有权威;几个年轻的妇女中,某个女士较为博学多才,影响力比较大。如果你能打动这些“领军人物”,那么你不仅能把产品卖给他们,还能轻松将产品卖给其他那些人。因为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见别人干什么,很容易跟着去做。正如心理学中“羊群效应”所说的,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也跟着往哪里走。

心理学词典

所谓“羊群效应”是指在组织散乱的羊群中,头羊起着关键作用,它的任何一个行动都会引起整个羊群中其他羊的关注,这些羊会效仿头羊。这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群体中。

下面这个笑话很好地说明了羊群效应:

天堂里举办了一场会议,参加的人都是石油界的大亨。一位石油大亨走进会议室,发现里面的位置都坐满了,自己没有位置,怎么办呢?于是他想了个办法,高喊一声:“地狱里发现了石油!”

顿时,会议室里的石油大亨们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争先恐后地冲向地狱寻找石油。一眨眼的工夫,会议室里的人都走了,只剩喊话的石油大亨。他心想:怎么大家都跑了,难道地狱里真的有石油?我也得去看看,否则我可就吃大亏了。于是,他也冲向了地狱。

在销售中,推销者可以利用人的从众心理来实现销售目标。只要你在潜在客户中找到“领军人物”,然后通过充满诚意的公关打动他们,再利用他们的个人影响力和权威性,引发其他客户的跟随购买,你的产品就能实现大卖。

当然,“领军人物”并非一定要有购买行为,才会带动、促成其他人购买。要知道,“领军人物”有着某种特质,即使他不购买你的产品,只要对你的产品美言几句或做出赞许的动作,都能惹得其他人争相购买。比如,NBA球星代言体育产品,美女明星代言化妆品等。

一般情况下,“领军人物”通常是指财政大权的掌控者、购买意向的决策者、位高权重的管理者。比如,有些客户的老婆掌控着家里的财政大权,你只顾着向他们推销产品没用,你还要想办法用心打动客户的老婆,让她们心甘情愿把手伸进口袋,掏钱购买你的产品。所以,你必须学会察言观色,从潜在客户中迅速找出“领军人物”,这样你的推销成功率才会攀升。

那么,究竟怎样在潜在客户中找出“领军人物”呢?以下几点值得你参考和借鉴。

(1)面对一对夫妇,看谁管财政。

如果你向一对夫妇推销产品,那么你要通过察言观色判断谁是“财政官”。当他们听了你的推销,如果丈夫频频向妻子咨询:“你觉得这个产品怎么样?”那么你可以就此判断:要么丈夫很尊重妻子的意见,要么妻子掌控着“财政大权”。无论哪种情况,你都要想办法让那位妻子认可你的产品,因为她才是潜在客户中的“领军人物”。反之亦然,下面这个故事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一位漂亮的女推销员业绩非常好,在公司里总是稳居第一名。同事们都向她讨教推销方法。她说:“每次我上门推销,都会向男主人介绍产品用途,然后还大声告诉他‘不要急着买,下次我还会再来的’。男主人听了这话非常高兴,但女主人非常生气,同时马上掏钱买下产品。”

(2)面对小情侣,想办法打动女孩。

如果你向一对小情侣推销产品,这时候你要牢记:一定要打动女孩。要知道,在谈恋爱的时候,女孩一般都比较有发言权,女孩想买什么,只要男孩经济条件允许,他们一般都会大方地买给女孩,因为男孩不想在女孩面前丢面子。在这种情况下,女孩是“领军人物”。

(3)面对一群普通人,听称呼、看表情。

如果你向一群普通人推销产品,那么你要学会听他们对话时彼此怎样称呼对方,彼此看对方的眼神有什么差别。如果A称呼B“某某老师”,而B却称呼A“小王”,那么说明B资历较深;如果A称呼B“刘总”,B却称呼A“小华”,那说明B的职位较高;如果A看B满脸堆笑、点头哈腰,B对A却不正眼相看,那么说明B权力较大。如此,你就能判断出谁才是群体中的“领军人物”。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一群普通人”,指的是从他们的衣着上看不出他们的地位、权力、资历的差别,外貌比较普通。如果从衣着打扮上能看出他们的差别,那么就应该遵循下面的判断原则。

(4)面对衣着有明显差别的多名潜在客户,重视其中衣着光鲜者。

如果你向几名潜在客户推销产品,其中有位客户西装革履、打着领带,而其他人穿着普通,那么你有必要重视那位衣着光鲜者,因为他很可能是这些人的上司。只要你想办法打动了他,你就很有希望卖出产品,而且有可能大卖。

5.安泰效应

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来寻找目标客户

销售心经

销售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人脉是有限的,只有学会借力,才能找到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这些资源中进一步发掘目标客户,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有力没处使,避免有产品不知道卖给谁。

王大伟是浙江义乌市一家油墨销售公司的员工,刚进公司时,他主要负责拉业务。虽然他对义乌市的路况不熟悉,也不知道哪里有规模较大的印刷厂,在当地更是没什么人脉,但是他善于借力,把工作做得很好,很受领导的赏识。

一次,王大伟从上司那里得知一家规模还算不错的印刷厂,第二天就赶了过去。到了门口之后,他没有急于进门,而是来到门卫室,礼貌地向门卫大叔递了一支烟。大叔说:“这么客气啊!你干吗的?”

王大伟一五一十地说明来意,恳请门卫大叔告诉他业务经理的办公室。门卫大叔没有拒绝,带着他走入车间大门,指着一个人说:“去吧,你找他去吧!”

王大伟迎过去,给那个人递了一支烟。对方知道他的来意后,掏出电话打给业务经理,问经理见不见推销者。随后,经理表示愿意接见,通知王大伟上楼。

走进办公室,王大伟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油墨品牌,这时旁边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士立刻询价。王大伟报出价钱后,她说:“你们的价格太高了,我以前买的油墨不但价钱更低,而且都带发票。”

王大伟问了一下对方每年的油墨使用量,得知对方的使用量很大,觉得这笔生意可以做。对方非常强势,要求给个最低价,那位女士说:“以前我们使用的油墨都是八五折买来的,而且延期三个月付款。”

王大伟微笑着说:“也许我们能给你八四折,但必须在交货时付款。”对方表示很感兴趣,让王大伟留下名片。事后王大伟得知那位女士是公司的老板娘。在随后的几次洽谈中,王大伟不但把油墨卖给了那家公司,还把相关的耗材、印刷器材卖给了对方,实现了多项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