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20312900000011

第11章 藏族人的人生仪礼民俗

出生习俗

藏族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仪礼民俗。虽然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较大影响而显现出一种不重视孕妇和婴儿的表象,但实际上藏族人对婴儿是极为关心和爱护的。

婴儿出生之后,受到的呵护大致是:不会洗涤孩子,而是母亲用舌头舔舐孩子的身体;过了三日之后在全身涂上酥油,然后晒一晒太阳……这些行为在外界人们的眼里,都属于难以理解的行为。然而,这些确实是流传了千百年且具有科学道理的习俗。

藏区环境恶劣,成人洗澡都易患上感冒,而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则会更严重,所以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得以生存。酥油可以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防止婴儿皮肤皲裂。晒太阳则是让婴儿接受日光的照射,有利于钙质吸收,促进骨骼发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消毒杀菌,是讲卫生的表现。

在藏区的某些地方,还规定产后妇女要围上套头,这是用一根红色丝带或棉包缠在帽子外面的装饰,如同绶带一样。按照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这是为了保护产妇免受风寒。

抛开宗教因素与社会地位的影响,单就藏族家庭而言,不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其对子女的性别一般也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无论是男婴还是女婴,父母与家人均能欣然接受并给予基本相同的待遇,周围的人群及其家族对生女婴的母亲及女婴也不会有歧视性的言行,因此,在藏区没有因性别歧视而出现的弃婴或溺婴现象。

虽然没有性别歧视,但由于两个特殊原因,藏族家庭存在相对更愿意生男孩的倾向。第一个原因是为了缩小男女性别比。在历年的统计中,藏族的男女性别比均小于1,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也能直观感觉到藏区的男性少于女性。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藏族男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婴,人们自然希望生更多的男婴以弥补男婴数量的不足,这种倾向性与重男轻女形成的性别歧视是有本质区别的。

成人礼

成人礼具有严格的仪式规则、程序和要求。首先,年龄的选择,必须是单数,以表示单身、尚未成双成对之意,从9岁至19岁的年龄中选择一个单数,有些地区是从13岁至17岁中挑选参加成人礼的时间。其次,须请一位仁波切或者僧人打卦算卜,确定良辰吉日。

成人礼仪式一般分为整头饰、迎接与祝福、同欢共舞三部分。参加过成人礼之后的女孩子,意味着长大成人,自此就可以自由的开始谈情说爱。如果法定年龄成年了但是还未参加过成人礼的女孩子,依旧会被视为未成年。男孩一般不举行成人礼。

卫藏地区,女子至十六七岁便择吉日举行成年仪式。这天请一位生年属相好、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同龄女性,给姑娘梳两条辫子,戴上“巴珠”头饰,围上“邦典”彩裙,然后由父母、亲友及来宾向姑娘献哈达表示祝贺。仪式结束后,姑娘在三四位亲友陪同下,前往寺庙朝佛,回来就摆宴招待亲友来宾,娱乐一天。在这之后,姑娘可以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并可行婚嫁之事。

甘青藏族地区,父母们对女儿的“冠礼”十分重视。举行“冠礼”仪式前,要为女儿准备华丽的服饰,请梳辫技巧最好的妇女为女儿梳头,把童年型辫套改为成年型辫套,这叫“姑娘成年礼”,表示“成人”了。

婚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俗不断发生着变化,现今藏区主要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但也有部分农牧区存在兄弟共妻或者是姐妹共夫的现象。

现今藏族青年都是自由恋爱,但是如果要商定婚事,在双方父母都同意的情况下,则需要完成商定婚事前的最后一步——请人占卜,看两位年轻人属相是否相合。如果相合,还需要请仁波切卜卦看是否有缘分,如果有缘分,则最后一步完满,婚事就此敲定。如果占卜结果不合,则两人婚事一般就此无缘。尽管现在习俗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一点古老的习俗一直保留了下来。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会导致无法结婚——狐臭。在部分藏区,藏族人对于狐臭患者的定义是“骨头不干净”,并认为生育就是父母要将自己的骨与肉送给孩子,如果是狐臭患者,则会给孩子“不干净的骨头”,这一点可以理解为遗传基因的习俗。

举行婚礼时需要准备的东西中有“切玛”,也就是过年的时候会使用的五谷斗,还需要准备哈达,并将哈达放置在亲朋好友送来的食物等贺礼之上,也有的地方会放绸缎。其他需要准备的食物与过年时候大致相同,有人参果甜米饭、手抓牛羊肉、青稞酒、酥油茶等等。

各区藏族的婚姻习俗大同小异,在此简明介绍一下主要步骤。

首先是早上早起之后,家人会焚香祭祀山神及家神,保佑姑娘从此走上新的人生路程。

其次是为新娘做梳妆,藏族人注重头饰,当然也会注重发型的辫法,新娘的辫发略复杂,并且需要由部族中有夫有子女、容貌出众、口碑好的中年女子二至三人为新娘梳辫。

接着是新娘要离开自己的家,临别之前要“哭嫁”。“哭嫁”有相应的哭嫁歌,唱起来哀哀怨怨凄凄如诉,表达了父母与女儿不舍的感情,场面甚为感人。“哭嫁”结束之后是父母的教诲,教诲女儿出嫁之后该如何为人妻子,有了孩子之后如何为人母亲,表达了父母对女儿开始新生活的期望,以及希望女儿的新生活顺利的心愿。然后女儿便由送亲队伍保护,踏上离家的路。

待到送亲队伍即将到达新郎家附近时,由半路等待的新郎家的迎亲人员率先迎接并开始赞颂送亲队伍的马,因马是以前结婚时用的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又是藏族一直以来十分喜爱的东西,所以相关的唱词说词非常多。

送亲队伍接受了迎亲队伍的颂词之后便要喝迎宾酒,表示自己到了对方的地盘,还需请迎亲队伍的人家多多关照。

接着新娘送到了新郎家,此时宾客也已就座,婚宴就此开始。

在婚礼上雍仲和巴扎图案是最常用的吉祥标志,雍仲表示永远不变,巴扎表示爱之结,是西藏八吉祥标志之一。除了上述两个图案,其他吉祥八标志也是不可或缺的。

婚礼一般举行三天。这三天中参加典礼的人尽情唱歌跳舞。很多地方都是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

一些地方举行婚礼后,新婚夫妇也不能同房,婚期三天后,将新郎或新娘送回其家,待三个月后,派人接回,正式算作入夫家或妻家的门,夫妻生活从此开始。

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交通工具渐渐代替了马匹,虽然在一些较为偏远的牧区还保留着骑马送亲的习俗,其他大部分农牧区和城镇基本上都用汽车代替了马匹。

此外,城镇居民因为居住在楼房中,无法宴请众多亲朋好友,所以现今的城镇居民一般都在饭馆包场办婚宴,还会请歌舞团或是能歌善舞的人来表演歌舞节目。

传统婚礼开场颂词

今日新婚之日,白梵天王主众神下凡来聚会;龙王携领众龙神来贺喜;地上赞神亦来恭贺新喜。今日天上耀吉星,地上出现良辰瑞相,半空和风四起……新郎似仙子,新娘似仙女,一对相配的男女结了良缘,犹如一对明亮的星星闪耀于世;今日在座的佳宾,右排犹如日照大地,左排好似月照夜空,下首散座的宾客,就象繁星点缀空际。叔伯兄弟相聚,犹如沟内的雪山。母姨姊妹相聚、犹如沟外的碧湖。儿孙们相聚犹如草坪上的鲜花怒放。总起来说,上排犹如雄狮昂首,中排好似珍珠串,下排宛如孔雀觅食,门边的人群,犹如欢乐的黄鸭戏碧湖。

藏族人婚姻制度中一般都是老大当家,家庭子女中的老大,无论是男是女,他(她)就有继承家业、赡养老人之权利和义务。在一些地方则是由最年长的男子当家,其余弟妹到结婚年龄时,男者上门女者出嫁,或出家为僧尼。也有终身不婚在家当舅舅(叔叔)和娘娘(姑姑),他们在家庭不仅不受歧视,反而更受尊敬和爱戴。因为他们终身不结婚,没有子女,但他们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整个家庭,时时处处都为整个家庭的和睦团结、兴旺发达着想。

同样,上门女婿也不受社会歧视,上门与出嫁,在藏族人婚姻中是同一个道理。男方到女方家上门,就意味着他成了整个家庭的一家之主,无论对内对外,他就成了家庭的代表。因此,当一家庭中两兄妹到婚龄时,当哥哥的有时主动提出留妹妹在家招夫,他到别人家做入赘女婿。父母也愿意这样做。因为在藏族人眼里,男到女家比女嫁男方要强得多,可不受欺负和避免婆媳不和。

历史上,藏族的婚姻形式各地存在差异,因此,婚姻制度也不尽相同。从整个藏区来看,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和最普遍的是一夫一妻制,另外也有不少事实上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现象。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大多是兄弟共妻或姊妹共夫。

一夫多妻一般都是姐妹一个也不出嫁,大家共招一夫。其原因:一是姐妹在一起不分散劳力和家产;二是姐妹共夫,大家都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永不分离,视为最幸福美满的家庭;三是虽是亲姐妹,但其中一个在智力、相貌、才能等方面要比姐或妹弱一些,弱者不管出嫁或留家都不妥,而在强者出留都占优势的情况下,采取姐妹共招一夫,谁也不嫁,大家共持家业;四是姐或妹招赘后,姐夫或妹夫与妹或姐发生性关系,造成共夫事实。

另有少数有权势者娶超过一个以上妻子者以及因妻子不育而再娶者,这与旧时汉地的一夫多妻制没有什么区别。

藏族的一夫多妻不分妻、妾,诸妻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姐妹们的共夫女婿,成为家庭的支柱。他对外代表这个家庭,对内有决策家中大事之权力。他对诸妻的家庭生活、劳务安排、穿着装饰,特别是性生活等必须一视同待,才能使诸妻和睦、子女团结、家庭幸福。

藏族社会一般认为一夫多妻不好,因为要使诸妻和睦、子女团结、家庭幸福比较困难。

兄弟共妻的原因与姊妹共夫一样,此外还有几弟兄在一起有利于该家庭社会势力的扩大和保持门第不衰;最常见的是弟兄中较得力的一人留在家里维持家业和赡养父母老人,其余担负差役、出门做生意、打猎、放牧和做其他事,其所获的钱财归家中大家共有。

兄弟共妻家庭,都是由其中一个人,一般是由长兄迎亲,婚后弟弟与之共妻,共妻之事一般婚前已给女方讲清,也有后来妻与弟同居造成共妻事实后被家庭和社会承认。但不管如何,对外只有迎娶者才作为正式的丈夫出现,其他兄弟都被称是“朋嘉”,意为附加的。妻子所生子女,不管与谁所生,都称迎娶者为父亲,叫其余的兄弟为叔叔。

一妻多夫的家庭,妻子在这个家庭中占主要地位。她除了搞好婆媳关系外,更主要是处好与诸夫间的关系。社会对媳妇的看法主要是视其对诸夫的穿着、饮食、性生活、尊重等方面处理是否得当,能否一视同仁。

丧葬习俗

藏族人的丧葬历程体现出了藏族人不同时代的不同灵魂观。藏族灵魂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是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集中反映,同时又是一种带有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这五种。

高贵的塔葬

塔葬是高僧大德圆寂之后采用的一种最高规格葬仪。

有名望的高僧大德或者仁波切圆寂后,除大规模地诵经作法以外,要用水银和香料水、樟脑水、藏红花水等冲洗肠胃,用樟脑水、藏红花水等擦拭遗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灵塔之中,将遗体保留下来。

灵塔种类很多,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灵塔的不同等级,是根据高僧大德的地位高低而定的。历世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圆寂后都用金灵塔,其他有名望的高僧大德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

灵塔中除了保存高僧大德的灵体之外,也有保存舍利子的。据传曲水县色香寺女高僧仁增曲尼旺姆,经数十年苦修瑜伽功,高超无比,德行崇高,被藏传佛教界各教派公认为女活佛。据说她曾在曲水山后的岩洞里面壁十年,炼就密术,空运、飞身、眼药、剑术,无不精通。经她炼出的精丹曾使许多人起死回生。1953年,仁增曲尼旺姆圆寂,终年120岁,是当代活佛中寿数最高的。她圆寂前曾嘱,不可与达赖、班禅佛等同,不能塔葬。她的弟子们为了既实现她的终嘱,又不违背众僧塔葬的愿望,便将她的遗体火化,火化后再将舍利子塔葬。

主流的火葬

在过去,火葬也是一种高贵的葬仪方式,仅次于塔葬。曾经火葬时,需要将酥油倒在柴草上来达到助燃的目的,然后将遗体放置在柴草上火化,火化之后,将骨灰收集起来盛入木匣或者瓦罐中,埋在家中楼下或山顶、净地。骨灰的墓类似塔形。当然,也有将骨灰带至高山之巅,顺风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的。

德高望重的仁波切或者僧人施行火葬后,需要将骨灰盛入金质或银质的小塔内。有的将骨灰置入塔内时,还同时盛入一些经典书籍、佛像、法器、金银财宝,以供人膜拜。这种塔一般名为灵塔或灵骨塔。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有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火葬殡仪馆。该馆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专门面向藏族和蒙古族民众开设的火葬殡仪馆。始建之初,殡仪馆充分考虑藏族群众的信仰和文化,选址问题征求了青海省内多位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的意见,最后由十世班禅大师选定了现在的位置。据了解,在殡仪馆建成后,班禅大师还亲赴共和县,为殡仪馆开光祝福。因为有了班禅大师的肯定,藏族群众也开始接受了现代火葬的丧葬方式,但依然保留了部分传统民俗。

人们依旧按照天葬的方式出葬,在夜里火化遗体,并且一定在太阳升起前完成火葬。此外,火葬的日子依旧先由高僧卜卦选定。火葬时,遗体的摆放还是按照天葬的摆放方式,讲究把遗体摆放成蜷缩的样子,火化时忌讳外人在场,因此都是由家属将遗体放上火葬台,工作人员只负责在背后操作机器,最后连骨灰都是由家属捡拾收集。

随着社会的发展,因为即环保又降低了成本,再加上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渐趁恶化,现代火葬渐渐地成了藏区主要的丧葬方式。

神秘的天葬

天葬是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基本上藏区的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有专人从事此业,即天葬师。

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待择选好吉日之后,由专门的背尸人将遗体背到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先煨桑引来秃鹫,然后再次请僧人诵经,诵经完毕后,遗体则交由天葬师处理。待遗体解剖完毕后,甚至还未完毕的时候,秃鹫们就会循着桑烟的味道和血肉的味道来到天葬台,然后争相啄食。

藏族人认为,秃鹫能将尸体吃的干干净净是最为吉祥的事情,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果没有被吃干净,那么天葬师会将剩下的残渣收集起来,用糌粑拌好之后再喂食给秃鹫,如果这样处理之后秃鹫还是不肯吃,那么就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请僧人来念经超度。

关于天葬,大多认为缘于佛教,尤其与佛教中的密宗有关。因为密宗将尸林(尸林意为墓地,在此特指天葬场)被视为特别的修道场,并且被认为是空行母会聚的地方,在那里修炼可以得到加持。天葬对死者的健康状况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是疾病致死或者有传染性疾病的人,是坚决不允许天葬。

现在的藏区旅游业发达,很多人向往西藏的神秘,于是慕名而来,有些游客对藏族的天葬仪式产生好奇,并拍摄照片上传到网络。这样的做法触犯了禁忌。首先,葬礼一般是忌讳外人在场的,其次,旁观天葬会影响秃鹫的进食,从而影响了对死者是否已经安然升天的判断。为尊重逝者,尊重逝者亲属,尊重当地风俗,前往藏区的游客尽量不要去参观天葬。如果真的抑制不住好奇心,据了解,在四川的色达地区有专门开放参观的天葬台,游客可以专门去那里参观,但其他没有标明可以参观的地区,请务必不要前往参观。

消失的水葬

水葬的过程极其简单。在过去,经济条件较差、雇不起僧人来念经的人家有人去世时,或死者是孤寡、幼童时,则一般用水葬。

水葬一般远离居民饮水水源,远离生活用水区域,远离村落,在水流湍急、两河交汇、水深拐弯、鱼类众多之处。

水葬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肢解遗体,另一种是将遗体捆包起来,并且捆上石头,固定在河底,一来使鱼类吞食方便,二来不让遗体漂浮,以免污染下游。

不过现在高原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水葬渐渐消失成为了历史。

稀有的土葬

土葬在青藏高原历史悠久,在佛教还未传入青藏高原之前,由于当时的吐蕃赞普修建王陵使用土葬方式,于是当时的藏族人顺应王族,普遍采用土葬形式。

在青藏高原出土的墓葬群表明,在吐蕃时期,土葬葬俗在藏族丧葬方式中占有较大的份量,在敦煌发现的古藏文文献中,就有本教的用于土葬的仪规文,其仪式繁琐隆重且冗长,并要耗费大量的财富,随着佛教的传入,土葬的地位被佛教思想传播而来的天葬所取代。

但土葬的丧葬形式并未就此在藏区消失殆尽,而是转为安葬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死者,因为藏民族认为,如果为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死者采用水葬或者天葬,则容易传播疾病,而深埋在地下的方式能阻隔病源,防止传染。之后也有用这种方式埋葬强盗或者杀人犯,渐渐地也有了惩罚罪过的含义。

现今在部分藏区的民众依旧使用这种丧葬方式,例如青海省黄南州热贡地区、华锐地区的甘肃省天祝县和肃南县、四川阿坝州小金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