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20312900000010

第10章 藏族人的主要节日民俗

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新年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乐、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藏历年是藏族寺僧和俗人同庆的佳节,因为历法不同,藏历新年与汉族农历新年在时间上有些差异。

近五年藏历新年与汉族农历新年日期

藏区均遵循藏历来过藏历年,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工布地区。工布地区的藏历新年日期是藏历十月初一,相传古时候工布地区受到霍尔部落的侵犯,战士们必须出兵反击,但当时已是深秋,再过不久就是藏历新年,于是人们决定提前过年,让战士们心无牵挂,据说是因为提前欢度了新年,战士们心里觉得痛快,于是作战十分英勇,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了纪念那次胜利,工布地区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的习俗就此流传了下来。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青稞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赛”(一种酥油炸成的面食),分为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赛”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摆起一种叫做“德嘎”的油炸面点供品。“德嘎”由各种形状的油炸面点精心摆盘垒成数层而成,是藏历新年最重要的供品。它不同于供奉佛前的供品,这类供品专门摆放在起居室的桌上(或者藏柜上)。过年期间不许食用盘供,如果食用了别人家的盘供,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传统的用来做盘供的食物是各类油炸面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糖果和水果也成为了过年期间盘供的一部分。

藏历新年大年初一这一天,全家老小需要早早的起床,穿上新衣盛装打扮,取头道水,然后煨桑,到寺院礼佛,之后返回家中享用早餐。新年的早餐比往常要丰富许多,有酥油茶、奶茶、油炸果子、人参果甜米饭、藏包等美食。

初一这一天是没有任何拜访活动,初二起可以开始新年的拜年活动或者是亲朋好友间的聚会聚餐。拜年时与人相见,第一句话必须是互道祝福的话语,一般会说“新年好”,藏语发音为“洛萨桑”,“洛萨”意为新年,“桑”是好的意思。

农村过年的时候,还有很多活动,比如全村人齐聚一堂跳“果谐”,即圆圈舞等。

雪顿节

雪顿节在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举办,一般是在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宴请”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渐渐地,也变成了“藏戏节”、“晒佛节”。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六月三十日为禁期,无论寺庙大小,僧人一律不许外出,佛教的戒律中有一条——“不杀生”,僧人如果在此时外出,容易踩死小虫而触犯戒律,须等到六月三十日,解禁之日方可下山,这段时间的禁期也被称为“夏日安居”。待到僧人下山时,当地的藏族人就会拿出酸奶供奉僧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雪顿节”。

据文献记载,公元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意希,并赐给金册、金印,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从这时起,雪顿节加入了藏戏演出。

今天,雪顿节的时候,藏戏班子就会来到罗布林卡表演演唱,拉萨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全家出动,提上酸奶,带上酥油茶和很多美食来到罗布林卡(藏式风格园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起小帐篷,铺上卡垫,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看戏。藏戏结束后,下午,各家各户就会开始“串门”做客,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当晚霞染红天际时,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林卡。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各机关单位还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研讨、经贸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场面更加热闹,促进了雪顿节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藏区的节日和民族风情。

望果节

“望果”是藏语译音,意为“绕地头转圈”。藏语“望”指农日,“果”即转圈的意思,“望果”节可译为“在田地边上转圈的日子”。

望果节是藏族农区的节日,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藏族农民在收割之前举行欢庆的节日。节日预示着紧张的秋收劳作即将开始。

相传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本教教主请教。于是教主让农民绕田转圈,并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且须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望果节流行于卫藏地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时间的变化而定,一般都在青稞成熟以后、开始收割之前的前两三天举行仪式并举办节日活动。

因为跟农业生产有关,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西藏农区“望果”活动的祭祀仪式原本在古代是十分简单的,自从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之后,“望果节”的活动开始加入了佛教的宗教色彩,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藏戏的部分,开始形成了一整套宗教祭祀仪式,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为预祝丰收,包括“绕田游行”和“庆典”两部分内容的“望果节”,才被列入藏族农区的正式节日。

桑吉曼拉节

藏历五月初五是“桑吉曼拉节”,“桑吉曼拉节”在藏语中意为“药师佛王节”,是华锐地区的藏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一般只在华锐地区举行。

自古以来华锐藏人在这一天就有喝神泉药水,用药水洗拭眼睛、额头及关节的传统习俗,华锐的藏人们认为这一天的泉水因为得到了药神的“加持”而效果倍增。

这一天要用花和净水供奉药王师、门上插吉玛梅朵(马莲花)、民歌演唱、去山上去采药、传统体育比赛等。此外,喜爱热闹玩耍的藏族人会带上足量的青稞酒、酥油茶、饮酒作歌,尽情娱乐。

现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这一天还会举办相关的娱乐活动。

赛马节

藏族先民大都过着游牧生活,而马则是人们交往、生产、战争中的重要工具,生活和环境要求人们必须精于骑马之术、从小就受到训练,随之产生了赛马运动,并从选马、驯马到赛马,积累了丰富的“赛马文化”。赛马节对藏族人来说是十分隆重的一个节日,重视程度几乎与藏历年一致。

藏族的赛马节有很多,一般使用地名来命名,如西藏那曲地区的那曲赛马节、西藏江孜地区的江孜达玛节、四川省甘孜州的康定赛马节、甘肃省天祝县的天祝赛马节等。赛马节一般都在农闲时候举办。赛马分长跑、短跑、跑马射击、马技等项目,长跑又有大跑、小跑、走步三种。

在节日举行的前几个月,用作赛马的马匹将不再使用,转而以温柔体贴的方式养马,还要给骏马精心打扮,除备上精美的鞍鞘、笼头外,还要给马额插彩花,脖披彩绸,尾巴扎梳成辫形。在赛马节中获奖的人会被视为无上的荣耀,一般会得到物质奖励。鼎鼎有名的格萨尔王在还未称王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一无所有的放羊娃,正是在赛马会上获得了第一名之后开始称王。

在藏区的赛马节中,较为有名的是西藏那曲地区的那曲赛马节。那曲赛马节全称是“那曲恰青赛马艺术节”,也称“羌塘赛马节”,是藏北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据传,那曲赛马会从吐蕃赤松德赞时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八月的羌塘草原,绿草茵茵,野花遍野,往日里寒冷多风的气候此时也变得格外温和宜人,人称八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西藏自治区那曲县那曲镇南面有一片宽阔的草场,是赛马会的主会场。如今,为了方便游人,那曲赛马节已经固定在公历八月十日举行。

举行赛马大会时,草原上各个乡的牧民们带着帐篷、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佩戴各式玲珑精致的饰品,从几百公里外汇集到赛马会场。赛马会一般为期五至十五天不等。内容除了速度赛马、马术表演、骑马射击、射箭、骑马捡哈达、抱石头、拔河等比赛外,还有法会、歌舞表演等。这一传统节日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除传统项目外,还增加了举重、说唱《格萨尔王传》等活动,同时还举行大型物资交流会。

在赛马节中,西藏江孜地区的江孜达玛节较为特殊。一般赛马节均用“赛马节”来命名,但在江孜地区,赛马节被称为“达玛节”,“达玛”意为跑马射箭,是藏区十分流行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由于江孜地区的赛马节的主要内容为跑马射箭,再加上这项活动起源于纪念帕巴桑布——江孜法王绕丹贡桑帕的祖父,于是江孜地区的赛马节被称为“江孜达玛节”。

据传,帕巴桑布是萨迦王朝的内务大臣,在当地百姓中颇有声望。逝世后,他的弟子每年为他举行祭祀活动,后因战乱一度中断。

公元1408年,绕丹贡桑帕遵其父遗嘱,恢复了祭祀。时间从藏历四月十日至四月二十七日,从二十八日开始进行娱乐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亮佛、跳神、跑马、角力、负重。这些活动全由法王的部下、兵丁、佣人承担。

到了扎西绕丹帕统辖江孜的时候,娱乐活动中增加了骑马射箭,自此形成了江孜达马节。每逢藏历四月,为了祭祀帕巴桑布,江孜人民都要举行大规模的跑马射箭活动,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习俗,成为江孜人民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项主要活动。达玛节一般为期三天。第一天举行简单的宗教仪式,并进行赛前准备,第二天赛马,第三天赛箭。比赛结束后人们可在近郊林卡欢宴几日。

如今,赛马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藏族节日,还增添了不少娱乐活动,更是一个当地政府展示当地文化、开展经济交流的好渠道。

元宵酥油花灯

藏历正月十五是酥油花灯节,藏语称“美多却杰”,清代《西藏宗教节日单》中提到了酥油花:“正月十五日,燃灯供佛之期,布达拉宫并各寺院均点酥油花灯。其花灯上做佛像,下做人物者。又有做踏地人物,头动手摇者,各有不同,辉煌华美。”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本教,当时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制作了酥油花供奉在佛前。于是,酥油花便传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青海省塔尔寺,并相沿成习。

酥油花以青海省塔尔寺的最为出名。每年正月十五日,塔尔寺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寺院的艺僧们做花,人们赶来赏花,祈求吉祥平安,这些习俗几百年来从未中止。塔尔寺酥油花还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酥油花制作主要有四道工序。

首先是扎骨架。骨架用香木、草枝和麻绳扎成。然后是做初坯。初坯是用往年的酥油花循环利用制成,艺僧们把往年的酥油花砸碎,然后薄薄地铺开,并在上面撒上滚烫的尚冒青烟的草木灰,然后飞快地卷起来,将草木灰也卷在其中,使劲碾压揉捏,一边揉捏一边剔除杂质硬物,最后捏成一堆黑色胚料。这样不仅环保,省下新的酥油,而且往年的酥油花稍硬,更适合制作初坯。初坯制作完成后,就需要将其裹贴在做好的骨架上,这道工序由技术好的艺僧制作,否则弄不好容易返工。

接着是敷塑。将新鲜的酥油里按比例兑入各色矿物颜料,碾压搓制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彩色原料,然后用此去制作酥油花的外形。这一步骤持续时间最长,而且还要把温度控制在零度左右,否则酥油容易融化。不仅室内温度低,艺僧们每人身边还放置着一个盛有冰块的盆,为了防止手温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他们必须不时地浸浸冰水,抓抓冰块,以此达到降低手温的目的。

最后一道工序是装盘。塑好酥油花之后,根据总体的排位安放在底盘上,至此酥油花就制作完成了。

新做的酥油花只要在做好后的第二天保证它不会融化,那么这一整年中,酥油花都不会融化腐败,直到下一年的酥油花灯节,这些酥油花才会再次做成胚料。

萨噶达瓦节

藏历中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名字,藏历四月是氐宿月,藏语称为“萨噶达瓦”,氐宿是西藏星相二十八星宿之一。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诞辰是藏历四月十五日,成道和圆寂的日子均在氐宿月,因此,藏传佛教信徒在这个月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久而久之,这些活动转变为大规模的转山,并且成了藏民族的一种传统习俗。

“萨噶达瓦”节期间,各地藏族群众在这个月中都要朝佛念经,磕长头,并禁止屠宰牲畜,注重积功德。如果能在藏历四月坚持一个月不吃肉,那是最好不过,但因为藏民族全民无肉不欢,所以坚持不吃肉是一件令人起敬的事情,能做到坚持一个月的人会被人称道,如果做不到整个月都不吃肉的话,那么则在藏历四月初八、十五这两天吃素即可。此外也不能做恶事,因为藏族认为这段期间造恶的话,恶报会更严重。

除了吃素、煨桑、磕头、朝拜之外,还有一种节日特色,那就是行善。也许因为整个月中让人不要做恶事的缘故,人们普遍会做好事,尤其是藏历四月十五日的释迦摩尼诞辰日,是行善的高潮日。藏历四月十五日凌晨开始,就有人做布施,这天只要遇到乞讨之人,无论其身份是僧侣或是乞丐,都会非常乐意施舍的。于是萨噶达瓦节有了另外的称呼——“穷人节”。

藏历四月十五日,所有邻近寺庙的藏人差不多全体动员,围绕寺院周围,转经、念嘛呢,寺院的各经堂这天全天开放,任人朝拜,信徒们极度虔诚,节日气氛也很浓郁。

萨噶达瓦节在安多藏区称为“娘乃节”。“娘乃”在藏语中是闭斋之意。闭斋是枯燥单调的,不能不说是一种苦行。把纪念佛祖的活动取名为“娘乃”,不言而喻,是僧俗信徒们为了纪念佛祖当年的苦修。藏传佛教认为,在殊胜的日子里做一件善事,其功德远远超过其他日子。念一遍六字真言,就等于平时念了无数遍。时轮密法中认为,在重要的节日中,人的中脉开张,风息容易进入,对于修炼者大有益处。因此斋会实际上是在家俗人的一次修行,一种内在的体验。主要内容是闭斋、转经轮、念六字真言,净化自我。闭斋就是地道的绝食,不吃任何东西,连茶水都不喝,从这种坚定的行为可以看出藏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燃灯节

“燃灯节”的藏语叫作“嘎登安曲”,燃灯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为期一天,是为了纪念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这天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和家中的经堂里点亮酥油灯,昼夜不灭。夜幕降临之后,景象颇为壮观。

当年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畅,宗喀巴大师去世的讯息传到各地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各个地区“燃灯节”的具体日期也有差异。例如藏东康区,包括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阿坝一带,这片区域较为遥远,于是定在藏历的十月二十五日过燃灯节,而拉萨地区获悉信息较早,于是定在了藏历的十月二十日。而在安多地区,农业时间与卫藏地区不一样,久而久之就不通晓藏历了,于是这些地区就把汉族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定为“燃灯节”。

本来这只是格鲁派教徒的节日,但因为格鲁派后来成了藏传佛教中分布最广、势力最强的一支宗派,所以藏传佛教的其他派别,如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的信众,也过“燃灯节”。

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称“嘎玛日吉”,具有八百多年悠久历史,主要在卫藏地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举行。

《四部医典》中说,沐浴“除垢去臭息体热,壮阳增力并延年”,还将藏族传统的水浴、药浴、熏浴、蒸汽浴、日光浴合称为“健康五浴”。沐浴节一般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七天,这七天中天空会有金星照耀。据藏文历书记载:金星半年昼出,半年夜出。在拉萨地区藏历七月至八月初肉眼能看见金星。金星,又称作弃山星,传说经过金星光照射的水均会变成药水,据说此期间的水比“圣水”还要灵验,用它洗澡可以清除百病,全年身体健康,吉祥如意;用它洗脸,可以目明耳聪、头脑清晰。

藏历七月六日,金星出现,昭示着沐浴节的开始。

之后的七天内,无论城镇乡村、男女老幼,家家户户都会带上洗澡用具,来到附近江河,洗个痛快澡。老人在河边洗头擦身;年青人在河中洗濯、游泳,孩子们在水边嬉戏;妇女们也尽情浴洗,清洗衣物被褥。洗浴结束后,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休息,品尝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有带来的美食,一边弹唱高歌,一边谈笑戏耍。

把这七天时间定为沐浴的时间,是有科学道理的。藏族人生活在高寒的高原地区,平时极少洗浴。首先,随着气温的降低,出汗量减少的缘故,人们会渐渐减少洗澡次数,在高寒的藏区,洗澡的次数更少;其次,藏区环境恶劣,如果洗澡的时候不注意,很容易患上感冒,感冒很容易转变为肺水肿,这在低氧的藏区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所以洗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重要的、关系到生命的事情。按照藏文历书的说法,这七天的水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而且这时候是属于夏天气温最好的时候,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水流柔缓,水质清澈。

拉卜楞寺毛兰姆大法会

甘肃省拉卜楞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每年有七次规模宏大的宗教法会,其中以农历正月毛兰姆法会和农历七月说法会最为著名。

农历正月毛兰姆法会意为“祈祷法会”,为该寺第二世嘉木样季麦旺吾活佛仿照拉萨祈愿法会兴办,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七日举行。主要活动有寺僧考试、辩经、诵经、展佛、法舞、祈祷等。

藏历正月初八为“夜生”节,此活动在图丹颇章院举行。在所挂神像前的供桌上,置有盛奶、奶茶的壶二把,去皮的冻牦牛肉及果品,台阶下为放生之畜,如马、牛、羊、狗等,还有一头熊、一只猴。仪式开始,先由“议仓”官员宣布寺内大小执事及所属部落头人的职权范围,后由嘉木样呼图克图、襄佐、囊佐三人,各持自己的钥匙共同将“拉章”终年密封珍藏的传世珍玩及金银宝库开启,供人参观。其后僧众诵《招财经》,将奶与茶洒在放生畜头上,以表降神福;又系之彩色绸带或布条,以示区别,然后簇走,从此视为“神马”、“神牛”、“神羊”,任何人不得猎杀。

农历正月十三日展佛,该寺晒佛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和宗喀巴,均宽36米,高近100米。举行晒佛仪式时,沿途诵经,虔诚庄重。当佛像在晒佛台放好后,僧人信徒均诵经,颂赞佛陀功德。

农历正月十四日举行法舞会。法舞会在大经堂前广场举行,数十人参加舞蹈,二十余人伴奏。在使者们的簇拥下,死神法王及其妃,将放置场中的人形“郎卡”(符)焚毁后投入油锅,于是便把妖魔等镇压了。最后由大法王率领舞者及僧众将“从日玛”(用糌粑捏成用以供神施鬼之食品,供品则为兵物,抛出可以驱鬼)送至寺郊焚烧,预祝一年平安吉祥。根据寺院的信仰,此次大跳神,不仅舞蹈、作乐者,就是观看者都会得到福利,死后可免恐惧。

农历正月十五日晚展出酥油花会,制作酥油花,除闻思学院五大部十三个学级各有一架外,其他五个学院也都要参加。他们争奇斗艳,各显技艺,并在各架酥油花前供上许多灯火,光彩夺目,极其壮观。参观者不时以头轻触花架,以示敬意。

农历正月十六日为“转香巴”,僧人抬着弥勒佛从大经堂开始,绕寺一周,表示释迦牟尼佛5000年教法当有五佛(拘留孙佛、拘那舍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治世。众佛中,弥勒佛代表未来,故信徒争相绕寺转“古拉”,触像领灌,祈愿未来幸福,也是对未来佛的光临表示欢迎。

农历七月说法会在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举办,正式会期是农历七月初八。届时,主要举行辩经、“乐拉劝”法会、展佛等活动,有大型话剧、法舞表演。农历七月大法会当月,正值甘南藏族人民举办浪山节活动,场面热闹壮观。

逛林卡

藏民族是一个十分热爱大自然的民族,他们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习惯,即“逛林卡”。“林卡”为藏语音译,意为“林园”。地处高寒的西藏冬长夏短,长时间的室内生活,使人们感到憋闷,于是一到春暖花开时,人们便纷纷外出享受大自然。

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到十五日,人们会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搭起帐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十五日这天,藏族称“藏林吉桑”,即“世界焚香日”,遍祭神灵。据说是为了纪念猴年五月莲花生大士降伏了藏地一切妖魔;另据传说,赤松德赞建桑耶寺时,由于时运不佳而屡建不成,于是莲花生大士创立诵经节,广行焚香祭祀,因此所有逆缘逐渐消失,寺院圆满建成。后来为纪念,遂在该月上弦月圆满的吉日(十五日)举行盛大焚香祭祀活动。同时这天也是逛林卡的高潮,人们身穿盛装,带上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宴。

藏族人民逛林卡的习俗流行于藏区各地,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

在西藏拉萨,老年人身穿崭新的氆氇,足蹬藏靴,提着灌满青稞酒的酒壶,或拎着装满酥油茶的热水瓶。青年人推着堆满大包小包的自行车或架子车,背着心爱的六弦琴。姑娘们拖着五彩丝线接起的长辫子、围着氆氇裙,或合家而出,或约请亲朋好友,三五成群,在林卡中搭上一顶白色帐篷,或围上几块床单,铺上毛毯和塑料布。人们一边喝青稞酒、酥油茶,一边弹着六弦琴,唱着民歌。有的弹克郎球、打扑克。人们边吃边唱,边弹边跳,青年人则往往伴着音乐翩翩起舞。此外,还有人观看藏戏演出。

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传说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城里的男人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天不亮就骑上毛驴,到远郊山上朝见“莲花佛”,与此同时,妇女、儿童便带上围幔和食品,焚香于郊外,迎接“观神得福”归来的亲人,然后聚会于“吉采”林卡之中,喝酒庆贺。据传这是最早的逛林卡活动。后来,这种活动又加进了比试坐骑、毛驴赛跑,到近代又发展成跑马及射箭比赛。

在西藏昌都地区等地,由于原始森林茂盛,附近城乡居民或步行或赶马车,行程一两日,来到原始森林中野营消暑,数日而归。这也是逛林卡的一种。

在四川省阿坝州,每年的藏历五月初四,人们通常以家庭、家族或寨子为单位结伴外出游玩。大家在野外搭起帐篷,唱歌跳舞至尽兴,当地称此俗为“郎扎格甲”。当然也有人喜欢憩息于河溪沟渠之旁,或者洗涤衣衫鞋袜,或者躺在毡垫般的草地上,或者依偎在树下,吃喝娱乐,直到衣物晒干,夕阳西下,才尽兴而归。

逛林卡活动,在西藏至少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如今,藏族群众每逢节假日,或者有喜庆之事,都喜欢逛林卡。那些城镇的工人、少年儿童和小伙子、姑娘们组织集体活动,也愿意到林卡里来。外地来藏观光的人,也喜欢到藏族群众的帐篷里,分享快乐。

血祭节

农历六月,大地响起丰收的前奏,青海高原隆务河谷沉浸在愉悦神灵、保佑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气氛中。那里的村民用古老而神秘的舞蹈分别祭供地龙王、虚空神灵、军神。不同的村子形式不同,但无一例外以自身宝贵的鲜血挥洒祭奠,向神明展示撼人的虔诚。这是闻名遐迩的隆务地区的“六月法会”,也是传续了几百年的“血祭节”。

“六月法会”是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流域藏、土族人民最为盛大的民间传统宗教节日,也是同仁地区最富民族特色、历史最为悠久、范围最广的民俗活动。它起源于龙图腾崇拜,至今已延续了四五百年,融宗教、祭祀于一体,充满了神奇与欢乐,是一种原始文化仪式与庆典活动。

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在隆务镇、保安镇、年都乎乡的村庄中,陆续会举行各自不同的以民间舞蹈为主的大型文艺活动。各种仪式都是由拉哇(法师)主持和安排的,其主要活动有:祭神仙、上口扦、跳神舞、爬龙杆、打神鼓、唱“拉伊”,最后是法师“开山”。

六月法会中最神奇刺激,也是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上背扦”和“开山”。上口扦是由拉哇将钢针从年轻人的左右腮帮交叉扎入,而且嘴上插着钢针还能照常喝酒抽烟。上背扦是拉哇将一二十根钢针扎在人的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边敲鼓边激烈起舞,直到把身上所有的钢针跳落地为止。奇异的是,上述两种插扦都不会让人流血,拔出钢针后也不会留下伤疤。开山是拉哇用刀划破自己的头皮,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

六月法会的舞蹈大致分为《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莫合则》(军舞)三大类。其间,保安镇浪加亚日村穿插上演原始的“生殖崇拜”巫舞,极具地方特色和观赏性。

香浪节

香浪节是安多藏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传统节日,是一种群众性游山活动。香浪节源于上山采薪。“香浪”的藏语意思就是采薪。为夏河拉卜楞寺首创,第四世嘉木样为保护寺院周围生态环境,避免乱砍滥伐,规定每年藏历三、四、五、六、八、九月为进山采薪日期,过了香浪日,一律不准进山砍柴。

过去寺僧每年这个时间进山伐薪,因路途遥远当日不能返回,遂选择依山傍水处露宿野营,多则数日。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演变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喜爱的传统节日。农历六七月间,当高原上鲜花盛开,遍地似锦的时候,农牧民群众乘草盛花艳、丰收在望的大好时机,身着华丽的藏服,纷纷来到景色宜人处,“安营扎寨”。

草原上各色帐篷星罗棋布,把夏日的草原装扮得无比绚烂。香浪节时间并无统一规定,短则一周,长则月余。节日期间人们烹牛宰羊,煮酒熬茶,尽情享用美味可口的系列传统藏餐。以村为单位欢歌曼舞,举行赛马、摔跤、拔河、射箭、对弈等文体活动。人们欢度香浪节,表达着对过去游牧生活的眷恋和对回归自然的向往。

香浪节期间的甘南草原,鲜花怒放,万人欢腾,盛况空前,甘南各地举办的香浪节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玩,开展商贸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