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老人听说满朝文武百官、四方平民百姓仍在为孙叔敖晋升庆贺,他便故意穿了一身孝服,手举挽联,慢慢腾腾地来到了庆贺大庭。那挽联上写着:“有身贵而骄人者,民亡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者,患处之。”老人的这一反常举止立刻受到了朝臣们的制止和斥责,并要治他污辱和戏弄当朝令尹之罪。正在这时,孙叔敖走上前来,对着老人恭身拜求道:“老父既有如此忠心,请当面赐教。”老人大惊,连忙将孙叔敖扶起,道:“别人要治罪,令尹却如此,为何?”孙叔敖说:“您穿孝衣而来,表明是不畏惧一死的,您那挽联上的话,明明是在告诫我们。请把您想说的话说出来吧!”老人听了,感叹不止,于是便将自己早已想好的三条建议讲了出来:“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取。”意思就是说,地位越高越要体察下情,官职越大越要接近平民,俸禄越多越要谦虚谨慎。至此孙叔敖把老人的这三条建议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严于责己,精心治国,受到民众的夸赞。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原文】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始:开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故冠而后服备:人在未冠之前,穿的是童子服装,并束发为髻。在行过冠礼以后,就有了三套完整的成人衣服,即爵牟服、皮牟服、玄端服(冠也包括在内)。】,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译文】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礼义。礼义的开始,是在于使举止得体、使态度端正、使言谈恭顺。举止得体、态度端正、言谈恭顺,然后礼仪才算齐备;并用来使君臣各安其位、使父子相亲、使长幼和睦。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然后礼义才算确立。所以行过冠礼以后才算服装齐备,服装齐备了,然后能够做到举止得体、态度端正、言谈恭顺。所以说:“冠礼是成人之礼的开始。”
【师说】
我国古代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冠礼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女儿)、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对于过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成员。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现在,我们很多地方重新拾起了成人礼这种传统。但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我们需要在尊重文明传统、汲取既有文明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为传统冠礼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知识卡片】
冠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男子的成年礼。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表示男女青年到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jī)礼。
【故事链接】
智讨风筝
有一天李东阳与小伙伴一起放风筝,不小心风筝的线断了,风筝被吹到一员外家的花园里。小伙伴们胆小,都不敢去要,唯独李东阳胆子大,他翻墙过去拾风筝。
这家员外看见从墙外跳进来一个小孩,先是吓了一跳,后来看李东阳文质彬彬的,不像是个坏孩子,便拿着风筝想逗逗他,员外说:“我出个对子,你要是能对上,就还你这风筝。”李东阳点头同意了。墙外的小伙伴们怕李东阳出事,都爬在墙头上往里看,一看没事,就都翻墙跳进来,员外就以此为题对李东阳说:
童子六七人,独汝狡。
李东阳看了员外的气派,觉得员外一定有两千石的俸禄,就对了个缺尾巴的下联:
员外两千石,唯公……
他故意不把最后一个字说出。员外以为他对不上,得意地笑了:“唯公什么,对不上了吧?”李东阳说:“这最后一个字,我早就有了,可是不说。”员外不懂什么意思,问他:“这是为什么呀?”李东阳说:“您如果还我风筝,就是‘唯公廉’;如不还我,就是‘唯公贪’。”这员外一听就笑了,他可不会为了个风筝得个贪名,忙把风筝还给了孩子们。
子贡问于孔子曰(节选)
【原文】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碈(mín):同“珉”,像玉的石头。】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刿(guì):刺伤。】,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揜(yǎn):通“掩”,捕取,袭取。】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圭璋特达(guī zhāng tè dá):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说:“请问君子看重玉而轻贱似玉的美石,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玉的数量很少而美石的数量很多吗?”孔子说:“并不是因为美石多所以才轻贱美石,也不是因为玉少所以才看重玉的。是因为从前君子把人的美德和玉相配比:玉温厚而又润泽,就好像是仁;玉缜密而又坚实,就好像是智;玉有棱角却不伤人,就好像是义;玉沉重欲坠,就好像是礼;敲击玉,声音清越悠长,终了戛然而止,就好像是乐;玉不因其优点而掩盖它的缺点,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它的优点,就好像是人的忠诚;玉色彩四溢,表里如一,就好像是人言而有信;玉气质如白虹,就好像是与天息息相通;产玉的地方山川草木津润丰美,就好像是与地息息相通;玉制的圭璋作为礼物可以单独使用,不像其他礼物还需作一点装饰,这是玉的美德在起作用;天下没有不看重玉的美德的,就好像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不看重道那样。《诗经》中说:‘多么想念那位君子啊,他就像那玉一样温文尔雅。’所以君子就很看重玉。”
【师说】
节选的文段记载了春秋末期孔子亦论及的“君子比德如玉”。孔子“比德如玉”,把玉的物理性质同道德相联系,提出了十一德之说。十一德为:仁,玉的温润而光泽;智,玉的致密坚实;义,玉的郓角方正而不伤人;礼,玉的沉重欲坠;乐,玉的敲击,声音清越悠长,终了戛然而止;忠,玉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信,玉的色彩四溢;天,玉的气质如白虹;地,玉的精神体现在山川;德,玉制的圭璋用于礼仪;道,天下没有不贵重玉的。由此可见古人对崇高道德品质的推崇。
【知识卡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使用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玉结合起来研究,用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玉石原有的各种物质特点。玉被儒家诠释为具备道德内涵的特殊性,进而赋予其“五德”“九德”“十一德”的道德含义,随之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玉文化作为政治价值表现在社会等级制的物化,成为了道德和文化的载体。
【故事链接】
郑濂尊孝义
郑濂是明朝时浦江人。到郑濂这一辈,郑家已经二百多年没有分家了,人称“义门”,太守赠匾“天下第一家”。郑家始终遵从先祖不听妇人言的训诫,这里说的当然是指不能听从妇人之话去干谋私利、有损孝义之道的事。
明太祖即位后,将郑濂召到京城,问他一家有多少人,郑濂回答说:“有一千多人。”明太祖说:“真的是天下第一家啊!”当时正值河南进贡香梨,明太祖于是赐给郑濂两个香梨。郑濂双手捧着香梨往家走,皇帝命人偷偷跟在后面查看。
郑濂到家后,招来所有家人,然后向皇帝的住地方向叩首谢恩,又找来两个装满水的大缸,将香梨捣碎后放入缸中,然后让所有的家人分着喝。皇帝知道后非常高兴,于是亲书“孝义家”三个大字赐之,并加盖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