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德之本也
【原文】
仲尼居【仲尼居:仲尼,孔子的字。居,闲居,无事闲坐着。】,曾子侍【曾子侍:曾子,即曾参,孔子的弟子。侍,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身侧为侍。】。子【子:指孔子。】曰:“先王【先王:是前代的贤王。】有至德【至德:至,最。最好的德。】要道【要道:极其重要简便的规律。】,以顺【顺:顺理,治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女【女:通“汝”,你。】知之乎?”
曾子避席【避席:避,离开。离开座位。】曰:“参【参:就是曾参自己。】不敏【敏:聪敏,有智慧。】,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孝,德之本【本: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所有教化都是从孝道产生出来的。】。复坐,吾语女【吾语(yù):吾,我。语,告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立身行道:立身,独立己身。行道,行己身当行之道。意思是说自立修身,自强奋斗,修养品德,实践道德思想。】,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以显父母:显,荣耀。显父母,显扬父母的声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文王篇。《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云:‘无念尔祖【无念尔祖:就是念尔祖的意思。尔祖,你的祖先。尔,你。】,聿修厥德【聿(yù)修厥(jué)德:意思是修述其先祖之功德。厥,代词,古代厥、其二字相通。】。’”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极高的道行并领悟大道的要领,以其理顺天下,老百姓按此理做,彼此之间相互和睦,无论上级还是下级之间都没有抱怨。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曾参起身离开座位回答说:“弟子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坐下,听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和宗族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侍奉父母是根本,效力于社会、国家是过程,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任何时候都要思念你的先祖,遵循他的德行,去修行你的功德。’”
【师说】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作为全文的开启,本章具有纲领作用,对孝的意义、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做了扼要的概括。文章将孝的地位提升到最高高度,并认为:孝是人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教化的源泉所在;它的基本内容是不敢毁伤父母给予的自然之体,而最高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行孝,名扬天下后世,光耀父母;人在青年时期以侍奉亲人来体现孝道,中年则以服务于国君为孝,晚年则表现为致力于成为典范表率的实践者。这些经典的语言对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知识卡片】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
【故事链接】
董永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借钱,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见一位美貌女子,那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于是下凡化作平民来帮助他。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原文】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恶,厌恶,憎恨。慢,傲视,怠慢。意思是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讨厌别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刑于四海:刑,法则。四海,四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甫刑》:是《尚书》中的篇名。】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人,天子。庆,善也。兆民,万民,指天下之百姓。兆这里指数目极多。赖,依靠、凭借的意思。全句意思是说天子有懿德美行,天下百姓都有所依靠。】。’”
【译文】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书·甫刑》里说:‘天子有懿德美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师说】
“天子之孝”就是敬奉自己的父母,也敬奉天下的父母,言传身教,将德行和教化施行到广大的民众中去。天子之孝有两个重要的内容:第一,天子必须具备广敬博爱的心;第二,天子必须承担撒播爱心的责任。
一国的天子的品德如何,关系到天下黎民百姓的命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旺,所以“天子之孝”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尊崇的孝道是人人平等,人人有责。行孝不分尊卑贵贱,只不过是不同的人行孝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知识卡片】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故事链接】
恣蚊饱血
吴猛是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他家里十分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他担心蚊虫离开自己而去叮咬父亲。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原文】
在上不骄【不骄:没有骄傲之心,即能守法合礼之意。】,高而不危;制节谨度【制节谨度:费用俭约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满而不溢【满而不溢(yì):满,充实,指国库充裕。溢,过分,这里指奢侈浪费。】。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社稷(jì):社,土神。稷,谷神。古之有国者必立社稷,以社稷之存亡示国家之存亡。】,而和其民人【和其民人:和,和睦,这里是“使……和睦”的意思。全句意思是说诸侯和人民和悦地相处。民人,百姓。】。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jīng),如临深渊: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近。】。”
【译文】
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奢侈滥用。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住自己的尊贵地位;财富充裕而不奢靡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财富。能够保持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大业,从而使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大概就是诸侯的孝道吧。《诗经·小雅·小曼》篇中说:“忧惧小心,就像身临深水潭边恐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小心谨慎地处事。”
【师说】
诸侯是天子政令的实施者,诸侯的品行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因为诸侯的权能,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辖民众。下受民众的拥戴,以服从天子。所有一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要政,都得由他处理。如果他用谨小慎微的态度,处理一切事务。那么,他对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对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这样他就会取得百姓的支持和认同,同时也就能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
【知识卡片】
①诸侯:指由天子分封的国君。
②《孝经》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故事链接】
庞氏孝敬婆婆
古代有个人叫姜诗,他是东汉广汉人,娶了庞氏为妻,夫妻十分孝顺。他们的家离长江六七里之距,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欢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和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太大,庞氏取水很晚才回家,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将她逐出家门。庞氏无奈只好寄居在邻居家中,她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后来,庞氏的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驱逐这件事,命令姜诗将庞氏请回了家。庞氏回家这天,院中池塘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再远走江边了。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法服,法定之服也合于礼仪规定的服装。不敢服,不敢穿。】;非先王之法言【法言:礼法之言,合于情、理、法的言论。】,不敢道【不敢道:不敢说。】;非先王之德行【德行:能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宗庙:古时立祖宗神像以祭祀的场所。】。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夙夜匪懈:夙,早。匪,同“非”,不。懈,惰。】,以事一人。”
【译文】
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着意考虑也不会越轨;于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具备了这三点就能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旺。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诗经·大雅·民》里说:“要从早到晚勤勉不懈,专心侍奉天子。”
【师说】
卿大夫的地位仅次于诸侯,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具体执行政令,起着一种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他们如果不接受人民的监督,不受国法的制约,那么国家必然混乱。
一个国家如果失去监督必然会招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一个人失去监督便会自我放纵,所以接受社会的监督、接受他人的监督是我们的义务。
【知识卡片】
①卿大夫:指地位仅次于诸侯的高级官员。
②《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做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故事链接】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他独自在蒙山南边的山脚下进行耕种。他孝顺父母,专门挑选那些美味的食物供奉双亲,即使自己到了七十岁仍然不说自己已经老了,他常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用来博得父母的开心。有一次他为双亲送水,进屋时不小心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于是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逗得二老开怀大笑。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
【原文】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长:指公卿大夫。】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禄(lù)位:禄,古代称官吏的薪水为“禄”。位,即职务。】,而守其祭祀【祭祀(sì):古时备供品向祖先行礼,表示尊敬并祈求保佑。】。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夙(sù)兴:指早起。夜寐(mèi):晚睡。无:不要。忝(tiǎn):羞辱。所生:即生身父母。】。”
【译文】
用侍奉父亲的心情去侍奉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侍奉父亲的心情去侍奉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侍奉母亲是用爱心,侍奉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因此,用孝道来侍奉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侍奉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侍奉国君和上级,然后既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又能守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诗经·小雅·小宛》里说:“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事,不要辜负了生养你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