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
19947200000040

第40章 决策心理学:克服定式思维,方能有所突破(3)

006.认清果断决策的五大障碍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谁都想做事情能够果断做出决策,节约时间和精力。但是,现实情况总会有许多阻碍他们做出果断决策的因素。有的时候,领导者不能认清状况,果断地做出决定,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格、心态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来自外界的障碍。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摆在果断决策面前的五大障碍。

第一条,完美主义者。有些领导者,对人对事都是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什么事情,都下不了决心,就像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在买衣服的时候,很难决定是买红色还是蓝色一样,因为他觉得红色有红色的好,但是却太过扎眼。而蓝色端庄大方,却又不能满足他衬托肤色的要求。有些领导就是这样,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方案不错,但是还有缺点,具体什么缺点,其实他也说不出来,只不过他觉得还不够完美,还有细枝末节上的问题。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一个人也不可能做事情永远正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严苛要求呢?即使是你犯了错误,只要能够及时改正,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好,也比你将来留有遗憾要好。追求完美,那是一种理想,却不能够让它影响你的行动。我们追求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但是我们要敢做,敢于迈步,而不是因为想要完美而在那里犹疑不决,踟蹰不前。

第二条,主观客观混淆不清。我们都知道物质决定一切,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具体的客观条件。你的决策一定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够建立在你的感觉之上。如果你分不清客观现实和主观想法,那么你就会像站在天平的中间似的,摇摆不定,而这种情况下,即便你快速做出了决定,也非常有可能是错误的决定。

某公司的一位人事部经理,有比较严重的洁癖,所有知道他这个缺点的员工们都格外注意和他交往中的细节。但是公司刚刚招聘来的一位新人并不了解这一情况,一次在和这位人事经理吃过午饭之后,他很随意地拿出了自己的烟斗,抽起烟来。当时,那位人事经理的脸就绿了,但是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不满,可是在他的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个新员工是个没有素质、不讲卫生的人。因此,回去后的第二天,该人事经理没有和任何人沟通,就直接辞退了这名新员工。而这名新员工可是一位非常有商业管理头脑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公司因为人事经理的个人喜好,而错失了一位优秀的人才。

果断决策的前提不是你的主观印象,而要依靠实打实的数据、事例。优柔寡断的人,分不清应该听从自己的内心,还是应该尊重眼前的事实,这是管理的大忌。

第三条,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仓促做出决定。也许有人会问,仓促做决定也是速度的表现啊?但那同时也是鲁莽。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仓促地做出决定呢?答案是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在已经犹豫不决了好久之后,才会索性破罐子破摔,随便做出一个决定,草草交差。

麦克刚刚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刚建立的时候,麦克的朋友就给他介绍了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麦克这个人,思前想后,还是害怕赔钱,不想把这么多的钱都投进去,犹犹豫豫,最终也没有参加。结果,麦克的朋友们都赚了大钱,而他却失去了发财的机会。

可能有人会说,麦克不了解那个项目,犹豫不决不是情有可原吗?但是,你不了解,可以努力去了解啊,如果从一开始,你就积极地去搜集相关的情报信息,你就不会因为无知而感到恐惧,从而失去赚钱的机会了。所以,果断的前提也是要有充分的了解。

第四条,总是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很多领导者不能够迅速、果断地做出决定,很多时候也是由于他们自己总是在担心自己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同行们会怎么看自己,下属们会怎么看自己,消费者又会怎么看自己,他们害怕自己的行为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害怕被他人嘲笑、议论。这种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同时,他们受不了批评的声音。可是,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对的,正因为有了批评,企业才能够进步。再说,别人的批评不见得都对,为什么你要为了不确定正确与否的意见而否定自己的想法,在那里瞻前顾后呢?你的决定你负责,别人说得再多他也无法给你分担你的事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你就永远活在壳子里,永远不会有进步。

第五条,逃避责任。做决定,往往就意味着责任。有些人面对责任,会感到软弱无力,他觉得责任就像是一堵墙,把自己围困在内。所以,他们很恐惧这种感觉,于是,在该做决策的时候,就在那里拖来拖去。但是,要知道你的身份是企业的领导者,你的肩上本来就应该扛着责任,没有责任感,你怎么担任领导?责任,让一个人成熟,也是一个人不可逃避的。正视它,扛起它,你才能够果断地做出决定。

管理心理学启示

无论做人做事,拖拉都是一个很严重的弊病,这往往是一个人的惰性心理在作怪。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缺点,这无可厚非。但是,作为领导者,你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你要尽量克服你的心理缺点和障碍,该下决心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下决心,不能让这五大障碍影响你前进的步伐。

007.优柔寡断是做管理者的大忌

优柔寡断,这一成语出自于《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若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大致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主见,犹豫不决,那他定将失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做事情优柔寡断,是管理上的大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因为优柔寡断而失败的例子。

秦朝末年,秦二世暴政导致民不聊生,反秦的武装力量不断出现,其中两只最强的部队,一支是首举义旗的陈胜领导的农民武装,另一支是响应陈胜而发动楚人起事的项梁领导的武装。而最终这两支部队都以失败告终。之后,项羽继承了项梁的事业领导楚兵,农民武装则归到刘邦手下。项羽在河北,刘邦在河南,两支队伍分别攻打秦,刘邦的兵力虽然不如项羽,但因为地理优势,先项羽攻入咸阳,项羽得知后,勃然大怒,随后也攻入咸阳,到达鸿门,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旁打小报告,说刘邦要在关中称王,项羽得知后更加愤怒,下令将士们吃好喝好,准备打一场大仗。

项羽的叔父项伯知道此事不易轻举妄动,不能听信小人之言,于是就将此事告知了刘邦。刘邦知道后,十分惊讶,赶紧给项伯敬酒,希望他能为之说情。于是,项伯就答应了,还让刘邦来给项羽请罪。

项羽从项伯那里听到刘邦对自己的敬重,内心十分高傲自大,决定设酒款待刘邦,迎接他对自己的朝拜。而项羽的亚父范增则认为这是绝佳的时机,建议杀掉刘邦,攻占咸阳,称王天下。

在这场被后人津津乐道的鸿门宴上,项羽被他人对自己的奉承吹昏了头。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想着要斩草除根,拔去刘邦这颗眼中钉。但是这酒喝着喝着,却被刘邦的一个部下樊哙吸引住了。这樊哙在宴会上拔刀而起,掩护刘邦,当着项羽的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还为刘邦说好话,诘问项羽。一下子,项羽就又被樊哙给问住了,又下不去手杀刘邦了。于是,刘邦趁此机会,逃离宴会,扬长而去。而后知道真相的亚父范增气得拔剑将玉斗摔碎并大骂项羽。而项羽却还是犹疑不决,不知这刘邦该不该杀。

事实证明,刘邦当然该杀,那是个绝佳的时机,被项羽错过了。之后,刘邦十面埋伏,迫使项羽乌江自刎。而刘邦成为最后有生者。

项羽可谓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论武力,十个、八个的将士也不是他的对手。并且,项羽的兵力在当时比刘邦还要强,打败刘邦,完全有可能。但是历史为何没有这样上演?原因就在于项羽真的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在可以杀死刘邦,夺得天下的机会面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那试问他又怎么会抓得住其他的机会呢?

成功人士的突出特点就是性格果敢,多谋善断。而缺乏果断性格的人,遇事优柔寡断,做决定时,迟迟不定,做了之后,又不立即执行,最终只能是错失良机。

历史上做事果敢不优柔寡断的人,值得称道的一位,非诸葛亮莫属了。当时,蜀国的街亭被司马懿夺走了,之后司马懿派驻了十五万大军去夺取诸葛亮驻守的西城。而当时整个西城中只有2500多名老弱病残的士兵。一座空城,却面临了十五万大军,如此悬殊的敌我对比,战就是送死;守,又如何守得住呢?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诸葛亮没有迟疑,毫不犹豫地选择隐藏兵马,不让对方看出自己的实力,然后命人将城门打开,再叫上几个老兵装作平民百姓的样子打扫街道。他自己,则登到城楼上,面对城外而坐,弹起古琴,浅酌小酒,怡然自得。

司马懿看到这一场面,心中犯了嘀咕,是进是退,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了。他知道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如今这么的悠闲,定是这城中有什么埋伏,所以,司马懿最后选择撤兵。

城楼上,诸葛亮已吓出了一头的汗,但最终却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

如此危急的关头,如果身为主帅的诸葛亮慌了阵脚,不知所措,犹犹豫豫,那么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2500多名士兵的性命都将失去,西城也将失守,他自己恐怕也会成了敌人的刀下鬼。正因为诸葛亮的临危不乱,果敢有担当,做事不犹豫,才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

如何克服优柔寡断的性格弱点?首先你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果敢的决定来自内心的强大和自信,而自信又来自于自身的实力积累。像例子中的诸葛亮,正因为他对司马懿非常了解,知道他是个多疑的人,所以才敢用这招空城计。其次,克服优柔寡断的弱点,还要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分析,认真研究之后再做决策。

管理心理学启示

优柔寡断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你需要的就是员工和客户对你的信任。因此,你不能优柔寡断地做事,而要果敢,但是果敢并不是莽撞冒失,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充分地调查了解,然后抓住时机,才能一发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