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富de资本
19914300000074

第74章 共同目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应当如何解决商家之间的矛盾呢?要为它们找到共同的目标。

因为,在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往往存在某个平衡点。既不指这个事物,也不指那个事物,而是它们之间的平衡。这个第三角度能为我们解决生意上的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第三角度是“穿越危机所必经的蹊径”。“双赢思维”有利于我们找到共同点。

——(美)保罗·盖帝

双赢思维是在对立的双方之间寻求某种解决彼此矛盾的调和方案的思维方式。双赢思维的目标就是找到共同点,这是使你保持商战不败的良方。

世间有很多相互对立的事物,如男性与女性、工作与休闲、生命与死亡。虽然双方之间存在着矛盾,一旦运用了双赢思维,便能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人性的共通点使男女双方共存于世,通过学习也可以将工作与休闲调和起来,生与死也不是绝对对立的,关键在于你是如何理解永恒的。一个运用双赢思维的绝佳范例是法国大革命的名言:“自由,平等,博爱。”容易看到的是,自由与平等是相互对立的。绝对的自由就不存在平等,绝对的平等也会妨碍人的自由。但是有了博爱,自由与平等就和平共处了。彼此相爱的人不会为自己的自由而侵犯他人同等的自由,也不会为坚持平等而妨碍他人的自由。

在许多国家,公寓住户的停车问题最难解决。人人都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客人在公寓外停车是合情合理的事。但如果别人的车停到自家的外面,就会很不高兴,总是感到别人的车不仅妨碍视线,而且破坏了景致。有人曾尝试了许许多多的规划,并采取了建筑技术,但没能找到满意的方式解决这个难题。有一个聪明的人拿起了双赢思维的利器,想到了一个公平的方法。宣布公寓四周严禁停车以护景观,同时在离公寓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专辟一个公用的停车场,只要大家愿意多花一点小钱把车停入停车场就解决了恼人的问题,而且增进了公寓周围的宁静和整洁。

在学习使用双赢思维时,必须改变一些过时的观念:如妥协表明了软弱、好律师胜过好协议、只顾眼前不顾未来。更应当改变的是你输我赢的观念。要有大家全都赢的新观念。虽然可能有一方赢得较多,另一方赢得较少,但大家都赢总比一方受损要好得多。

通常,在正式谈判开始时,首先应把双方利益一致之处找出来,并请双方核实确认。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和保持双方对谈判的兴趣,也能增强双方积极投入谈判的信心,为谈判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双方利益需求不一致的地方,则要在制定谈判计划阶段加以周密思考,想好一切对策,并在谈判过程中通过双方“交锋”,充分发挥各自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谋求使双方都有满意的方案,实现谈判的各自目标。

在正式谈判之前,就要与对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也就是要建立一种双方都希望的、良好的谈判环境之中所具有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使谈判顺利进行的保障。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愿意与自己比较了解、信任的人做生意,而不愿意同自己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信任的人达成什么协议。当双方都已相互了解,并且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时,就会减少双方之间的戒备心理,从而提高合作的可能性。

在谈判双方已经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之后,即可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首先,应该核实对方的谈判目标。其次,对彼此意见一致的问题加以确认,而对彼此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则要通过双方充分地磋商,互相交流,寻求一个有利于双方利益需求的满足点,并以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我们在谈判当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旦达成了令自己满意的协议就会松一口气,认为谈判已经圆满结束了。实际上,写在纸上的协议如何完美,并不代表协议的履行也十分完美,问题的关键在于协议要由人来履行它。因此,签订协议书是重要的,但维持协议并确保其能够得到良好的贯彻实施更加重要。

当某项谈判结束后,不能认为万事大吉,而只能认为是暂告一段落。洽谈结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维持与对方的良好关系。在实际业务交往过程中,特别是亲身参与业务谈判的人员,都有一个切身体验,那就是:与某业务往来对手之间的关系,如果不积极地、有意识地对其加以维持的话,就会逐渐地淡化,慢慢地双方就会疏远起来,有时甚至由于某些外因还会导致关系的恶化。而一旦关系疏远了或者恶化了,再想重新将关系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则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