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富de资本
19914300000012

第12章 识时务者为商豪

为了迎接激烈竞争的挑战,企业必须不断努力开辟预测及满足顾客需求的新途径。这往往会与公司内部的陈规旧套发生冲突,甚至可能意味着要对公司作为经营企业从根本上重新定位。

——(美)劳伦斯·A·魏因巴赫

在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周期大大缩短,如果企业还像以往那样,亦步亦趋地跟着市场走,恐怕只能分得残羹剩饭。要想获利,就必须另辟蹊径。这就需要现代商家能深入市场,从日常的观察中启动商业灵感,出奇制胜。

广东某橘子罐头厂的厂长逛市场时发现:鱼头比鱼身贵,鸡翅比鸡肉贵,触发联想,“橘子皮为啥不能卖个好价钱呢?”于是组织人力研制生产“珍珠陈皮”,开拓出新市场。

审时度势,乐观时变,以变制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商道。

在日本市场上,装饰品往往是以设计、形态、外观的优劣来决定它的销路的。因此,它的市场往往由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把持。大公司有它的优势,但也有缺点——大机器生产的饰品,往往因为缺乏个性而缺少买主。

如今的饰品已不再仅仅是些珍珠项链、胸针、戒指、耳环等装饰品,它已经进入一个新式手饰、具有个性的装饰品时代。

东京新宿区现代女性会组织了250多人手制装饰品。该会以手艺之精而闻名于世。她们一方面相互研修,一方面由会员各自手制可爱的星星、疏菜、小果实、动物、汽车等各种造型的胸针,然后卖给百货店以及服饰店,价钱从200~700日元不等。

专卖这种胸针的一家小店,一天可卖7万日元,星期天可卖15万日元。手制装饰品从不存在两样完全一样的。

一位会员说:“女人酷爱有独创性的独特东西!‘世界上只有这一个’的制品特别能满足女性们的自尊心,因此,我们的产品不愁卖不出去。”

中国电影《少林寺》在美国上映后,与少林寺相关的产品都会成为流行的时尚的,甚至演员脚上穿的粗布鞋也令人不胜羡慕。

一位美国现代商家意识到了这一点,结合方兴未艾的“健身热”,设计了一种模仿少林寺僧人穿的运动鞋(黑色宽条灯芯绒的鞋面、大舌头、“烧卖”部、橡胶底),专程来上海订货,返销美国市场后,成了抢手货。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迎合潮流为快,作为现代商家更应追赶流行,否则就会成为一个失败者。

一般而言,缝纫机是夏季的畅销商品,冬季的销路则多半不佳,对于专门做缝纫机的制造商来说是生意的惨淡期。有鉴于此,屿田卓弥将订单改为按月分期付款的方式,使得制造商一整年都有入账,克服了淡季、旺季的差别。这是脑筋灵活、见解独到的屿田卓弥的创举。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宣告结束。

后来的美国钢铁巨头卡耐基预料到,战争结束之后经济复苏必将降临,经济建设对于钢铁的需求量便会与日俱增。

联邦政府与议会首先核准联合太平洋铁路,再以它所建造的铁路为中心线,核准另外三条横贯大陆的铁路线。

紧接着,纵横交错的铁路建设申请纷纷提出,竟达数十条之多,美洲大陆的铁路革命时代即将来临。

“美洲大陆现在是铁路时代、钢铁时代,需要建造铁路、火车头和钢轨,钢铁是一本万利。”卡耐基这样思索着。

不久,卡耐基向钢铁发起进攻。

他义无反顾地辞去铁路部门报酬优厚的工作,合并由他主持的两大钢铁公司——都市钢铁公司和独眼龙钢铁公司,创立了联合制铁公司。同时,卡耐基让弟弟汤姆创立匹兹堡火车头制造公司并经营苏必略铁矿。

在联合制铁厂里,矗立起一座22.5米高的熔矿炉,这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熔矿炉。对它的建造,投资者感到提心吊胆,生怕将本钱赔进去后根本不能获利。

但卡耐基的努力让这些担心成为杞人忧天,他聘任化学专家进厂,检验买进的矿石、灰石和焦炭的质量,使产品、零件及原材料的检测系统化。

在当时,从原材料的购进到产品的卖出,往往显得很混乱,直到结账时才知道盈亏状况,完全不存在什么科学的经商方式。卡耐基在经商方式上大力整顿,贯彻了各层次职责分明的高效率的概念,使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

同时,卡耐基买下了英国道兹工程师史弟钢铁制造专利,又买下了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

卡耐基获得了成功。他准确地把握住了机会,在美国战争刚一结束就预料到社会的发展趋势,并顺应这一趋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事业中心,抓住机遇,使自己的事业一举成功。

卡耐基不仅创造了顺势发展自己事业的奇迹,而且,他还是借势发展自己事业的高手。他能巧借不同的形势来为自己服务,在别人不敢为时,敢于借机发展自己的事业。

1873年,经济大萧条的境况不期而至。银行倒闭、证券交易所关门,各地的铁路工程支付款突然被中断,现场施工戛然而止,铁矿山及煤山相继歇业,匹兹堡的炉火也熄灭了。

卡耐基断言:“只有在经济萧条的年代,才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钢铁厂的建材,工资也相应便宜。其他钢铁公司相继倒闭,向钢铁挑战的东部现代商家也已鸣金收兵。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决不可失之交臂。”

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卡耐基却反常人之道,打算建造一个钢铁制造厂。

他走进股东摩根的办公室,谈出了自己的新打算:

“我计划进行一个百万元规模的投资,建贝亚默式5吨转炉两座,旋转炉一座,再加上亚门斯式5吨熔炉两座……”

“那么,工厂的生产力会怎样呢?”摩根问道。

“1875年1月开始工作,钢轨年产量将达到3万吨,每吨制造成本大约69元……”

“现在钢轨的平均成本大约是110元,新设备投资额是100万元,第一年的收益就相当于成本……”

“比股票投资还赢利。”卡耐基补充了一句。

股东们同意发行公司债券。

工程的进度比预定的时间稍微落后。1875年8月6日,卡耐基收到了第一个订单——2000支钢轨。熔炉点燃了。

每吨钢轨的制成劳务费是8.26元,原材料40.86元,石灰石和燃料费是6.31元,专利费1元,总成本不过才56.6元。这比原先的预计便宜多了。卡耐基兴奋不已。

1881年,卡耐基与焦炭大王费里克达成协议,双方投资组建佛里克焦炭公司,各持一半股份。

同年,卡耐基以他自己三家制铁企业为主体,联合许多焦炭公司,成立了卡耐基公司。卡耐基兄弟的钢铁产量居全美的1/7,正逐步向垄断型迈进。

1890年,卡耐基兄弟吞并了狄克仙钢铁公司之后,一举将资金增到2500万美元,公司名称也变为卡耐基钢铁公司。不久之后,又更名为钢铁企业集团。

卡耐基的成功与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休戚相关。

善于利用机遇比怨天尤人更为有益。

卡耐基就是在社会停止发展时,借这个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这是需要超人的智慧和胆识的,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时候,他看到了机会,结果,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