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风雨乾坤
19734300000018

第18章

马千里踏进省公安厅副厅长王文波的办公室问道:“王厅长叫我火速赶来,有紧急任务吗?”

王文波立即起身迎上去紧紧握着马千里的手说:“你为侦破宏达公司的火灾案立了头功呀!”他边说边拉着马千里坐到了沙发上。

马千里诧异地说:“火灾案还没破,我立什么功呀?”

站在旁边的包太平微笑说:“你托张毅同志转来的一包泥土,经化验含有大量燃烧过的镁元素。我们暗地又到火灾现场的第一燃烧点取了泥土化验,同样证实含有大量的镁元素。”

马千里兴奋地说:“镁是易燃物质,是制作烟花爆竹的主要原料。纺织品仓库,哪来的大量镁粉?是不是有人故意放进去的?”

王文波赏识地望着马千里说:“为了查清镁粉的来源,我们向出售镁粉地方的公安部门发出了特急调查函,问三月底以前,有没有非制作烟花的单位或个人买过镁粉。具体情况包太平同志说吧。”

“调查函发出以后,有三个地方很快回了信,说他们那里有非制作烟花单位买了镁粉。我们派人逐个单位进行了调查核实。有个地方,有人用宏达公司的公函购买了五十公斤镁粉。

发货人还从合影照片中指认了朱崇。”包太平简要地作了介绍。

王文波将左手扬在耳旁摇晃着说:“镁粉是怎样放进仓库里的,又是怎样引燃的,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

“我在勘查现场时,曾怀疑有人在仓库正中地面放了有遥控装置的易燃易爆物品,然后用遥控器引燃或引爆。但现场始终未发现任何遥控装置的残留物。”马千里谈了自己过去的想法。

“现在可以证实,朱崇确实买了镁粉,但发生火灾时,朱崇早离开锦江在外地出差,而镁粉不会自己燃烧,必须有一定的外部条件。这外部条件是什么呢?”包太平提出了问题的难点。

王文波信任地拍着马千里的肩膀说:“小马,省纪委和省公安厅决定,包太平同志跟你继续查清这件事。省纪委徐主任、黄晶晶和锦江市监察局秦局长配合你们调查。”

马千里神色庄重地说:“我一定配合包处长和省市纪委的同志把问题查清楚。”

火灾原因调查小组很快到了宏达公司。徐泽源和向荣正在调查组办公室找一位老工人谈话。老工人反映:“朱崇出差离厂前,不知为什么非常卖劲地帮忙运纱包进仓库,累得满头大汗。工人们以为他恢复了几年前刚当厂长时的本色呢。”

一个中层干部模样的人在花坛边对包太平和马千里气愤地说:“发生火灾前一个月,消防部门下了整改通知书,朱崇不闻不问。钟副总经理要求他批钱更新消防设施,他把手一甩就走了。还说什么天塌下来有他顶着。”

车间旁边,一位年轻工人给秦国锋和黄晶晶说:“我看见朱崇背着一包松散的纱包,显得很吃力,就上去帮忙,他神色似乎有些紧张地说,‘不用!不用!”’

火灾原因调查组住地附近的空坪里,马千里对一个装满了东西的尼龙编织袋,用拳打,用锤击,累得满头大汗。

黄晶晶走过来说:“你这是干什么呀,是练拳呀,还是练锤呀?”

“我什么也没练,我是琢磨,镁粉在什么条件下自己可以燃烧起来。尼龙袋里装的是镁粉。我试试看,外力碰撞,增加压力,可不可以燃烧?”马千里用手擦着脸上的汗水在回答。

“对了,我正要告诉你,我家是烟花爆竹之乡。”黄晶晶边说边递给小马一条手绢,“今天上午,我爸爸来看我,我问了镁粉的事。他们不叫镁粉,叫银粉。我们家乡曾发生一次火灾,就是因为银粉被雨淋湿,放进仓库受压后起火了。”

小马情不自禁地把小黄抱起来旋转说:“感谢我的小天使,给我送来了福音。”

小黄涨红了脸,蹬踢着双腿轻声说:“别这样,人家看见不像话。”

小马感到自己太莽撞,立即放下黄晶晶,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请帮忙找些报纸、干柴片和砖头来好吗?”

他们把装镁粉的编织袋放在空旷的地方,用水把镁粉淋透,再盖上报纸、干柴片,压上一层厚厚的砖头,然后用塑料薄膜盖着。

小马兴奋地说:“希望小天使的预言能够实现。你在这儿守着,我出去一下就来。”小马跑步走了。

小黄围着刚垒起来的小坟堆一样的玩意转来转去,她盼望父亲的说法能成为现实。想到小马刚才冒昧地抱着她旋转的情景,醉心地笑了。

马千里满头大汗跑了回来,把手里的一个包打开,是一个单人旅行小帐篷。

“你拿这玩意来干什么?”小黄疑惑地望着小马问道。

“请帮忙给我支撑起来。我要在这里日夜守护,你负责送饭送水。”小马边支撑帐篷边回答说。

小黄娇羞含情地反问:“我给你送饭送水,我是你什么人?”

“哎呀,只要你愿意,你是我什么人都行!”小马只顾忙乎,随口答道。

“我是你姑奶奶!”小黄边说边咯咯地笑着跑开了。

“别跑!回来给我帮忙。”小马喊道。

小马一个人把小帐逢支撑好以后,又去搬来铺盖铺好了。

这时,小黄气喘吁吁满脸绯红地走来了。她一手提着保温的饭盒,一手拿着一盒蚊香。小马看着小黄那张红艳艳的漂亮脸蛋,玩笑中带着赞美说:“过去文人描写美人的脸蛋,用‘面若桃花’来形容,今天总算真正体会到了。”

“我好心好意给你买饭盒买蚊香,你还笑我!不理你了。”

小黄说着把饭盒和蚊香往地上一放。小马捡起饭盒和蚊香,凑近小黄的耳边说:“不是笑你,是爱你!”

“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

“我已经说过一遍了,另一遍该你说了。”

小黄用手指戳着小马的额头:“小滑头!不跟你说了。”

过了两天的傍晚,帐蓬旁边,小马和小黄在坐着谈心。突然,他俩垒起的大堆燃烧起来了。看见火光。小黄和小马弹簧似的蹦了起来,大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两人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欢跳着,叫喊着。

马千里松开黄晶晶,跑步来到了调查组办公室。他拨通电话激动地说:“王厅长,镁粉自然起火的原因找到了。镁粉被水淋湿受压,就会燃烧。徐主任他们也已查明,朱崇参加过搬运纱包进仓库。镁粉很可能是夹在纱包里运进仓库的。”

“我知道了,你赶快给民望书记电话汇报,叫包太平同志回省里来吧。”王文波高兴地说。

马千里又拨通了省纪委书记的电话。他既激动又紧张,声音微颤地说:“民望书记吗?王厅长要我直接给您汇报一个情况。镁粉自然起火的原因找到了。”

“什么原因?”司马民望兴奋而随和地问道。

“镁粉被水淋湿后,受到一定压力,三天左右就能自然起火。”

“小马,你功劳不小呀。”

“不是我,是黄晶晶的主意。”

“这小丫头鬼主意还不少嘛。小马,我们纪检监察干部配合公安办案还不错吧?”

“感谢司马书记给我配了一个好助手。”

“不是一般的助手吧?小伙子,要主动表态哟。”

“谢谢领导的关怀。”小马幸福而甜蜜地挂上了电话。

深夜,调查组驻地的房内,两男两女四名财会人员正在清理宏达公司被火烧残、被水浇糊的账册。办公桌的台灯下,他们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翻看账册。有的拿着放大镜,在仔细辨认模糊的字迹;有的按着计算器,在用心核对各种数字;有的在摘抄和记录新发现的疑点。墙上的挂钟已指向凌晨一点。

一位中年女同志突然高兴地说:“你们快来看!这笔钱的去向有问题。”其他三人一齐围拢来争相翻阅。大家激动不已。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双手抱着这位中年妇女说:“我们一个星期的夜总算没有白熬!明天司马民望书记来锦江,我们有了重要的汇报内容。”

锦江市纪委会议室内,方刚、张毅和查账人员已在等候。

司马民望和谭明刚一踏进会议室,方刚就兴奋地请示:“会议是不是现在开始?”司马民望边坐边微笑地点了点头。

一位查账的女同志汇报说:“我在清账中发现,宏达公司起火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购置原材料的货款数字比以往半年的都多。与仓库保管员的进货明细记码单核对,大批货物不知去向。”

谭明摸着头分析判断说:“我估计无非是两种可能。一是根本没进货,账是假的,目的是要加大火灾的损失;二是货物没进仓,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前一种的可能性要大。”

司马民望看着谭明,微微点了点头。

另一位女查账人员接着汇报说:“我在查账中发现,前年底有两千万元转给了锦江市驻海北办事处,即锦海公司,用途不明。个体电器店的三十万元电器发票已经查到,虽然被水浸得模糊了,但还是可以辨认出来。”她喝了一口茶继续说:“另外,宏达公司的白纸条开支费用很大。我累计了一下,前年至今年一季度,白纸条开支近一百五十万元。”

“主要是些什么方面的开支?”司马民望插话问道。

“从白纸条的内容看,主要是业务活动费、业务交往费和购置高级烟酒费。我查问了五张一万元以上的白纸条,其中三张,经办人员说,主要是给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和其他权力部门送礼的开支。”

司马民望站起来,双手支撑着桌面,态度真诚地说:“查账的同志辛苦了。你们辛勤的劳动,为查案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提供了明确的调查方向。我代表省纪委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座的人热烈鼓掌。

司马民望接着说:“你们的工作很重要,为在锦江打一场反腐败的总体战提供了依据。下一步工作还很艰巨,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

“看来,民望同志又在筹划新的战役了。”张毅侧身对方刚说。

“什么新的战役?”方刚似乎还没反应过来。

“锦江驻海北办事处呀。”张毅神秘地眨了眨眼睛。

司马民望又转身对着谭明:“老谭,你安排调查组的同志,把宏达公司给领导机关、领导干部送的红包礼金一一进行落实。要抓住典型事例,在锦江,然后在全省进行一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此促进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同时,以省纪委名义发出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凡是接受红包礼金和乘坐超标准小汽车的,要自觉进行清退和纠正,凡不清退和纠正的,一经查出,从严处理。”

“好,我把这里的工作安排一下,就回去跟常委们研究落实。”谭明爽快地接受了任务。

司马民望乘坐的奥迪轿车在回省城的路上奔驰,路上的夜行灯标明亮耀眼。车内,司马民望在凝神思考。坐在前排的小苏反身问道:“您今晚要跟书记、省长汇报情况,要再替您联系一下吗?”

司马民望神态肃然地点了点头。

司马民望的小车来到了省委常委楼。他一下车就进入钟国梁的办公室说:“我想派调查组去海北摸摸深浅。”钟国梁站起来毅然表示:“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司马民望高兴地握着钟国梁的手说:“谢谢您的支持。我还要去找省长。”

司马民望又驱车进了省政府院内。他快步进入省长曾宪和的办公室。省长也非常支持司马民望的意见,同意立即派调查组去海北……

第二天上午,省纪委常委会一结束,司马民望就带着方刚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张毅、黄达生早已等在这里。司马掏出怀表看了看,嘻笑说:“离约定时间还差五分钟,是你们捷足先登,可不能说我迟到啊。”

黄达生咧嘴笑着说:“你办事,向来很准时,大家怕迟到,就提前来了。”

司马民望把怀表和公文包放到桌上,边坐边说:“今天是办案的有关负责同志研究一下去海北调查的事。方刚,你先说说纪委常委的意见吧。”

方刚神色凝重地说:“宏达公司自己的资金非常紧张,为什么转给锦江驻海北办事处两千万元?省纪委常委认为,这是一条重要线索,决定直接派人去调查,既弄清宏达的问题,也摸摸海北办事处的深浅。”她说到这里就望着司马民望,“调查组负责人名单还是由你宣布吧。”

“你一起说嘛。”司马民望笑了笑。

“行。”方刚爽快地答应道,“省纪委常委决定,由我任组长,张毅同志任副组长,过几天就去海北。宏达公司的账目清理和其他遗留问题,由徐泽源和秦国锋同志负责。我主持的节目完了,现在请民望同志讲话。”

司马民望神态严肃地说:“我接到不少举报材料,说市财政转出了一亿元资金给海北办事处,都被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搞光了。但某些个人却富了。如果我们的国有资产就这样白白流进私人的口袋,我们国家再富有,也会变穷。何况我们的国家现在并不富有啊。”

司马民望讲到这里,方刚插话说:“民望书记的想法,出师海北,要一石双鸟?”

“对!”司马民望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目前,我们的国有资产流失是一个严重问题。现在不少的国营企业都巨额亏损,原因在哪里?我们要抓住海北办事处这个典型,好好解剖一下。”

方刚、张毅神色庄重地微微点头。

司马民望喝了一口茶继续说:“方刚和张毅同志,你们这次去海北,担子不轻啊。你们面临的对手比朱崇更棘手。因此,你们公开的任务是查宏达公司两千万元的去向。查海北办事处的问题只能暗中进行。”

张毅担心地说:“海北办事处主任是魏尚飞书记的儿子魏国,万一魏书记干预,我们的工作难度就大了。”

“没关系,查海北的问题,钟国梁同志和省长曾宪和都非常支持。”司马民望解释说,“我跟魏尚飞同志也汇报了,要派调查组去海北办事处,了解宏达公司的有关问题。他没说别的,只是要我们注意工作方法,不要影响办事处的工作。”

“查海北的事,涉及市委的一亿元资金问题,我的压力太大了。我现在的一切,只有靠上级纪委这个娘家了,婆家可能会成为冤家对头。”张毅说出了自己面临的难处。

“你怕什么?纪委是双重领导,他戚新国又不能撤你的职。”方刚认为张毅似乎太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