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开完会,司马民望回到了锦江市委老招待所的住房。方刚和张毅也跟了过来。“郑彪这个人很讨厌,他对戚新国俯首贴耳,事事顺着他的意思办,给我们出难题。”方刚提出了对郑彪的看法。
“这并不奇怪。戚新国是市委书记,郑彪想得到提拔重用,不看他的眼色行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郑彪有什么辫子抓在戚新国手里。”司马民望分析说。
“有辫子的可能性大。”张毅判断说。
“什么辫子?”方刚问道。
“据说,郑彪原是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支队队长。因替人上走私汽车牌照有受贿嫌疑,局机关干部多次向市纪委写信举报。”张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背景情况。
“市纪委为什么不查他呢?”方刚显出不满意的神色。
“前任市纪委书记正准备立案查处时,被任命当了市委巡视员,市公安局长也被调任为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郑彪反而当了局长。”张毅解释说。
“你为什么不报告省纪委立案调查呢?”方刚追问道。
“我也才听说不久,手头又没有过硬的证据。要弄他,可得做好充分准备,不能有丝毫闪失。”张毅对方刚说话的口气,有点不顺耳,但还是作了认真说明。
司马民望意识到方刚的语气有些唐突,就接过话头:“也难怪,宏达公司的火灾案就把他弄得晕头转向,哪有精力顾得过来呀。市里老纪委书记也曾跟我谈及这件事,但不敢敞开说。他怕退休后,戚新国在台上整他的子女。”
“纪委书记确实不好当啊。”方刚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司马民望对张毅说:“今天很晚了,大家休息吧。你明天通知郑彪,说我要找他谈话。”
第二天,郑彪匆匆来到市委老招待所,推开司马民望的住房门,神色略显不安地问道:“司马书记,你找我有事吗?”
司马民望起身热情地招呼说:“请进,请进。”
郑彪坐到沙发上,一副恭顺的样子。
司马民望叫来了方刚,然后亲切地望着郑彪问道:“宏达公司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是你负责的吗?”
“不是,是副局长虢腾负责,具体工作人员有马千里他们几个人。”郑彪谨慎地回答。
“起火的原因查清楚了吗?”司马民望的目光开始有点灼灼逼人。
“查清楚了,是电源线老化引起的,我们已经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写了正式结论报告。”郑彪忐忑不安地答道。
“调查结论报告是谁写的?”
“是局秘书科写的。”
“虢腾、马千里他们看过吗?他们同意报告的结论意见吗?”
“他们应该看过,有不同意见当然会修改。”
“他们到底看过没有?”
郑彪被司马民望威而不怒、步步逼进的问话弄得汗水直流。他低着头不敢正视司马民望那犀利刺人的目光。司马民望递过桌上的餐巾纸说:“擦擦汗吧。”郑彪擦着汗呐呐地说:“也许……也许他们有新的任务……工作忙,来不及看。”
“郑彪同志,说话肯定点嘛,看过就看过,没看就没看。”
这时,司马民望又话锋一转,“当然罗,据了解,你也认为火灾原因并没有查清楚,你也知道经办人员不会同意起火原因是电源线老化引起的。写这样的报告,你也是违心的。”
郑彪见司马民望点出了实情,就如释重负:“对,对,起火原因确实没有查清楚。”
“这样吧,过几天省公安厅会来人重新调查起火的原因,你就把小马留下来,协助省厅继续调查。你看行吗?”司马民望趁机提出了要求。
郑彪来不及思考就连连点头说:“可以,可以。”
方刚钦敬地望了望司马民望,然后对郑彪说:“郑局长,请你回去把小马的工作重新安排一下吧。”
“好,好……”郑彪边说边起身离开了司马民望的房间。
郑彪刚走,张毅和徐泽源就匆匆进来了。老徐将一张报纸递给司马民望说:“您看,有人跟我们唱对台戏了……”
司马民望笑着问道:“什么对台戏,这样大惊小怪?”
司马民望站起来接过徐泽源递来的报纸,摊开在桌上,是《锦江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是长篇通讯《冰上加霜为哪般》标题字体显赫夺目。文中还配发了朱崇陪同省委副书记魏尚飞视察宏达公司的大幅照片。
徐泽源站在旁边擦着汗说:“《冰上加霜为哪般》这篇通讯,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地渲染了朱崇在公司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然后,说什么现在因为意外火灾事故,受到有关部门的追查,弄得公司人心不稳,这无异于冰上加霜。”
“据初步了解,这篇通讯是一位与朱崇相交很深的记者写的。报社总编开始不同意发稿,记者捅到了戚新国那里。戚新国说,这篇文章不错嘛,为什么不能发稿?“张毅进行了补充。
司马民望指着报上的照片说:“他们把魏尚飞同志几年前视察公司的照片登了出来,而且篇幅这样大,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件事看领导怎么处理?”徐泽源问道。
“处理什么?他登他的,我查我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司马民望坦然地说,“当然,调查组在查处案件时,一定要帮助公司抓好生产。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同样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已经跟尹葆春同志商定,由市政府组织一个工作组,他自己也抽些时间,帮助公司稳定职工情绪,尽快恢复生产。
钟萍同志烧伤还未痊愈,也回到了工作岗位。”方刚回答说。
对方刚的回答,司马民望很满意。他说:“不错嘛,你们考虑得很全面。呃,谭明他们的工作怎么样了?”
“听说抓得很紧。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方刚答道。
谭明的工作确实抓得很紧。他自己在暗地收集戚新国有关问题的线索,黄达生和黄晶晶在了解倪萍兰购房付款的情况。
黄达生和黄晶晶乘汽车来到一家房产公司。他们进入一问办公室,黄晶晶问道:“王总经理在哪里办公?”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客气地反问道。
“省纪委的。”黄晶晶答道。
工作人员笑着说:“查我们房产公司?”
“不是,我们有一件事情想找总经理了解一下。”黄达生解释说。
“请坐,你们稍等一下,我看在不在。”工作人员边说边进入里屋,顺手关上了门。他拨通电话轻声说:“总经理吗?省纪委来了两个人,想找您了解一件事。”
“什么事?”
“他们没有明说。”
“就说我不在!以后有人找我,一定要问清是什么事。”对方很不高兴地挂上了电话。
工作人员走出里屋歉意地说:“对不起,总经理不在办公室。”
“你刚才不是与总经理通电话吗?”黄达生分析判断说。
工作人员迟疑了一下:“噢,我是与总经理助理通电话。”
“我们找财务室的同志谈谈好码?”黄晶晶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作人员婉言拒绝:“很抱歉,找财务室的同志了解情况,是要经过总经理同意的。”
黄达生生气地对着黄晶晶把手一挥:“走吧,还呆着干什么?”
工作人员满脸堆笑:“实在抱歉,总经理不在,改天再来吧。”
黄达生他们在房产公司没有见着总经理,就决定晚上到他家里去。他们乘车来到一栋高级公寓楼旁边。黄达生对黄晶晶说:“你等一下,我去看看,他在不在家。”黄达生进入楼梯口。他在三楼住房的防盗门前按门铃。
室内,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在猫眼里观看,然后转身到里屋说:“有一个陌生人,大个子,见不见?”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男人回答说:“不见。”他就是房产公司王总经理。
黄达生又按门铃。女人从里屋返身到门边,打开铁皮门,隔着防盗门,很不耐烦地问:“你找谁?”
“我是省纪委的,找王总经理。”
“不在家!”女人随手“嘭”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黄达生再按门铃。女人半打开铁皮门,探出头斥责道:“你想干什么?他不在家就是不在家!”这一次她把门撞得更响。
黄达生只得转身下楼。和黄晶晶乘车回到了市委招待所,进入谭明的住房,感叹说:“现在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真难,没有任何手段,就是凭着一张嘴巴两条腿。”
“还有脑子嘛。”谭明笑着指着自己的头。
“房产公司的总经理躲着不肯见面,害得我们跑了两趟冤枉路。”黄晶晶也在诉苦。
“房产公司经理家里的电话号码你们有吗?”谭明摸着脑袋想了想问。
“有。每次打电话,都是他老婆接的,说他不在家。”黄晶晶的语气似乎有些无奈。
“老黄,你今晚马上去把情况摸准,只要他在家里,我和你们去演它一场戏。”谭明把手一挥,心里已经有了对付的办法。
黄达生去了不久,就来电话说,王总经理在家。谭明放下电话,嘻笑着招呼黄晶晶乘车出发。
一辆小车悄然而来,停在一栋公寓楼边。黄达生从楼里走出来钻进车里对谭明说:“王经理的邻居说,老王一定在家里。
有人跟他通过电话,约他打麻将,他说不舒服,没有去。”
“黄晶晶,你来打电话吧。”谭明按事先的安排开始行动。
黄晶晶接过谭明递来的手机,拨通了电话:“王总经理家吗?我私人想买一套房子,价格如果优惠,我另外送一万元现金酬谢,不要任何收据和手续。能当面谈谈吗?
楼上房里的女人用手捂着送话器,对着里屋说:“有个女人要买房子,要与你当面谈谈,你来接电话吧。”
王总经理从里屋走出来接过电话:“你们几个人?”
“就只我一个人。我知道你们的规矩,三人不办事,两人不签字。”
“你知道我的住址吗?”
“连你的住址都不知道,还能买到价格优惠的房子?我在‘的士’上,马上就到。”
王经理爽快答道:“你来吧。”
谭明帮黄晶晶关上手机说:“稍等一会再上去。”
过了一阵,黄晶晶一个人下车,缓缓登上楼梯。到了三楼,她伸手按响了一家住户的门铃。
房里的女人在猫眼里窥视,然后对里屋说:“她来了,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开门吧。”里屋的人说。
女人打开了铁皮门,再打开防盗门。黄晶晶刚一进去,女人就把两张门都关上了。黄晶晶进到房里,很有分寸地向王总说:“私人买房总想要便宜点,所以深夜来打扰王总。”王总对小黄进行了一番认真的审视,才开始说:“售房的价格当然可以便宜,不过……”这时,谭明、黄达生已下车上楼,静静地在三楼楼梯口等候。
房里传出黄晶晶的声音:“就这样吧,我明天就来交款。”
一阵响动之后,两张门都开了。黄晶晶刚一出门,黄达生就挤身进去说:“王总经理,今天总算见到你了。”
王总经理吃惊地问:“你是哪里的?”
“我是省纪委的。我们的副书记还站在你的门口呢。”黄达生边说边拉开门,“进来吧,王总经理在家。”
王总经理和他老婆满脸惊恐,呆呆地站在那里。
谭明进到房里,摸了摸秃顶笑着说:“我们的王总经理身价真高啊。省纪委案件检查室黄主任两次登门,都见不着你,我只好三顾茅庐了。”
王总经理一见是原先认识的谭明,就立即让座、递烟、倒茶说:“实在对不起,我确实不知道黄主任他们来过。”
谭明摇了摇手,表示不会抽烟。
“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王总经理笑容可掬地问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一件事,要请你总经理鼎力相助。”
谭明开门见山。
“请说请说,一定照办。”老王边说边招呼老婆,“你进里屋去吧。”
谭明坐下来说:“我不绕弯子了。临江住宅区8栋503号房,是怎么进账的,请你如实提供情况,不要让我们再跑冤枉路了,免得给你添麻烦。”他特意突出了“免得给你添麻烦”这句话的份量。
老王见省纪委副书记亲自出马,知道不是儿戏,只得如实说道:“买这套房子,朱崇来找过我,说是给他亲戚买的,要求价格优惠些,楼层、位置要好点。”
“钱是怎么付的?”谭明直盯着对方问。
老王想了一下说:“是转账的,不是从宏达公司转来的,而是从一家个体的电器维修兼销售的店铺转来的。具体情况要到财务室查账才清楚。”
黄达生立即提出了具体要求:“王总经理,你工作很忙,我怕明天找不到你,麻烦你现在给财务室写张条子,我们明天直接去查核。”
“写不写条子都没关系,我明天打个电话,你们直接去就行了。”老王在推辞。
黄达生坚持说:“还是写个条子保险些,要找你可不容易呀。”
“别取笑了,我写张条子就是了。”老王边说边拿纸写了几句话,递给谭明:“您看这样写行不行?”谭明将条子溜了一眼说:“可以。你现在还要把今晚谈的情况详细写一下,我们要带走。”
“照办,照办,请你们稍等一下。”老王边说边进到了里屋。
谭明、黄达生相视而笑,端过茶杯喝茶。
过了一会,王总经理拿着一张纸出来说:“你们看,这样写可以了吗?”黄达生接过纸,看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可以了。”
老王点头哈腰,把谭明等人一直送到车边:“实在对不起,害得书记亲自登门。”他从打开的车门里,一眼看见坐在车上的黄晶晶,恍然大悟:“好危险,你们纪委也套笼子,幸亏我还没有受贿喽。”
他的话使车上的人都舒坦地笑了……
谭明等人乘坐的小车在繁华的市区穿行。黄达生还有几分兴奋地说:“今晚的戏演得真不错!我们的导演兼演员真是技艺高超。”
坐在前排的谭明回过头来:“别瞎吹了。商量一下,明天到房产公司查账后,如何去电器店调查吧。”
“我想请市税务局的同志协助我们,以查税的名义去获取我们需要的证据。”黄达生提议说。
“这个办法好。”谭明表态说,“有些个体户,不怕纪委怕税务。纪委去调查,他们可能一躲二哑三赖皮,随便应付我们。”
“还可能是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糊弄我们。”黄晶晶的这句歇后语,引发了一串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