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风雨乾坤
19734300000012

第12章

省纪委调查组来锦江,受到了市委的破格接待。他们住到了楼外楼宾馆。郑彪亲自陪着方刚、张毅、徐泽源、秦国锋、向荣和省纪委年轻的女干部黄晶晶察看宏达公司火灾残留现场。他指指点点说:“经过我们深入调查和认真分析,现场没有发现任何纵火的迹象和疑点。”

马千里听到这里,用疑惑不解的眼光看着市公安局副局长虢腾。虢腾把目光移开了,不愿与小马的目光相交接。

郑彪继续说:“引起火灾的惟一原因,就是电源线老化导致短路。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已经给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写了正式报告。”

张毅用审视的眼神望着郑彪:“你这么肯定,起火就是因为电源线老化引起的,有充分的证据吗?”

“当然有证据,我们在报告里已经写清楚了,你们可以看看报告嘛。”郑彪神态傲然地答道。

“你的大作我已经拜读了,恕我不能苟同。”张毅也毫不客气地说道。

“这个报告是戚书记看过的,认为写得很好。你的水平难道比戚书记还略胜一筹?”,郑彪反唇相讥。

方刚看到郑彪在市纪委书记面前那种有恃无恐的模样,就插话说:“郑局长,一个人的水平如何,不能以职务高低为标准,关键是看立场。立足点错了,再高的职务,再高的水平,对有些问题也是看不清楚的——虢局长,小马,你们是直接调查的,谈谈自己的真实看法吧。”

“小马先谈吧。”虢腾推让说。马千里在犹豫不决地望着郑彪。

“郑局长,你们市局的干部,嘴上是不是贴了封条?”方刚那刺人的目光注视着郑彪问。

郑彪神态窘迫:“哪里的话,他们都有发言权嘛。”

“小马,你们局长给你撕了封条,你就大胆开口吧。”方刚在鼓励马千里。

“局长同意我说,我就谈点个人看法。”小马走到残留现场当中,指点着已露出的一块地面,“这是第一燃烧点,是仓库正中的地方。我们察看了公司里的同类仓库,这种地方根本没有电源线设备,说是由电源线老化引起失火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小马的发言,赢得了黄晶晶赞许的目光,同时也招来了郑彪声色俱厉的指责:“小马,你不要想当然好不好?你公安专科学校毕业才几年,就想当福尔摩斯?”

方刚用不满意的目光盯着郑彪:“你急什么,让人家把话讲完嘛。——小马,你继续讲吧。”

“我想配合省厅来的人作进一步调查。结论只能产生于深入调查的末尾。当然,这要看领导是否同意。”小马说着把目光投向了郑彪。郑彪把脸偏向了一边。

“虢局长,你也谈一谈吧。”张毅点了虢腾的名。

虢腾看了看郑彪:“郑局长已经代表局里作了汇报。小马的看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火灾原因,还是等以后进一步调查清楚再说吧。”

方刚追住不放地问:“你的看法,现在还不能结论是电源线老化导致起火的,对吗?”

虢腾只得点头:“是这个意思。”

方刚满意地笑了……

调查人员从火灾现场回来,正在会议室开会。朱崇大模大样推开会议室的门说:“哎呀,我刚从外地开会回来,不知省市纪委领导来了,招待不周,招待不周。”他穿着高档,边说边走到方刚等人身边一一握手,然后在一个空位坐下,点燃一支烟,跷着二郎腿,想听听会议的内容。

方刚对朱崇淡淡地说:“这一次,市委对纪委确实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让我们住进了锦江市最高级的宾馆。生活上的事,就不麻烦你了。希望你好好配合调查组工作。”

朱崇大大咧咧:“那当然,共产党员嘛,时刻听从党召唤。

有什么事尽管开口。不过,我还是要说句不该说的话,我们是企业单位,上万的职工要吃饭,这次又遭了大火灾,希望你们不要影响生产。”

“朱总经理,你应该知道,纪检监察机关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绝不会影响生产。我们现在还要开会,你去忙你的吧。”黄晶晶看不惯朱崇那讨厌的神气,就硬梆梆地回敬了几句。

“哪里哪里,我说说心里话而已。”朱崇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走了。他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司马民望正在办公室拆阅信件。他抓起响铃的电话,传出一个陌生人的声音:“你是省纪委司马民望书记吗?”

“我是。你是谁呀?”司马民望随和地问道。

“我是省电视台记者,省委、省政府转发你们省纪委关于禁止用公款公车钓鱼的规定,不知是稻草人做做样子,还是真的照办执行?”电话里对方显然有几分火气。

“当然要照办执行,不然发文件干什么?”

“我今天拍摄了一条新闻,一些党员干部我行我素,照样在郊区渔场用公款公车钓鱼,没钓着鱼的,人家就用网拖上来分给他们。”

“记者同志,你做得很好,这件事可以在电视台公开曝光,并请你把去钓鱼的公车牌号抄下来给省纪委廉政室。我们安排人去落实处理。”

“可惜,我这条新闻被审片的台长枪毙了。他说,画面中有一辆车的牌号是省委副书记魏尚飞的,要维护领导形象,不能播出。不知省纪委敢不敢坚持原则,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司马民望对着电话筒神态严肃地说:“禁止用公款公车钓鱼,这是省委集体的决定。对我行我素的,不管涉及到谁,都应按规定处理。”

“我们台长不同意怎么办?”

“请你们台长接电话……台长同志吗?我是省纪委司马民望,你们记者拍摄的一些人继续用公款公车钓鱼的那条新闻,应该在电视台播出,这是在舆论上对反腐倡廉的支持。”

“这……”从电话里的声音听出台长似乎在犹豫。

“你不要有顾虑,有什么问题,由我司马民望负责。”

“那好吧,我们在今晚的新闻联播里播出。”

司马民望放下电话在房里走来走去,心情很不平静地对秘书小苏说:“我们制定的一些规定都很好,但一涉及领导干部或领导干部信任的人,就很少有人出来维护规定的严肃性。久而久之,好的规定就成了一张废纸。”

“您这样做,魏书记可能有意见。弄不好,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小苏担心地说。

司马民望停下脚步指着墙上的条幅(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党的忠诚卫士),很动感情地说:“我们遇事如果不坚持原则,只考虑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不考虑党的影响,就愧对江总书记的题词。我相信尚飞同志在这种事上会顾全大局的。”

这时,电话铃又响了。司马民望拿起电话,传出方刚的声音:“民望书记吗?戚新国又在搞名堂,他们提拔马千里当了刑侦支队的副科长,要他去负责侦破一起盗窃案。市委还决定虢腾下去挂职当县委副书记。火灾事故的调查很棘手,您看怎么办?”

司马民望回答道:“他们要搞名堂,这不奇怪呀,你要进攻,人家当然要防御嘛。趁虢腾、马千里没有离开现在的岗位之前,抓紧时间要他们介绍火灾调查的情况,并设法把调查的原始材料弄到手。其他事等我来锦江再说。”

“好,我们马上按你的意见办。”方刚满意地挂上了电话。

当晚,司马民望来到了省市纪委赴锦江调查组住地。他跟几名调查组成员挤坐在一间住房里。开门见山地说:“我接到方刚同志的电话就赶来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先谈谈吧。”

“是否可以请省里出面,跟省委组织部说一说,要他们做做市委的工作,让虢腾暂不下去挂职。请省公安厅也做做市公安局的工作,把小马留在火灾原因调查组继续工作一段时间。”

方刚建议说。

“他们要把小马调走、让虢局长去挂职,是有目的的,这说明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公安局长不肯与我们配合。”黄晶晶分析说。

市纪委干部向荣对着黄晶晶调侃:“我看你倒是有目的的,人家把小马调走,没有与你配合,打破了你的计划。”小向的话把大家弄得哄堂大笑,把黄晶晶闹了个大红脸。

司马民望欣慰地望着小黄:“你继续说。”

小黄把披肩长发往背后拂了拂:“我是瞎分析,说完了。”

“火灾原因没查清楚,调查组好多事情不好办,是不是尽快请省公安厅派人来调查。”张毅请求说。

“你请求省公安厅办的事情,已经有些眉目了。他们正在开展工作。”司马民望在暗示张毅。

张毅会意地点了点头。

司马民望又问道:“小向,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向荣低垂着眼皮说:“我没有什么,听领导的。”

“大家还有新的意见吗?”司马民望扫视了在座的人一眼,“没有新的意见我就说几句。过几天省公安厅会来人。虢腾和小马是不是继续留下来,等省厅来人再说吧。我明天找郑彪谈一谈,想听听他对火灾原因的看法。”

这时,司马民望的手机响了。他打开手机,传出了魏尚飞的声音:“司马呀,今晚省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你看过了吗?”

“看过了。”司马民望猜想,魏尚飞要兴师问罪了。

“听说,报道用公车公款钓鱼的那条新闻,是你指示播出的,是吗?”

司马民望镇定地问道:“这条新闻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条新闻很好,对那些敢于顶风违纪的人是个教育。不过我想解释一下,电视里对我的车牌号码搞了个特写镜头,其实我并没有去钓鱼。我那不听话的儿子魏国,从海北回来休假,他私自叫司机去的。我事先不知道,你们对司机按规定罚款吧。”

“你看这一次是不是算了,下不为例?”司马民望听对方的口气,不像是问罪,就试探着问道。

“民望同志,下不为例,就是下必违例。对司机惩罚一下好,免得他擅自作主,影响领导机关的形象。”魏尚飞显然要公事公办。

“那就太好了,感谢你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支持。”司马民望顺着魏尚飞的话表了态。

“应该的,应该的,希望我们互相多支持。”魏尚飞挂了电话。

司马民望刚关掉手机,方刚就问道:“其他同志下一步工作怎么弄?”

司马民望叉着腰说:“我有个想法,看大家同意不同意。

先不去管火灾原因。他们不是说火灾直接损失了三千多万元吗?我们可以就汤下面,请保险公司和审计部门派财务人员进行核实,借机对宏达公司的财务进行全面审查,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黄晶晶把手一拍:“好主意!我们要另辟蹊径,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调查组人员都用惊奇的目光望着小黄。小黄把舌头一伸,不作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