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19734000000026

第26章 打造完美性格一定要做的事(3)

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尔德林一个很特别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在全场有些尴尬的气氛下,奥尔德林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

大家在笑声中,给予了他最热烈的掌声——因为他对名利的豁达。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一生两次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家做客,忽然看见其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的一枚金质奖章。朋友大惊道:“现在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淡泊名利!当一件事,你能做,别人也能做的时候,你应该让给别人做;当一份荣誉,你能得,别人也能得的时候,你应该让给别人得;当一个职位,你能坐,别人也能坐的时候,让给别人坐。

战国时期的吴起是一代名将,是一流的谋略家,更是最典型的名利狂。为了求名,他不择手段。为了赢得鲁国国君的信任,他竟然亲手杀了当初带着大量金银珠宝与他私奔的爱妻,就是因为妻子是鲁的敌国——齐国的女子。他终于名扬四海,然而每次名成利就,却又遭小人暗算,跌下神坛,三起三落。因求名而能名垂青史,是吴起的成功之处。

因盛名之下不避收敛而丧失性命,又是他失败之处。在通往名利的道路上,吴起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孔子说:“学习三年却没有做官的念头,是很难得的事。”

读书不含任何功利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儒家所崇尚的是一种生活哲学,读书的目的是学做一个君子。读书是一条道路,一种方法,它使你了解人类社会所走过的历程,正视自己的位置,展望未来的道路。

它会给你一把开启世界的神奇钥匙,你的胸襟也随之拓展。

有的人读书只是为了求名求利,甚至由于读了更多的书,而能用更高明的方法来欺世盗名。他们是没有真正体悟到求学问道的含义。“学而优则公”,为天下百姓造福是许多读书人的梦想,但却不是求学的终极目的,更不要把学问看作升官的一个砝码。“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在生活中做一个实践道德的君子。

古人说:“为了天下平民百姓的举止措施,就叫做事业;为了一家的举止措施,就叫做产业;损害天下人的举止措施,而对一家人有利的,就叫做冤业。把产业作为事业,人们必然怨恨;把产业作为冤业,天就会毁灭它。”

历代失败的人,大多都败在无情操、无节俭上。这是不得不使人们要警惕的,何况“悖逆事物而人的人,也必定会悖逆而出”呢!一个人要想培养自己高风亮节的高尚情操,首先要做到“如果不是属于我所有的,虽是一毫也不能取”。

这又在于能够安分、安贫、安心不动,做到少欲望、少贪得、少求取,就要求拥有高风亮节的高尚情操。

宋凌冲任合山知县,有清廉的名声,一毫也不妄取,百姓称颂他的德行。任期结束后回归时,身边有一块砚池,宋凌冲拿出来看看说:“这不是我来时的东西。”于是命人还回去。这不就是“如果不是属于我所有的,虽是一毫也不能取”的最好例证吗?

治理百姓的官员,古代称为父母官,就是要服务于人民,而不是在人民之上作威作福、暴敛民财。所以宋代张之才做阳城知县,离任辞行做诗说:“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到时贫。”

唐伯虎做诗说:“钓月樵云共白头,也无荣辱也无忧;相逢话到投机处,山自青青水自流。”如果人人都能了悟“山自青青水自流”的境界,就自然万事不会求助于人了。“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这样又有什么可求?又有什么可求不得?又何必徒自贬抑,自招屈辱?陶渊明的诗中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就是自知自足。

贫而安于贫的人是富;贱而安于贱的人是贵。无求就是富,无求就是贵。自富其富,自贵其贵于内。

宋代的处士魏舒,隐居不做官,曾经做诗表露自己的心迹,诗中写道:“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宋真宗多次下诏书征召,他都不出任,并对来使说:“九重丹诏,休教彩凤衔来;一片闲心,已被白云留住。”皇上嘉奖他的志向,于是不再征召他。魏舒最后老死在深山岩石之间。这就是自知自足,闭门于处,尽力修养内在的功夫。

一个真正完美的人,并不需要荣誉。因为荣誉的存在,他可能获得人民的拥戴,然后取得成功造福他人。

其实,一个人在创业时不妨用荣誉来稍稍矜夸一下自己。因为,道德在年轻人身上最初萌芽,就是在人们的称赞下开出了繁盛之花。如果内心没有因为拥有道德的崇尚而自豪,那么就会阻碍我们通向完美。

所以,明智的人不以为其准备的塑像为荣,甚至对这种敬意不以为然。他们唯一愿意聆听的就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为他们看重的是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独占荣誉,要立即转送出去,让那些默默无闻地帮过你的朋友或部属也分享这份荣誉。要知道,你现在的成就并不完全是由你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即使你不曾正视这个问题,但不可否认一定有人曾经帮助过你。这样一种完美和谐的感觉才会在你的内心和你的人际关系中逐渐浮现。

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一天早餐后,有人请佛陀拨空指点。佛陀邀他进入内室,耐心聆听此人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存疑的各种课题达数分钟,最后,佛陀举手,此人立即住口,想要知道佛陀要指点他什么。

“你吃了早餐吗?”佛陀问道。

这人点点头。

“你洗了早餐的碗吗?”佛陀再问。

这人又点点头,接着张口欲言。

佛陀在这人说话之前说道:“你有没有把碗擦干?”

“有的,有的,”此人不耐烦地回答,“现在你可以为我解惑了吗?”

“你已经有了答案。”佛陀回答,接着把他请出了门。

几天之后,这人终于明白了佛陀点拨的道理。佛陀是提醒他要把重点放在眼前——必须全神贯注于当下,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要点。

从前,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快乐。

穷人说:“快乐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快乐呢?我的快乐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

有一天,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7月流火,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快乐?”

乞丐眼巴巴地说:“快乐就是你手中的这碗水。”

大卫·葛雷森说:“我相信,现在未能把握的生命是没有把握的;现在未能享受的生命是无法享受的;而现在未能明智地度过的生命是难以过得明智的。因为过去的已去,而无人得知未来。”

智慧的人多能顿悟人生,看淡尘世的物欲,抵御各种诱惑,舍弃烦恼和痛苦,惜时如金,提高生活的质量,丰富人生的内涵,踏踏实实做些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从而流芳百世。愚蠢的人一般是混沌人生,一生只会贪求名利,在烦恼和痛苦中过早地耗尽生命的“灯油”。昨天已是过去,明天还未到来,最重要的还是今天。昨天只是一种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记忆会逐渐被淡忘。明天是一种虚幻,只会增加莫名的痛苦。

我们的眼、手、整个的心灵和身体都生活在现在,也只能生活在现在,为什么要去一遍又一遍地回顾往事、忧虑未来呢?实际上,过去的事情不论多么值得留恋或是多么需要悔恨,那只是毫无意义的心理反应,“过去”已经过去了、已经不存在了,而未来尚未到来,也是不存在的。

人生就像爬山登高,爬在中途的时候,不必往下看,也不要过多地往上看。因为你不大可能看到顶峰,不大可能看得很远、很清楚,何必为看不清楚的未来费神费力,分散注意力呢?

有一位国王,常为过去的错误而悔恨、为将来的前途而担忧,整日郁郁寡欢,于是他派大臣四处寻找一个快乐的人,并把这个快乐的人带回王宫。这位大臣四处寻找了好几年,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贫穷的村落时,听到一个快乐的歌声。寻着歌声,他找到了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

大臣问农夫:“你快乐吗?”农夫回答:“我没有一天不快乐。”

大臣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使命和意图告诉了农夫。农夫不禁大笑起来,他又说道:“我曾因为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没脚的人。”

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如此简单。

人生最可怜的事,不是生与死的诀别,而是当面对自己所拥有的,却不知道它是多么的珍贵。

从前有一个流浪汉,不知进取,每天只知道手上拿着一个碗向人乞讨度日。终于有一天,人们发现他潦倒而死。

他死后,只剩下了他天天向人要饭的碗,有人看到了这个碗,觉得有些特别,带回家里仔细研究后才发现:原来流浪汉用来向人乞讨的碗,竟是价值连城的古董。

我们应该多注意自己手中所捧的那只碗,不要总是眼高手低,一味地羡慕别人,而忘了自己本身原有的价值。

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总是要求人们为将来牺牲现在。按照这种逻辑,采取这种态度生活,那就意味着没有现在,只有未来,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远回避幸福。因为我们所指望的将来的那一天一旦到来,也就成为那时的现在;而在那时的现在又要为那时的将来做准备。

如此明日复明日,今天为将来,幸福岂不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即吗?

当然,寄希望于未来,如果作为学习和工作上的奋斗目标,期望生活改善、事业有成,这并不错。人应该生活在希望中,以此来促使自己从消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但其实质仍是为了抓住现在的时光去做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是回避现实去空想未来多么美好。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却往往是平淡无奇的,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激动一时之后,又会面临新的矛盾和难题。这种把未来理想化的想法是脱离实际的幻想,所以我们应该生活在现时和希望中,而不能生活在对未来的幻想中。如果未来复未来、可望不可及的做法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循环和固定的生活方式,那就要改变这种病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因为它让你放弃了现在。

生命只有一次,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只有今天才是拥有的现金!我们只有这样做,才算是选择了一种自由的、充实的、愉快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效率的原则!

用法国思想家蒙田“该舞就舞,该眠就眠”树立孩子的思想意识。

从现在开始,要把握、要珍惜身边所有的人、事、物,认真经营你的生活,要学习活在当下。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