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19733300000037

第37章 八卦的符号语言及其构建原理(6)

这段爻辞是怎么个读法呢?先说九二,它是泰二爻的代名词,指示它是个阳性的爻。荒,是洪荒旷远。包,是包容。在单卦中,九二处于中间的一爻。在重卦中,凡是处于中间的四个爻,都可以叫包,其意为有上下二爻予以包容。例如,蒙卦中的二爻,其辞日“包蒙”;否卦中的二爻,其辞日“包承”,三爻辞日“包羞”;媚卦二爻其辞日“包有鱼”,四爻爻辞日“包无鱼”,五爻其辞日“包瓜”等。这也是八卦符号中所显象出来的。冯河,就是徒步渡河。在讲初爻时我们已经说过,泰卦的互卦是上震下兑,兑代表泽,震代表足,所以爻辞里有徒步渡河的话。不遐遗朋亡,就是不遗弃远方之友与近处之朋。遐遗,即遗遐;朋亡,即亡朋,古汉语的语法都是宾语倒置的。在这里面,也有个符号语言在内。古代,管两串贝或两串玉,都叫“朋”。泰卦中的上卦三三很像两串贝,所以说了亡朋二字。

得尚于中行,是说如此的宏大志向和磊落胸怀,完全是崇尚于中庸之道(即不遐遗朋亡)而得来的。《卦象》中也赶忙加以补充说,这种正道应当予以发扬光大。

乾卦三爻的爻辞是:“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卦象》说:“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九三爻处于下卦与上卦的连接处,是天、地交合交感之处,故日天地际。这里是运动与变化的最激烈之处,最终能不能变换过去,全在此最后一举。所以运动发展到这里,是最艰难险峻之处。

马克思说商品能否最终在市场上转化为货币,是“惊险的一跃”。

各爻处于天地际上,也正是处于“惊险的一跃”的阶段。故而爻辞日“艰贞无咎”,意思即为只有艰难而不移其志,才能没有过失和错误,才不会发生问题。

初九和九二都通畅地升至上卦了。俗话说:事不过三,到了第三爻难度就比初、二爻大得多了。以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大地没有总是一马平川而无坡地的,没有总是去往而没有复归的。

初、二爻都顺顺当当地通往过去了,第三次还能那样顺利吗?《易》作者对此是怀有忧虑心情的,正如孔子在《系辞下》中所说的:“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意思就是说,《易经》的根本之道,就在于提醒人们要怀着如履深渊、如履薄冰的战战兢兢心情完成事业的终始,善始善终,最重要的是不要中途发生过失和灾祸。文王写这段爻辞时的心情就是如此。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意思是不要吝惜和违背自己的诚信和诺言,只要坚持不懈,定会得到幸福的。为什么这里用了个“于食有福”的具体形象语言呢?原来泰的上卦坤,代表众;下卦乾,代表福,互卦兑代表口,合起来即为有众多可食之物的口福,这也是从八卦符号语言里读出来的。

泰卦四爻的爻辞是:“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卦象》诠释说:“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意思是说,像鸟飞那样轻飘飘的,是不会与邻同富的。孔子诠释说,为什么不能与邻同富,或者因邻而富呢?因为两家都是轻飘飘的,不是实实在在的,缺乏务实精神。为什么会轻信邻家之言呢?因为心中信服他,没有戒备,或者说,两家都有相同的心愿,即两家想得都很虚空。

为什么爻辞到这里开始不吉祥起来呢?而且,不像下面几爻,说的多是些劝进勉励的话呢?主要原因是,四爻所居的位子与前几爻大不相同了。孔子在《系辞下》中说得明了简要,他说:“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意思是说,二爻与四爻都居于臣辅的地位,它们的功能与作用相同,但其行为的结果却大不一样。二爻距离代表帝王的五爻较远,从职务上来说居于下位,因此来自上边君王的牵制和约束较少,其善行容易发挥作用,能够取得群众较多的称赞;而四爻是五爻帝王的近臣,受到帝王的牵制和约束大,常常是动则得咎,故而忧惧的事就多。

泰卦四爻是个阴爻,它临近代表帝王的五爻,而五爻也是个阴爻,同性相斥,故而说与邻居不能很好地相辅与相成,“不富以其邻”是必然的结果。“小畜卦圣”中的五爻辞是:“有孚挛如,富以其邻”,与这一卦正好成为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小畜中的五爻就能“富以其邻”呢?因为那里的五爻与四爻是一阴一阳,两相谐和,作为帝王的五爻会因他的近臣四爻的相辅相成富庶起来,四爻也会因五爻而富起来。两段爻辞在富与不富的前边,都加了个形容状语,一个是“翩翩”,一个是“有孚挛如”;一个是皆都轻飘飘的如同飞鸟,一个是都以诚信相待互相协作如同手指之伸屈自如,二者的结果如何,不是十分明显的吗?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显然不同的结果呢?从卦象上看,泰的四爻与五爻都是阴性,不相承,不相乘,故不利;而小畜的五爻是阳性,与六四阴爻是阴阳相乘关系,故而吉利,所以有“富以其邻”的断语。

下面再看看泰卦的五爻,其爻辞是:“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卦象》予以诠释说:“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帝乙,是殷纣王的父亲,殷商最末的第二个皇帝。商代帝王都是以天干之名来命名的,历史上有大甲、小乙、小辛、仲丁、祖庚等多位帝王。纣王也是以戈己庚辛的辛字命名的。帝乙将自己的妹妹下嫁给诸侯的国君季历‘,这在《诗经·小雅·大明》中就有记载:“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日嫔于京。”说的是殷商都城附近的挚国任姓二姑娘,皇帝将她嫁给西周的国君季历。开始是一个妃嫔,后因生了文王,升为最大的太妃,命号为太任。这个太任是帝乙的同姓妹妹,以帝命下嫁,所以称为“帝乙归妹”。帝王之妹下嫁给远方诸侯,这也是件很大的事,是皇天赐福的征兆。后来果然应验,生下了大圣人周文王,孔子作诠释说,帝乙归妹能带来大吉大利的吉祥,是因为他愿意实行中正之道。

为什么在这里突然出现了“帝乙归妹”的典故呢?那是因为泰卦兰是由归妹卦薹的三、四爻上下一变而转化过来的,即中间的六三爻与九四爻互相调换了一下位子。归妹卦是以归妹为主题的,所以在那一卦中,多次提到“帝乙归妹”的话。

最后我们再看看上爻,其辞日:“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自邑告命,贞吝。”《卦象》诠释说:“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隍,是护城河;复,即是倾覆,倒塌之意。城墙倒塌在护城河里,这是因为上面下达的命令一片混乱所造成的。邑,是乡邑,比诸侯国的都城还要小,为士大夫所居之地。本来应当是告命出自于诸侯的都城,甚至出自于天子之京城,而这里反而出自于士大夫的乡邑,这不是上下混乱了吗?后来春秋之时果然经常出现这种混乱状况,像鲁国的大夫季孙、叔孙,晋国的韩、赵、魏等卿士,都向国君反下命令。所以爻辞告戒人们,在这时兴师动众是无益的,因为形势已到了如此,是非常不利之时。这时,如能坚守正固之道,或许还能少受一点灾害,否则,祸患就要更大。这一卦非常的凶险,是通畅的泰卦已经走到其对立面否卦的阶段,即通常所说的“泰尽否来。”

从卦画的图象上来看,泰三三的上互卦为震,震代表雷;下互卦为兑,兑代表泽和池,符号中即有雷震于上、城墙倒塌于城池之中之象,八卦的符号语言已经暗示出了这一点。

以上,泰卦我们就导读完了,读者诸君看看是否已经都读懂了,读通了?读懂了,读通了,就算毕业了,那么我们再看看下一章:泰卦的对立面——否卦。

否的卦画是三;,就是乾的上下卦对调,现在天在上面,地在下面,按理应当说是妥妥当当、安安稳稳的了,为什么又说它是不通畅顺达的否呢?人们不知,这过分的稳妥就是不当、不通的表现。

因为上升的轻清气已经升上,下降的重浊气已经降下,这样,二者必然是完全停滞固定不再运动,或是相背运动,其乖离程度越来越远。上下不动就是不通;不通然有顺达之理?所以孔子在《杂卦》中说:“泰否,反其类也。”就是说,泰否二卦的卦象、卦位及其变化,是同类而相反的。

从一年十二个月的消息:卦来说,否卦代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七月,正处于代表正月的泰卦的对立面的位子上。

文王为此卦写的卦辞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在比卦三的爻辞中有“比之匪人”的话,其旬式与“否之匪人”是极相似的。细看,这两卦的下卦都是三个阴爻。《易》是尚阳爻、尚内卦的,在他们看来,阳爻代表君子、大人,居于内卦得当,叫内君子外小人。而现在则都是小人居在下卦、内卦之中,所以说匪人,非是其人所居之地。泰卦的判断是“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否卦的图象正好相反,是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这不是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吗?在这样的局势下,怎么会有利于君子贞固与发扬其高尚品德呢?但其发展变化趋势,却是好的;大往小来,即代表大数的阳爻会逐渐往内卦中来,代表小数的阴爻逐渐往外卦中去,变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否极泰来,又恢复到通畅局面,君子之道又可以大长了。

所以孔子在《卦彖》中便为之作诠释说:“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这一番话,就是我们上边所讲的那些道理,完全是从卦画的图象中引发出来的言论。只是“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这句话,前面没有提到过,还需要交待两句。邦,就是国。

在秦汉以前是,帝王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上下不交,预示天子与各诸侯不交流,不沟通,天子骄横跋扈,刚愎自用,诸侯就很难保有其国了。所以孔子紧接着就在《卦象》中作补充说:“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意思是,上下不交,正是否极不通之时,作为大人君子,应当以勤俭德操来避险难,这时万万不可出来争夺荣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否卦六个爻的变化情况。初爻的爻辞是:“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孔子在《卦象》中说:“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从爻辞上来看,与泰之初爻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征吉改为贞吉。这表示什么呢?孔子解释其原因,是“志在君也”,而在泰卦中则说“志在外也”。究其原因,就在于一个是初九,一个是初六;一个是阳爻,一个是阴爻。阳爻居下位,思念着上升,其志向在于走向外卦,所以说“志在外也”。从义理上来看,正充分体现着男儿久居思奋、一心想要出外闯荡成就一番事业的志向。所以说“征吉”。而否卦则是阴爻居下位,与其相对应的四爻又阴阳相吸,以下承上又得其位,正应当正固贞守,所以说其心是“志在君也”,其志是要贞守居于四爻位子上的君子。如果它能够“志在其君”地贞固坚守,自然是吉亨的。

至于为什么仍用拔茅的形象比喻呢?前面说过,有三个同性爻相连,就象征着是其根绊结牵连的茅草。在大过卦三中,二至五爻皆是阳爻相连,故而初六爻辞有“借用白茅”之语。

二爻的爻辞是:“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孔子在《卦象》中诠释说:“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前面说过,凡是夾在初、上爻之间的四个爻,都可以使用“包”字。包承,就是说既能包容,又能承载,显而易见这是恢宏的地道。二爻是阴的位子,六二是阴居阴位,正当其位,所以说“小人吉”,即阴爻吉。而对二于二上面阳爻所代表的大人君子来说,在三个阴爻盘结的内卦里自然是不通顺的否势。孔子说“大人否,亨”,意思是大人君子如果能够在困境中贞守其道,不贪心地追求“荣以禄”,也会亨安的。为什么呢?因为君子能够安贫乐道,达则德兼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以能够否亨。而小人就不一样了,孔子在《论语》中说得好:“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否卦三爻的爻辞是:“六三,包羞。”孔子在《卦象》中诠释说:“包羞,位不当也。”

包羞,意为包含羞耻。为什么六三会包含羞耻呢?《卦象》指出是因为“位不当也”。三爻是奇数,当是阳爻所居的位子,现在是阴爻占据了,所以说位子不当,不当位。

否卦四爻的爻辞是:“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孔子诠释说:“有命无咎,志行也。”

有命,是上边有所授命,给他一定的职务和任务,但此举将不会有什么过失与害处。四爻是天子近臣的位子,上承居于得中得正位子的五爻的贤明君王,因此有授命也不会有害。

畴,同俦,有协同其类属之意;离,是依附之意;祉,是福禄。四九的上边是位圣明的君王九五,自然应当好好地去依附;下面是三个阴爻,异性相吸,也会很好地去协调它们,使其依附与自已。如此上下谐调地合作,自然会得到很好的结果——福与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