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岩画
19727400000006

第6章 北方草原山地的千里画廊(4)

从贺兰口石壁上刻制的人面形的面具和一个个作法的巫师,我们看到了贺兰口当年存在过的一个神秘的世界,看到了一幕幕存在过的而今已经消失了的岩画世界。

中卫岩画

——远古牧业社会的缩影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中卫县适居河套之首,它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滔滔的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两岸平畴沃野,林农茂丰。黄河以北与内蒙古腾格里大沙漠的南缘接壤,山丘起伏,层峦叠嶂,属于干旱区与半干旱区、沙漠与半沙漠区、农区与牧区交界处。黄河,她以浓郁芳香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着华夏大地。她以水土丰饶和山川灵秀,吸引着历代猎人、牧人和农人对她倾慕、凝眸、纵赏,在她的怀抱中,发展了繁荣昌盛的经济文化。黄河南北,古往今来,都是天然的良好猎场和牧场。遗留在这里的长流水、一碗泉、荒草湖等地的猎人遗址,以及黄河之南,青铜时代的牧人短剑墓群,向人们展现了古代猎牧人的历史创造,闪烁着先后在这块土地上采集、狩猎、畜牧的羌、戎、胡、狄等北方少数民族文明之光。中卫岩画就是在这样一个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当地历史文化积淀的外化形式。

中卫岩画是盛开在以中卫县城为中心、以黄河两畔之外的丘陵山地为半径的艺术之花,已发现2000多幅,展现个体形象6538个。它分布在县境黄河以北的北山和黄河以南的香山。

北山岩画已发现1698幅,展现个体形象6298个。

岩画密集中心在黄河以北北山中的大麦地,有岩画1089幅,展现个体形象4210个。此外,北山岩画还有石房圈、新井沟、大通沟和黄河坡等地。

大麦地在中卫县城东北,距县城15公里,顺公路可驱车前往。分布范围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其地四面群山环绕,中间冈峦起伏,一道道岩脉东西横亘,排列有序。在空中鸟瞰,宛如大自然有意排列起来的陈列台,在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岩脉上,错落有致的敲凿着1089幅盎然有趣的岩画,平均每平方公里图像达180多幅,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鲜有匹敌者。其中有一幅岩画,长约10米、宽约1.2米,面:积约12平方米,其上敲凿图像210多个,每平方米图像个数达18个之多,其密集程度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无疑这是一座罕见的古代岩画艺术画廊,是难得的天然岩画博物馆。

香山岩画,位于黄河以南,北距县城约15公里,共发现103幅,展现个体图像240个,分布在石马沟、石羊沟、大井河、骚胡槽子、南井沟、红石水沟、茶树沟、韩镇井等处,以石羊沟和大井沟为最密集。

中卫岩画作为古代文化和史前史的遗粹,由于历史久远,画面被蒙上了一层历史的烟雾,显得扑朔迷离、斑驳陆离,但它以图解的形式,昭示了中卫地区的远古世界和中古文明,幅幅明快爽朗而又凝重深沉的画面所提供的灵乳,可以哺育历代的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史家,他们可以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捕捉古代社会的形象。画卷崇隆,洪荒回响,坚硬岩石上的图画向今人叙述着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程。它图解了远古人类在严酷大自然威逼下为了生存而作的坚韧不拔的斗争,和他们为了维持生命和接续生命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而萌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展现了远古、中古时代黄河儿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文明。

作画者对作画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是经过一番选择的。一是在岩脉上。以大麦地为代表,凿刻于面南的石面上;二是在水沟畔。大山水沟之畔,山高谷深,石壁峭丽,往往有岩画,特别是在水沟拐弯处,更为密集。平时,深邃静幽;雨季,山洪浩瀚,如大井河便是如此;三是在险峻奇峰上。在那蓦然突起的山峰峭壁上,往往散刻着岩画,如新井沟便是如此。作画对方向似乎也有选择,以面南居多,但也有面东者。对于作画的岩画也是有选择的,一般都选用平整光滑的石面,对于画面大小的要求似乎并不严格,大石面,其上图像多或图形大;小石面图像少或图形小。

中卫岩画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画面瑰丽纷繁,若以图像的数量来看,有单个图像和组合图像两种,以组合图像居多,约占总数的2/3以上。岩画内容反映了作画时代的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精神文化以及科学技术。

反映经济活动的画面。首先是对进行经济活动所凭借的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表现。见于画面的动物群落,兽类有岩羊、马鹿、大角鹿、虎、豹、驯鹿、长颈鹿、犬、狼、牛、熊、狐狸、野猪、兔、马、驴、骆驼等。有的单个存在,有的成群,每群少则三五个,一般十来个,多者二十来个。群中动物,或同向奔驰,或排成纵队,或散乱杂处,或成双成对,或同种动物,或多种动物同群。鸟类动物有鸵鸟、鹰、雕、雀、水鸭、鸡(?)等。爬行类有蛇、蛙、蜥蜴、龟等,一些动物群中,还凿刻着兽头、蹄印,还有许多难以辨识的飞禽走兽。兽类动物中,:有野生的,也有家养的,而以野生居多。动物形象千姿百态:或站.或卧;或行进,或跑跳;或相互追逐,或扑咬角抵;或翘首,或后顾;或展翅高飞,或骑乘驰骋。莫不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植物岩画,有树木、花草等单图形画面,也有鹿在草旁边采食和兽立于树下的多图像画面。

动物、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山石等地物,是发展猎牧业的必备条件。在水丰草茂、百兽孳生的优越自然条件下,猎牧业得到高度发展。

见于画面的猎人和牧民很多。猎人或徒步或骑畜,面对飞禽走兽,他们或盘弓欲射,或徒手拦挡,或手持棒、绳、刀,或伪装与动物周旋,或带领猎犬助猎,而面对猎人的猎物则或被围困,或倒地,或被射穿。步猎者,有单人、二人、三人、多人之别,最多者,是7个弓箭手围射3只岩羊。有些兽群种类繁杂,聚集一处,徒手人却站在群兽中。骑猎者,有单人骑猎、双人骑猎和集体狩猎三种。还有伪装狩猎者。

从总体上讲,中卫岩画是畜牧时代牧人的作品,它反映的是牧业社会的缩影。尽管这个时代还有狩猎业,但这时的狩猎是作为畜牧业的辅助经济部门而存在的。见于岩画中的牧人和放牧场面是很多的。

牧人有骑马、牛、驴、鹿者,有徒步者,他们或走在畜群前,或尾随其后,或站于畜中,或手抚畜头。放牧场面以单人放牧者居多,其中有一幅骑牧图,一人骑马,放牧羊、马、牛、驴等二十多只。

反映社会生活的画面,有骑乘图和战争图。骑乘场面甚多,是中卫岩画中习见图画。有骑马的、骑驼的、骑鹿的、骑牛的,以骑马最多见,多为裸背马,但也有负鞍者,有的还有缰绳。骑牛岩画,除这里之外,广泛见于内蒙古西部的阴山和巴丹吉林沙漠地带。骑牛是我国古代习见的文化现象,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伏牛石刻便是一证,在《春秋纬》、《书经》、《史记·田单列传》、《宋书·臧质传》、《魏书·外国传序》等古籍,都提到骑牛或骑牛作战之事。从骑乘的人数讲,有单骑、双骑和列骑之别。

战争岩画也有多幅。战士手持弓箭,或骑马或徒步。双方或对射,或狙射,或追射,或围射,也有徒步摔打者,活现了当年格斗、斗殴、撕打的生活现实。

反映精神文化的画面,有巫师、面具(人面像)、手印、脚印、蹄印、神像、舞蹈、交媾等画面。巫师岩画富有神秘的色彩:或头戴神帽、面具,或身着兽形服。身态奇异:或手舞足蹈;或作骑马蹲裆式;或盘腿打坐;或双臂折举;或双腿下蹲;或下跪;或欢呼跳跃,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神像多取似人非人,似兽非兽,人兽之间的形象,是一些被神化或拟人化了的动物形象。这些怪人、怪兽、怪物,与在《山海经》中提到的诸神状很类似,如人面兽身等等,实际上是远古人类的人兽不分的混沌思维在造神上的反映。

舞蹈岩画不多,却粗犷有力、怪诞不经。或一人头顶高悬飘带,一手挥舞;或二人身着兽形服,挽臂婆娑起舞;或一人头戴盘羊角,踏步跳跃。整个画面充满着炽烈的荒野风味。

生殖崇拜的画面不太多,但却反映了当时人们思维活动中一个突出问题。一些人形和动物图像都突出夸张地表现了生殖器,或男女交颈搂臂交媾。

从这些画面中,使目睹者看到了一种以唤起人的生命意识为核心的“阳刚之气”。这种阳刚之气,是历史上普遍存在于北:手猎牧民族的心理基质,它是以原始生命力冲动为基础并基于本能的力量和勇气,带有原始的野蛮性。因此,这类岩画的艺术表现当属最本质的人的生命力量的宣泄,它的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在这一过程中相契无间,如风行水上,自然浑成。岩画的这一表现形式,是与作者生理的、心理的力的样式同型同构的。

反映科学技术:乎面的有天体、塔、房屋、栅栏和圈棚。天体岩画有日、月、星辰,太阳、月亮用同心圆表示,有些太阳在圈外加刻芒线,星辰用凹点表示。

从中卫岩画的内容、风格和画面被大自然剥饰程度看,从作画到现在,已经历了三四千年的悠久岁月。大约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是作画的黄金时代,到汉唐继续刻制,直到西夏,当地的巫师还在山中叮叮当当开凿刻作。整个画面是畜牧社会的历史长卷,岩画闪烁着畜牧文明之花。

雅布赖山岩洞中的手形岩画

雅布赖山是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的一座名山,它像一条隆起的脊梁,坐落在沙漠戈壁之中。登上此山,我感到无比的孤单。这样沉寂、洪荒、凄凉而广漠的世界,我从未见过。如果不是在赤裸裸的阳光下,人在这里,不啻是在太空中一个陌生的星球上。因为一切都太原始、太沉寂了。看,那山,不正是亿万年前岩浆凝固时的那个原始面貌吗?到处不见水,没有泥土,没有生命,只有无穷无尽的沙砾,无边无际的山冈连着的戈壁,在蔚蓝色天宇下,悠悠沉沉。这座山,连绵起伏、层层叠叠,在危崖、石壁和神秘的岩洞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永恒千秋的造型艺术——岩画。它们如群星荟萃,镶嵌在石壁上。沿山巡观,如进入了一条远古时代雕刻艺术的画廊。幅幅岩画显示出浓郁的魅力。它们的自然之美、旷野之美、粗拙之美、古朴之美、凝练之美、童稚之美、残缺之美,给人感染至深,令人玩味不已。它们宛如一幅超长的画卷,以其多点透视,描绘了巴丹吉林沙漠地带历史上多个剽悍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景象。一幅幅凿刻或绘制在山崖、洞穴上的动物、征战、舞蹈、狩猎、放牧、巫师作法、列骑、大体、村落、交媾等各种各样的画商,活现了各民族一幕幕生活缩影。

在这众多的岩画中,最能震颤我们的心怀的是吹喷在洞穴石壁上的手形岩画。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图像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它以鲜丽的色泽、精美的图案、丰富的造型呈现于人们的眼前,使我们无不为祖先能在距今6000多年前就能创造如此精湛的艺术而感到自豪。然而,就时代而论,它与法国的拉斯科、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壁画却晚万年之久。这彩陶前的万年“空白”,使我国治美术史者无不引以为憾事。我国远古时代有无早于彩陶的图像艺术?我们的祖先有无生产像西方洞穴壁画那样的艺术作品?由于考古工作中没有实物发现,一直是摆在我国考古学家和美术史学家前面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不久前,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雅布赖山中,先后发现了三个有手印岩画的洞窟,这就为解决上述问题找到了可靠依据。这三个洞窟的岩画,是原始人类的原始阶段的艺术图像…这样就可能把我国的彩色图像艺术推至万年以上。

雅布赖山岩洞岩画,分别被发现于布布、乌胡儿楚鲁特和哈日毛都图三个地方。布布岩洞位于雅布赖苏木之北的群山之中,由雅布赖苏木沿山的南麓往东,至杏树沟进沟,然后顺沟西北行,穿过郁郁葱葱的杏树林,行约5公里,沟东岸一座高山,这座山当地地名叫布布。由山底攀援上登,至山顶.泉水叮咚,泉旁一座花岗岩山峰,峰底南面有一不大的山洞,这便是布布岩洞所在地。这个山洞骤然看去并没有什么离奇的地方,但当进到洞口举目审视时,便在洞内深处看到一片富有风采的手形。有些手形已模糊不清,只能从残留的色斑中发现手形的存在,只有10个手形和一些红色的斑块尚清晰可辨。制作的方法,是先把手贴于石壁,再在手形周围喷上红色颜料。看来是用鸟骨或其它管状的东西把颜料汁液吹上去的,使之显示阴型的手印。第二个岩洞在乌胡儿楚鲁特,位于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西北纳仁高勒的东面,在半山腰一个巨大的花岗岩石块上。由于历年的劲风吹蚀,形成一个巨大的洞窟,洞口迎向东方,洞口高约3米,进深约8米。岩画位于洞壁上,迎向洞口,手形向上,多数手形已漫漶不清,只有7个尚依稀可辨。制法与布布岩洞手形的制法相同。

第三个岩画点在哈日毛都图。位于阿拉善右旗纳仁高勒上游北畔山脚下。那里有一朝南的岩洞,洞中由下往上呈斜坡状,洞口高约4米,进深约20米。吹喷的手形分三片:一在洞口顶部(第一岩洞);二在洞口之东半山腰的洞龛中;三在这个朝南洞口之西约60余米另一岩洞中。以第一洞穴进口顶部为最多。吹喷的颜料多数呈红色,只有第一洞穴顶部有黑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