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岩画
19727400000020

第20章 西南山地岩画(4)

岩画中的人物头饰与古文献记载相对照,结合清理悬棺的服饰和打牙等情况,或可认为岩画中人物头上的椎髻和戴帽等均与记载中的土僚蛮完全相同。无椎髻者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秃刺蛮、明人曹学俭《蜀中广记》中记载的人都很相似,可能表现的就是焚人。戴帽和帽上插物者,可能与九股苗、蒲蛮有一定关系。如此看来,川南珙县一带宋元以来就是多民族错居杂居之地。岩画是土僚、焚人等多民族文化相融的艺术。它反映了宋、元时代川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心态活动、民族习俗、艺术水平。因此可以说,珙县麻塘坝岩画是一面时代的镜子。

凉山瑰宝

——记昭觉博什瓦黑画址

在四川大凉山“绝壁千重险,连山四望高”的群山峻岭中,有一处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那就是闻名遐迩的昭觉县博什瓦黑画址。这处画址散刻在16块巨石上,面积440平方米。它是南诏大理时期的佛教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博什瓦黑彝族语言,意为“蛇穴”。关于博什瓦黑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莫色王原住昭觉竹核,在南诏为官,他留下妻子和儿女,待女儿出嫁后,莫色王的妻子和儿子便移居博什瓦黑附近的坡觉寨子。儿子成人后,不去猎牧,只是笃信佛事,入夜便上山住宿。起初,母亲对其夜间不归颇觉奇怪,为查清儿子的行踪,母亲便在儿子所穿的“擦尔瓦”(一种用羊毛编织而成的带长穗的彝族服装)穗子上拴上长线,于是发现他每夜都睡到博什瓦黑山梁上。母亲对儿子的叛逆行径深恶痛绝,经再三劝导而无效,母亲无可奈何,于是请了毕摩(彝族巫师)打狗,将血洒到博什瓦黑,诅咒她的儿子,若再信佛,必与打死的狗同样下场。不久,儿子便一病不起,终于亡故,世代为官的莫色家族从此断子绝孙。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传说,是在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目的是弘扬佛法。凉山彝族人民崇奉原始宗教,信仰鬼魂,不信佛教,视佛教为异端。当地彝族群众还流传过一些恐怖的传说,如说已婚妇女去那里会“终生不育”,小孩去了则会“生病”、“变傻”等等,因此,岩画附近的彝族民众把博什瓦黑称作“蛇穴”,当作“野鬼”出没的地方,并千方百计‘绕道回避。由于这个缘故,岩画在一片树木参天中,一直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传说,反映了传人的佛教与传统信仰的尖锐矛盾。同时也保留了若干历史真情,比如说莫色王在南诏为官,以及莫色王后裔有笃信佛教者,这些都有可能是历史的真实。

千百年过去了,古人留示给今人的,只是一片岩画世界。一个风和日丽的夏日,我们西出昭觉,驱车前去,于昭(觉)西(昌)公路65公里处折而南行,走上一条可通普格县而至云南的羊肠古道。

翠峰夹溪,折行折幽,一阵馥香的山风吹散了幽谷烟云,我们进入了被松林掩映的岩画遗址。岩画分散在一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共有60多幅,均刻在巨大光滑的岩面上。除少数画面只有一平方米左右外,许多画面均刻在长达10米以上,高达数米的巨石上。

岩画利用巨大石块的天然位置,沿山坡由下而上刻画。在南坡夹道石门巨壁上,刻有口吐烟火的麒麟、昂首飞翔的鹦鹉、爬行的巨龟,还有飞鹰、奔狮、走象、跃虎……气势雄壮,栩栩如生。在一块巨石北壁上,刻有一位蓬发、方面、手执“琴克”(法具)的彝族毕摩,他是专门从事禳鬼、诅咒的巫师。

据说他具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神力,名叫比阿斯拉则。那手里的“琴克”是用竹木做成的,专门用来招神驱鬼。

我们爬到半山腰,但见一块偌大巨石拔地而起,这是当年礼佛的中心。巨石分上下两层,上层四尊佛像,最大一尊是涅架像。下层有15尊像,有高坐莲台的观音像,有怒目托塔的天王像,还有“供养人”、如来佛、各种姿态的力士……一个个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穿林爬岩,披荆斩棘,又见另一番胜境:或见歌舞翩跹的彝家少女,或见抚琴吹笛的牧羊老人……幅幅画面富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情趣。

在北坡一座悬崖上刻有一幅气势磅礴的南诏景庄王“礼佛图”:表现的是六人骑马去拜佛的情景。最前面由一犬开路,前两人为僧人装束,引导前行,一队骑士跃马扬鞭,飞奔而去。其中第四位头戴王冠,勒缰策马者,正是景庄王。他神态端庄、威严,安详地骑于马上。马头有饰,马鬃很长,尾有结饰,身饰杏叶和响铃,有后鞴。景庄王头顶有一腾龙,向左回首,张嘴、露齿、伸舌,俯视景庄王,这是彝族图腾的标志。这幅图竟长达21米,高约7.8米,是最精彩的一幅。

在唐代,彝族的先民是凉山的主要居民。南诏统治凉山时,正是其强盛时期,当时的南诏王为丰佑之子世隆,即景庄王。当时大理为南诏的西京,滇池为东京,西昌是行都。据西昌有关佛教寺院碑刻记载,景庄王与其母段氏,曾在西昌大力倡导佛教,西昌白塔寺万历十九年碑记载“白塔寺前名景净寺……景庄王同其母段氏建”。南

诏王世隆(景庄王)于唐乾符四年(877年)举兵北出,死于越西景净寺。岩画中出行图中的第四人,为该画中心人物,穿王者服装,显然是一王者形象。

凉山彝族原来只信奉原始巫教,而不信仰佛教。

但是,作为掌握南诏政权的“乌蛮”贵族,出于统治需要,在外民影响下,信奉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大理时期,也信仰佛教。博什瓦黑岩画,正是上述信仰的产物。但这些画像并不是照搬外国或外族的佛教艺术,而是将本民族的固有习俗、信仰融入佛教中,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以出行图面论,其人物的冠服是南诏、大理国的服饰,所骑之马,是西昌特产之建昌马,马镫和马鞭也为彝族所固有。这些都说明画像与彝族的关系密切。

美哉!博什瓦黑,你是一块由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而创造出的无价之宝,你是盛开在深山幽谷的艺术奇葩。在我们祖国广袤大地上,这种不为世人所知的奇观还多着呢。

人体文化的活化石

——左江岩画

风景如画的广西,是我国岩画地点最多、最密集的分布地区之一,到目前为止,已在左、右江流域和桂中地区发现岩画共90处。其中以宁明花山为代表的左江岩画群风格一致,时代大体相同,被统称为“左江岩画”(又称“花山岩画”)。另外,在右江流域的靖西、田东和桂中地区的全秀等三县境发现9处岩画,与左江岩画大异其趣,时代较晚。

究竟“是谁挥得笔如椽,乾坤写此大诗篇”?何因“江作砚池山作卷”?何时“鬼斧鬼工输技巧”?

何由“风吹雨打犹鲜妍”?悠悠岁月东流去,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但岩画之谜仍未破解。1985年冬,为解开左江岩画千占之谜,在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人大、政协的关怀和支持下,组织了来自北京、内蒙古、湖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市十多个学科的专家,对左江岩画进行综合考察和学术讨论。我和我的同行,乘船沿左江巡观,『旦见清澈秀丽的左江,宛如一条洁白的玉带,盘绕在广西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沿江两岸,奇峰兀起,峭壁对峙,层峦叠翠,碧波绿水,江峰互映,相映成趣,令人心驰神往,使人如痴如醉。而那壁立千仞上的一幅幅古岩画,斑驳影绰,若隐若现,使烟雾腾缭的江天平添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令人惊叹不已!

这条名不见经传的西江支流,古往今来,一直是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园囿,壮族及其先民在这里演出过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历史话剧,创造了辉煌灿烂、千古不朽的岩画艺术。千百年过去了,先民们的生活和斗争的历史,已随着滔滔江水东流而去,然而他们创作的岩画艺术,仍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绚丽的丰姿,在耸峙峭壁上熠熠生辉,以图解的形式向来人讲述着广西古代民族的经济、文化、风俗和民族发展的历史。我们在江心优哉游哉地畅游,聆听着广西壮族学者讲给我们的一个个有关左江岩画的有趣传说,把我们引到了作画时代的世界。

一个故事是:从前,宁明一个叫蒙括的青年,力气非常之大,吃得非常之多,一餐102斤米才能吃饱饭。后来想反抗当地的皇帝,于是自己画兵马,他画的兵马经过100天的时间才可以变成真正的兵马,可是不能让人知道,所以白天一个人在房间作画,晚上才去做工。到了秋天,他已经画了90多天,母亲趁他不在,便私自翻开箱子来看。谁知刚把箱子打开,所画兵马都飞出来,因不足100天,所以有些兵马刚飞到珠山就贴在石壁上,就变成了今天的珠山岩画。他回家不见兵马,不久就被气死了。

另一个传说是:花山上的岩画不是人画的而是天生的。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个靠打柴为生的穷人,在花山砍柴,不小心柴刀滑到崖下,砍柴人为找刀爬到山脚下明江之畔,忽听有敲锣、打鼓、弹琴、唱戏的声音从一个岩洞中传出,使他感到奇怪,便往洞中走去。谁知,看见很多兵马驻扎在那里。有人出来,问明情况,对他说:“你想要什么这里都有,可以自由挑选”,他见山中堆满了闪闪发光的宝物,但他只要一把柴刀和两斤米。从此以后,不断有人到洞里找他们解决困难。后来,一个贪心人去借了不还,岩洞便自动闭了,那贪心人怀恨在心,把这件事上告皇帝,皇帝便派兵去攻打,山洞的兵马因寡不敌众全被杀了。

血、人头和尸体到处都是,映到明江边峭壁上,就形成了岩画。这类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归纳起来,或是对岩画的崇拜和敬仰;或将岩画人物视作神灵,借以惩治坏人坏事;或反映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这些传说故事,只是前人对岩画的理解或借题发挥而已。

除上述流行于民间的传说以外,还有一些则是自宋代以来文人墨客对岩画的破译和认识,或谓“群仙聚饮图”,北京人陶弼咏《仙影山》诗写道:

月氅星冠七大夫。

远看还有近看无。

瑶池侍女成双过,

遗下群仙聚饮图。

自宋代至清代,称绘有岩画的山为“仙岩”、“画山”、“人影山”、“仙人山”等,而将岩画称作“仙人形”或“仙人影”。

我和我的同行,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来到宁明花山,一个偌大的岩画石壁就矗立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驻足画壁前,指点着幅幅振撼人心的画面,而每个图像又宛如一个个精灵或天使,他们富有充沛的生命力和荒蛮炽烈的感情,与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把每个人的心带到了作画的那个时代和岩画所表现的那个世界。

花山,壮族名岜莱,位于宁明县驮龙乡耀达村。

它坐落在宁明县西北部的明江东岸,东南距宁明县城14.5公里。岩画分别处于花山西侧和西南侧的崖壁上。在金字塔般的临江一面,宽221米,高约40米崖壁上,布满着各种各样的图像。许多图像因受大自然的侵蚀变得斑驳模糊,但目前尚能辨认的图像仍有1800余个。凡在左江流域各岩画点所见的图像,在花山几乎都能看到,而有的图像则为其它地点所没有,可谓左江岩画的代表作。其画址场面之宏大,图像之众多高大,分布之密集,地势之险要,气势之雄伟,在国内已发现岩画中是首届一指的,国亦十分罕有,故堪称中国岩画一绝!有人称它是“崖壁上的敦煌”一点也不过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