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岩画
19727400000010

第10章 西北高原画满山(2)

岩画被凿刻在沟中段两座海拔3500米的花岗岩石山上。两山拔地而起,相距200米,在藏语中称这两座山为“扎西德本”,意思是“十万吉祥部落”,大概这在告诉人们,历史上是众多部落游牧之地。

岩画位于石山南面的崖壁上,有的崖壁坍塌,可能掩埋了部分岩画。千百年来,由于风蚀雨淋,岩面呈红褐色,一天中,由于太阳光照射的强度不同,画像时隐时现,扑朔迷离,于是在当地藏族群众中有“仙人”显灵的传说,并广为流传。人们对岩画十分敬畏,并不时顶礼膜拜,直到现在仍有人持丰盛的礼物前去祭奠,以求“仙人”保佑,赐福祛邪。

至今仍富有鲜活生命力的幅幅岩画,像一个个跃动于石壁上的精灵活现着,内容均为动物形象,画像有的分几层构成一组,有的一个动物一组。有牛、鹿、虎、野猪、獐、豹、骆驼等动物形象。

哈龙沟岩画的制作方法是用石器磨刻而成的。

先刻出动物的大致轮廓,而后细沙加水,用石块磨制成图像。线条与岩壁表面均为氧化层所覆盖。

夏布齐岩画夏布齐位于刚察县全集管理区立新桥什布沙滩的边缘,海拔约3600米。这个岩画点所在地,地势平坦,水丰草茂,风景秀丽。作画的石岩拔地而起…岩画凿刻于岩石的东面。作画的石面大约高28米,宽5.6米,只有23幅幸存下来。内容有动物和狩猎。狩猎场面中,猎人身着长袍、手持弓箭骑在马背上,猎取的对象是野牛。

岩画的作者早已长眠于青海湖畔,岩画又没有记下作画者的姓名和族属,这就为我们准确地判断岩画的族属设下了迷宫。为解开岩画作者族属之谜,我们只好求教于古籍记载。据古文献记载,古代活动于青海湖周围的有羌人和吐谷浑人。其中吐谷浑人是一个强悍的民族,它曾在东西3000里、南北1000里的这一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建立政权,并建都于伏俟城,前后活动的历史达350多年。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作画民族是羌或吐谷浑。

天峻县卢山岩画的秘密

青海省岩画犹如遍地盛开的山花,分布在全省13个地点,计有800余幅岩画,除上述青海湖畔岩画外,海西自治州的野牛沟、巴哈毛力、卢山、卢山西、怀头他拉、须特斯、巴利坦等地都有岩画,玉树自治州的巴彤岩画也是很知名的。在所有的岩画艺术花朵之中,青海湖西天峻县卢山岩画是最艳丽的一朵。

卢山位于天峻县北江河乡之南8公里。由天峻县城出发北行,涉过波滔滚滚的布哈河,便到了广阔无垠的大草原,穿过时起时伏的草地,行约30公里左右,便被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挡住去路,这便是江河,江河乡的名字显然取名于此。河畔有一座帐篷,住着一家热情好客的藏民,远方的客人可以在藏民老乡家喝上一碗香喷喷的奶茶,稍事休息。这家老乡有一匹高头大马,有兴趣的话,你可向主人借一下,骑上奔驰的骏马,向东南方向奔去,走几步,便可以看见在江河右岸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山,远望,宛如镶嵌在河中一块巨大的宝石,显得那样稳重、庄严、肃穆。走过一段百花盛开的草地,涉过浩瀚的江河,便到了卢山。

好一个卢山,它隐藏在鲜为人知的原野,矗立于河山环绕的灵地。河畔蔓草莽莽,沁人肺腑的花香不时袭来。匐匍于大地的河水闪闪发光,远望犹如一条银色巨蟒,蜿蜒曲曲,紧紧把宝山环抱。人们将此山唤作卢山,真是名不虚传。

卢山高约50米,山上的岩画磨刻于山东北近山顶的平滑大理石上。岩画集中于一大片平整石面上,稍有倾斜。每当旭日东升时,阳光均匀地照耀在石面上,能使每幅岩画同时“曝光”。

这幅规模宏大的画面,高、宽各有lO余米,它历经大自然雨雪风霜的长期销蚀,岩石变得光滑暗淡,初看起来与山体其它部位并无不同。可是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刻,在太阳光线的平射下,灰暗的石面上突然呈现出远古风采的人物像。内中有执弓搭箭的猎人,狩猎场面,牵牦牛的人,执弓对射的武士,在死牲旁边祈祷的巫师。有的身着奇特的服装。还有牦牛、鹿、蛇、单辕车和象征生殖崇拜的小凹穴。尤以牦牛为最多。从车辆岩画车的形制看,与金文、甲骨文中车的样式一样,也与殷周时代的古墓中出土的车形一样,据此,岩画的时代已有3000年左右,是人们刚刚掌握了第一种金属——青铜那个时代的作品。这些千姿百态的艺术珍品,不仅准确地记录了3000年前当地猎牧人的生活情景,而且从中可以约略地看到猎牧人在远古时期所经历的变迁。

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逐渐形成布满沼泽、长满树林、杂草的自然环境。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生活在这里以狩猎为主的民族、部落便开始雕刻山岩,制作岩画,描画他们别有风味的生活,当时磨刻的图画有两轮、圆舆、单辕,并在车下有一道横轴的车形,还有牦牛、鹿等。再晚些时候,磨刻了蛇,并在周围布满小凹穴,以示男女交媾。到了更晚的时候,敲凿了两匹马。当藏传喇嘛教传布到这里时,藏族喇嘛看到了布满石面的岩画图像后,出于对岩画的困惑难解,便认为岩画是神灵的显现,于是在岩画旁刻下了藏文六字真言,以抒发对岩画的景仰之情。

在大片的岩画画面中,牦牛是最突出的题材,不仅数量多,形象也最有意味。牦牛岩画何以居诸画之首?《系传下》有谓:“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对于古代图像的图画,不独包牺氏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代的岩画作者莫不如是…

牦牛是一种具长毛和蓬松尾的牛,生活在中亚高地山区,尤以青藏高原最多。通常生活在海拔3000~.5000米或以上地区。牦牛属接近鬃封属和牛属。公元3世纪,AeliAnus首先用“牦牛”这一名称,其意为“食草者”。牦牛不适于高温的气候,而表现出很适应于高原的露天生活,整年可处于干冷气候条件之下,并极耐贫瘠饲料。与这种适应性有关的特征为:被毛浓密;能顺利地越过各种地形;能啃短草;皮肤厚;胸腔大;呼吸互换势高于黄牛;冬季能刨雪取食。

家耗牛的分布区遍及中亚山区的高原,特别是青藏高原和周围的山岳,从帕米尔高原和天山西部延伸到阿尔泰山的山脉,再到蒙古和贝加尔湖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牦牛集中在中国,而中国牦牛集中在青海和西藏。1979年青海一省就多达460万头。

卢山牦牛岩画,为我们了解和推测牦牛在青藏高原生活、驯化和役使的历史找到了依据。从画面看,早在3000年之前,居住在青海地区的游牧人就驯化了牦牛,并用于挽车。

格尔木市野牛沟岩画说明了什么

野牛沟画址是青海省岩画最丰富的画址之一,已发现160余幅,是盛开在柴达木盆地之南一朵艳丽的艺术之花。这条沟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纳赤台乡西北140公里。野牛沟是组成斯道沟的四沟之一,位于巍峨峥嵘的昆仑山山脚下,呈东南向西北走向,海拔约3900米。野牛河像匐匍在大地上一条熠熠发光的银蛇穿过此沟。

这条沟十分宽广,水丰草茂,大自然提供的乳汁世世代代哺育着无数的野牛、马、野羊、牦牛和其它野生动物,为接踵而来的猎人和牧民提供了丰盛的衣食之源。直到今天,依然是驻牧于此地的藏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的理想放牧场地。

从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幅幅岩画看,岩画作者所描绘的是一个狩猎世界,有弯弓搭箭的猎人和猎物——各种野生动物。在所有的猎物之中,野牛占有特殊的位置:在160幅岩画中,动物岩画约占90%,而牛约占全部动物岩画的85%。牛有两种:野黄牛和牦牛(牛)。多数牛呈自然状态,在山沟觅食或伫立,有10幅牛作为猎物被猎人瞄准。

牛属于偶蹄目或偶蹄类的哺乳动物。牛科,牛属。一天约8个小时吃草,其余时间休息。牛可全年繁殖。世界所有驯化的牛为一个种,起源于原牛,亚洲原牛的生存地域实际上包括新石:器时代的整个亚洲范围。亚洲原牛的化石遗迹发现于整个亚洲,从黎巴嫩到中国都有发现。早先驯化的牛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无驼峰牛与有驼峰牛(瘤牛),无驼峰牛又分长角牛和短角牛。见于青海野牛沟和卢山等地的牛的种类,除牦牛外,牛的品种比较复杂,其中有瘤牛和小型的矮型牛等。

野牛沟的其它动物形象,还有鹿和骆驼,但数量都很少,说明作画时猎取对象虽然有鹿和骆驼,但并非主要对象,主要狩猎对象是牦牛和野牛。

狩猎的场面不是太多,但却十分精彩,猎人和被猎取的野牛全部被敲凿或磨刻在敞亮的石面上,牛取侧面像,有的猎人跪在地上,表现的是弓箭离弦而去之前一瞬间的姿态。其中有一幅猎牛图,只见有两个腰间佩带武器的猎人并列地站在野牛之前,牛低头伫立着,似乎并没有发现猎人的箭头已对准他们的要害处,看来,前面的牛群已在劫难逃了,强烈地表现了猎人想猎得野牛的愿望。在当时狩猎人看来,人们通过模仿就可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他们将狩猎图画刻制于石壁,就可以真正影响狩猎活动。这类果必同因或同类相生的巫术思想,虽是一种被歪曲了的自然规律的体系,但它对传授狩猎技术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