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索尼法则(世界500强企业发展丛书)
19726100000013

第13章 制造二(5)

我在TV8—301出售后,马上就被通知参加TV-5—303商品设计项目的开发。这一开发项目,在外界毫不觉察的情况下,完全秘密地进行。建造秘密房屋,20来人组成的小组闷在里面进行。开发期间,对外发布时都不称TV5—303”,而称“SV-17”这一试验号码。“SV-17”的17是17英寸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索尼假装开发17英寸的放置型彩电,实际上在做5英寸的超小型便携式电视。

微型电视在小型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小小的箱子里要消耗15瓦特电力。另一方面,由于高压放电会使晶体管和别的零件烧坏。因此,在所有设计中散热是一大难题。在散热方面,安上电动机用风扇驱散热量是最好的办法。但因为是电视机,里面风扇转动会发出声音,吵闹不已,因此不行。如何使内部空气很好地流通,成为散热的要点。为了调查最有效的空气流动情况,使用了香烟的烟雾。我过去乘过滑翔机,在飞机的流体设计场合,人们利用线烟烟丝流动来观察空气的流动。从这一经验出发,我产生了利用香烟烟雾的灵感。

在桌子与桌子之间安置设备,我到下面去,制造上升气流,然后一个劲地吞云吐雾。因为这样在仪器上可以看到空气的流动和温度的变化。从哪儿开个洞空气流动性最好、温度会降低呢?通过这种做法加以确认。结果弄明白了,出口必须比入口开得更大才行。也就是说,为了充分散热,上方和后侧,必须设计成透露可见的。因为这个实验,我成了一个烟瘾很重的人。

有关小型化问题,真是一言难尽。1958年的商品中,有一种叫做11R—610的收音机。它只有烟盒大小,在世界上卖出很多。有一次,盛田先生断断续续地说:“万宝路盒子大小的收音机,能做出来就好了。胸前的口袋里能嗖地一下放进去。”“是啊,我做做看。”我回答说。我提出设想开发出来了TR一610。其要点是刻度盘和音响可以同轴操作以及使用蘑菇型喇叭。前不久,当时的样品偶然从哪个地方冒出来,好像被扔进了垃圾箱,被以前的部下看到了。他捡来交给了我,这事引起一阵骚动。虽然不知道是谁已经觉得它是废品了,但它却让我怀念不已。

小型化现在被认为是索尼引以为自豪的特色。当时,井深先生等人想到“做出更小的便携式东西”,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方针。那时像索尼那样的小公司,如果只生产世界上已有的普通产品,瞬间就会被挤掉,破产而终。那么,怎样做才能和别的公司区别开呢?有一个方向即把商品的各种功能撮合在一起使其方便使用。这个方向谁都能做到,索尼没有选择这个,而是运用“小型化”这一战略进行市场占领。

首先就面临产品出口问题。要想大量出售电视机,不打进美国市场不行。只在国内出售,数量有限,无利可图。那么,要在美国市场出售,怎么做才好呢?在已经生产了大的放置型电视机的地方,很显然,顾客对后来生产的索尼电视机,恐怕不会扭过头来看一眼。因此,索尼认为不如全力以赴生产以小为特色、去哪儿都能自由搬动的个人式电视机。

通过“小型化”,把电视机做成个人性质的产品。通过TV5-303,索尼似乎向世人推出了电视机的个人化方式。而且,商品小的话,搬起来比较方便,因为小,运输起来也很方便。此外,从技术上讲,小型化的确突破了技术的界线。小型化和一件商品集中各种功能,从技术上讲是完全不同方向的两个问题。如果是简单地模仿制造,别的公司马上就能做出同样的商品,小型化决不局限于这一水平。因此小型化尽管带有相当的冒险性,但从任何人都难以追上这一点来讲,是极高明的市场策略。

在放置型电视好不容易开始出售的时期,突然考虑“从现在开始,出售5英寸的便携式电视机”,这的确是个大胆的想法。这种极具索尼特色的占有市场的特点,表现得清楚明确。我想,索尼对于小型化的偏爱,在小型化成为公司的市场化战略之前,它恐怕只是技术人员的梦想。我也是这样,作为技术人员,本来就很喜欢小的东西。井深先生也是,特别喜欢小玩具,一直玩弄着这种东西。轻薄短小,对于工程师来讲是一种梦想。制造东西时追求更小、更精、且高品质的目标,就是向技术的极限挑战。因此,技术人员一直在紧紧追赶着梦想,在使物品轻薄短小的道路上前进。索尼正是这样的公司,它与技术人员一起去追求他们的梦想。

我做晶体管收音机,做晶体管电视机TV8—301,接着做微型电视机TV5—303,从开发干到制造科长。在这期间,一直对小组的人说:“现在你们正在生产这个收音机或电视机的50人,是全世界50亿人中仅有的50人。仅仅这50人,正在生产将在全世界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商品。因此,加油干啊。”这样说,就鼓励了大家。实际上,我自己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无论对我提出什么样的难题、看似过分的要求,我只会想:“如果做出了这个,的确很有意思,不做不行。”

这种想法本身就是索尼的向“世界第一”挑战精神的基点吧。

集中10公升的脑汁才能赢

1970年我任爱华技术部长,负责所有音响器材。我在索尼做过收音机、电视机,但没有做过录音机,到了爱华才开始负责制造与音响相关的产品。

1983年又回到索尼,职务是事业本部部长。事业本部部长,从设计、开发到材料、工场等都要过目。因为要负责从商品开发到生产、销售,因此被称为“孵蛋”的工作。例如蛋怎么被孵化,怎样加暖加热,时间怎么安排,我从事的正是有关方法的工作。

在索尼,“孵蛋”就是开发出来的新技术。也许人们觉得新技术开发出来了,就会自动地变成什么商品,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和生出来的蛋一样,加温方法、照顾方法、翻动方法不同,即使采用同一技术,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东西。

“孵化”就是不断调整这些方法,以便在最佳时机生产出最高品质的产品。还必须考虑如何调动与索尼合作的外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如何调度他们的工作。这项工作没有热情和良好直觉是难以胜任的。

从“孵化”的观点来说,索尼显然有其独特的做法。用合作工场的人们的话来说,每个工程师似乎都有各自的个性,他们估计这次是这个人负责,应该这样做,下次可能是那个人负责,恐怕会要求他们那样做,似乎能很巧妙地适应不同的工程师。

那么,在“孵化”工作上的索尼特色究竟是什么呢?举个例子,开发某一产品时,一般是开发技术人员通过物资部门,筹集螺丝、轴承等。而索尼的技术人员直接到合作工场、零部件厂的技术人员处,“我要这个”,“这个东西不能做成这样吗?”直接与他们商谈,连零部件的设计都参与。

于是,就能说出“这个不能这样吗?”“似乎能做到这样”之类的话,自己亲眼确认后再进行设计。这种把外面的工作人员都牵涉进来的开发方法,的确是索尼特有的做法。

我在担任日美半导体协会的会长时,美国同行特别要求“点接触不行。点接触做出的商品,只能是常规商品。不依据厂家拥有的技术设计,是做不出新的革命性商品的”。就是指索尼的技术开发人员和零部件开发的人员,直接到现场进行信息交流,确定什么是真正必要的再进行开发。而这正是索尼设计产品时的做法。

我返回索尼时,索尼的音响部已是几乎要陷入赤字的事业本部。于是,我最先在这个部门进行改革。

我回来时,音响部的技术人员只是依赖资料,连合作工场的技术员的面孔都不知道,也没打算去结识他们,因此连自己使用的材料价格都不清楚。材料全部由专人管理,技术人员如果想计算自己所设计产品的材料费时,如果不依赖管理物资的人是计算不出来的。处在这种状况下,根本不可能开发出新规格的产品。

我对进行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说:“你们的脑汁就算有3公升,对方也是用3公升的脑汁在工作。如果竞争对手用了3公升的脑汁,我们不集中10公升的脑汁来工作的话,是不可能赢的。10公升的脑汁从哪儿来呢?其中不加进零部件生产者的脑汁不行。不这样做,在竞争中是不可能赢的。知道吗?而且,如果只开动三分之一脑筋,10个人的脑汁集中起来也只有3公升,把每个人充分转动的1公升脑汁集中起来非常必要。总之,我是说,不吸纳别的技术,怎么能与外人竞争呢?”大家都明白了我的意思。

于是,全部为设计而努力。设计做得彻底的时候,实际上可以得到很多情报信息。以前的技术人员,就像寄居蟹藏在壳中一样,过着非常安稳的生活。由别人供给物资,这样他们当然很高兴。把这样的寄居蟹从壳中拉出来,让他们面对大海,用自己的脚走路,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认为真正好的材料,做出只属于自己的产品。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将得到各种各样的情报,受到启发、触发,做出新的产品。

在和美国人谈话中清楚地知道,他们进行工作的方法是分工式的,完全没有理解设计的思想。我到了爱华,亲身体会到这些,所以有机会思考形形色色的问题。

我曾到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学习了电视的设计及生产。从日程安排上可以看出,到什么时候,谁完成了哪样东西,完成了哪一部分,这些进程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但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这种系统只单纯地考虑进度快慢,没有考虑商品品位的高低。整体商品经常是被顶层的人物掌握着。因此,制造各个部分的人们尽管在从事制造商品的工作,对最终的商品并没有什么意识。自己正在做的东西将作为什么样的商品拿出去呢?它有哪些创新,哪个地方出色?这些竟然与自己无关,自己仅仅制作其中的一部分。这样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感情、激情,更不会抱着哲学理念,产生主动意识,去做自己该做的工作。那时我切实感到:“美国这种做法失去了制造产品的热情,商品的竞争力最终将衰弱。”在制造一种商品的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是,从我们这些工程负责人到只担任一个零部件的技术员等所有的人,都必须对这一商品有认识,并更进一步想到商品的使用者。

为此,必须实行彻底的信息共有。有了情报,小组的人就活跃起来了,必须做的事情在你让他做之前,他自己就主动做好了;缺少的材料不依赖别人,他自己就想出来了。

我祈愿所有与索尼商品有关的人,理解那件商品所寄托的梦想,承认它的价值,并共同努力。我就是这样工作过来的。我想如果把梦想比作足球的话,面对球门,把一个球郑重地踢进去。这就是我在索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