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古代谋略与教子之道
19726000000021

第21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教育孩子认识世界的谋略(3)

孔子所在的时代,是谋士、说客满天飞的时代,每个人都在积极推销自己,因此,要有善辩之才,就必须巧言令色,以此吸引对方的注意,推销自己的主张。以战术上讲,巧言令色是必需的,但这种推销术,往往掺合了许多水分,给人带来判断上的困难。孔子的意思并不是单纯反对巧言令色——口才和表演才能很好的人,而是要告诫人们,对于这类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单从语言和外表就轻易地相信别人,要善于从他的行动中来考察,这样才不致受蒙骗上当。

人是世界组成的重要部分,青少年要认识世界,就要学会辨别是非善恶,识别人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比如,现在有些人贩子,就专门抓住少年儿童好奇心重的心理,对他们花言巧语、略施小惠,答应带他们到向往已久的地方旅游或帮助孩子完成一件大事。有些孩子不懂区分这些坏蛋的花招,便上当受骗了。有的女孩子生活在县城或农村,但对城市的生活向往不已。有的骗子就以招工为名,令女孩子欣喜若狂,也不管家人的反对,在不知他人底细的情况下就偷偷离家出走,结果被迫沦为娼妓或被贩卖到外地。有的孩子因一时意气用事,或受父母责骂,便离家出走,到异乡时举目无亲,便有一些“好人”照顾,在巧言令色或恩威并施的情况下,加入了犯罪团伙……诸如此类,这些报道经常可以见到。这些孩子都是因为是非观念淡漠、没能分辨花言巧语而致上当受骗的。因此,在孩子们开始面对世界时,父母就必须给他们以教育,对那些巧言令色的人要特别加以注意,免受其害。

另外,也要告诫孩子不要做巧言令色而言行不一的人,《狼来了》的寓言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意在教育孩子不要说谎,不要有欺骗行为,否则可能后果严重。

说到说谎,这里有个父母的教育问题,有些时候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比如,孩子因为做错了事而承认了错误,父母却在气急之下,照样责骂一通或拳棍相向,使认了错的孩子感到非常委屈,认为如果自己不承认错误,不把事情揽到身上就不会受到如此的惩罚,于是便悟出一条歪理:最好不要说真话!可见,这些孩子说谎是因为父母不允许他们说真语。

另一种情况是,父母逼着孩子说谎语:有些父母只许孩子报喜,不许孩子报忧。如果考试成绩100分,便大加奖励;如果成绩差了,便脸布阴云,罚背书、重做作业、取消一切活动的权利,甚至还会挨揍。搞得孩子神经兮兮,如果成绩稍不如意,就不敢汇报,为了免遭惩罚,被迫想出一些借口以蒙}昆过关,一而再,再而三,“技巧”越来越纯熟,慢慢地养成了说谎的习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赞赏孩子说谎,如果孩子说了假话,父母不但不批评,反而加以称赞,认为他够“精明”、“醒目”,这样,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并不反对说谎语!

当孩子一旦真正染上说谎的恶习时,再要纠正时恐怕为时已晚了。

说谎与欺骗只有一步之差,小时说谎,大了就可能行欺骗行为了,因此,说谎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要纠正孩子的说谎恶习,首先就要家长从自身做起,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要为孩子提供说谎的机会和可能。切记孔夫子的话:“巧言令色,鲜矣仁!”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

青少年要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是认识人,人是复杂的因素组合,人际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别说刚刚接触社会的人,就是成年人也常常慨叹人生难测,人心叵测,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人际关系的漩涡中翻腾、苦恼。因此,在这一章中,我们用较多的篇章来探讨家长教育青少年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人心的谋略。在《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的对话:子贡问日:“乡人皆好之,如何?”子日:“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日:“未可也。不如,乡人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要以别人的判断和评价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大家都喜欢的人物,要加以深入观察,大家都感到讨厌的人物,实际情况如何,也应该加以考察。人们都讨厌的人,未必就是坏人,人们都说好的人,也未必就是好人。于是,孔夫子得出的结论是:“众恶必察,众好必察。”

因为,人是有很多种类型的,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不一样,有的活泼,有的孤僻,有的锋芒毕露,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天真无邪,有的深沉老成,有的城府很深,有的口无遮拦……不论哪一种人,都有可能遭到别人的非议,有的因利害关系,有的因性格相异,有的因志趣不投,有的纯属无聊,在这个互为联系的世界里,一个人不可能投合所有人的标准要求,受到这样那样的非议是很自然的事,特别是有利益冲突时,便会有人有意中伤,恶意诽谤。因此,在诸如此类的综合因素之下,要认识人心将是一大难题,如果单靠别人的评价来做出自己的评判,就难免失之偏颇了。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的谋略,就是教育孩子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判断人,辨别是非。隋朝杨广为争太子位,用诸多手段来笼络朝中大臣及后宫嫔妃,上下一致都争相称善,结果却是个弑父篡位、骄奢荒淫的君主;魏文帝曹丕,在与弟弟曹植争位时,也是施展各种手段,待人崇德有礼,以至左右无不说他好,终于打败曹植而登上太子之位。在中国历史上为争皇太子之位或皇位而大耍手腕的人多不胜数,他们往往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用礼仪慕敬来博取别人的好感,一旦达到目的后便原形毕露,与原来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相差甚远。因此,对这些人不得不防,必须做到“众好必察”。

也有一些人,他们生性洒脱,不与时俗为伍,不媚伪,不阿权贵,不同流合污,因而不为世人所好,更不为昏聩的君主所用,这些人在当时世人的眼中是怪人、奇人,遭到诽谤和中伤。如楚国士大夫屈原,满腔爱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极端绝望之际投江自尽;魏晋之际的嵇康、阮籍等人,不满当时司马氏倾夺曹氏政权,愤激不平,义形于色,而又无可奈何,以纵酒颓放来蔑弃司马氏所提倡的虚伪礼教,时人谓之“竹林七贤”,他们终为世所不容,其中嵇康被诬陷而死;清代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人正直不阿,因助农民胜诉,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与当时的时尚不相符,因此受到排挤和打击,在当时也没有什么好名声,但却是历史上的名人贤士,如果只以当时的社会评价标准来评价这些人,必然没有什么好的名声。因而,孔子的“众恶必察”就是提醒和告诫人们不要只看一个方面,而要加以深入观察才能下结论。

巧言令色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别人的评价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而自己的主观好恶,会更严重地影响我们的判断。所以,孔子又提醒人们:“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篇》)人很容易由于自身的好恶,而加给对方强烈的情感,即使是好人但由于您在感情上憎厌他,也会把他评价得很低,而你的至亲好友,即使犯了很大的过失,也会为他袒护。这是通常人所会犯的评价错误,由于这种评价错误,还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春秋时期,晋国有名叫祁黄羊的大夫,有一次,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缺少一个县令,您看谁去做这个官合适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合适。”平公说:“解狐不是您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去当南阳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啊!”平公说:“好。”于是任用解狐,国民都很称赞。过不久,平公又问祁黄羊:“国中缺个尉官,您看谁可胜任?”祁黄羊答:“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您的儿子吗?”

祁黄羊答道:“您问谁可胜任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啊!”平公说:“好。”于是又任祁午为尉,祁午确实很胜任。孔子对这件事的评价是:“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确实,能够像祁黄羊这样能不以个人的好恶来举荐人的贤士是很值得称道的,可见他对人的评价标准是较为客观的。

青少年在认识世界时,要培养识别人的本领,既不要被巧言令色所迷惑,也不要被别人片面的评价所蒙蔽,更不能为自己的好恶所左右,要学会客观地评价人,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