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19725900000032

第32章 发现管理的“灯下黑”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运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企业管理职业化进程,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窨习惯运用企业管理学经典的“四要素”论以图提高企业运营绩效之时。国内有学窨对这一自上世纪创立的管理学经典理论提出质疑。

2006年9月26日,这位不唯权威论的实践主义者——知名管理学家王建国登坛中联重科,他作为”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中联重科分场特邀的第三十一位嘉宾,首次在家乡提出拜传播自创的现代六维管理理论。引领湖湘企业家发现企业管理中易被熟视无睹的“灯下黑”,以及西为中用的管理体系的盲点。

王建国简介

知名管理学家,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新市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MBA与案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在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Monash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报纸杂志发表了大量学术和评论文章,由他提出并创立的王氏1P营销战略、王氏六维管理理论,在学术与实业界引人关注。

发现管理的“灯下黑”

——王建国论管理变革之道

经典论像“唐三藏”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沿用至今的“四要素”理论,将管理的职能概括为四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其综合作用的最高原则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个被西方视为金科玉律的管理学经典,王建国教授却发现其存在着“先天缺陷”。换言之,这套理论只关心企业做事的效率,却全然不顾所做之事是否合理,就像((西游记》里正邪不分的“唐三藏”。

王建国举例说,根据管理学“四要素”理论,凡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同作用,使企业运营卓有效率的企业,不论其生产的产品是黄油、大炮,还是害人的鸦片,都可称得上是科学管理下的成功者。他认为,这种将管理学唯工具论的定位,在面对不可为而为之的经济活动时,容易陷入“助纣为虐”的尴尬境地。

为此,王建国创立了现代六维管理理论。在该理论体系中,他将管理按权重大小,依次分为六个维度,并确定其在管理中所司职责:

▲文化管理:怎样做正确的事

▲信息管理:怎样做真实可靠的事

▲知识管理:怎样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艺术管理:怎样做漂亮有美感的事

▲权变管理:怎样变通地做事

▲执行管理:怎样把事做成功

为什么要用六维管理理论改造西方管理学?王建国认为,西方崇尚理性和科学,他们把管理的核心主要归结为科学和战略,归结为做事的正确方法;科学是抽象的学问,它只有在具有理性的、共性的和客观的地方才能使用,在非理性的,不具有共性和客观性的地方不宜使用;管理存在理性、共性和客观性,但更多的时候表现为非理性、特殊性和个性。所以管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文化、艺术、信息和权变的管理。管理中科学的部分可以适用于任何地方,但文化、艺术、信息和权变的部分只能因时因地制宜,即科学和战略管理的作用受到文化、艺术、信息和环境的约束。

只用正确的方法做不好管理、办不好事情,比用正确方法做事更重要的是事情本身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样,做事的权变性和艺术性也很重要——没有文化,知识可能有害;没有信息,知识无处施展;没有权变,知识僵化教条;没有艺术,知识空洞乏力;没有执行,纸上空空谈兵。

“雷锋”PK“李嘉诚”

如果让您评价“雷锋”、“李嘉诚”谁更成功,会作何选择?以注重效率的经典管理学做工具评判,李嘉诚显然胜算更大。以王建国六维管理模型为工具,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位财富天壤之别的名人,在成功的价值天平上难分伯仲。这主要基于“六维”之首位的文化管理所作判断。

六维理论中,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为组织确立一套做人做事的行为价值标准,以此来判别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事情,什么事情是错误的事情;判别那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哪些事第一重要,哪些第二、第三重要。特别对于企业第一价值观的确定,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价值的排序,王建国以著名诗人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一诗为“模型”,诠释文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王建国以“沃尔沃”、“奔驰”和“丰田”汽车为例,诠释这三家制造技术不相上下但企业文化各不相同企业的殊途同归的成功:“沃尔沃”企业文化追求的是“经济诚可贵,豪华价更高。若为安全故,二者皆可抛(安全第一,豪华第二,经济第三)”;“奔驰”企业文化是“经济诚可贵,安全价更高。若为豪华故,二者皆可抛(豪华第一,安全第二,经济第三)”;“丰田”企业文化是“豪华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若为经济故,二者皆可抛(经济第一,安全第二,豪华第三)”。三者不同的文化确立了它们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资源优化配置排序,从而形成企业的不同个性和产品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在行业中不可撼动的垄断力和鲜明卖点。

在王建国的六维管理模型研究中,价值排序并无优劣之分,因此成功主要取决于对于第一价值追求的极端程度,他称之为组织的动力系统、追求方向和激情源泉。

他说,以自由为第一价值观的裴多菲成功树立了个人品牌,爱情至上的唐明皇也以“情”留名至今;同样的,雷锋和李嘉诚各自虽追求不同,却均因做到极致,而自扬名经久。

“钓”美眉与“卦”选郎

信息对于管理和决策的影响,王建国讲了两个故事予以说明。

一个是现代版的“孔雀公主”——某男子钟情一美眉,欲求之却恐遭拒,多方了解知该女子爱好及生活习性(收集信息),选取她常去的某电影院,制造际遇和机会,初步博得她的好感及信任;随后,步步为营,在该女子的生活小区频频不期“巧遇”,通过人为制造的“缘分”(以充分掌握女方各方面信息为前提),辅以其老到的恋爱技巧,终获芳心相许。另一个是老旧婚恋——某深宅女子待字闺中,有张三、李四两郎同时托媒求亲,女子对两人毫无所知(信息为零),却被要求两选其一,无奈,在人为无法决策情况下,只得卜卦求果,听任命运安排。

王建国研究认为,在六维管理模型中,信息管理的核心是获得事物的确定性程度,力求做真实可靠的事情。事物确定性程度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没有信息,用于作决策的知识就失去了舞台,就像没有光线条件下的视力如同瞎子一样。没有关于事情确定性程度的信息,做事就是盲目的!盲目地做事,天大的本事也是白搭,因此,在管理中,信息的获取和真实性确认十分重要。完全信息叫确定;完全没有信息叫不确定;部分信息叫风险。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有信息的条件下用科学作决策;没有信息的条件下,科学决策往往容易失效,或者鞭长莫及。

“青草”or“皮鞭”御牛

当你需要一头疲惫的耕牛继续前行,可选择的方法有两种:青草或皮鞭——前者以温情诱导,后者则是靠武力威逼恐吓。在王建国教授创建的六维管理模型中,“青草”占据一席,是为艺术管理。

王建国认为,艺术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用艺术而非科学的理性,激励和领导不同的个人或团队追求特效和美感。人性有理性和共性的一面,更有非理性和个性的一面,前者用科学管理有效,后者用艺术领导才有效。一旦管理失去对被管理者的非理性和个性的敏感,它就不能用特殊的方法激励和领导特殊的人群。

他研究认为,艺术管理的境界是人性、自然、简单、和谐、特效和美感。比方某学校要对困难和富裕家庭子弟采取不同的学费收取标准,如果学校确定的学费标准是七千元,却要向富人子弟收取一万元,这笔学费肯定难以收上来。但如果学校将学费标准确定为一万元,同时出台规定困难家庭子弟可补贴三千元,学费就容易收上来了。这两种收费方法在科学上是等价的,但在艺术上不等价,后者是艺术的方法,取得奇效!如果人是完全理性的,这两种方法应该带来同样的效果。由此可见,没有艺术,科学的“表情”可能是冷漠和残酷,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艺术与科学具有不同效用。

吃“王八”与养“水鱼”

十几年前长沙“水鱼”由贵到贱的故事,也成了王建国教授六维管理之知识管理的分析案例。

他说,多年前,长沙某餐馆以昂贵的野生水鱼主打致生意火爆,很多人吃过抹嘴走人却不做他想,独有一人,从身价不菲的水鱼上看到了商机。他首先找来一位善养牛蛙的人,请他以此道探索养水鱼的彼道,随即找来有钱投资的朋友,三人合计成立个公司,专事水鱼养殖。他的一个创意,使知识和技术通过创新,价值在市场获得升华;促使安逸的货币流动起来,恢复了创富的秉陛。规模养殖使水鱼生产成本锐减,企业收益可观。

王建国认为,在六维模型中,知识管理是以战略管理为核心,它告诉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科学、策略、制度、流程和技巧等管理手段都是知识管理的范畴。知识管理追求效率,它以文化和信息为前提,以理性、普遍性和客观性为基础。但是,在事情本身是错误的、不确定的和没有普遍性的以及决策者是非理性的和主观的情况下,知识管理(科学、策略、制度、流程和技巧等管理手段)没有用武之地。

当代西方管理学主要是一套知识管理系统,它以计划管理为起点,以战略管理为核心,强调制度和流程管理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为知识的普遍性、通用性和可学性,所以知识管理不可能保持长期垄断,知识管理创新是保持知识管理领先地位的唯一途径。

“厚黑学”与“空城计”

过去人们对“无商不奸”潜规则的遵从,在倡导诚信的新商业文化时代,急需调整与摒弃。类似的,曾经大玩“空城”之计的诸葛孔明,若在当代再如法炮制必定玩完,因为再聪明的谋略也躲不过侦察机的法眼。王建国由此“延请”出六维管理之权变因素,提出权变管理的核心在于权衡环境变化。

王建国指出,环境变化时,文化价值观会随之变化:过去正确的事,到现在可能就不对了,今天的不合时宜到明天可能又很正点。环境能改变文化,同时改变人的价值判断。20世纪七十年代,投机倒把是为非法,现在社会却鼓励商品流通。知识也是如此,牛顿构建的经典物理学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显片面。信息是环境的标识,会随环境而变,环境也将改变艺术标准,譬如唐朝以胖为美,当代以瘦为美。

他由此得出结论:变化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变通管理方法尤其是变通控制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的动态满意。文化、信息、知识和艺术都随着时空和情境变化而变化。如果环境已变而不懂变通,文化、信息、知识和艺术会成僵化无用的东西。

“嫦娥”与“菜特兄弟”

中国百姓的飞天之梦,靠“嫦娥”遥寄了数千年,到20世纪初美国“莱特兄弟”成功造出人类首架飞行器,飞天才真正从梦想变为现实。王建国认为,成功的企业管理亦同此道,首先要有激情与梦想,再通过寻求规律,以科学手段达成目标,这即是执行力管理。

王建国指出,执行力管理是通过对:艾化、信息、知识、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最大化。执行力是整体而非单维概念,五种单维执行力之间的关系遵循木桶原理(即木桶盛水高度由围板中最短块木板的高度决定一一编者注),其中任何一种执行力的缺失,可能导致整体执行力大打折扣甚至完全丧失。

他研究认为,没有文化执行力有如“行尸走肉”般做事,这时其他四种执行力会因丧失灵魂统领而失效;没有信息执行力有如“蒙上眼睛”做事,决策失去信息依据,此时知识执行力等于零,文化、艺术和权变执行力会“深一脚浅一脚”般大打折扣;没有知识执行力有如“赶鸭子飞天”,它使其他执行力失去效率;没有艺术执行力有如“用鞭子赶牛耕田”,不能有效激励和领导人们积极工作,这时其他执行力将事倍功半;没有权变执行力有如“食古不化”般做事,会大大增加其他执行力失效的几率。因此,管理的整体执行力,是五种执行力平衡协调发展的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