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19725900000027

第27章 解读中国经济“神话”

上个世纪,我国学备最为关注的是“世界经济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经济学家来到中国,他们迫切想知道的是“中国经济将如何影响世界”。

众所周知,从1978年开始实现经济飞速增长的中国至今已持续28丰的高速度,打破了由日本保持的自“二战”后创造的经济持续高增长纪录。这种令西方经济学家“晕眩”的“神话”还能演绎多久?“十一五”规划纲要能推动这种高速继续么?

2006年3月16日,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姚景源登坛中联重科,对此一一解读。

姚景源简介

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1 950年出生,吉林长春人。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世界经济专业,获硕士学位。曾任国家经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国内贸易部商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曾担任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安徽省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安徽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现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

解读中国经济“神话”

——姚景源论“十一五”规划纲要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

宏观经济四大亮色

对于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姚景源用16个字做了概括: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对这些看似“抽象”的评价,他具体进行了说明。

从“大哥大”消亡看“快”

曾经“牛皮哄哄”的“大哥大”,如今已成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物品。姚景源说,这是百姓能感觉到的中国经济增长之“快”。

姚景源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市场的手机拥有量从1万台增长至3.9亿台,这只是“快”在居民生活领域的小小例子。体现经济增长常用的GDP指标中,中国高达10%左右的增幅已成国际翘楚;经济总量紧随美、日、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此外,在生产领域,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位列世界前茅;高速公路里程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钢材生产总量赶超美、日、英、法,跃居世界第一。在生活用品生产领域,全球每生产的三台彩电,就有一台产自中国;此外,中国鞋子和服装产量也增长惊人——相当于每年为全球每人做一双鞋、缝三件衣。

从“口袋”增收看“好”

姚景源认为,效益较好的标志是三个:经济主体的“口袋”都不同程度鼓了起来,三个主体分别是政府、企业和个人。

政府“口袋”即财政收入。2000年我国财政收人13000亿元,去年突破30000亿元,这是非常好的增长态势;企业“口袋”是利润。特别在工业企业,正经历利润增长的黄金期,每年高达30%左右的增幅,已经令许多国际企业和投资机构心痒难耐,比肩接踵,纷至沓来;个人“口袋”是城乡居民收入。至去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达14万亿元,比2000年增加约7.7亿元,与我国全年18.2万亿的GDP总量相差不远。在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突破一万元。在农村,尽管农民收入低于城镇,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正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保证农民增收。

粮价看“稳”与手机看“活”

姚景源认为,经济运行的另两大亮色,可从粮食生产稳定、市场活力增强略见一斑。

他说,有的经济学家担心中国出现通货膨胀,事实上,物价上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粮食问题。近年来,中央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增产平稳,价格波动不大,确保宏观经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在展示市场活力方面,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已超越工业产品其他门类,成为市场最大产业领域。该产业的茁壮成长不是靠政府文件支持,而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市场活力之强之旺。

变革的经济根源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二战”后的日本曾创下连续16年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奇迹。现在,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在创造了长达28年的高增长“神话”后,其后续势头还能锐气更甚于前吗?

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大步向前的背后,制约前进的瓶颈已逐渐显现。正是基于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且在《纲要》中,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进行科学谋篇、布局。

60%的“Made in China”

姚景源介绍,近年他赴英国考察时,特地到商场去看其销售的服装,发现约有60%是“Made in China”,但没有一个品牌是中国的。在英国,最便宜的衬衫卖30英镑一件(约合520元人民币),而中国出口时售价仅为3.5美元一件(约合28元人民币),收获这巨大价差的是品牌拥有者。

姚景源认为,((纲要》之所以将“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列为“十一五”战略重点,目的即是希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模式。尽管在去年,我国出口达到了30%。的增长率,但这主要是建立在工资成本低、社保成本低、环境成本低等基础上的数量扩大型出口。希望以此辆“马车”拉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显然难以为继。

姚景源说,通过自主创新,促进生产资源性产品、能源性产品、服务类产品的企业进行相应改革,使价格体现出市场的稀缺程度,才真正有利于经济良好运行,使出口更加强势,与投资、消费并驾齐驱,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工业将保持较高发展速度

今年经济运行将有何可期待的亮点?姚景源认为,从支持经济发展的动因看,今年工业还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他说,去年,我国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60%,实现了1995年以来最快的增长。

其中电子通讯设备、电气机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冶金化工等五大行业,在工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工业向重化工业和高科技方向发展。

今年,我国将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国家政策也将向第三产业倾斜;在投资和消费关系上,将重点抓消费,使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在增加居民收入方面,提高农民收入是工作重点。

重要的是缩短城乡差距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城市的变化明显大于农村。有人担心,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城市越来越发达,城乡差距是否会因此更为加大?姚景源认为,((纲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十一五”战略发展重点,而且摆于首位,足见政府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与信心。

在农村,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中之重的问题。据介绍,在农村,尚有26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至去年,尽管城乡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之比约为3:l,但城市居民收入都为货币收入,农民是货币加实物收入,其中实物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20%。30%。在消费方面,城市居民纯属消费“单位”,其收入主要用于个人或家庭消费;农民则不同,属消费兼生产“单位”,其收入除支付个人和家庭消费,还有较大一部分用于生产性支出(如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等)。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占人口2/3的农村居民仅消费了市场1/3的商品。

以彩电为例,每百户城市居民彩电拥有量为130台,每百户农村居民仅拥有60台。

因此,要真正解决中国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缩小城乡差距,从而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源。

有钱挣,钱敢花

拉动经济增长一般靠“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消费市场屡屡不尽如人意。姚景源认为,《纲要》将“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列入“十一五”战略重点,并且强调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

经济学认为,消费需要两大因素:消费欲望和货币支付能力。对于富有者与贫困者,两大要素并不同时具备;中间收入阶层的消费又取决于两个预期:对未来收人的预期和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在中国现阶段,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居民有一定的社会保障,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却缺乏保障或社会保障不够健全。这种现状最终导致城市居民依然独享社会消费主体地位,而农民消费市场迟迟难以启动。目前,在中国各大银行,高达数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即是人们为获得未来保障而放弃了的今天的消费。

如何用符合经济规律的方法扩大消费?姚景源认为,《纲要》已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即: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措施将能够让包括农民在内的中低收入阶层增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减轻预期支出的压力,做到有钱挣、钱敢花。到那时,“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才能真正履职,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奋“蹄”急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