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19725900000016

第16章 选准驶向成功的航线

2004丰年底,印度洋一声暴吼顷刻掠走十几万条人命,这种足以让人类谈之色变的海啸,并非只爆发于自然界。20世纪80年代末,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已经令“灾情泛滥”的国家大批企业“尸横”商海。进入21世纪,一体化加速使世界经济领域的“蝴蝶效应”日盎显现:国际上,油价及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中国经济“深呼吸”时隐约感觉到“氧含量”下降;2004年二季度以来,美、日、欧经济出现增长率下滑“浪头”,已轻轻拍打到中国经济进出口的“海岸”……这些错综复杂的经济事件和现象,将如何影响2005年中国经济走势?企业如何把握商海“潮讯”平安起航?

2005车1月19日,著名宏观经济学家王建登坛中联重科,为湘企掌门人一一解答。

王建简介

著名宏观经济学家,1954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同年到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工作,1992年任研究员,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任国家计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他曾获“中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并被评选为“1988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多次参与起草重要文件。其主要代表作《关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1987年),提出在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大进大出的加工型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构想,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为党中央制定和提出“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选准驶向成功的航线

——王建论企业发展风险与机遇

央行不大可能再加息

在许多老百姓看来,家庭储备的现金越多抗风险能力似乎就越强。现实并不全是这样。对于一个国家,外汇储备也并不:是越多就越好。王建认为,美元币值动荡,追求过高外汇储备有如“累卵”,原指望提高抗风险能力,结果反倒可能平添更大的风险。

近年来,由于大量国际产业资本流人中国,加之连年贸易顺差累积、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我国外汇储备至2004年已高达5000亿美元。目前,美元由于美国贸易和财政“双赤字”被迫走贬。美元贬值,一方面使我国以美元为货币形态的外汇储备缩水,同时又逼迫更多的国际投资人把人民币作为保值货币。2004年,我国因加息加大了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为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再推波助澜。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提高人民币利率,加大与美元的利差,势必导致更多国际“不明外汇”加速流人中国。外资流人需央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以收购外汇,因此,本来为抑制货币需求而加息,却由于加息反而增加了货币供给。因此,王建推测,2005年,央行不大可能再延续加息做法。

三驾马车投资逞强,长沙制造意犹未尽

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9%以上增速,粮食丰产和保持进出口顺差,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回落一种种迹象表明,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中国已有效控制了经济过热势头,物价平稳而经济实现高增长。但是,对于一些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惊呼“遭遇寒流”的行业,譬如工程机械,是否有望在2005年由寒转暖?王建从宏观经济角度做出的分析,给尚属初生牛犊的长沙制造,带来了利于成长的福音。

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力来自投资、出口与消费,要了解2005年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需分析这三个因素的走势。

王建分析,至目前尚未减速的经济高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拉动,而投资需求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牵动投资需求的最终需求主要集中在住宅与汽车消费方面,与这两大类产品相关的需要主要由能源、电力、原材料、化工、机械和建材等产业支撑。与短平快型的轻工业投资相比,重工业投资项目一般规模较大,需要较长投资周期。以钢铁工业为例,从开挖地槽,到完成土建工程,定制设备、安装调试以及试生产,一般要5年时间。在正式形成产出能力前,为完成项目建设,每年需投入新资金。目前,中国在建项目超过7万个,在建规模超过16万亿,相当于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王建由此推论,我国始于2003年的投资高潮,按平均5年建设周期计算,至少要持续到2007年。这期间,每年投资增长率不低于25%的经济规律,将使中国有望在未来3年因“惯性”仍处于投资高峰期,为尚处幼稚期的民族制造业赢得宝贵的发展壮大时机。

农村消费增长将超城市

消费率不断下降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王建认为,消费率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村市场消费增长率低迷,目前这一状况有所好转。此外,更需关注的是对三五年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与能力的预期。

2004年年初,我国政府出台了系列扶持农业生产政策,使农产品产量比2003年出现较大幅度提高,在量增价涨背景下,农民收入也增长迅速,并在近十年来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规律是:上年农业丰产、农民收入增加,第二年轻工业和消费市场就繁荣。据此预测,2005年我国消费增长率应高于去年,而且可能会出现农村市场增长超过城市的情况,至少是会与城市消费增长持平。实际上,2004年1~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增长了12.9%,比上年高出4.4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沿海许多发达地区超过3000美元,从200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开始进入汽车与住房时代。消费与供给结构变动的“时间差”,引起结构性短缺及这些短缺部门物价上涨。目前,我国高投资、高增长与高价格涨幅的领域都是与汽车和住宅消费高度关联的产业领域,如能源、原材料生产等。这些项目,投资周期从历史经验看一般要5年,这即意味着产出高峰将在三五年后出现。届时,投资高潮回落、出口拉动趋稳、社会群体的支付能力下降,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能让社会群体保持良好的消费能力,必将引导中国经济摆脱经济学上如梦魇般的“产品过剩、资源闲置的凯恩斯困境”泥沼。

国际资本逐鹿,华商出口稳长

2004年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增长率下滑,国外研究机构与企业因此普遍调低对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期水平。近年,出口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于是国外许多研究机构认为,进入2005年,中国经济因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下滑牵累,出口将由盛而衰。王建对此持不同看法。

他认为,世界目前处在产业资本输出与贸易结构调整重大变化期,这种变化自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已发生两次:第一次从l 9世纪初到二战前,产业资本从宗主国输往殖民地,目的是为开发初级产品资源。其时,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贸易占到2/3。第二次从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产业资本在发达国家间流动,目的是在发达国家之间建立水平分工关系,国际贸易中制成品贸易开始占主导。目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转移,国际产业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输送,目的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低廉的优势提高利润率,挽救本国渐趋衰弱的制造业。这轮转移与调整才刚开始,中国正是因此成为利用外资和发展出口最成功的国家。目前情况是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内部产业资本的竞争因此更激烈,产业资本转移速度反而会因之加快。从数据分析,2003年,我国FDI(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不到1%,2004年前三季度已高达21%,因此,即使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中国仍有望保持出口高增长势头。

“瓶颈”渐破苦尽甘来

中国经济要在2005年实现高增长,除了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拉动,另一项重要保障即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不卡脖子”。2004年,电力不足等问题在我省颇为严重,到2005年,这些制约瓶颈能否有效解除?

王建认为,近两年全面爆发的电力供应危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国家加快了电力建设速度,仅2004年国内机械工业生产的发电机组就将:近6000万千瓦,2004年投产的发电机组发电能力超过4000万千瓦,2005年、2006年投产的发电机组将超过去年水平。由此预测,电力瓶颈在2005年将明显缓解,到2006年有望基本解决。

钢铁和有色金属供应短缺作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另一瓶颈,目前也呈现拓宽势头。

前些年我国对钢铁等产业的投资高潮过后,进入产出阶段,开始形成供给能力,钢铁和有色金属等短缺瓶颈约束正逐年松绑。

此外,国际石油价格攀升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也值得研究。王建通过对比分析国际石油市场产出、供给情况及价格波动规律,认为油价上涨不是源于供应不足,而是投机炒作使然。

中国股市:有望等来“雪晴”

中国股市在连续三年萎靡之后,似乎仍看不到复苏势头,以致昔日一些犹犹豫豫从股市黯然退出的百姓,渐渐为自己毅然“断臂”、淡出“江湖”额手称庆。新年一开局,沪、深股票难挡大势一跌再跌,无异于使冰天雪地的中国股市又雪上加霜。

这种不利的开局还将延续多久?中国股民对股市复苏的殷殷期待何时才到尽头?王建根据他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晚些时候,中国股市有望等来股市之冬的“雪晴”。

王建认为,对中国股市持续下跌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其实不难找出动荡的原因。

期货市场在中国从无到有,其发展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开市之初年交易额仅1万亿元,10年时间,平均以百分之八九十的速度递增,至2004年,年交易额达14万亿元,相当于我国现有GDP的规模,大量资金涌入期货市场,结果导致股市因资金分流严重而持续下跌。此外,中国股市在开放初期,一些制度和监管措施不完善,一度出现不少大而不强的公司为谋上市,重视自我包装而轻视能力建设,结果日子一久,其赢利能力赢弱的真相即暴露无遗。王建认为,这些人为造成的泡沫,经股市动荡被挤兑,这对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王建认为,中国股市将出现“雪晴”,与国际市场美元继续贬值,以及大量外资涌入我国直接关联。在股市,外资投入增长已超出不少业界人士预期,加之国内上市公司为谋求长远发展开始注重“强筋健骨”,提升赢利能力,这些无疑都将成为股市重返春天的良好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