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留住权利
19722600000032

第32章 规则胁迫管理会赶走才干、机会和创造力

从墨索里尼到尼克松,这些都说明了暴君只有在他们能够完全控制局势的时候有朋友。

一旦暴君的组织存在破裂的迹象时,他们就会众叛亲离。

我们在第二部分中讨论了愤怒。发现假如以一种可控制的方

式且谨慎、适度地使用愤怒,那么它是很有价值的。因此.随之而来就是.胁迫式管理会使整个组织生活在对专制老板或首席执行官的永久畏惧之下,这不是有效的管理风格,因为这种风格不是适当的、谨慎的、可控的和固定格式化的。

任何时期都有一些最成功的公司经理人用铁腕统治着他的组织——开始就像银行家摩根大亨一样。我在本书中所研究的两个人被以前的员工分别冠以“恐怖统治”和“使高级经理人颤抖”这样的称呼。这两个人(这里不提他们的名字),享受了巨大的职业成功,获过奖,并受到国家媒体的赞扬。其中一个人的员工给我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位经理人离没能按时完成项目的高级下属只有两英寸。他对这位高级下属大声斥责,直至溅出的唾沫顺着下属的脸往下流。等首席执行官发完火后,下属颤抖地走进盥洗室洗了一下脸。在这个十分成功的公司里,这样的发火家常便饭。

因此当然你也能用胁迫式管理获得成功。许多非常成功的人士恰恰就是这样做的。但是你必然会冒险。这里是一些为什么胁迫式管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非正确途径的缘由。

胁迫式管理的过时

威胁是一种过时的管理工具。我所指的胁迫管理者都是六十五岁以上的人。胁迫式管理在过去常常很成功,但是现在却很少能奏效,并能产生不良的后果。我曾经就这一问题和HDR公司(一个庞大的为员工所拥有的国际建筑建设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贝尔进行了深入交谈。他把专制管理者的减少归因于技术的进步以及和技术相连的自由。 “在80年代,你作为一个专制管理者还能侥幸成功。但是,现在世界都由因特网连起来。人们的选择更多了,没有人必须受你的限制。”据贝尔说,今天商业环境里的胁迫会赶走人才,让那些或是绝望者、献媚者或者是无所事事者也离开了。

波音公司的道格.贝恩也认为胁迫式管理即将消亡。据贝恩说:“你的脾气越多,你成功的可能就越少。”他把这种这种变化归结为商业大气候,即在过去二十五年内工作场合的“个人权利”在增加。员工过去常常把自己认为是大群体中渺小的一份子.那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容忍胁迫式的管理者。现在,随着工作场合权利的增加,个体认为自身更有权力了,因而不能忍受威胁者。

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

胁迫限制了机会。任何组织要想真正成功,高级经理人必须获悉所有的机会,包括那些涉及巨大风险的机会。据得克萨斯州建筑巨人奥斯汀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恩·加福德说,假如你用胁迫进行管理,它就会消除冒险,因为人们惧怕招惹你的愤怒,不会给你提出涉及到失败风险的选择。加福德强调说:“我看过一些组织里,人们犯了错误之后,只是沉默寡言,拒绝利用其中的机会。”同样地,哈勃集团的萨姆·福克斯认为,如果人们认为其自身会受到严厉批判的话, “人们将不会去冒险”。因此,假如你胁迫式管理组织,那么你将限制了你和你组织必然能挣钱的好机会。

你抑制了你自身的创造力

胁迫会扼杀掉创造力。让我们回到制造工业统治美国经济的时代,那时候公司都是由富有想像力的天才和他们的一些最亲密的科学或工程同僚创立的。他们锁住了公司的创造力。一旦产品进入制造阶段,在产品和艰苦地制造成百上千件产品的工人中.连贯性和一致性是最值得重视的特点。接下来的T模型被认为确实很像前一个。首席执行官不想要创造力,他需要的是效率、产出和均匀性。专制管理者非常善于得到这个。

他们不擅长的是从员工那里获得创新。今天,随着劳动者逐渐导向服务和导向民主,创造力在大多数组织中的几乎各个层面都是最重要的。在专制的氛围中,没人敢提出超出平常的事情。

因此,也就没有产品改善、效率增加、对付敌手的策略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专制管理者正在消亡的原因。

颠簸前行

最后,就像Burns&;McDonnell公司首席执行官戴夫.拉夫所强调的,人们在一看到麻烦迹象时就会抛下专制管理者。利昂娜.赫尔姆斯利在她的旅馆帝国完整之时,是纽约的女王,但是当她发现自身卷入和美国国税局的纠葛之中时,人们纷纷走出来报复她。赫尔姆斯利曾经雇用的女佣站出来作证她说过“只有小人物需要缴税”。正是这与特定的法律问题没有直接联系的引证把赫尔姆斯利夫人送进了监狱,但是指控性陈述仍然充斥着国际新闻板块,主要是它表现了怀恨之人对她仇视的深度。

近期来,玛撒·斯图尔特和内部交易阴谋牵连到一起。我还从没见过斯图尔特夫人,但是书籍和公共报道指出有很多人认为她是很专制的。很坦率地说,许多人不喜欢她。这也就不奇怪.在丑闻开始时——即在找到可靠的证据证明她从事内部交易之前.报道就说到她的许多朋友扔下她就像扔个烫手的山芋一样。

历史人物,从墨索里尼到尼克松,都阐明了这一点。暴君只有在他们能够完全控制局势之时有朋友。一旦暴君的组织结构发生破裂的迹象,每个人就会抛下他(或她)。幸灾乐祸是一个德语词汇,表达在看到高位之人垮台时罪恶的快乐。人们看到暴君失去其宝座时要比通过尊敬他人获得突出时的快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