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19680000000017

第17章 中国企业之偏见(3)

10、跌个跟头学个乖

某企业老板原来十分重视员工培训,专门成立了培训部,并且还不惜重金从外面聘请了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老师,员工培训做得有声有色。后来,由于公司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没有相应的配套上去,一批受过培训的骨干相继流失,老板暗中很伤心。“自己花精力培养人,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成了冤大头,不值得”。干脆把培训停了,这是典型的跌个跟头学个乖。

跌个跟头学个乖的企业站起来后不是冷静地分析问题,积极地寻找原因,堵塞漏洞,完善改进,不屈不挠,继续向前。而是因噎废食,退回原地,开倒车,变得乖巧起来。自己原来很讲信誉,但一朝碰到不讲信誉之徒上当受骗,从今往后自己也开始留一手,由慢慢地不讲信誉到根本不讲信誉,向坏人看齐,失掉了自己。

跌个跟头学个乖的企业也知道吃一堑长一智,但他们长的是小智,而非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大智。殊不知,这样的小智多了,企业也会一点点变小,最后企业化为微尘,随风吹去,无影无踪。

11、天道酬勤

很少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老板象中国新兴企业老板们那样不辞劳苦,勤奋努力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一年忙到头,二年忙到梢;生命不息,奔波不止。不但自己白天黑夜忙,而且要求手下人也要跟他们一样地忙。因为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是天道酬勤,勤则不匮。

企业中谁若是不愿跟他们一样地忙,有怨言,谁就是不拥护企业文化的异己分子,谁就会被淘汰,勤奋成了这类企业检验员工忠诚与否的试金石。这点也可以从各类企业招聘广告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他们通常会要求应聘者具吃苦耐劳精神,肯投入。

在中国新兴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的确是需要靠勤劳起家的,没有勤劳,没有老板和员工的超常投入,企业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我们必须知道即使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仅有勤劳也是远远不够的,勤劳是起家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起家还需要智慧,要苦干更要巧干,离开了巧干的苦干是简单盲目的苦干,是劳而无功的苦干,是收效甚微的苦干。况且一时的苦干可以,长时间苦干一来透支生命得不偿失。二来打疲劳战,神经麻木,苦干之后不可能有巧干,犯错的机会急剧增加。不信请看看中国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几千年有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丰衣足食?相反,注重巧干和智力投资的西方人倒是远远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文化大革命中有句话是不但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撇开其中的政治意义不谈,其中也不乏合理的成份,办企业何尝不该如此?身为火车头的老板如果只晓得一味地勤劳,不知道抬头看路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岔路,走错路,走回头路。

中国新兴企业老板动辄把天道酬勤作为自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大包大揽,一杆子抓到底的理由,不愿意放手使用部下,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使部下无所事事,无事生非。自己是真忙,部下跟在后面忙是假忙,是做给老板看的,这种忙的结果必然是乱成一团,越忙越乱,越乱越忙,以至于忙得一塌糊涂,一败涂地。

12、同行是冤家

林语堂先生说:“文人好相轻,与女子互相评头论足相同……于是白话派骂文言派,文言派骂白话派,民族文学派骂普罗,普罗骂第三种人,大家争营对垒,成群结党,一枪一矛,街头巷尾,报上屁股,互相臭骂”。

其实好相轻的何止文人,好评头论足的又何止是女子。三百六十行哪一行不是如此?文人相轻,女子评头论足的实质是同一的,都是同行是冤家。一批文人争夺的是同一个读者群体,一组女子争夺的是同一个男人。我把你打倒,把你逼出圈子外,我就能得到更多的眼球,更多的实惠。

同行是冤家在当今中国新兴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点都不亚于传统文人、女子之间的相轻与评头论足,并且互为冤家的同行还是近距离的同行。近距离的同行大多是简单模仿的产物,彼此产品一致,营销的手法一致,是各自的直接对手,对各自的威胁最大;近距离的同行和自己同镇、同城、同县或是同一个企业里出来的同事。

而中国人私下里最不能容忍的恰恰是自己身边的人,熟悉的人。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易患红眼病的中国人没有谁觉得不服,但隔壁张三过去和我是难兄难弟,现在是同行,不过比自己稍稍强了点,便暗地里恨得牙痒痒。比不过比尔·盖茨是因为人家起点高,环境好,我和他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心安理得。比不过自己的难兄难弟显出自己没本事,是可忍孰不可忍?正如鲁迅先生(记不大清楚)所描述的那样:两个街坊邻居,一个被本国的警察踢了一脚,虽不敢言却敢怒;一个吃了洋巡捕的火腿,不但毫无怨言而且面有喜色,因为跟邻居相比自己能挨洋巡捕一脚说明档次高,有面子。

看见近距离的同行比自己强则讲人家是虚胖,绣花枕头好看不中用,忙得热闹,不如我实惠,兔子尾巴长不了;看见近距离的同行比自己弱则讲人家是杂牌军,散兵游将,跟我们不在一个档次,专跟在我们后面,捡剩饭吃,什么都喜欢跟我们学跟我们跑,不折不扣地恨人有笑人无。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同行是冤家的确有其客观必然性。那时的同行如木匠,瓦匠、铜匠、铁匠、裁缝、剃头匠等不但服务对象是同村、同镇、同城的乡亲,市场容量有限,而且竞争方式、服务手段也非常单一同质,同行之间自然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你多吃我就少吃。但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空前繁荣和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时代的到来,同行之间完全可以在市场细分、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共存共荣,大可不必走前人的老路。相反,越是心胸狭窄,眼睛只盯着近距离的同行,不肯以全球化的视野运行的企业,前途越是渺茫,最终打败他们的决不是对手而是自己。

视同行为冤家到底行不行,无须我赘言。接下来的一组镜头会使明眼人一目了然(注:由报章杂志摘录而来)。

镜头一: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分钟要比西岸的快十三米。对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是相同的,全属羚科类,并皆生长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带,饲料来源地也一样,全以一种叫莺萝的牧草为主。有一年,他在动物保护协会的赞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捉了十只羚羊。把他们送往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十只一年后繁殖到14只,运到东岸的十只还剩下三只,那七只全被狼吃了。这位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原来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么一群天敌,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

镜头二:美国南部有一个州,每年都要举办南瓜品种大赛。有一个农夫的成绩相当优异,经常是首奖的获得者。他在得奖之后,总是毫不吝惜地将得奖的种子送给街坊邻居。有一位邻居很诧异地问他:“你的奖项来之不易,每季都看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品种改良,为什么还这么慷慨地将种子送给大家呢?你不怕我们的南瓜品种超过你吗”?这位农夫回答:“我将种子送给大家,帮助大家。其实就是帮助我自己!”原来这位农夫所居住的城镇是个典型的农村形态,家家户户的田地都是毗邻相连,如果农夫将得奖的种子送给邻居,邻居就能改良他们的南瓜品种,也可以避免蜜蜂在花粉传递的过程中,将邻近的较差的品种传染给自己。这位农夫才能专心致力于品种的改良,相反,若农夫将得奖的种子自己藏起来,则邻居们在改良上无法跟上,蜜蜂就容易将那些较差的品种传染给自己,他反而必须在防治方面大费周折,而疲于奔命。就某方面来看,这位农夫和他的邻居是处于相互竞争的形势。然而在另一方面,双方又处于微妙的合作状态。

镜头三:街口有两家烤鸡店,相隔只有十几米。同行是冤家,两家店老板都在暗暗较劲,今天你推出葱油鸡,他马上跟上;你有了酱板鸭,我也学着做。有一段时间,城里流行吃炸鸡,一家买了炸鸡机,另一家也买了一台。商人搞竞争,得便宜的是小区里的上千户人家一年四季两家店的生意都不错。过了不久,其中一家店旁造了公厕,虽然背对着烤鸡店,但这成了另一家店主攻击的理由。有人到他那里买鸡,他会小声对人说:“下次还到我这里买,那家靠近厕所”。他这么一说,大家心里面别扭起来,里面的烤鸡经常堆得老高,而另一家则现烤现卖,生意异常红火,后来那家烤鸡店就关门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赢的这家的生意也清淡起来,有次听人说:“店里的烤鸡比原先贵了一元,炸鸡也不如原先的好吃……,还有,这店也离厕所不远”。一年后这家烤鸡店变成了早餐店。

镜头四:百事公司董事长罗杰·恩里克说:“如果没有可口可乐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恐怕我们就不能开发更好的产品,也没有这么高昂的竞争精神。”

镜头五:日本三洋电机的创始人井植熏每次向客人介绍自己企业的同时总不忘带着尊重的口气,花几乎同样的时间来介绍同行业的强劲对手:索尼、松下、夏普……。

让我们永远铭记一位哲人说过的话,感谢你的敌人七个七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