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金融宣言
19678100000023

第23章 金融危机纪实与漫画(4)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16日表示,他支持美联储救助贝尔斯登的举措,认为美联储采取了适当行动。保尔森当天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美联储采取了适当行动同市场参与各方协作,以尽量减少财务危机带来的影响。他认为,美联储救助贝尔斯登公司,从而避免了其他金融公司乃至美国金融体系可能遭受的更大损害。保尔森表示对美国金融市场摆脱目前混乱状况的信心,认为美国经济仍具有恢复活力的能力,同时认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的利益。

显然,救助贝尔斯登是美国的政府行为,华盛顿已经完全明白这场危机已经不仅仅是华尔街一个街区的事情了。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看得见的手”,不仅如此,而且频频“出手”。

早在2008年2月19日,美联储推出一项预防高风险抵押贷款新规定的提案,这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所采取的最全面的补救措施。

2008年3月7日,美联储宣布两项新的增加流动性措施,一是定期招标工具,二是决定开始一系列定期回购交易。

2008年3月11日,美联储再次联合其他四大央行宣布继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缓解全球货币市场压力。

2008年3月17日,美联储意外宣布调低窗口贴现率25个基点,到3.25%。

2008年3月1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75个基点,并暗示将继续降息。至此,自2007年9月以来,美联储通过连续6次降息,已将联邦基金利率累计下调了3个百分点。6个月内美联储6次降息幅度高达300个基点,彻底颠覆格林斯潘每次调整利率25个基点的“25厘智慧”,不可谓不激进。为何如此?18日美联储发表的声明中露出端倪:“最近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劳工市场需求不振,金融市场继续面临压力”,“美国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而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过火”贱卖,更令美联储担心次贷危机还将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扩散、恶化。华尔街普遍认为,次贷危机甚于1987年股灾,堪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美联储已经意识到,一个非传统性的危机需要非传统性的应对之道。后来的事实证明,美联储紧盯住流动性不足,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是不明智的。

“两房”陷入困境,政府被迫接手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来,“两房”就一直处于这场危机的漩涡中心。

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成立于1938年和1970年,属于由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它们是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持有或担保约5万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占全美国12万亿美元抵押贷款的42%;其中超过3万亿美元为美国金融机构持有,1.5万多亿美元为外国机构持有。其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投资者。两家公司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

房利美与房地美,既是两家私人所有的上市公司,又是“准国有企业”。实际上两房承担着某些政府机构职能,它们以这种“准国有”身份享受着特权,包括可以免交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各类税收,享受来自美国财政部的信贷支持。在资本金规模这一重要的抗风险指标上,政府监管很宽容。截止到2007年底,房利美与房地美两家公司的核心资本共计832亿美元,而这832亿美元支撑着两家公司5.2万亿美元的担保和债务。因此有人说,即使资产组合发生对资产总量而言不太严重的账面损失,“两房”都可能发生危机,可见其本身抗风险能力的脆弱。

“两房”带着政策机构的标签,市场假定美国政府对它们有隐含担保,信用评级机构视之为准主权债券,给予AAA的最高评级,使它们能以极低的利率借入资金。同时,“两房”还享受一些税务优惠。

“两房”的赢利模式其实十分简单,依靠政府名声拆入资金,买下银行的按揭业务,包装后以按揭物业为抵押,发行按揭抵押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y)。“两房”担保抵押债券能按时支付,这些债券也因此卖出更好的价钱。“两房”的存在和运作,促进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由于“两房”的借贷成本低,获利一向丰厚,在竞争中颇具优势,占据了美国按揭证券市场的半壁江山。

政府的隐含担保和市场上的龙头地位,使得“两房”业务迅速扩张,资产负债表更有爆炸性增长。至2007年年底,这两家按揭公司拥有或担保了近5.2万亿美元的债务,而它们的核心资产加起来不过832亿美元。换言之,“两房”的杠杆比率达到65倍。这种负债比率在一般金融机构是很难想象的,更难维持AAA的信用评级。

但是市场无视这些风险,视“两房”所经营均属优质按揭,并不涉及次贷或Alt-A。尽管局部地区房地产曾有过调整,甚至重大调整,房利美成立以来的60年中,美国没有一年出现过全国性的房价下跌。

真正的问题出在“两房”并不满足于只赚属于自己的钱。上市公司的赢利要求、董事会的自身利益、泛滥的流动性和看起来只升不跌的房市,令按揭公司迈出了导致后来踏空的一步。房利美和房地美于20世纪末先后开始买入由其他私人机构发行的按揭证券。1998年房地美拥有250亿第三者发行的按揭证券,至2007年规模已经达到2670亿美元。同期房利美的第三者按揭证券由185亿美元升至1278亿美元。理论上讲,经营第三者按揭证券与自己发行的差别不大,都是低价吸入资金,再买入证券化按揭,赚取息差。但是第三者证券中却包括了次贷等高风险的资产。不久地产市况逆转,按揭贷款者断供,坏账不断上升。次贷仅占“两房”投资组合中很小的一部分。然而65倍的高杠杆,意味着投资的任何差池都会被放大,随时威胁到本来就不充分的资本金。资本充足率不足,诱发市场对“两房”前景的担忧,融资成本急增,信用评级可能被调低,甚至出现融资困难。

事实上“两房”有事,一季度已现端倪。尽管房价下跌,金融资产缩水,它们却没有按照市场惯例计提拨备,也没有以市价重估资产市值,而是强调市况动荡难以取得公允价值。对于已经停止供款的按揭,并没有作坏账处理,而是选择自己代付利息,以方便坏账继续挂账。两家按揭公司2007年已经撇账50~60亿美元。如果以市场现价作公允价值,据独立分析机构CREDITSIGHTS计算,房地美净资产第一季度降至-52亿美元,技术上已经破产,房利美也在破产边缘挣扎。

到了2008年7月,房地美和房利美情况更加恶化。

2008年7月11日,美国第二大独立抵押贷款银行IndyMac倒闭,成为次贷危机下牺牲的第五家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