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19674700000039

第39章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原文】

上德①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②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③而扔④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⑤,不居其薄⑥;处其实,不居其华⑦。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德:德性,指如儿童一样的淳朴天真。

②礼: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③攘臂:卷起袖子,伸出胳膊。

④扔:引,拉。

⑤厚:淳厚。

⑥薄:浇薄。

⑦华:虚华,表象。

【译文】

最有“德”的人能认识和掌握“道”,但并不表现为有“德”,所以有“德”;最少“德”的人不能认识和掌握“道”,却一心要表现有“德”,所以无“德”。最有“德”的人任其自然,无意去作为。最少“德”的人有所作为,是有意去作为的。最讲仁爱的人有所作为,却不是有意去作为的。最讲信义的人有所作为,是有意去作为的。最讲礼仪的人有所作为,但没有人理睬他,便伸出臂膀强引人们尊敬他。因此,失去了完整的“道”就讲“德”,失去了“德”就讲“仁”,失去了“仁”就讲“义”,失去了“义”就讲“礼”。礼是忠信的衰退、大乱的祸首。所谓先知先觉的人,只看到“道”的表面,而这正是愚蠢的开端。因而大丈夫要立身淳厚之处,而不要居于浇薄;要掌握“道”的实质,而不要光看到事物的表象。所以,要舍弃原来不正确的认识方法,吸取这个正确的认识方法。

【延伸阅读】

老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一些没落的贵族,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有的丧失了社会地位,有的被剥夺了经济特权,有的甚至被“降为皂隶”。所以,他们对这个动荡的社会、变革的社会十分不满,但又感到无可奈何。然而,他们还有批评的权力、争鸣的权力。老子的道家学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没落贵族的思想意识。

《老子》既批评法家的革新、变法的理论,又反对儒家要求恢复周礼的主张。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再去恢复周礼,无疑是制造混乱,所以不客气地指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是一部哲学著作,以哲学的高度,来俯瞰各种社会现象,并系统地作出归纳和总结。

老子将“道”、“德”、“仁”、“义”、“礼”依次排了顺序,体现了他崇尚“道”而鄙薄“礼”的思想。老子认为,历史就是这样的堕落:“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只有丢掉仁义和礼治,才能回归“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才能恢复“道”的本来面目。

庄子是一位充满幻想的大智者,同时也是一位严肃的哲学家。他认为,“仁”是一种人理,一种因为人把握不住事理而人为建立的标准和尺度。所以《庄子·知北游》指出: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庄子的意思是:“道”是客观规律,就是“事理”;“德”是“道”的体现,是人在把握了“道”之后的“得”,是人驾驭事理的结果;而“仁”则是人为的,就是“人理”。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难以掌握“道”的时候,便去追求“道”的外部体现“德”;当“德”也得不到时,就只好借人为的“仁”来调节人际关系的秩序了。

《韩非子》记载:

鲁国权臣季孙氏执政时,孔子的学生子路担任郧地的长官。子路十分讲义气,有一次国君征发民工开渠,子路便自掏腰包买了饭菜,请民工们在大街上就餐。孔子听说后,马上叫子贡去砸场子。子路非常气恼,挽着袖子跑来责问孔子,自己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什么要派人来责备和捣乱?孔子便教训他:“你真是不开窍!你知道礼仪吗,怎么能只顾行仁义,而越了礼制?爱护百姓应该是国君的事,你根本没有权利去越俎代庖。”教训还没结束,季孙的使臣已经到了,责问孔子为什么让弟子中止工程,还给民工们饭吃,是不是想争夺季孙的臣民?孔子一听这话,只得登车起程,匆匆离开了鲁国。

由此可见,行仁义本是出于一种无奈,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弄不好,就会像子路那样不合时宜,弄巧成拙。因为是人为的,所以没有“道”来的自然,没有“德”来的贴切。当然,不管怎么说,仁义比起残暴来,毕竟对百姓有利得多。所以,百姓总是颂扬仁君,反对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