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官道曾国藩
19673200000010

第10章 公而忘私,踏上仕途就要一往无前(2)

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期间,有一天晚上与众幕僚饭后闲聊,一时说起当世的英雄豪杰来,他深有感触地说:“彭玉麟和李鸿章乃盖世之将才,吾不能及。”一位幕僚见此忙说:“此言差矣,吾大人与彭、李各有所长,各领风骚也。”接着,另一位幕僚道:“彭公威猛,故人不敢欺。”又一位幕僚则拍马屁说:“李公精敏,自然人不能欺。”说到此处,众人不知道再说什么了,既然曾国藩是有所长的人,那他长在哪里?如果说不出来,岂不是会被看出来是在拍马屁,想到这里,众人吓得屁滚尿流,虽然曾国藩做人并不霸道,但都想倚仗他为自己谋利益。忽然,在一旁管理文墨、负责日常抄写的一名不起眼的人小步趋近曾国藩说道:“想我曾帅仁德,人不忍欺。”此语一出,众人无不齐声鼓掌。曾国藩慌忙说道:“言过其实,言过其实矣!”但心里却十分高兴。因为他向来以“仁德”二字自诩,此言正中他的下怀。事后,曾国藩仍对那个说话的人念念不忘,问其手下:“此为何人?”手下人回答:“此人祖籍扬州,秀才出身,行事一向谨慎。”曾国藩禁不住赞叹:“此人有大才,不该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便委派此人任职权倾一方的扬州盐运使,而这个人就是后来“两年四级跳”的两湖总督陆徵明。

陆徵明只因一句妙语便得升迁的“发迹史”,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一个人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还要主动寻找伯乐,因为这是一个人才爆炸的时代,没有几个伯乐能够从人群中发现你,唯一的可行之道便是抓住机会主动地表现自己,只有如此,才能少走弯路,才能不至于被埋没。而那些不俗之人总是能在适当的时机适当地表现自己。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有这样一件奇人异事,说的是怎样升官,怎样被上级发现你、重视你。故事是这样说的,说有一个新上任的县官,因为没有什么做官经验,又不愿心甘情愿地拍马屁,于是一直苦于不被上级重视,在他看来,上级是有意不搭理自己。这让他更是苦恼。这样过了半年,他突然心生一计:

把所有积压在案的工作放在夜里来完成,白天上班依旧是昏昏沉沉,身边跑腿的人和百姓都看在眼里,于是就向上面反映说他白天在衙门悠闲,晚上早早地回家享乐,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县将危及国家的统治。上级看完后,派人下来查看,县官早料到有这一点,于是装作爱搭理不搭理的,那执行任务者问他:“我家主人让你来管理县人,你怎么只顾享乐?”他说:“我什么时候只顾享乐了?”说着拿出所有的工作文件,众人一看,条例清晰,冤假错案几乎没有,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不说,非要见上级一见,无奈便同他去见,一时说起缘由,上级十分惭愧,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好官,从此我会好好信任你的。”不久便给他加了官。这便是他加官的秘诀,看来光有本事也是不够的,还得会营销自己,让别人知道你,别老躲在台下幕后,须知,伯乐的视力都是有限的。

如今做官的朋友也要明白:尽管获得提拔的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是自己的工作成绩,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争取展现自己的时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才是获得重用的好计谋。

赵国被秦国打得节节败退,公子平原君计划向楚国求救,打算从门下食客当中挑出20名文武兼备的人与他随行,结果精选出19位,还差一位无法选出,平原君伤透了脑筋,这时有个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荐,要求加入。平原君大为惊讶,就对毛遂说:

“凡人在世,如同锥子在袋子里面,若是锐利的话,尖端很快就会戳穿袋子,露在外面,从而出人头地。可是,你在我门下三年了,一向默默无闻,是不是没有展露锋芒的机会呢?”毛遂回答说:“我之所以默默无闻,就是因为一向没有机会,如果把我放在袋子里面,不仅尖端,甚至连柄都会露出外面。”平原君认为这话不错,就让他加入行列,凑足了20人,前往楚国求救。到了楚国后,毛遂大露锋芒,协助平原君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其余19人都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倘若毛遂没有自荐,恐怕就不只是为期三年的默默无闻了。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确能说会道,埋头苦干,但领导并不认为他们怎么样,原因就是不善于表现。所以,有的时候,“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做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明强”才是成大事的根本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无此行者,不足以委以大任。

敢担当,是一个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在时机成熟时“明强”,亮出自己,才有机会被委以大任,才能成大事。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明强”,所以,我们先来说明一下。曾国藩认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辩、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所以,明是强的前提,须先明而后强;强从明出,不明不强。怎样才能明强?他认为,一是能自胜者谓强;二是从自修处求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所以,明强的意思,就是既要自强,又不能盲目自强;既要超过别人,又要注意一定的条件和场合。

曾国藩曾对他的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唐代的顺宗在当太子时,往往是满口的豪言壮语,无时无刻不以天下为己任,而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当上太子的先决条件。但是,他的才华又太过咄咄逼人,以至于被人认为有逼父退位的意图,那么,也就会遭到废黜。所以,他不能在父皇面前表现出太强的才干,造成太响的名气。有一天,太子对幕僚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但幕僚却告诫他:“你作为太子,最要紧的是尽守孝道,多向父皇请安、问寒问暖,而不宜多言国事,否则会让别人觉得你是在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倘若因此而引得陛下疑忌于你,你将何以自明?”太子听得如雷贯耳,于是立刻作罢。往后,便很少再谈起国事,直至熬到即位,才实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顺宗改革。所以说,这种含才不露、不显身手的风格,就是明强,即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特长。

其实,在官场上,懂得“明强”是很重要的,不然,是混不下去的,甚至还有可能被罢免。

袁枚是清朝鼎盛时期数一数二的大才子,12岁中秀才。广西巡抚命其作《铜鼓赋》,他提笔立就。20出头就登科及第,点了翰林。时人说他“长身鹤立,广颡丰下,齿若编贝,声若洪钟”,俨然神仙下凡也。

然而,少年得志的袁枚,很快就碰上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

按规矩,进士点翰林,除了三甲之外,一般人都属于翰林庶吉士,即见习翰林,一年后大考,如果合格则转为翰林编修,不合格则分发六部做主事,再差的则放到地方做知县。而才高八斗的袁枚,居然做了知县。

做了县官的袁枚,并没有自暴自弃,每到一处,很快就会把前任所积压的案件清理干净。按理说,如此能耐的人理应得到赏识才是,可是,恰是皇帝本人不喜欢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加能吏。

清朝的惯例;全国进士出身的官员,皇帝都要亲自考察,更何况是做过翰林的。袁枚太聪明,太有才情,也太能干。但是,乾隆是英主,是自恃诗才和学问比所有臣子都强的十全老人,他不能容忍一个才情和天分都比他高的全才。这样的全才,即便冒出来了,也不能让他升上来,倒是宁可用庸才,因为庸才方可以衬托出皇帝的高明。然而,与袁枚一起的沈德潜却懂得深藏不露的重要性。乾隆因此给了他极高的礼遇,官职由少詹事升詹事,再升书房詹事,80多岁退休以后,还封给他礼部尚书衔,甚至到了90岁还晋阶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而且沈德潜年老归乡后,乾隆多次下江南,几乎每次都要他来陪护,都要唱和几首诗。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游幸江南,沈德潜赶到清江浦迎驾,乾隆赐诗曰:“玉皇案吏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

可见,在上级面前,做到“明强”是很重要的,既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又要隐藏自己的才华,这就好比是一把锋利的剑,该用的时候就拿来一用,不该用时千万不要让它散发出逼人的杀气。

否则,遭殃的将是自己。

古时有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豪杰。在曹操将刘备心目中的英雄豪杰逐一排除否定之后,气氛骤变。除了曹操之外谁还配得上“英雄”这一称号呢?“刘备是也。”曹操一语既出,刘备连声否定。找出各种理由后又扯开话题,幸免于一时的杀身之祸。从这一点上,我们便可以看出,刘备是懂得明强的人,在当时环境下,他不得不藏起自己的锋芒。如若他当时为了逞一时之快,连声响应,那必然招致曹操的暗杀。

其实,类似于刘备这样的明强,还有刘邦值得我们论述。当时,项羽的势力已经可以独霸天下,而此时的刘邦尚不能与之抗衡。虽然项羽从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但谋士提醒说刘邦有夺取天下的野心,项羽不放心,便随意召来刘邦试探一番。刘邦深知其意,到了项羽家便开始百般显露自己的懦弱和无能,表明自己毫无志向也无能力雄霸天下。项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安心地送刘邦回家了。不料,数年之后,竟是那懦弱无能的刘邦开创了大汉的王朝,而自己只能是自刎于乌江。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尤其是官场上的朋友,一定要懂得明强的深意,如果做不到明强,则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那么又拿什么来完成伟大的使命呢!项羽本身的才能在刘邦之上,输的原因不只是他没有刘邦善用人才,更是他不如刘邦懂得进退。不懂得忍一时之气,不懂得一味的锋芒毕露只会招人妒嫉、受人排挤、被人暗算,从而无法施展自己原本的才华。但刘邦恰恰相反,他懂得装狗熊,懂得养精蓄锐,瞒天过海,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强,所以,到了最后,他能给项羽有力的反击,一雪前耻,成就自己的英雄本色。真是不得不叹服啊!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尤其是那些奔走于官场的朋友,在领导看来,你们既是得力的帮手,又是潜在的对手。当你的角色成为后者时,那么,你倒霉的日子也就快到了。所以,再强也不要强过领导,因为能提拔你的只有领导,如果得罪了领导,就等于你没有了出路。所以,做官就是要把握一个“度”,而这个度就是“明强”的要义。身处官场,各种激烈的矛盾冲突随时会把一个人卷入旋涡。因此,切勿靠近太显眼的位置,就应该成为做官者必不可少的座右铭!

困境只是暂时,失势不失志才能卷土重来

困境者,顺境之基也,大凡得志者,皆须从困境出。

挫折困难是难免的,然而重要的是做到“失势不失志”。

就是要用积极心态来对待一切艰难困苦,只有如此,才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在困境面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定志向,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认清形势、认清自己,从而绝地反击。

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一旦失势,就会失了志向,彻底败下阵来。

而这也是我们这一节要说的主题,即失势不失志,只有如此,才能卷土重来。

1854年,曾国藩初练湘军有所成就,按朝廷要求,攻打湘潭及靖港。不想,落得个一败涂地。曾国藩自觉惭愧,想以死谢罪,跳湖时被友人救起,却引来全朝上下的鄙夷,更有徐有壬等人准备弹劾他,在此种不利形势下,曾国藩把自己关在长沙城外,七昼夜不与人说一句话,陷入深刻的反思与思考之中。而这正是其“咬牙立志”的生动表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打脱牙之时多也,无一次不和血吞之”。通过这次坚定意志,曾国藩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得出兵败的原因是:一是水军未经操练,组织系统上又不能层层节制。二是赏罚机制欠缺,于是开始整顿营务。规定凡是临阵脱逃的将领,不再录用。经过这样一番整顿,湘军实力大增,在最后取得了岳州大捷。

曾国藩也是凡人,甚至是凡人中的凡人,因为他也会犯错,也会失败,也会有想不开的时候。但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志气上不输给别人,这一点让他在人生的战场上愈挫愈勇,所以,这种面对挫折与困局的勇气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一生成就了许多事业,其中遇到的挫折不在少数,但是,他能坚定其志,不改其方向,这其中主要原因便是他能坚守“志向”。他曾说过:“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其实,曾国藩的“失势不失志”在他年轻时便有所表现。这于他的诗文中可见一斑。他在《岁暮杂感十首之四》诗中云:“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此时曾国藩两次会考落第,诗中并未反映其因名落孙山而怠惰消沉的心态,而是以更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坚定自己的志向,从而追求成功的到来。他在《小池》一诗中更加鼓舞自己志气:“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蟠。

物理无定资,须臾变众窍。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曾国藩的成功,建立在自信、自尊和自强的意志之上,其自信和豪迈心态,在诗作的文句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可知曾国藩后来能有所大作为,绝非出自偶然。

最后让我们记住孟子说过的这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増益其所不能。”当困境摆在面前时,千万不要气馁,不要失了志气,因为我们还要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