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那些事儿
19671700000064

第64章 心酸落幕(4)

可是,法国人说什么民众就会相信什么吗?不可能。在广大民众看来,法国人不仅是这件事的真凶,而且他们还不愿意承认事实,于是,双方就发生了口角。后来,民众的情绪愈加高涨,最后愤怒的民众,与法国天主教教堂的人开始动起手来了。

法国领事丰大业闻讯赶来以后,看到事情很可能会闹大,于是就派人去请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出兵镇压“暴民”。结果崇厚匆匆跑来告诉丰大业,没有得到上级的命令他不能随便出兵。听到崇厚这样的回答,丰大业气愤地拔枪朝崇厚射击,结果打死了崇厚的一名随从。这时,天津知县刘杰也闻讯赶来了,还没说上话呢,就被丰大业射过来的一枪给吓出了一身冷汗,幸好没打中。

丰大业是什么鸟人,虽然起了一个中国名字,但是怎么就不干人事呢?他凭什么在中国的领土上这么嚣张,竟然敢向中国官员开枪,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在丰大业的野蛮行为的刺激下,愤怒的民众蜂拥而上,用拳脚活活地打死了丰大业和他的秘书西蒙。民众在打死了这两个人以后,愤怒的情绪已经无法抑制。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放火烧毁了法国天主教堂和育婴堂,之后又一发不可收拾冲进了法国领事馆,打死了几名工作人员,接着又捣毁了法、英、美三国的教堂,杀死了两名神父、10名修女。

可是,在发泄完了自己的愤怒以后,参与闹事的人们也不得不考虑一下,法国人为什么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么嚣张?他们为什么敢这么肆无忌惮地对待中国人?

凭什么?凭他们强大的军队,凭他们强大的舰队,所以他们才敢这么嚣张,这么肆无忌惮。现在出了这种事,他们会就此善罢甘休吗?他们会就此消停吗?

烫手的山芋

天津教案发生以后,吃了亏的法国人立即联合起了英、法、美、俄等7国向清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威胁清政府要严惩闹事的人民,并索要巨额赔偿。

估计这些侵略者只能向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索要赔偿,如果他们敢向中国的爱国热情索要赔偿,那么他们所能得到的只能是被打得更惨。

可是,中国广大民众不会答应的事情,清政府为什么会答应呢?难道清政府的官员们不是中国人吗?是中国人,他们为什么会答应侵略者无礼、过分的要求呢?因为作为一个政府的职员,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要保住自己的统治,让事态平息,不要再闹出什么乱子,只要外国人肯和解,怎么着都行。清政府可真是好说话,可是,清政府并不是一个人,它是一个团队。熟悉中国史的人都知道,即使清政府是一个团队,但是这个团队里也绝对不存在民主。谁都知道当时的大清国,慈禧才是一把手,如果慈禧坚决不答应洋人们过分的要求,那么大清朝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

可是,慈禧很聪明,她很明白答应洋人无礼的要求肯定会招来国人的谩骂。所以,她不能自己亲自出面来解决这件事,她得找个代表,找个替罪羊。

所以,无论最后谁会被慈禧选中做代表,那么这个人就注定要成为千古罪人。为什么?因为当时清政府软弱无能,中国国内农民起义时有发生,清政府自顾无暇,根本没有精力对付外侵。于是,西方列强都瞄上了中国这个软柿子,谁想捏了就来捏一把,反正清政府又不反抗,捏了也白捏,白捏谁不捏。

所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相继进入中国,无论他们实力如何,只要和其他各国站在一起,说说狠话,助助威,他们就能得到一点儿好处。于是只要脖子上挂着“洋”字的人跑到中国的土地上,就敢指着中国人的鼻子吆三喝四。

这次法国人吃了亏就急忙跑去找其他各国联合,扬言如果清政府的处理和赔偿让他们不满意,他们就要打到北京去,就要烧毁紫禁城,就要割掉慈禧的脑袋。

猖狂!简直是猖狂至极!跑到中国人的地盘上来欺负中国人,竟敢还有脸让中国人赔偿损失,这是什么逻辑?中国人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各地人民反抗外侵的热情就像洒遍了大地的汽油,只需要一个火种就会立刻燃起熊熊的烈火。

而天津教案处理的结果很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一个火种,只要稍有不慎,在中国大地上就会燃起轰轰烈烈的反抗外侵的革命大潮。可是当时的清政府早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所以,当处理天津教案的烫手山芋砸到曾国藩头上的时候,曾国藩傻眼了。天津教案不是一般的案件,它不仅涉及中国人的感情问题,还涉及国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涉及曾国藩的个人名声问题。

如果对当时闹事的群众处理得太轻,不能让七国列强满意,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联合起来向大清发难。如果他们真的要动起手来,那么曾国藩回去肯定会被慈禧骂死,甚至还有可能惹来牢狱之灾。

如果对闹事的人处理得太重,向外国人赔钱太多,那么就可能激起国人的愤怒,到时候不仅曾国藩自己要背负上卖国的骂名,而且清政府那里也不好交差。

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曾国藩真是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好了。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曾国藩的烦恼,那就是利用自己有病在身的借口推托,让清政府另请高人。

如果那样的话,无论结果怎么样都跟曾国藩没有多大关系。这确实是个明哲保身的好办法,可是最终曾国藩却没有选择这么做,为什么呢?

他的回答是这么说的:大将不辞刀头死,岂能因祸福而避趋?话说得很好,很有感染力。可是,这是曾国藩的真心话吗?这是本色的曾国藩吗?如果曾国藩很早以前就有这样的气魄,那么他就不会在镇压太平军的时候,天天战战兢兢地担心会被朝廷革职或是降罪,甚至有时候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而不惜抗旨了。

看来,忠君和爱国的情感还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可以不忠君,但是他不一定不爱国。而一个爱国的人也不一定是一个忠君的人。

那么在这两种感情中,曾国藩的哪种感情更强烈呢?往下看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

忍辱求和

听说直隶总督曾国藩要来天津处理天津教案,全国人们都对曾国藩寄予了厚望,他们希望能够借曾国藩之手杀杀洋人的傲气。

要知道,曾国藩杀人够狠、够辣的名声可是当时社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儿呀。所以,当时的人们认为,像曾国藩这样一个“铁血”之人是不会像清政府那样唯唯诺诺忍辱求和的,他们认为曾国藩一定会给国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所以,曾国藩刚到天津就受到了天津人们的一致欢迎。天津市民的热情不仅没能提起曾国藩的精神,反而让曾国藩更加紧张,因为他看到了天津人的反侵热情,也认识到了,万一这件事处理不当,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于是,到达天津以后,曾国藩没来得及休息就立即着手调查天津教案了。而恰在此时,法国内部发生了普法战争,于是有很多大臣致电曾国藩趁法国内乱,迅速解决天津教案。如果法国人不同意,那么就发动战争彻底把法国人赶出中国去。

接到这些信件,曾国藩动摇过,这何尝不是一个好方法呢?如果能够借天津教案这根导火索燃起全民的热情,把法国彻底赶出中国去的话,那么其他各国以后就不敢在中国的土地上太过狂妄了。

可是,曾国藩最终却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原因有三:第一,因为曾国藩知道,大清朝已经腐败到心里了,它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他只想在自己有生之年,看着大清国还在,就算以后到了下面,见到了对自己恩重如山的道光帝,曾国藩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是个忠君的臣子,可以向道光帝说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清国,自己也就问心无愧,死而无憾了。

第二,清政府的一把手慈禧更是一个不愿折腾的人。只要她一个人能够安安稳稳地活着,对她来说让自己的臣民吃点苦也是应该的。谁让我是他们的太后呢?第三,如果清政府趁法国内乱向法国开战,那么已经和法国形成联合的其他六国,会眼看着法国人挨打而不管吗?要知道,他们虽然有利益上的纷争,但是从对华侵略的整体利益上看,他们的关系还是息息相通的呀!如果他们七国联手,到时候遭殃的还是人民群众。虽然,中国的爱国分子都不怕死,可是,不怕死并不意味着不死!所以,如果真的打起仗来,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上述三个原因最终决定了曾国藩选择了议和,而不是发动战争。既然要选择议和,那么就要双方达成共识,当然最主要的是让法国人满意。

于是,曾国藩在调查清楚了天津教案的缘由之后,向法国人发出了第一轮谈判的邀请。

双方代表:直隶总督曾国藩和法国领事馆大使罗淑亚。双方后台:摇摇欲坠的大清政权和兵强马壮的七国联军。

谈判内容:一如何处置闹事民众,二赔偿法国和其他各国多少银两。谈判第一回合:罗淑亚极力要求曾国藩严厉处置“暴民”,缉拿凶手、礼葬丰大业。曾国藩据理力争,指出,天津教案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法国领事丰大业先向中国官员开枪,从而激起了民愤,而不是中国民众先群殴丰大业的。所以是法国人先挑起事端的。

对方哑口无言。即便如此,曾国藩还是表示,他将按照政府的意思严惩闹事民众。

于是,双方进入第二回合。罗淑亚提出,清政府要酌情赔偿法国教堂被烧的损失和重建所需的费用,而且提出,赔偿一定要合理,但是具体要清政府赔偿多少,并没有说明。曾国藩表示这些都可以做到,但是,他首先要向清政府请示。

很好,双方没有发生激烈的冲突,也没有恶语相向,双方握手言和。第一轮谈判就此结束,双方各自回家。可是谈判才刚结束的第二天,曾国藩正准备向清政府汇报谈判内容时,罗淑亚突然与英国公使威妥玛联名修书一封给曾国藩,公然指责曾国藩没有谈判的诚意,对于法国方面提出的要求都没有明确回复。

同时明确指出,他们向清政府索赔50万两白银,并要求处死“暴民首领”天津道员周家勋、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总兵陈国瑞。并威胁说,如果他们的这些条件在10天之内得不到兑现,他们就会启动法国第三舰队和英国的加尔各答舰队,炸平天津,攻进紫禁城。(出自莫尔斯·霍锡阿·巴劳:《中华帝国国际关系》)怎么办?本来还温文尔雅的罗淑亚怎么回去之后就立马像变了个人儿似的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家腰杆硬,有强大的军舰做后盾,如果没有英军与他们联合,他们敢这么嚣张吗?

看来,不仅国内战争是这样,国际战争更是这样。没有强大的武力和军队做后盾,谁都不要去幻想什么公平,否则只会搞得自己太受伤。

对于这些道理,曾国藩比谁都明白,它们就像曾国藩的血液一样,同曾国藩同在。所以,曾国藩最终选择忍辱求和也是一种必然,只是即使曾国藩有这个心,但是如果清政府有骨气不同意,那么曾国藩的想法只能烂到肚子里。

于是,曾国藩只好转告清政府英法两国大使的要求了。但是,就在曾国藩的信件还没有寄到北京的时候,英法两国大使的公文已经早一步“跑”到北京来了,朝廷正在为这件事发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