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那些事儿
19671700000062

第62章 心酸落幕(2)

哥老会,据说是和天地会(又叫同洪门)、青帮齐名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帮会之一。它们最初都是由下层群众自己组成的一种民间秘密社团。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看谁不顺眼,就聚集兄弟们将谁暴打一顿,或是看谁家最有钱,就聚集起来将谁家抢个精光。

虽然关于他们最初的形成原因,近代历史学家也没能给世人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是从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当中我们不难猜出,他们这么做主要是因为贫富差距太大。有的人太富,而有的人太穷,等这种差距大到彼此都不能容忍的地步时,哥老会就出现了。

不过哥老会这个名字同天地会还有青帮这样响当当的名字比起来,多少有点不太威风,那么哥老会这个会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哥老会最初起源于四川。在四川,人们一般都喊弟弟为老老,所以,哥老会的意思其实就是兄弟会。兄弟会,听起来是不是要比哥老会威风、气派多了?

正是因为哥老会的出现,社会上常常发生聚众斗殴和聚众抢劫的刑事犯罪案件。曾国藩想要整顿地方秩序,哥老会很显然就会成为他第一个要灭掉的对象。可是哥老会的会员既然敢胡作非为,那么他们也一定不是普通的小毛贼。

大家都知道民不跟官斗的古训。确实,作为一个平头百姓,如果你没有揭竿而起闹革命的勇气,那么你就得老老实实地做个良民;如果不老实,哪天被当官的当做莠民抓了去砍头,是不会有人帮你申冤的,除非你能有那么一两个强大的靠山。

而哥老会会员一般都是平头百姓,难道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黑手党”不成?要不然,他们怎么能这么狂妄?

这是一个很具有戏剧性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太平军崛起的时候,清政府在四川的防守比较薄弱,曾国藩曾一度想要去四川追击石达开,但是后来由于听了李鸿章的忠告,才又回到了与太平军对决的战场。而就在当时,四川连年发生自然灾害,身强体壮的四川籍男子很多都通过各种方式,应招进入了湘军大营,穿上军装就成了曾国藩的湘军。

他们参加湘军并不是为了报效国家,也不是为了效忠曾国藩,而是因为湘军的粮饷相对充裕,他们把参加湘军当成了一张长期饭票。所以当湘军打了胜仗以后,湘军大营中就有一部分人很伤心,为什么?

这还用问,如果湘军胜利,太平军都被杀死了,那么湘军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到那时候,哥老会会员还能去哪里混饭吃呢?老曾会一直收留他们吗?朝廷会把他们编入正规军吗?这些都是他们常常会考虑到的问题。

虽然在当时曾国藩对这种哥老会会员参加湘军的事情也有耳闻,但是为了利用他们剿灭太平军,从而达到两头得利的目的,所以曾国藩对这种现象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哥老会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么一群混吃混喝的四川人了。当曾国藩开始着手调查起哥老会时,不禁吓了一大跳。

原来,太平军被剿灭以后,曾国藩为了消除朝廷对他的猜忌,开始裁撤湘军。这就直接导致了哥老会的一大批会员失去了吃饭的渠道,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他们能怎么办?

十几万湘军裁撤得就剩两万,其余的十来万人去哪儿?他们的田地早已荒芜,他们以前的单位也不会接收他们,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他们能怎么办?

以前是哥老会会员,可以回到会里去,跟随着大部队抢吃抢喝;以前不是哥老会会员的,为了吃饭,为了生存也只能入会。所以哥老兄弟会的成员突然猛增。

而在这些新会员之中湖南人占了一大半,因为湘军很多都是从湖南招募的,而在众多的湖南会员中,湘乡人无疑是人数最多的,这很显然是拜曾氏兄弟所赐。

这些人回到湖南湘乡以后,花完了在天京抢来的一点银子以后,他们会怎么样?这还用问,当兵的有的是力量,不要命的家伙有的是勇气。所以他们有的甚至参加了捻军,大部分则留在了老家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打家劫舍?打谁的家,劫谁的舍?很显然是有钱人家了。那么在湖南,在湘乡,当时谁家最有钱,金银财宝最多?很显然是曾家。谁都知道曾国荃每打一次胜仗,都要大肆抢劫一番,特别是攻陷天京以后,曾家更是暴富了起来。那么曾家很可能会成为哥老会围攻的对象。

怎么办?这是个让曾国藩特别头疼的事情。如果对哥老会成员大肆捕杀,那么许多曾国藩原来的老部下,很可能会走向和曾国藩针锋相对的道路;如果不予治理,那么,地方治安就得不到保障,真是让曾国藩左右为难。

于是,曾国藩只好密信湘乡县“县长”:抓到哥老会闹事的成员,不要审问他是否是哥老会会员,也不要追究哥老会的事情,只问他是否犯了民事案件或是刑事案件,以免把事情闹大。

这哪是在解决问题?任何一个脑袋没问题的人都能看出来,曾国藩是在有意为哥老会消灾,当然也是在为他自己消灾。如果当年曾国藩不是想利用哥老会,怎么会造成湘军大部分士兵都成了哥老会的人呢?

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想要利用别人都是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的。所以如果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最好不要偷懒,不要自作聪明地借别人之手替自己谋利,否则到了最后自己不好收拾残局。

不过还好。哥老会虽然在湖南各地闹得沸沸扬扬,时有哥老会打家劫舍、聚众闹事的事情发生,但是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动。曾国藩时常告诫家人,特别是曾国荃,做事不要太声张、太傲慢,否则,曾家很可能会成为哥老会攻击的目标。可是,曾国荃向来傲慢成性,对于这些哥老会成员他根本不放在眼里,他不仅大肆捕杀哥老会成员,而且大肆在湘乡购置田产,筑建豪宅,显然一副首富的样子。

针对这个情况,曾国藩的妻女真是怕得要死。曾家大院里头是傲慢成性的曾国荃,外头是跃跃欲试的哥老会,两者都不知天高地厚,万一二者火并,那么最终遭殃的一定是老人和妇女。所以,她们常常写信给曾国藩要求迁到江宁去避难,可是要把全家老小都接到江宁似乎有点不太合适。因为兄弟会就在曾家大门外虎视眈眈。曾国藩本来还想找个理由或是借口什么的,把家人一起接到江宁。可是后来想想,还是逃命要紧,管它三七二十一呢,还要找什么借口?先逃了再说。

于是,曾国藩就把全家老小都接到了江宁,湘乡再乱已经和他们曾家人的性命没有关系了,曾国藩整顿地方秩序的美梦也随之化为了泡影。

无功升职

这下曾家人算是安全了,可是,曾国藩想做的两件事,估计只能永远地成为两个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了。现在,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大清的统治者载淳身上,毕竟他才是一国之君,如果君王有本事、有能力的话,那么大清估计还有崛起的希望。

于是,曾国藩开始期待再次回到京城,见到同治皇帝,向他表明一下自己的志向,同时摸摸皇室的底细。

1868年,同治七年,载淳已经虚岁14岁了,差不多也该懂事了。一国之君的身份注定了他不是一个普通孩子,他不能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他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大清的万里江山,所以,曾国藩对他的期望很高。

虽然,曾国藩一直以来都对道光帝的接班人咸丰帝非常不满,可是那些都已经成了过去。现在是载淳时代,曾国藩希望他能像他的先辈顺治和康熙那样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治理好大清国。

然而,事实上载淳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曾国藩需要亲自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皇上可不是动物园里的大熊猫谁掏钱就能看到,就算他曾家很有钱,但是曾国藩平白无故地要回北京面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需要机会。

这个机会没让曾国藩等太久就来了,曾国藩升任直隶总督了。原来的直隶总督又去哪里了呢?原来,同治七年,官文用拍马屁和打小报告的本领当上了直隶总督。不巧的是,他还没上任多久,心腹多隆阿在陕西作战失利兵败身亡了。慈禧很生气,于是就撤去了官文直隶总督的职位,让曾国藩来做了。

看来,这人啊,无论想在哪一行混,或是要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点真本事,以前多隆阿在陕西前线,捷报连连的时候,慈禧为什么不降官文的职?现在多隆阿没了,官文没有立功的工具了,利用价值降低了,慈禧就要翻脸了。

或许,慈禧的这种做法会让很多人寒心。可是在当权者手下做事,其实就是被人利用,想要一直成为他们眼中的红人儿,那么你就得一直保持自己要比别人更有利用价值。否则,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是不会招人待见的。

或许会有人说,为什么社会上有很多受灾受难的人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呢?他们对别人来说应该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呀?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那是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那么怎么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呢?帮助别人是最好不过的方式,然而要帮哪些人?当然要帮在某方面比自己差的人,一来让自己觉得自己不是白痴,对社会、对他人还有点用;二来还可以得到别人的感谢或是报答。

有谁见过一个天天只能坐公交车的人会捐钱给一个天天开大奔的款爷?就是这个理!虽然湘军裁撤以后,曾国藩的利用价值在一点点地降低,可是,李鸿章的淮军正在崛起。曾国藩回调两江总督以后,李鸿章接了他的班,虽然费尽了周折,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是最后还是把捻军给灭了。

剿灭捻军的功劳虽然比不上剿灭太平军,但是李鸿章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

朝廷从来都不会允许满朝文武当中,出现一枝独秀的局面,所以他们必须搬出曾国藩来压制李鸿章。所以曾国藩还是有利用价值的,至少在当时,他的利用价值是要比官文大很多。

所以,曾国藩在剿捻无功,政绩平平的情况下,被朝廷提拔为直隶总督,也不是没有原因。直隶总督虽然在字面上看和两江总督差不多都是总督,可是这两个总督的职位很显然还是有一段差距的。

当时的直隶就是我们现在的河北省,北京就在河亲省境内,朝廷内部一旦有点风吹草动,那么直隶总督很快就会得到消息。当然,如果有起义者想要攻进北京,那么河北也是他们北上的必经之地。所以直隶很重要,直隶总督也很重要。平白无故地被提升为直隶总督,曾国藩虽然感觉很意外。但是去做直隶总督离京城那么近,朝廷有什么举动,自己也可以提前想好应付的方法,总比待在江宁要好吧。有一些言论说,曾国藩其实是不想做这个直隶总督的,后来因为找不到辞职的理由就只好上任。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曾国藩曾经走过的路,就会发现,曾国藩虽然是个很注重低调的人,可是,在他的内心里,他却是一个很高傲、很自负的人。他希望得到朝廷的重视,希望自己能够混出个好口碑,希望受到众人的仰慕,并得到下属的衷心。或许有人会问,那他为什么几次三番都想辞职回家呢?

我觉得,他这么做只不过是想向朝廷示威,并引起朝廷对他的重视,就像现在的很多人一样,很想得到别人的关注,而当他们得不到的时候,就表现得特立独行,很不合群,这样他们就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所以曾国藩这么做其实就是对权力和名誉的一种欲擒故纵。

是不是很费脑筋?不过,这是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能力,想要参与政治的人,必须学会这些技巧。所以,政治上的任何两个人之间的谈话和交往都是一种高智商的博弈。在这种博弈中,可能没有言辞激烈的争吵,没有剑拔弩张的挑衅,但是,一定是一场深谋远虑的钩心斗角。

曾国藩正是因为精通这种博弈,所以,他才能在晚清那么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成为清朝开国以来数一数二的汉臣。在与清朝统治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曾国藩也学习到了许多为官的真谛。所以他的那些著作,比如《曾国藩家书》《挺经》等书都是十分值得一读的好书,我们将在后面介绍一下这些著作。闲话少扯,我们还是言归正传。

按大清惯例,新上任的直隶总督一般都要在上任之前先到北京来接受皇家赏赐,拜见皇上、太后,还有和北京的那些大臣们聊聊天、喝喝茶加强一下感情。

所以曾国藩既然要接任直隶总督,就得先作好准备去趟北京了。

一别17年,当曾国藩再踏上北京这块热土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太多的惆怅和感慨,同时也怀揣着太多的梦想,只是不知道他的这些梦想能否变成现实。

北京啊,北京

同治七年,十一月八日,曾国藩开始从江宁启起程,十二月十三日到达北京。再次进入北京城,曾国藩难免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二三十年前,当他第一次到达北京的时候,自己还是个20多岁的少年,那时,自己虽然初见世面,混沌未开,却满怀报负,一心想要成为国家的屏藩。现在自己做到了,大清的政权还在,北京还在,紫禁城还在,可是大清腐败的官风和制度却丝毫没有得到完善。

作为一个封疆大吏,如果曾国藩还有忧国忧民的情怀,那么他就一定会为自己感到脸红,看看自己拼命保全的大清国都已经成了什么样子了。

人民缺衣少食,强盗、流氓横行霸道,农民起义跌宕起伏,难道这样一个腐败的政权还值得他这么力保下去吗?可是,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曾国藩只能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