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现代战争详解
19531200000036

第36章 域外初胜(1)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为维护中国领土的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一场具有相当规模的带有国际性的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侵略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在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依靠落后悬殊的武器装备,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终于打败了完全现代化装备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是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侵略朝鲜。朝鲜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1910年8月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军中国东北很快就击溃了日本关东军和朝鲜北部的日军。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接受驻朝鲜日军投降,美国匆忙划定了以北纬38度线(简称三八线)作为美苏两军对日受降和占领区域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得到了苏联的默认。由美苏两国在朝鲜实行分区占领和托管,是美苏当时达成的妥协,这就是以美国独占日本,苏联占领千岛群岛和恢复在中国满洲的权益为前提的。这样一来,朝鲜就变成了一线分南北的局面,人为地把一个国家一分为二了。8月下旬,苏军解放了三八线以北地区,9月上旬,美军占领了三八线以南地区。在北南两个地区便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治体系。1947年8月15日,美国在朝鲜南半部炮制了一个所谓“大韩民国政府”,公开扶植其傀儡李承晚上台,面对这种情况,朝鲜北半部在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领导下,于同年9月9日,宣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两种政治体系的形成,一种代表反动势力,一种代表进步势力,两种势力围绕着国家的独立、统一展开了尖锐的斗争并日趋激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朝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基本形势的影响。在北朝鲜方面,为了促进朝鲜的和平统一,要求美苏军队立即撤出朝鲜,提出了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条件下进行普选,成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在朝鲜北部,苏军于1948年12月底前全部撤出。在朝鲜南部,李承晚则大肆叫嚷,南北分割的局面必须用战争来解决,要北进统一。此时,美军不仅不撤出朝鲜南部地区,而且加紧扩编李承晚军队。到1949年6月,美军撤出南朝鲜之前,南朝鲜军已扩编为8个步兵师11万余人,并在三八线布防和对北朝鲜进行武装挑衅活动,同时,在南朝鲜大肆逮捕和屠杀爱国人士。据初步统计,仅在1949年,李承晚军便在三八线进行武装挑衅达1836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面对南朝鲜的严重威胁,也进行了积极的战争准备,到朝鲜战争爆发前,人民军已编成10个步兵师15万余人。

1950年初,李承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大肆叫嚷,“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将万众一心,恢复失地”。南朝鲜军总参谋长也在新年贺词中明确强调1950年国防军的任务是,“用实际行动收复尚未收复的土地,统一国土。”随后,南朝鲜当局在三八线大量集结兵力,频繁挑衅,其规模越来越大,朝鲜战争面临一触即发之势。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只是双方采取何种战略手段和时机的问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终于爆发了,从这场战争的起因和爆发的过程来看,它的爆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基本形势的影响下,朝鲜国内政治斗争的继续,是进步势力同反动势力相互斗争的必然结果。这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关于朝鲜的独立和统一以及朝鲜劳动人民自身解放问题。这场战争的性质开始属于内战性质,是朝鲜国内战争,李承晚集团是内战挑起者,正义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方,只是后来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朝鲜以后,这场战争的性质就由国内战争转化为抵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帝国主义为了推行其侵略政策便立即向朝鲜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命令其驻远东的海空军参战。6月27日,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派兵入侵朝鲜,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占中国领土台湾。7月7日,美国政府为使其入侵朝鲜所谓合法化,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拼凑以美国为首的15个仆从国的“联合同军”,入侵朝鲜,并任命远东美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后又由马修·李奇微、马克·克拉克先后接替),扩大侵朝战争。

中国人民一贯主张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一切国际争端,对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表示极大义愤。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严厉谴责美帝国主义对朝鲜及中国领土台湾的侵略行为,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发表声明,严正指出:“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7月6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安理会6月27日关于朝鲜问题为非法,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然而,美帝国主义一意孤行,把中国人民的这些正义呼声当作软弱的表示。悍然命令“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鸭绿江进犯,与此同时,美国空军侵犯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领空,进行轰炸、扫射,将战火引向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危在旦夕,中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当时,我国正处在建国初期,需要集中精力医治长期战争所造成的创伤,恢复经济、巩固政权。然而,美帝国主义硬要将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在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及中国人民的意愿,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950年10月8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命令如下:

一、为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十三兵团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命出动。

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为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

中央军委在决定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以后,又部署了7个军共24个师作为第二批和第三批赴朝参战的预备兵力,以应付朝鲜战争可能的发展形势。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从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抗美援朝的战略反攻阶段

抗美援朝战争进程分为两个阶段。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即战略反攻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到1951年6月10日结束。这一阶段,我军的战略目的是协同朝鲜人民军打退敌人的进攻。力求大量杀伤、消耗、歼灭敌人,扭转朝鲜战局。其战略方针是“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作战的性质,基本上属于战略反攻性质,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在作战原则上实行“集中优势兵力,大胆迂回包围,各个歼灭敌人。”我志愿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主要采取的军事行动是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通称五次攻势作战)。每次战役,都关系着整个战争全局,决定着战争进程。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历时12天。此次战役,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向中朝边境进犯,我志愿军向作战地区开进过程中由遭遇进入交战的一次战役(又称遭遇战役)。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于9月15日在仁川实施登陆成功后,趁朝鲜人民军主力被割断在三八线以南,朝鲜人民军后方空虚,认为中国不会出兵参战,企图以战略的速决战占领整个朝鲜。于是,狂妄地叫嚣要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结束侵朝战争。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则集中了10个师1个旅,计13万余人,以东西两线(主力于西线)兵分多路向中朝边境迅速推进。西线由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指挥6个师零1个旅,东线由美第十军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指挥4个师,企图首先控制中朝边境要点,以达到其占领整个朝鲜的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前,原准备先占领一定地区组织防御,待条件成熟再配合朝鲜人民军举行反攻。然而,当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后,战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在开进中志愿军发现“联合国军”兵分多路,肆无忌惮地向中朝边境迅速推进,并未发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我军已不可能先敌到达预定地区组织防御。鉴于这种形势,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决定放弃原定志愿军第一期只打防御的计划,利用敌人分兵冒进的错误,采取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达成战略上的突然性。其部署为:在西线集中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军及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于温井、云山、熙川以北地区,分别歼灭南朝鲜军第六、第一、第八师,第六十六军向铁山方向前进,狙击英军第二十七旅;在东线以第四十二军(欠第一二五师)于黄草岭、赴战岭及其以南地区抗击美军第十军及南朝鲜军第一军团,以保障西线主力的翼侧安全。

10月25日,我志愿军在开进中同敌遭遇,向敌突然发起攻击。西线敌军在我志愿军连续突击下,伤亡惨重,被迫全线撤退。至11月5日,将敌全部驱逐至清川江以南。在西线与敌交战的同时,东线第四十二军主力亦在长津以南的黄草岭、赴战岭地区同朝鲜人民军一部,先后抗击敌军3个师的猛烈进攻,守住了阵地,有力地配合了西线我军的反击作战。至此,第一次战役初战告捷。此次战役的作战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进入交战,由于我军战略指导正确,达成了战役上的突然性。我军大胆实施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勇猛地向敌人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此役我军歼敌1.5万余人,粉粹了敌人妄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使朝鲜人民军得到了休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