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解放延安
19529800000041

第41章 干净利落的围歼(1)

王恩茂一席话,既细致又生动。待各团的干部到齐以后,经过充分的讨论,全旅拟定了一个详细的诱敌计划,并决定全旅临时分为大小不等、配有电台的几个支队:两个支队扮演一纠:队、新四旅,共同对付右路的敌军;两个支队扮演二纵队,教导旅,共同对付左路的敌军,一个支队留在敌军的背后,扮演以迟滞敌人为任务的三五九旅;而旅部,则扮演野战军首脑机关,与“二纵队”一道行动。

预案:棉袄捂出的主意

解放军撤离延安不到一个月,就歼灭了敌人近两个旅,缴获的武器弹药,充实了部队的装备:俘晦的士兵,经过教育,也大部分参加了解放军,部队的实力大大加强。敌人连打败仗,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加上疲劳缺粮,生病、开小差的很多。毛泽东正确地估计了敌人的情况,因此指示部队,继续采用“蘑菇战术”,将敌唐得精疲力竭,使之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的程度,并攻击敌人的薄弱部分,断其补给,使其饿饭,这样,下一次战役就是以攻打蟠龙最为有利。

蟠龙位于延安东北90里,是胡宗南军队在陕北的重要补给基地,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敌人每次大游行之后,都要回到这里补给。打下蟠龙,就断了敌人的衣食。这时解放军经过两次歼敌的锻炼,炮火大大加强,具备了一定的攻坚力量。蟠龙原有敌整编一六七旅把守,周围还有几个旅来往活动,要打,就必须把敌主力调开,使其孤立无援。所以,能不能调动敌人就成了攻打蟠龙的关键问题。根据毛泽东的判断,当时敌人正急于赶解放军向北,因此三五九旅便“投其所好”,积极出击,诱敌沿咸榆公路北上。同时又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组成南进支队,到延安以南破坏交通,断敌粮运。解放军主力则隐蔽集结于瓦窑堡到清涧大路以南,等敌人一到绥德,就在蟠龙打响。敌人再想回援,至少需要六七天,胜利就有绝对把握了。

这时候,羊马河之战的国民党军俘虏都已编组,送到了黄河岸边,一切收尾工作结束后,彭德怀在田家坪的司令部里又坐立不安了。

这不,他已经把嘤里那根皮带解下来,还不行,又解开了棉衣钮扣。

当看到警卫员把衣服脱得只剩下一件空心棉袄时,他叹了一口气,把王政柱叫来。

“你能断定蟠龙镇就是胡宗南的补给地?”

“这是经过我们反复侦察过的,没错。”

这时候,张文舟进窑了,他是来请示工作的。“彭总,下面又向首长请示换装的事……”

“我也热得不行了,”彭德怀用棉衣襟扇扇风。他这人一向讲究军容风纪,这样豁着领,敞刀:扣还是少有的,“处于战时状态,边区政府撤退了,军需只好向敌人领了。”他在屋里踱了几步,“我把王副参谋长找来,就为部队换装的事。”

张、王二人听他这么一说,眼睛顿时亮了,同时去看墙上的地图,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彭德怀又给蟠龙镇划了一个圆圈。

“我们再叫敌人犯一次错误,”彭德怀说着走到地图前,向他们招招手:“来,我们研究一下。”

经过反反复复地斟酌后,彭德怀把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副政委王恩茂召到司令部。

二王也是棉衣棉裤,因为一路紧赶都是满头大汗。

一见面,彭德怀说:“现在山东战场捷报频传,陈谢兵团横扫晋南,已经挺进到永济县城,胡宗南想从陕北抽兵,又不放心,现在他的心理是急于把我们消灭于绥德,或驱赶过黄河,好腾手招架晋南。”

王震拍着他那干瘦的胸脯说:“我们粘住他,不叫他动弹,给陈胡子创造战机”。

彭德怀轻蔑地说:“我们不光粘住他,还要咬他一口。”

王恩茂副政委笑容可掬地问;“彭总叫我们怎么咬法?”他说话慢条斯理,叫人看不出他是一名将军,而是一位先生。

彭德怀指着蟠龙说:“我们现在来吃这一砣。”

“李昆岗,一六七旅?”王震恍然大悟。

“叫部队去领装备。”王恩茂很敏感。

彭德怀十分赞许:“是喽,我们不能背着老棉袄度夏天哟。”

“听说李昆岗是胡宗南的四大金刚之一,我倒想见识见识,看看这块钢是真钢还是假钢。”王震说。

彭德怀说:“胡宗南手底下那么多军官,为啥偏封他为金刚,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当过胡宗南的副参谋长,至少在军事上还是有些办法的哟!”他从来不轻视自己的对手。

王震的睥气是越这样越要见个高低,“老总,不必绕弯子,你交代任务吧。”

“现在董钊、刘戡九个旅麇集蟠龙,要咬它,也是老虎吃石滚,无法下口呀!”

王震会意了,“你是让我们去把他调遣出来然后再打李昆岗?”

“不然我们没法打嘛。你们可以三五九旅一部,我再通知各主力旅都抽一个排,配合绥德分区四团、六团和独立第五旅,共同来完成这一任务。”彭德怀交代说。“你们摆出一副且战且走的架势,节节抗击,节节后退,跟敌周旋。敌人现在是急于想找我主力决战,我们就利用这个心理,把他的主力引诱到绥德去,我们再夺取蟠龙。”

二王走出彭德怀的窑洞时,正赶上瓢泼大雨,这是陕北开春以来的第一场雨,雨雾把山岳和壑谷包裹成蓝色。二王不敢停留,在窑洞外面接过警卫员牵来的马,跨上马背便倏然消失在雨中。

导演:心里藏着的秘密

4月27日深夜,瓢泼般的大雨没有停的意思,三五九旅旅长郭鹏裹着一身疲劳刚准备就寝,警卫员忽然在窗外连声报告,说是纵队的几位首长来了1他急忙披衣走出窑门,天空一道闪电,划破了锅底般的天空,照亮了院中的一切。借着电光,他看见浑身精湿的王震司令员和王恩茂副政委从马上一跃而下。接着,眼前又复归于乌黑。透过哗哗的雨声,只听得熟悉的哈哈大笑,伴着轰轰隆隆的阵雷,扑面而至,一下子充满了他这间小小的窑洞。这般时候,又是这号天气,司令员和副政委突然如此兴奋地来到我们这里,郭鹏估计,准定是有好消息,果然,王震一开口就充满了喜气:“郭鹏啊!快把地图拿来,有好仗给你打啦!”

原来王震和王恩茂刚从总部彭德怀那里开罢会就直接赶到三五九旅了。

没有过多的寒喧,王震开门见山;军委分析了最近得到的敌情,连日以来,延安以北的公路上,运输汽车络绎不绝,刚刚转回蟠龙一带的敌一军、二十九军共九个多旅,也有向北蠕动的模样;而驻守蟠龙的一六七旅旅长李昆岗,乃是却!宗南的‘四大金刚’之一,他正亲自督队,在蟠龙四周的山头上构筑半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一切迹象表明:敌人为怕挨饿,决心在蟠龙镇上设立一个规模极大的永久性兵站:因为有了这个‘万无一失’的中继站,胡宗南贪心不死,又想来实现它那压迫我军东渡黄河的计划了。我军如能敲掉敌人这个兵站,其意义非常重大,不只歼灭了敌人的一支王牌,动摇了敌人守备部队的信心,使得敌人穿不上衣服,吃不上饭,而且是针对胡宗南要害的一次严重打击,叫他从此无暇他顾,即使不去惊动他,他也没有心思再去潼关外边闯荡了。毫无疑问,这对于全国各个战场上的兄弟部队都将是一个有力的支援。因而,毛主席命令我西北野战军,利用敌人心理,以少部兵力将敌主力诱往绥德地区,使之不上不下,孤悬于榆林、延安之间;尔后,继续扩大敌人的错误,集中主力,夺取蟠龙。

一气呵成的情况介绍,简短精炼。

“你们三五九旅的任务是:让敌人以为你们就是西北野战军的全部,做出一副给养困难,不堪其扰,准备东渡黄河退入晋绥的样子给敌人瞧,把敌人牵起走,一直牵到绥德去,好让主力痛痛快快地打个漂亮仗,敲掉一六七旅,和他驻守的这个兵站。”

王恩茂向郭鹏布置完任务,一副志在必得、胸有成竹的模样。

“好!这才磨得痛快!”郭鹏立时就和旅的其他领导同志商议,马上召集党委扩大会议,吸收营以上全体指挥员参加。通讯员刚一出门,郭鹏又赶上去补充了一句:“告诉同志们,就说司令员到了这里!”郭鹏了解这些同志,只要一听说司令员来了,即使没有事情,他们也要跑来看看、谈谈,更不要说有任务了。王震看出郭旅长内心过于兴奋,勉强抑制住笑容,斩钉截铁地对他说:“全部计划的成败,你们决定了一半,行动以前要考虑周到一点才好!”他又轻声告诉郭旅长说;“同志!知道么?为了提防敌人的飞机识破你们的机关,中央军委已经命令黄河两岸的守备部队在制造渡河的假象了!这一点,我原来也是没有想到呢!”经他这样一提,郭鹏不由心中一热:是啊!一天之中,我们党的领袖们不知要考虑多少件关乎全国革命的大事,可是,就连这样的细节问题,竟然也替我们安排好了。也多亏中央替我们料到了这一点,如若不然,尽管我们起初能给敌人造成一些错觉,敌人的飞机一来,不是一切心血都要白费了吗?……想到这里,他觉得心头一阵阵发热,感动得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几转。王恩茂副政委沉吟了片刻,微微一笑,也说:“依我看,和演戏差不多,一个‘像’字顶重要,演像了,观众就信以为真,演不像,观众就要回家睡觉。在南泥湾生产的时候,我问过边区的著名演员王大化,据他讲,要演像一个角色,一定要设身处地从这角色的角度考虑问题:该急则急,该跑则跑,该从容则从容,该拼命则拼命;同时,道具、效果、服装、布景,也要配合得合适,给人以逼真的感觉。但是,只做到逼真也还不够,还要注意掌握节奏,不要太慢,也不要太快;太快太慢敌人都可能提前返回头来支援,反而陷我们于被动。我们决定5月5日之前解决一六七旅,那么,你们顶好让敌人在1日或2日进到绥德。”

王恩茂一席话,既细致又生动。待各团的干部到齐以后,经过充分的讨论,全旅拟定了一个详细的诱敌计划,并决定全旅临时分为大小不等、配有电台的几个支队:两个支队扮演一纠:队、新四旅,共同对付右路的敌军;两个支队扮演二纵队,教导旅,共同对付左路的敌军,一个支队留在敌军的背后,扮演以迟滞敌人为任务的三五九旅;而旅部,则扮演野战军首脑机关,与“二纵队”一道行动。

等到全部布置停当,东方已经发白。虽然天色未见丝毫好转,为了争取时间,扮演“教导旅”的干部战士们,冒着大雨出发了。王震亲自授予他们的使命是,赶到瓦窑堡以东的魏家寨,坚决抗击敌人一天,黄昏以后,把报废了的物资扔下一批,急忙向北转移,王恩茂副政委担心部队受损失,又特别叮咛:“千万不要把敌人当成傻子!你们一定要咬着牙坚持,不管有多大的危险。都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大约是上午10时光景,雨停了,于是,经过细致动员的各支队,也都各自踏上征途。郭旅长则只随身带了三个警卫员,去执行一项最好由他自己执行的任务。

亮相:精心设计的陷阱

他们一行四人,飞马来到了瓦窑堡北面的一个区委所在地,找到他们在绥德驻防时的一位老相识老马。当时,老马是绥德郊区的一个乡长,曾经帮助部队找过菜地,还亲自给郭旅长教授了北方人种植山药蛋的技术,使他们获得了一次难忘的大丰收。现在,他在这里担任区委书记,前几天,他还托咐支前的民工专门来看望过郭旅长。他一见郭旅长只带了这么几个人,又是这样大汗淋淋的,立时压低了声音问道;“呀!这是怎么搞的,老郭?”待郭旅长把情况说明以后,他才捂着肚子笑道;“嗨!闹了半天是这么回事!走,到窑里去。”郭旅长说:“不住啦,还有事情要你支援呐!”他立即掰着指头说:“知道,粮食、担架,要啥有啥。”一边说,一边往窑里推郭旅长。郭旅长告诉他,这些我们都够用,只是请他动员几位老大娘,用比较巧妙的办法,向敌人泄露一下部队想要敌人知道的假番号。他思摸了一会儿,摇摇头说:“这个可难,咱这些老大娘的睥气你都了解,你让她保密容易,泄密可就费事啦!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郭旅长说:“要不怎么找你呐!除非你代表党去动员她,她肯听,别人去了,她不把你当奸细才怪!”他一想,可也是,又问清楚部队需要这些老大娘在何时何地“泄密”,才发觉时间的确有些紧张,怪不得你们来得这样匆忙。因此,二话没说,拍了拍衣裳,拉过一头光屁股骡子骑上就要上路。他说:“好吧,交给我啦。只要把毛主席的蘑菇战术讲清楚,老大娘们保险误不了事,你们的事情也忙,我也不留你们啦。部队回来要是还从我这儿过,你记着进去看看老马也就行啦。”说罢,使劲往骡子背上一拍,两腿一夹,转眼间,已经翻过了山梁。望着他背影消失的地方,半天半天,郭旅长还在默默地出神。是啊,我们党有这样好的同志,我们部队有这样好的依靠,我们的事业怎能不是一个胜利跟着一个胜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