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写给女人
19524400000022

第22章 赢得友谊和思考的方式(1)

热情是普遍的人性之一,假如人类根本没有热情,那么宗教、历史、艺术,以及风流韵事,都将变成没有价值。(卡耐基语录)

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追求的,是每一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的。每一个人的心灵对于这个善都有预觉,都有这样一个目的。(卡耐基语录)

一般的批评,确实也有可供借鉴之处。假如你为了“我真是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感到困扰不堪,也不可将此当作耳边风。(卡耐基语录)

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卡耐基语录)

聆听很重要

就算是最挑剔的人,在一个耐心的聆听者面前,也会软化下来。作为聆听者,必须要有过人的沉着,当寻衅者犹如一条毒蛇张开大嘴时,也要保持冷静。(卡耐基语录)

沉默是睿智至高无比的答言,是谈话的最大艺术。沉默不只是尊严、庄重的态度,往往也是有益、周到的表现。(卡耐基语录)

如果你想让他人远远地躲开你,在你背后嘲笑你,甚至于轻视你,我也能教你一个好方法:永远不要仔细聆听他人讲话,滔滔不绝地谈论你自己。(卡耐基语录)

(1)专心地聆听他人的讲话

“聆听”是我们对他人的一种尊敬的表示。伍福特在他的《异乡人之恋》一书中,曾这样说道:“很少有人能拒绝那发自内心的恭维。”

几年前,我曾应邀参加了一个桥牌聚会。实际上,我并不会玩桥牌。正巧,我遇到了一位也不懂桥牌的小姐。当时无线电业的巨头汤姆斯喜爱旅游,而我在他进入无线电业界之前,曾做过他的私人助理,并帮助他记下他沿途的所见所闻。当这位漂亮的小姐得知此事后,便对我说:“卡耐基先生,能不能请你告诉我,你到过哪个名胜之地,见过什么离奇的景色?”

接着她又提到,最近她和丈夫一起去了非洲。

“非洲!”我叫道,“那多有趣,我总想去一趟非洲!可除了曾在阿尔及利亚停留过24小时之外,就没到过其他的地方了。你有没有去过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那该是多么幸运啊!能给我讲讲你的所见所闻吗?”

我们的那次谈话,足足进行了45分钟。她不再问我到过什么地方,看见过什么东西。她现在需要的只是一名聆听者,以便她讲述自己的经历,满足她的心理需要。

这是否说明了她是与众不同的呢?不,正相反,大多数人都和她一样。

最近,我在纽约出版商格林特举办的宴会上,遇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在此之前,我从未与从事类似职业的人接触过。在彼此攀谈了几句后,我发觉他的话语有很强的吸引力,让我像入了迷似的,只是坐在椅子上静静听他讲有关大麻、植物家浦邦和布置室内花园等事。此外,他还给我讲述了有关马铃薯种植方面的事情,而当我谈起自己布置的小型室内花园时,他也热情地告诉我,该如何解决室内栽培的问题。

这次宴会中,共有十几位客人,可我完全忽略了其他所有的人,只是与这位植物学家畅谈了数小时之久。宴会结束时,这位植物学家在主人面前对我大加赞赏,他说我“极富激励性”,并认为我是个最风趣、最健谈,并具有“优美谈吐”的人。

“优美谈吐?”实际上,我知道自己几乎都没有说过话。我对于植物学了解得太少了,即使想谈也无从谈起。但是,我知道自己做得不错,因为我一直安静且认真地聆听。而这种用心地倾听也让我对他的谈话发生了兴趣,他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谈兴就更浓了。

最后,我对那位植物学家说,受到他的款待和指导,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我也希望能拥有他那样丰富的学识。我告诉他,希望能和他一起去田野散步,而且我也希望能再见到他。

正因如此,他认为我是一个精通谈话技巧的人。其实,我不过惯于聆听,且善于鼓励罢了。

想要谈成一桩成功的生意,它的秘诀是什么?我依照学者达列奥托所说的话去做,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一桩成功的生意往来,没有任何秘诀。专心地聆听他人的讲话,这是最重要不过的了。”

这很明显,是不是?这问题你不需要花几年的时间去哈佛大学研读。我们都知道,很多商人租用豪华的店面,降低进货的成本,设计新颖漂亮的橱窗,花去巨额的宣传费。但他们雇佣的,却是那些不愿意聆听顾客意见的售货员。这些售货员,截断顾客的话、反驳顾客、激怒顾客,似乎要把顾客赶出店门才甘心!

(2)善于聆听能化解矛盾

我的学生胡顿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几年前,胡顿在纽约的一家百货公司里,买了一套衣服。这套衣服穿起来实在太让人失望了。上衣褪色,甚至连衬衫的领子也被染黑了。

当他把这套衣服拿回那家百货公司,找到那个当时跟他交易的售货员,正要告诉他经过时,那位售货员却立刻打断了他,无论他想说什么,都被这位“口才”很好的售货员中途截断了。

这位售货员反驳说:“这种衣服,我们已经卖出去几千套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来挑剔。”他的声音大得出奇,话里的含义就像是在说:“你在说谎,你在说谎,你以为我们是可以欺侮的吗?哼!让我给你点颜色看看!”

两个人正激烈争论时,另外一名售货员插话说:“所有的黑色衣服,起初会褪一点颜色的,那是无法避免的。而且这种价钱的衣服,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形。”

胡顿先生说:

“那时,我真是一肚子的火!第一名售货员,竟然怀疑我的诚信。而第二名店员却暗示我买的是次等货。我恼怒起来,正要回骂的时候,那家百货公司的负责人走了过来。”

就是他,让我的态度得以转变过来。他把我从一个恼怒的人,变成了一个满意的顾客。他是如何做的呢?让我把这情形分为三个步骤:

①他让我从头到尾,说出我的经过,他则静静听着,没有插进一句话来。

②当我讲完那些话后,那两个店员又要开始与我争辩了。可是那负责人,却站在我的观点跟他们辩论。他说,我的衬衫领子,很明显的是被这套衣服染污的,并坚持表示,这种不能使客人满意的商品,是不应该卖出去的。

③他承认是自己不了解这套衣服的质量如此之差。他坦白地对我说:“你认为我该如何处理这套衣服,你尽管吩咐,我会按照您的意思去办的。”

“数分钟前,我还想把这套讨厌的衣服退掉,可是现在我却这样回答说:‘我可以接受你的建议,我只是想知道,这褪色的情形是否是暂时的?或者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套衣服不再继续褪色?’”

“他建议我,把这套衣服带回去再穿一星期,看看情形如何!他说:‘如果仍然不满意的话,可以把它拿回来换一套满意的。给您添了麻烦,非常抱歉。’”

“我满意地离开了那家百货公司,而那套衣服经过一星期后,再没出现任何问题。我对那家百货公司的信心,也随之恢复了。”

难怪那位先生是那家百货公司的负责人,至于那些店员,他们不但应该终身停留在售货员的职位上,最好他们还应降级到包装部,永远别跟客人见面。

就算是最挑剔的人,在一个耐心的聆听者面前,也会软化下来。作为聆听者,必须要有过人的沉着,当寻衅者犹如一条毒蛇张开大嘴时,也要保持冷静。

(3)静静聆听是调解员的高明之举

数年前,纽约电话公司就曾遇到了一位刁蛮、不讲理的顾客。这位顾客用刻薄的字眼辱骂接线生。他诬蔑电话公司制造假的账单,不仅以此作为理由拒绝付账,而且还提出要向报社及公众服务委员会提出申诉。

经过调查,电话公司发现这位顾客曾兴起过数起诉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话公司派出一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去拜访这位不讲理的客人。这位调解员并没有与客人争论,反而静静聆听,尽量让这位客人发泄他满肚子的牢骚,而他自己则是“是,是”地应着,还适时表示出对于他的同情。

不久,这位电话公司的调解员应邀来到我的班上,向我的学生们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我第一次去见他时,他不断地大声斥责着,并一直喋喋不休地抱怨了整整3个小时。而我从不辩驳,只是倾听,并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时隔一天,我再次拜访了他。这次,我被邀请加入了他创建的一个组织。据我所知,除了这位客人之外,我是这组织当中唯一的成员。他告诉我说,从没有人像我这样耐心地与他交谈。慢慢地,他的态度也变得友善起来了。”

“在拜访中,我从未主动提起过公司的事务,然而当我第4次走出他的家门时,我了解了整个事件。他把所有的账款都付清,并且首次主动向‘公众服务委员会’申请撤销起诉。”

“毫无疑问,这位先生虽然表示自己是为社会公义而战,是在保障公众的权益,使他们不受无理的剥削。实际上,他所需要的是一种认同感。他通过挑剔抱怨,去获得他所谓的尊严。而当他从我身上感受到被尊重之后,他就不必再执著于其他无关紧要的小事了。”

(4)用温情熔化坚冰

几十年前的一个早晨,一位愤怒的顾客,闯进了特托茂毛呢公司创办人特托茂的办公室里。特托茂先生告诉我说:

“这人欠我们15美元,但他却不承认。于是,我们公司的信用部把催款信寄到了他的家里。他接到信后,便冲进我的办公室,对我大叫说他不但不会付款,而且还发誓不再在我们公司里消费。”

“我耐着性子听他叫嚣,好几次,我都忍不住,差点就要反驳他,打断他的那些强词夺理之言。可是我知道那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我让他尽量发泄,直到他的气焰慢慢消退之后,我才平静地说:‘感谢您特地来芝加哥告诉我这件事。事实上,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我们公司的信用部得罪了你,那就意味着他们的服务态度有问题。对我来说,这是个急于解决的事情。请相信我,您为我的公司做了件好事。’”

“他显然没有想到,我会讲出这些话来。我猜他多少会有点失望,他来芝加哥的目的,是来和我交涉的,可我却并不和他争论,反而感谢他。我心平气和地跟他说,我们会取消账目中那笔15美元的账款,并希望他能把这件事忘掉。我说他是个细心的人,更何况他只需处理自己那一份账目。可我们公司的职员,却要处理成千上万份的账目,所以有时错误是很难避免的。我告诉他,我很了解他的处境,如果我遇到与他同样的问题,也会有他这样的想法。另外,由于他不想再从我们公司购买货物,我还诚心诚意向他介绍了其他几家毛呢公司。”

“事情处理完之后,我邀请他吃饭,他勉强答应了。午餐后我们回到办公室,他订了比过去多得多的货物,并愉快地回家去了。在家里,他又把账单仔细查对了一遍,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不久之后,我们就收到了他寄来的15美元,随信还附了一封道歉信。”

“几年后,他的妻子生了个男孩,他用我们公司的名字给那孩子命名——特托茂。从那天之后,这位顾客就成了我们公司的忠实主顾,这种合作关系一直维持到现在。”

(5)多与成功人士交谈

让人们来听听下面一个关于如何成功的故事:

多年前,有个叫巴克的荷兰籍小男孩,他的家里十分贫苦,所以每天放学后,就替一家面包店擦窗,每星期赚5美分。即使这样,他还是在不久之后辍了学,每天提着篮子,去水沟捡从煤车掉下来的煤块来贴补家用。这孩子一生没有受过6年以上的教育,可是最后他却成为美国新闻界最成功的杂志编辑。那么,他是如何成功的呢?

巴克13岁离开学校,在一个儿童机构里当童工,每星期的工资是6美元。虽然处在这种贫困的环境中,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就学的机会。由于没有钱上学,他就开始自学。他每天以步当车,把车钱和午饭钱都省了下来,然后用这笔钱买了一本美国名人传记。

当巴克把这本名人传记全部读完后,他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他写信给传记上的每一位名人,请求他们讲一讲童年的情形。他写信给当时正竞选总统的詹姆士将军,在信中他问将军,是否真的做过运河上拉船的童工。詹姆士接到那封信后,给他写了一封详细的复函。巴克又写信给格雷将军,问他曾参与过的一次战役的情形。格雷将军在回信中,画了一张详细的地图,还邀请这个14岁的小男孩吃饭,他们谈了一个通宵。此外,包括爱默生在内的众多名人,都一一给这个男孩回了信。这个在西联机构工作的童工,开始和国内那些著名的人物,如爱默生、布罗斯、休曼将军等人通信。

他不只和这些名人通信,还利用放假的空闲,去拜访他们。由于巴克善于聆听,并曾仔细地阅读这些名人的回信,以此作为谈资,他最终成为了这些人家中的常客。这种人际交往上的成功,给了巴克自信心。而与成功人士的会谈,也激发了他的斗志,改变了他的人生。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源自于他最初的那几封信。

一切以对方为主

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别人的赞同;想要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没人希望生活在虚假的赞美里,人们总是追求真诚的心。(卡耐基语录)

判断一个人,与其根据他的言词,不如根据他的行为。因为言词漂亮但行为令人不敢恭维的人,到处可见。(卡耐基语录)

教我怎样安慰人,不必教我怎样得安慰;教我如何谅解人,不必教我怎样得谅解;叫我如何爱人,不必教我怎样得爱。(卡耐基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