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留意孩的长处,不只是挑孩子的错处,孩子就会做出积极的反应。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美好循环啊!孩子的行为改善了,父母自然就会更加疼爱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正确,孩子会变好起来,也会更爱父母。这样一来,家庭内部还愁不和睦吗?
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
大多数青年报怨父母“不开化”,对孩子过于严厉,不能给孩子们以应有的自由。不少家长同样发现,现在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也愈发困难起来了。(卡耐基语录)
家庭是文明的核心。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卡耐基语录)
你要尽你所能把你的家庭造成一个生活中心,在这里面,一切良好的事物是被抚育培养起来。(卡耐基语录)
(1)父母应善待孩子
作为父母,除了工作与社会交际之外。应在家庭中对孩子有足够的重视,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①要谈工作。同孩子简单地谈谈工作,使孩子对父母的工作情况与环境有所了解,以免不知父母的去向。这样,孩子能明白诸如职责、挫折、纪律和计划等问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毅力。如可能,你也可以偶尔带孩子去工作单位一长见识。
②切莫工作和劳累过度。父母只顾工作,甚至周末也呆在办公室,这会使孩子坚信,父母将工作上的成功看得比他们更重要,从而产生被冷落感。
一个初中生抱怨说:“同学们都怕我妈妈,因为她精明伶俐,工作努力,知名度高,她有时间到处做报告,唯独没有时间同我说话。”
父母回到家仍埋头工作。孩子对此也会深表不满。他们渴望同父母玩却无机会,因为必须避免打搅父母。有的父母责怪孩子:“别胡闹,没看见我正忙吗?”这使孩子满腹委屈。父母下了班回家,孩子需要你的亲近和理解,几个小时没见父母,孩子一定有喜怒哀乐需长辈来分担。
③切莫将粗暴态度和不满情绪带进家门。切记,孩子需要安慰和爱抚。有的父母因工作不顺心,而迁怒于孩子,为了微不足道的事滥加训斥。可是,同父母一样,也许孩子当天也遇到不顺心的事,该迁怒于谁呢?假如父母只顾自已的感情,孩子就会产生无人可亲近的感觉。走近家门,不妨花几分钟放松一下自己,稳定情绪,以便与孩子和睦相处。
④切莫外出太频繁。父母应该自问:每星期中是否经常在家同孩子一道吃饭?是否过问并检查了孩子的学习?是否与孩子共同渡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夜晚?对孩子来讲,父母外出,时间会显得很长,从而产生孤独和茫然感。
⑤切莫滥加指责。父母不应该说出让孩子丢脸的话,特别是孩子的伙伴在场时,对孩子的言行切莫全盘否定,应对孩子的优点进行称赞鼓励,以建立其自尊心。假如孩子被确定应受到惩处,应采取私下或无损其尊严的方式。千万别因其他令人生气的事情而将孩子当成“出气筒”。
⑥创造一天的良好开端。早晨与孩子度过的时间事实上决定了当天情绪的基调。父母应该比孩子早起15分钟,以沉着镇定的神情履行日常的工作和事务,形成一个稳定镇静的环境。一道吃早餐是很重要的。早晨是良好的开端,使孩子从容不迫、满怀信心地面对一天的到来。
⑦建立家庭安全感。许多孩子单独在家时感到害怕,父母应使孩子确信,家里是安全的,并教给孩子一些应付各种情况的办法。例如,让孩子回答诸如“假如丢了钥匙或不认识的人来到家里怎么办”等问题。开着收音机使屋里充满声音也不错,因为孩子在一幢静悄悄的房子里是最容易受到惊吓的,当孩子单独在家时,电话便是惟一的联系工具,适当时候应该让孩子从电话中听到父母熟悉的声音,从而充满信心和安全感。
(2)填平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年轻人同父母相处一起,总有些不自在的感觉。大多数青年报怨父母“不开化”,对孩子过于严厉,不能给孩子们以应有的自由。不少家长同样发现,现在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也愈发困难起来了。总之,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方面,两代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有待于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对待,并努力去缩小这一距离。
在行为方式上,年轻人富有创新与冒险精神,父母却相当持重。办某件事或做出一项决策,年轻人喜好当机立断,而不加过多的思索;长辈则要权衡再三,谨小慎微,以期使自己的计划不被意想不到的事情所扰乱。
在日常生活方式上,年轻人富有多方面的选择,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年长者却趋于选择的单一化。例如,年轻人谈恋爱倾向于私定终身,忌讳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干扰,这点在父母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在他们看来,生活应该一本正经,符合规范的单一化或许更为妥当。
在价值观念上,年轻人对传统大多持怀疑态度。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很少循规蹈矩,而年长者却易接受传统框框的束缚。
造成两代人之间上述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代人之间年龄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社会经历不同。
从未成年变为成年,这是人的年青时代一个质的转变,有人称为第二次诞生。在青年期,个人生活的范围扩大了,除了接受家庭、学校的主导教育外,还接触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在这个时期,一个人的世界观已初步形成,人的个性发展也接近于定型。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说,青年期的社会化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完成时期。绝大多数青年有理想、有抱负,富有冒险与创新精神,传统观念薄,很少保守等。但由于缺乏实际生活的锻炼和经验,青年人心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和动摇,对自己的未来抱有某些幻想,对自己将跨入的成年社会的各种事态感到有些困惑不解。
还有,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扩大了青年人的眼界,也增加了他们认识和选择的困难,特别是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动的时代,更会引起他们思想的矛盾。父母们担负着教育青年一代的义务,所以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让他们尽早独立,并运用自己丰富的社会知识和人生经验悉心指导孩子,以避免他们犯错误。作为孩子,也应该充分地去理解父母和长辈们的心态和行为,尊重他们,尽力主动去沟通两代人的思想,听从他们的指点,只有两代人主动交流思想与认识,才有可能把他们之间的鸿沟填平。
由于年龄、经历、时代的不同,两代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没有代沟差异就不可能有社会进步。所以,对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的一些隔阂甚至对立也应正常看待,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些问题,寻找最佳解决办法。
解决两代人代沟差异问题,在于两代人之间应该取长补短,不要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于人,双方本着理解与沟通的态度,共同努力。这样,隔阂就可能缩小,对立就可以防止和消除。青年人是社会延续的自然继承者,又是新的社会的开拓者;称职而招人欢迎的长辈们应尽的义务在于:既要把社会的优良传统传给孩子,又不限制他们的创造性。
(3)婆媳相处的妙方
青年女子结婚后,一般都要遇到如何与婆婆相处的问题。这里总结了一些青年妇女和婆婆相处的经验。
①当了媳妇,应该先了解分析一下婆婆的思想和性格,做到心中有数,相处就少一些“撞板”的事。
②婆媳关系不好,常是由一些小事引起的。例如你出差、旅游回来,给丈夫、孩子买了许多东西,唯独没有给婆婆买点礼品。你也许会这么想:婆婆自己会买东西,样样不缺,自己买的不知是否称她的心意。你怎么不想想,你给自己妈妈买东西时,是否也这么想?许多做婆婆的就是从这类事情上开始对儿媳妇有意见的。她认为,帮你做了许多事情,而你“没有良心”,心中没有她。
③如果家中由婆婆做饭,不论你多么忙,吃完饭也要赶快去帮忙收拾碗筷。
④如果你住在公婆家,想改变环境布置,购买大的家具用品,一定要先和婆婆商议,否则她会有一种被侵犯感。
⑤不要当着婆婆面和丈夫过分亲热,也不要故意显示你的丈夫一切听你的,这样会使婆婆不太开心。
⑥不要当着婆婆的面打孩子,她会想很多:是否我没带好?是不是对我不顺心拿孩子出气……
⑦不要忘记婆婆生日,由你主动提出为婆婆做生日或给婆婆买件生日礼物。
⑧当婆婆表现出啰嗦、唠叨的时候,甚至由于更年期而情绪反常、不讲道理、动辄发火时,你应该想:可能我到这个年龄,也会是这样的。
⑨如何教育孩子,是婆媳矛盾的一个“热点”。最好是由自己负责教育孩子,不要又想依赖婆婆教育孩子,又对她的教育方法诸多不满。当婆婆教育孩子时,你不要帮腔和唱反调。
⑩当婆婆对你有意见时,意见对的,注意改正;意见不对,不必计较,更不可因此争执,可由丈夫及其他家人代为做工作。
婆婆的不对之处,不要向丈夫唠叨。传到婆婆那里,她会更加不满意你,甚至把你的丈夫争取过去,造成夫妻不和。
平时要多同婆婆拉家常,哪怕是不相干的事,国家大事、社会上的事等等,都可以聊聊。这样可以交流感情,互相加深了解。
至于婆媳间如何进行交谈,增进了解,从媳妇方面来说,应当做到:
①耐心倾听。老人心里的话,尽量让她说,媳妇要以最大的耐心和兴趣,满足婆婆倾诉的欲望。
②适时诱导。在适当的时机提问,诱导婆婆谈些更有趣,自己要听的事。
③谐趣调节。以幽默风趣的话进行调解,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使婆婆停止唠叨。
④虚心求教。对家务开支等敏感问题,应虚心向婆婆讨教,多尊重老人意见。
⑤坦诚相谈。如果因自己说某些话不妥而得罪了婆婆,就应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主动改善紧张关系。
⑥迂回出击。如果婆婆思想守旧,许多方面格格不入,媳妇可常带她逛逛繁华的大街,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品;陪她去串门,看看人家添置的新家具家电等,这样,婆媳间很可能会说到一起去。
从婆婆方面,也有一些建议:
①不说自己年轻时如何如何。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媳妇不能和几十年前的媳妇比,否则会越比越不顺眼。
②不评说媳妇的兴趣爱好。时下的女性喜欢跳舞,穿超短裙、化妆,婆婆应当看到这是新一代的正常爱好,不宜多指责。
③不责怪媳妇“赶时髦”。媳妇穿些新款式的衣裙,婆婆唠叨地说个没完,矛盾必然产生。
④不要计较媳妇的细枝末节。本着“大事清楚,小事糊涂”的态度,来与媳妇相处。
上述几条,都是“举隅”性质的。如能做到“举一隅而反三”,婆媳间必将能融洽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