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路问事君于孔子,孔子教以勿欺而犯。唐有魏征,汉有汲黯。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张禹有靦于帝师之称,李勣何颜于废后之对?
俯拾怒掷之奏札,力救就戮之绯裈,忠不避死,主耳忘身。
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若景公之有晏子,乃是为社稷之臣。
噫,可不忍欤!
译文
子贡向孔子询问如何服侍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君主,还要敢于直言进谏”。唐代有魏征,汉代有汲黯,都是敢于直言进谏之人。辅助君王的大臣,皇帝有过失时不能谏止并顺从他,这种不忠之罪尚小;如果皇帝的过失还没有酿成,却怂恿并引导其酿成,这种不忠就是罪大恶极。西汉的张禹和唐代李勣就属于这一类人。张禹有愧于皇帝老师的称号,李勣有何脸面去见被废的太后?
赵普拾起引起皇帝怒气的奏札,越绰则力救因穿红裤而将被杀的辛亶。尽忠不怕死,为主忘自身。一心一意就可以服侍几代君主,三心二意却难以侍奉一位君主。如果像齐景公有晏子那样,就可能说是社稷之臣了。唉!侍奉君主最主要的是忠诚,哪里能容忍服侍君主有二心呢!
活学活用:侍奉君主,忠诚为本
历史上君臣之间发生矛盾,相互猜疑引发的悲剧数不胜数。只要一方产生了怀疑,就会影响到君臣关系,即便是臣子之间,也会因相互猜忌而失和,小则丢失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则会酿成亡国大祸。
忠心是一个人成事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汉人汲黯,字长孺,濮阳人。汉武帝时,做主爵都尉。为人性情直率,不顾面子,当面劝谏,不容别人有过错。当时汉武帝要招揽文学之士,曾经说:我要怎样怎样。汲黯回答说:“您内心里欲望很多,对外却要施行仁义,怎么能仿效唐虞之治呢?”武帝十分生气,于是停止了朝会。对周围的人说:“汲黯的憨厚也太过份了!”有人去批评汲黯,汲黯回答说:“天子设置辅佐他的臣子,让天下听谄谀奉承的意见,这不是把主上陷在不仁不义之地吗?”过了几天,皇上又说:“古代有一心为国家的臣子,汲黯就是这样的臣子了。”
断章取义: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做事要忠心,要做到为所托之事不顾惜自己,不顾家庭;既不能为了利益而盲目趋就,也不能因为有祸害就随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