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OBO族中产生的新一批精英,他们都出生于欧洲生育的高峰年代,成长于舒适惬意的时代。当时他们父亲的薪水每年固定并微幅递增,母亲每天细心地操持家务。虽然算不上富有,但是父母所给予的教诲多是“明天会更好”这类对未来抱持信心的态度。但BOBO族中的精英颇为排斥在他们之前就存在的精英们,前一代的精英对于高等教育抱持“必不可少”的态度,因为那代表有利于成长和装备自己的知识,但BOBO之间不必打探对方的出身,更不需要文凭相认,因为他们往往更满足于交换野营的体验和感受。
工作中,他们渴望成功,即便他们对此矢口否认。职位、级别和各种晋升机会,已不是让人陶醉的甜甜蜜糖。但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居高不下那些年的阴暗记忆在他们脑中时时作祟,所以作为过来人说BOBO清楚地知道没有任何东西是现在既得的。他们相信自己的嗅觉但决不滥用。即使是他们自己一手开创了新经济,也毫不回避地证实它并非一座人们曾经梦想的源源不竭的金矿。说起网络,正是思维天马行空、做事却也脚踏实地的BOBO们的文化胜地。究其原因,直到今天,社会仍分裂为两个群体:一部分的人,严肃而认真,迷恋严格的秩序和道德;另一部分的人,无拘不羁,但富有创造性。这两类人,都因为过于脱离现实而无法实现他们的梦想。直到第一次,有一个社会阶层,布尔乔亚—波西米亚人,试图调和这两种趋势,于是“孕育”了一个满含承诺的婴儿:“网络”,一部分人的才干和另一部分人疯狂幻想完美结合的果实。
5.BOBO:城市孤独群
时尚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如同天气,忽晴忽雨,晴时无限美好,雨时狂风雷电。如时下流行的BOBO,就把前一阵热得发昏的小资一派嘲得无地自容。今天,谁还崇拜小资,谁还敢标榜小资呢?
皆因BOBO抢尽小资风头,皆因时尚就是风水轮流转,小资已成弃屣。BOBO,通俗点说,一方面是社会精英,享受富裕成功,另一方面又渴望心灵自由,追求不羁与流浪;一方面深入蚊虫肆虐的热带密林做艰难的旅行,另一方面又享受卫星定位系统、名牌帐篷、Expresso咖啡等现代文明的产物。
人们喜欢对问题追根究底,BOBO也一样,譬如他们喜欢最时髦热门的品牌、商品和最热门的话题、活动,最新的科技、商业趋势都符合他们的兴趣。旅行时他们离不开手提电脑,用来流浪的是豪华旅行车。哪怕出远门,也随身带着咖啡研磨机。有专门品牌的个性化香水等等。但我以为,刻意的外部模仿,只是往自己身上贴块标签,这块标签就是伪BOBO族。这就像贝克汉姆的追星族,纵然理了鸡冠头,学会了右脚任意球,还是追星族,成不了贝克汉姆一样。
真正的所谓BOBO族,也就是人群中收入与职业相对稳定的那一年龄层次,即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群。30多岁至40多岁的他们,在企业或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他们或功成名就,或名利双收,或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总之,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或有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传统的文化教育及怀旧情绪又使他们与更年轻的“独生子”一代,有着迥然不同的想法和追求。于是,他们像名模一样,不知道今天该穿哪件衣服;像美食家一样,不知道最美的食物是什么。他们开始了“富有”后的迷惘,想远离现实,过几天属于自己的平淡日子。现代科技为他们的远足提供了工作、生活两不误的可能。正如时下正在热播的一则广告所说的,“某先生娱乐时通过网络管理他的财务,某先生在攀岩时通过手机炒股,某小姐通过网上预订衣服,某太太通过电话交付公用事业费”。事实上,他们这一族,也和最普通的人一样,也有着双重性性格,也是矛盾的产物。
如此看来,BOBO族并不神秘,就在你我身边,亦或你我身上就有某些BOBO的情绪或情结。说得坦白些,BOBO族也就是“城市的富有孤独群”。
现在若你还把“小资”挂在嘴边的话,会有老土之嫌了。大势是,现在都不“小资”了,大家都“BOBO”了。这可是最新流行的词汇,曾有一位专栏作家很可爱地写道:“最近人们说,继嬉皮、雅皮之后,现在又来了BOBO族,据说意思是同时信奉或追求布尔乔亚和波西米亚,系双重理想。”然后又解释说,前一个“好像是资产阶级的意思”,后一个“好像是个民族还是什么地方,印象中是披着块毯子什么的就去放羊啊、流浪啊、游牧去了,走哪儿算哪儿。”还算准确,但什么才是BOBO呢?
6.BOBO: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对BOBO的评价不要过于简单、抽象,我们从这些永垂不朽的“健康指标”,看看其中的道理:
(1)充足的睡眠:睡眠能使疲倦的机体得到休息。做梦也能促使神经系统恢复功能,还能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得到恢复和加强,睡眠不足会导致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性疾病。BOBO族崇尚“效率”,在最少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是他们的做事方式。他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工作只是一种需要,并非生活的全部。钱是要赚的,但赚钱只是为了能做令他更加神往的事情。他们会玩得很疯,但一天8小时的睡眠必须要有。
(2)均衡的饮食:味觉的满足,享受美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以清淡为主,常食鱼和青菜、水果,少吃肉类,饭量只维持八分饱。BOBO族,喜欢接触不同的人文、地理,对异域心驰神往。游历时品尝过具有当地风味特色的美食,变成记忆;回到城市,他们也会跑遍犄角旮旯,不遗余力地挖掘城市中的特色餐馆,德国乡野风味、俄罗斯大咧巴、蒙古烤肉、日本寿司、韩国拌饭,再加上广东海鲜、四川火锅、贵州酸汤鱼、上海本帮菜、云南过桥米线……每天,不同的美食愉悦着他们。加上BOBO族对营养平衡的高要求,荤素搭配着来,美食变成真正的享受,不是负担。
(3)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增进体能并增强免疫系统活化的作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抵抗力,但过度的运动则有反效果。因此,适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充足地休息,都可缓解压力、调节免疫。各种运动,平缓的、激烈的,他都会尝试,加上一个永远年轻的心态,哪怕到了80岁让他再跳伞、登山,也会乐此不疲!
(4)享受感官之乐:常到大自然去接近鸟语花香,让眼前的视线观赏美景、释放压力。大自然的洗礼,是缓解压力、调节身心的重要方法。如森林浴养生、水疗养生、芬多精养生、音乐养生等。这些养生事实上都和生态系统有关,从内部生态,向外延伸到环境生态、地球生态和宇宙生态。“贴近自然”,正是BOBO族永远的追求。一有时间,他们不安分的脚步就蠢蠢欲动,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哪儿。
(5)聆听美妙的音乐:音乐会影响一个人的呼吸频率、血压、胃收缩、荷尔蒙指数。音乐能减轻忧虑,平抚焦虑,更能影响情绪也具有治疗病痛的疗效。从古典乐到流行、摇滚,BOBO族喜欢各种音乐形式,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他们需要不同的音乐来助兴。工作、开车、剧场、酒吧,他们的生活被音乐包围。
BOBO族是物质—精神的完美结合,他们是反叛传统、自由、年轻、快乐的一族,是值得学习的一族。
7.BOBO:21世纪的骑士
如今的BOBO族产生于信息时代,是新的中产者,是时刻追求快乐的人。
我没有太好的车,我没有太多的钱,我没有太好的艺术修养,但是我想成为新上等人!
如果中产阶级的标志不仅仅是钱,那它应该是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对社会有一定控制能力的独立阶层和社会团体。我们不希望我们社会的中产阶级、那些处于类似中产阶级经济地位的人,像过去几年的暴发户们一样丢人现眼。于是我们放眼看到了美国的BOBO,今天美国最新崛起的上层,今天美国风头最劲的一代人。
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有不明症状的BOBO倾向,追求成功和钞票,追求艺术与修养,对自己的生活有统揽全局的思索和个人优越性的调配,他们希望生活中进行正常的社会竞争,一切合理而艺术化,脑子里有一切时髦的新主张,不过,他们不像别人想像的那样有物质和背景。
其实一切都没有问题,主义是先进的,形式是必要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有所不同的。大部分中国人对BOBO的认识是同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的认识一同发生的,所以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在本土的争斗,在穿越太平洋和BOBO同时着陆时,一切便不战而合、和平共处了。这对于新一代讲究格调的中国人来说,我们得到的是最先进的方式和最直观的样板,我们不会再走弯路了,我们就会像所有睿智的人一样,一切都变得简单。
中国目前不仅没有中产阶级,连产生中产阶级的社会基础也不具备,但我们仍然期待这些头戴光环,有着最新鲜时髦理论原则的社会中坚(包括学者、作家、记者、律师等)成为社会的“最新上等人”,去承载普通人群的希望,去提高整个社会的修养。所以,我们的“BOBO”自然可以“亚”一点,我们体现了我们自己的地域特征和社会落差,我们有最充分的辩证思维和最果断的自信,我们表现得很棒。
日、韩、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在近年来“后儿童文化”潮流引导下,一切都变得可以不太认真、不够标准,一切“低龄化”的主张不经意间似乎还放宽了真理的标准。那么,类似“以次充好”的做法必将会形成另一类更具创造力的文化现象,我们将以不够丰满的物质生活,供养着无比充分的精神生活。这一点决不是叫嚣“亚BOBO时代”的肆虐,而是需要你好好认识一下你自己——如果你是,那么你就让一切再艺术化一点,毫不犹豫地让它更彻底一点吧!
“我没有资本家那样有钱,我也不像艺术家那样悠闲,但我就是这个社会最时髦的上等人!”BOBO们如是说。
他们就是BOBO族
他们懂得生活,却不铺张奢靡;既特立独行又不标榜另类;他们事业有成,又不追求名利。你问:“他们是谁?”他们就是BOBO一族。
1.走向BOBO的人生
BOBO族在现代是受人赞扬的一族,他们进步、优秀、高雅,有一些人正从“BO”走向“BOBO”,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
A:策划人,王先生,33岁
我“小资”了十几年了,从“BO”到“BOBO”只是多一种玩法和叫法而已。
小时候就特别向往那种“小布尔乔亚”的生活,那时候先是看了好些书,30、40年代的,写革命青年和革命家爱情,老师指导我们批判地看,革命是好的,“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是不可逾越的。结果是觉得小资的生活挺好,有局限也是可以容忍甚至是乐于接受的局限: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读读书,无聊了革一下命,不行就再回来,“软弱”怎么啦,谁那么硬啊?
再后来就明白了,你要小资先得有钱,然后几个向往小资生活的朋友就都出去挣钱,差不多七八年吧,有几个回来小资,还有几个就一路挣钱挣下去,到最后也忘了当初为什么要挣钱了。
其实小资就是衣食无忧之后开始享受生活,钱是要紧的,但总还得有点品位,知道钱怎么花。小资和小地主的区别就在这儿。
B:某公司人力总监,李小姐,27岁
“BOBO”就是“中产阶级”。
布尔乔亚也好,波西米亚也好,“BOBO”也好,其实还是一个“布尔乔亚”,或者说是“中产阶级”。
这个阶层在发达国家是社会主流,在我们国家则刚刚形成。不怎么为钱发愁的就算吧,其实从经济上讲“BOBO”们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大家现在先在认识上认同了一种生活方式:更强调一种生活品质,同时也在不断学习这种“品质”里到底应该包括些什么东西。
这里面的东西几乎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所以我们总是在跟进。而我们和国外不同的地方可能就在于我们是先在精神上追求“BOBO”,所以总有点较劲,有时候表演大于真实。国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到那一步之后自然在精神上就过来了,所以看起来比我们轻松一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加了一个波西米亚进来,我理解就是更强调自由和无拘无束。这也应该是包括在布尔乔亚里面的。
C:无业,沈先生,27岁
“BOBO”一族有时候挺虚伪的,至少是矫情吧。
你说,看着外国电视和画报学人家的做派,买两本时尚杂志就觉得自己生活在时尚之中了。这都什么呀?人家说“三代培养一个贵族”,“BOBO”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像那么回事儿的。
就跟前些年咱们大陆办的有些演唱会,一看就是跟港台学的,学得还挺认真,也那么唱那么跳,唱的怎么样就不说了,后面跳的怎么看怎么像是穿了一身小棉袄。那个别扭就甭提了。
现在大家流行“波西米亚”,一到周末就都背上一大堆东西去露营、野炊。那叫露营吗——开着车就去了,在山里找旅游区搭好的帐篷住一宿,蚊子不叮臭虫不咬地回来,就差带着保姆去了。其实大家玩儿的是那些行头——什么牌子的登山靴、什么牌子的电筒罗盘……那些东西都用过吗?我一个哥儿们每次出去都带一登山镐,去香山都带着,一回没见他使过,光跟大家在那儿晃了。这也叫波西米亚吧,可你真让他流浪一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