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BOBO风暴
19514400000002

第2章 透视BOBO族(1)

有一类人,他们洒脱、积极进取、享受生活、酷爱自由、富有个性,他们就是BOBO一族。细细体会,你会发现他们就在身边,也许是他、是我,甚至就是你自己。

1.BOBO是什么

60年代,我们看到蔑视权钱、率性而为、不是艺术家就是知识分子的嬉皮一族,他们是自由奔放的波西米亚精神的代表。80年代,我们看到捍卫秩序、积极进取、追求精致生活的雅皮,这就是布尔乔亚传统的反扑。如今,两大阵营的人开始讲和,寻求折中之道,于是,一个新的族群BOBO在全世界范围兴起。

BOBO是布尔乔亚(Bourgeois)和波西米亚(Bohemiam)的缩写。这一族人的特点是事业有成但不狂热地追名逐利,追求享受但不铺张奢靡,特立独行但不标榜另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有创新的精神;他们不喜欢受固定的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约束;他们喜欢做专业技术人员更甚于做行政管理人员;他们不喜欢过早结婚,更不喜欢过早要孩子;他们反对24小时狂热地工作,享受生活是他们的重要主题;如果在野外探险和跳华尔兹之间做一个选择,他们会说:“为什么不两个都体验一下?”;他们重视自己的真实需要,可能欺人,但不自欺;他们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为了有所得,他们乐于有所付出。因其生活观念及方式不矫情、不虚荣,所以在欧美地区方兴未艾,在亚太地区也受到热力追捧,被称为散发嬉皮和雅皮双重魅力的综合现代版。这一群人现在大多在三四十岁之间。

《时尚家居》杂志中辑录了法国、美国和中国的三个BOBO之家,我们会发现BOBO们的真实生活是既时髦又朴素,既有个性又不让大众难以接受。您不妨细品一番。

当布尔乔亚遇上波西米亚时产生了BOBO时代。这是个人与人、物和物大混融的时代,也是个交换基因的时代,无论从科技层面或人文层面。蕃茄散发着咖啡的芳香,豆浆和牛奶混在一块变成营养更优的“豆奶”,日本红枫嫁接上了台湾青枫;《甜蜜蜜》导演陈可辛成立了一家叫Applause的电影公司,专拍亚洲概念的跨国电影;“混褡”是模特儿穿出的最新一季流行,意思是说,随意搭配、欢喜自在、自有品味。

很多东西都可以混在一起,但若要说世纪大混融,桂冠应当颁给布尔乔亚混波西米亚,或者反过来说,波西米亚混布尔乔亚,因为他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当权派,主流价值的领航人。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中产阶级与体制叛客是如何混血交融的?何以致之?美国首屈一指的社会观察家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是第一个提出问题,梳理现象,从而寻找答案的人。

大卫·布鲁克斯为之新造了一个名词叫做“BOBO”——波波,并且写了一本被哈佛商业评论选为2000年十大好书的《Bobos in Paradise》,这本畅销书如今已有法文、德文译本,中文繁体字版在2001年10月由台湾远流出版,书名就叫《BOBO族》,副名“新社会精英的崛起”。两个月后某天台湾的一本著名杂志则以《你是BOBO族吗?》作为封面故事。一家新出版社干脆取名为“波波族”,推出的新书点名以“波波族”为目标消费群。

那什么才是BOBO呢?

“布尔乔亚”(Bourgeois)源自法文的“城市”一词,有“市民”的含意。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初,随着工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兴起,“布尔乔亚”逐渐成为富裕市民的代称、“中产阶级”的由来。一个布尔乔亚所信仰的核心理念是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努力、成功,而成功的定义是财富和生产力,为了维持既得利益,他必然保守、坚决捍卫体制,他当然要有文化教养,但却知有所节制,不似贵族那样穷奢极侈,挥金如土。

“波西米亚”(Bohemia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捷克的旧称,在历史上,波西米亚地区因为文明得较早,所以备受觊觎,先后被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希特勒占领摧残,文学、音乐、艺术创造力特别丰沛的当地文人因此格外追求自由。作为一个波西米亚人,他不耻的是布尔乔亚冰冷的算计、机械性的敲敲打打以及枯燥乏味的生活,他信仰的核心是创意、想像力和灵魂。

“布尔乔亚阶级崇尚物质主义、秩序、规律、习俗、理性思考、自我规范和生产力;而波西米亚阶级注重的是创意、叛逆、新奇、自我表达、反物质主义和生动的生活体验。”大卫·布鲁克斯简约地总结。

布尔乔亚和波西米亚一直到20世纪末,两方忽然和解成一个新的族群——BOBO(波波)族。

从化学上来看,油水不能混合,但这并不代表油和水最后的命运,只要有一种称为乳化剂的第三者出现,便成为一家人了。在布尔乔亚和波西米亚油水不溶的世界里,乳化剂分子就是高学历阶级,正确地说,是一群为数可观的,收入丰厚的高学历精英分子。历史刚刚好走到人可以凭借着知识、创意加上努力不懈地“为兴趣工作”,钞票就滚滚而来、挡都挡不住的那一格。

每个人都有权力成为新的社会精英,他未必汲汲营营于财富,希望仍然享有自由。他不认同布尔乔亚正经的价值观,只是年薪恰好从8万、10万美元起跳,这不代表他们的事业将一帆风顺,钞票永远花不完,很可能一个错误就会跌落“地狱”。这样的处境引领了新社会精英一步一步走向BOBO。“BOBO”如何指认?大卫·布鲁克斯的世纪末功课就是试图从消费、商业生活、学术生活、享乐、心灵生活、政治等不同的方面勾勒“我们BOBO族”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同时,他承认自己就是一个BOBO,一个有点骄傲也懂得自我嘲讽的BOBO。

“20世纪90年代高学历精英分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既可以享有富裕的成功,同时又不失去叛逆的自由灵魂。”大卫·布鲁克斯写道。

2.BOBO的宣言

BOBO宣言是BOBO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不是口号。“我是什么什么,我要什么什么”地喊两嗓子,算不了数。它需要身体力行,需要落实到行动上。那么,他们都有哪些“行动”呢?

崇尚自由

自由是没有约束、没有限制、找寻真我。

BOBO族生活在大都市中,工作在写字楼里,周旋于办公室政治,长年累月下来,压力很大,特别希望能有个时间释放自己。BOBO男女渴望独立思考的过程,珍惜每一个自主抉择的机会。

BOBO族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受到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聪明的BOBO男女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寻求反叛

BOBO族的反叛是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他们厌倦一切世俗的行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会更直接大胆,观察问题的角度会更独特,也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个BOBO还可能将有些不够档次的“时尚生活方式”打上“一切合理化”的印记,甚至将之定形为一种时尚。他们往往以不够丰满的物质生活,供养着无比充足的精神生活。

唯“物”主义

BOBO族有足够的金钱来换取他们向往的物质。

在经济能力可负担的范围内,BOBO男女有着“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他们在个人的消费享乐方面,非常重视物质的“质感”,对此他们极为挑剔,且谨守原则。

他们所拥有的物质,不是最贵的,却是最有品位的。

3.BOBO的九大原则

BOBO族是有原则的一族,优秀的一族。

原则一:买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例如:花几千元在顶级登山鞋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花同样的钱去买搭配正式服装的顶级名牌皮鞋是粗俗的;花10万买宝马自行车是可以的,因为我们需要运动,若是买一辆豪华轿车则是肤浅!

原则二:注重“专业品位”

哪怕有些东西跟他们的专业无关,比如BOBO族中没有几个人可以登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但这并不表示买一件专业登山用的Gord—Tex Alpenglow强化型外套有什么不对。

原则三:必须在小事上力行完美主义

BOBO族是不会要那些虚张声势的奢侈品的,那些东西好像是故意要引起他人注意。他们要的是还没有被大众发现、但其巧妙的设计却能够让生活更方便舒适的东西。例如有高架子的洗碗机,这可以在清洁碗盘时不必弯腰;又如音箱底座的垫子花几千元是值的。

原则四:原始质地最重要

正宗的BOBO族,应该喜欢厚实质朴的陶器,喜欢奇特的野花,喜欢凹凸不平的木制品,喜欢原始的土布,喜欢生满苔藓的墙壁、古旧的木器……并且将这些搬回自己的家中。

BOBO族的衣服应该是这样的:衬衫是法兰绒的而不是丝质的;亚麻的长裤搭配材质粗糙的上衣……总之,要让看到的人都感叹:好一群崇尚自然的家伙。

原则五:时刻摆出略低一筹的姿态

有教养的人是不会和张三李四去争第一的,BOBO族当然是有教养的人。所以,他们的家具要稍稍具有些乡村气息,他们的生活要表现出简约的风格,因为卖弄是件丢脸的事情。作为BOBO族必须学会如何表现低姿态。

原则六:大把的钞票花在本应该是很廉价的事物上

为了拒绝被金钱腐蚀,不把钱花在游艇、珠宝以及鱼子酱上。他们要的是被大众认为是荒谬希奇的东西。

比如:一杯150元的咖啡;一瓶50元的水;经过按摩的牛肉;甚至一件白T恤也可以在千元以上。BOBO族擅长在最简单的事物上,建立最精致的品位。

原则七:热爱旅行

BOBO族倾向于表现出对这些人的喜欢:从事民俗手工艺、说民俗故事、跳土风舞、唱民俗音乐的人。他们喜欢在古镇荒村流连忘返。

因此,BOBO族应该爱死了那些深色穿着的乡下人、穷乡僻壤的工匠、历经风霜的渔夫、矮胖的地方厨师等等。在BOBO族看来,这些“单纯的土著”看起来宁静而安详,他们虽然贫穷,但过着富足的生活。

原则八:在假期里折磨自己

通常BOBO族把宝贵的几个礼拜的假期花在折磨自己上,他们认为这能提升心灵。

他们不只是坐在森林里,他们还攀山越岭,穿越冰河、沙漠。即使有比较好的路线,他们也要挑最难的走。他们把大自然当成了一个获得成就感的特别竞技场。

尽管他们平时是十分讲究的人,家里餐具如果颜色花纹不配也会影响胃口,但在山里他们甚至可以忍受油腻的碗筷和含不明杂质的食物。这一切当他回到城市就是与众不同的经历。

原则九:健康至上

BOBO族对健康有着特别的责任感。BOBO族纵情,但避免不健康和不安全的事情。他们喜欢松散地自我约束。

BOBO族就是这样的,表面上极尽小资之能事,私底下渴望着像波西米亚那样过着漂泊冒险的浪漫生活。他们一方面彻底地执行垃圾分类,一方面是被警察追逐的飙车族,他们顶着布尔乔亚的名义行着波西米亚的姿势,他们是颠覆并搅拌文化的族群。

4.嬉皮与雅皮的双重展现

BOBO族几乎成为现代城市最前沿的人,根据他们的特点,有人称他们是嬉雅皮或雅嬉皮,表现出双重性。

翻开史册,18世纪崛起的布尔乔亚,是一群自力更生、经商致富的新兴中产阶层。在上流社会,他们重新建立一套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有别于传统地主,同时也将他们与普通大众拉开距离。

到了19世纪,许多作家与艺术家反对布尔乔亚式的物质主义与金钱至上,开始通过个人创作与生活方式,实践波西米亚式的浪漫生活观,并且公然批判布尔乔亚的虚矫与平庸,例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和左拉等,都是个中代表。此后,这两种阶层的对立,在不同的时代环境里以不尽相同的形式持续延续。例如,在50年代的吉卜赛人,或是60、70年代的嬉皮,都是某种波西米亚的延续。

到了密特朗执政时代的法国,两种阶层其实已经有了若干程度的“融合”——“吃鱼子酱的左派人士”(Gauche caviar)这个看来矛盾的标签,就是这么来的。

20世纪末,科技巨轮的快速运转,在全世界创造了一批批新兴中产阶层——BOBO族,他们既具布尔乔亚赚钱的本事及鉴赏的能力,又有波西米亚对艺术与自然的热爱。法国人认为,他们显然是Gauche caviar的接班人,然而他们没有后者那么政治,却更加的物质主义。

说到BOBO族的富有(想想比尔盖茨,他是最佳典型),其实他们不像以前的布尔乔亚,只穿具有身分、地位象征的服饰,即使没有很多钱花的时候,他们也会用最简约的方式,度一个Cheap &;Chic的异国假期(所谓5块钱有5块钱的玩法,而且还玩得很高贵!)。因为,BOBO族拥有钱买不到的东西,那就是自由与品味。

BOBO具有双重人格,在表现波西米亚人的一面时,他们选择了极端、自由、特立独行的作风;而作为中产阶级布尔乔亚的一面时,他们也能够享受职场上的权力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