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平常心:简约是福
19388800000009

第9章 失之无碍,得之不喜

富者不骄,贫者无乏

关于贫富的问题,佛教里常常谈及。世人通常认为,有钱即是富裕,没钱即是贫穷,但是,佛教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所谓的富,不仅指拥有金钱,也包括拥有其他财富,比如衣食住行,名声,言语的重量,以及健康的身体,自由自在的心灵,还有智慧,宽广的胸怀,慈悲的心肠,在世间结下的善缘,这些都能够代表一个人富有的程度。

同样,关于贫穷,也不仅是缺乏金钱,也包括缺乏其他一切财富。比方说,一个没有什么钱的人,如果他身体很健康,有才华有能力,心肠又很好,总是乐于去帮助别人,内心也对清贫的生活感到自足,那么,就不能够说他很贫穷;而一个很有钱的人,如果他的钱来路不正,又或者他很吝啬,是个守财奴,那他也仍然是一个贫穷的人。因为他的内心不能够感到坦然、满足,生活的境界很贫乏、很狭隘。

事实上,这些道理也并非佛教专有,中国古代的圣人对贫富的问题也有诸多值得思考的观点。《论语》中有这么一段: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什么意思呢,子贡是孔子的弟子,有一天他向孔子请教:“老师,你看一个人如果贫穷,但是他见了别人能自尊自爱,他不向任何人卑贱地拍马屁;一个人很富有,但是他完全不因为他的富有而骄傲,你觉得这样的人修养怎样?”孔子听了以后说:“还不错,但是还没有修炼到家。不如一个人虽然很贫穷但是却能以此为乐,也不及一个人虽然很富有却能够常常学习礼仪,懂得谦恭的好。”

这个要求很高啊,没钱的人知道自尊自爱还不够,能够以贫穷的生活为乐,这才称得上真正的修养;而有钱的人不骄傲还不够,还应该懂得谦恭。在和尚看来,这里说的其实就是心灵富足的一种表现。一个心灵富足的人,不管有钱没钱,都能够保持内在的独立,不因钱财的多少而改变内心的修养。有钱的时候,不觉得自己因有钱而富,也不会因为有钱而得意忘形,趾高气昂;没钱的时候,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匮乏之处,不因没钱而怨天尤人,失落沮丧。

有些人地位高了,依然很谦恭,态度很好,修养极高,这相当不容易。可是“贫而无怨”同样很难。中国有句俗语,“贫贱夫妻百事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整日为金钱而发愁的人,心理很容易失衡。把金钱看得太重,欲望很多,能力却不够,又喜欢与人攀比,当然就会陷入烦恼痛苦。这样的人习惯于把自己的贫穷归结于外因,在贫穷中满腹抱怨,而很少从内在找原因,很少关注内心的富足。因此贫而无怨的人可以说修养极高,一定是胸怀宽广、行为豁达的人。

我们看现在很多富人,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不因为自己的地位而改变,身上依然保持一份待人的谦恭与真诚,像这样的人胸怀宽广,眼界也很宽广,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就,和他们的气度有非常大的关联。

一个人拥有的钱财是多是少,这并不是决定贫富的根本因素,不管有钱没钱,都只能够代表现有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不断在变化的,有钱的可能变得没钱,没钱的也可能变得有钱,所以说,最重要的不是钱财,而是面对财富和人生境遇的态度。

无论是贫还是富,每一种境遇都是一种心理的较量,都是考验人格与修养的一所学堂。如果贫穷,在这里可以学到悲观、厌世、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同时也能够学到豁达、通透、激励、勤奋;如果富有,在这里能够学到骄傲、自大、得意、粗俗,但也可以学到感恩、知足、回报、幸福。一切就看我们自己想怎么学,穷也好,富也罢,做人都可以有格调。

讲排场,摆阔气,是在糟蹋自己的福气

现在有些人吃饭,讲排场,摆阔气,还要有什么什么样的标准,人有多大的福气可以如此糟蹋啊。和尚每每见到这样的现象,往往深感痛心。吃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滋养身体,延续生命,可是很多人把吃饭当作了炫耀自己财富和地位的一种手段,将吃饭这种行为变成了极大的浪费。

明明吃不了这么多,可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力,非要点上满满一桌子菜,结果吃不完,造成浪费。他们可能觉得浪费一点没什么,觉得自己付得起这点钱,事实上,这并非金钱上的浪费,而是珍贵的食物的浪费。现在很多人可能都习惯用金钱去衡量食物的价值,认为贵的东西很珍贵,便宜的东西就不珍贵,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

食物的价值不能够用金钱去衡量,因为每一种食物,都来源于自然,都必须经过阳光雨露和大地的滋养,以及人的劳作,这些因缘的聚合和成全,不是金钱可以买来的。若能深入观照这些,多从因缘的角度去认识,少从功利的角度去衡量,对食物或许就可以多一分珍视。

吃饭本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子去讲排场,摆阔气,就会使日常生活变得不再寻常,饭食吃在嘴里,食不知味,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食不下咽,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大家都能理解,那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何而来呢?和尚认为,人若是长久地生活在浮夸的氛围中,长久地与平凡的生活隔离,不接地气,身心就很容易失衡。打个比方,今天你排场很大,很阔气,明天别人的排场比你更大,更阔气,你肯定就会不甘心。不甘心怎么办,只好用更大的排场去压对方。你永远活在比较和计较中,永远欲壑难填,如何保持得了身心的安宁?

和尚为什么说这样的行为是在糟蹋自己的福气,因为说到底,讲究排场,要把自己的富有表露出来的人,往往心浮气躁,他很焦虑,心里头没有一个独立的支撑起自己的力量,只能够靠炫耀财富去证明自己,如果生活不过得奢华一点,他就找不到自我的价值。你们说,这样的人怎么会有福气呢。

所谓福气,是指一个人能够享受幸福生活的命运,而幸福和好运来源于心灵的安然和宁静,一个时时刻刻处于焦躁之中,心中只装着欲求和功利的人,自然难以享受生活中原本该有的悠然时刻,看不到生命途中的风景,也不会有心思与身边的人和善相处,营造谐和温情的人际关系,如此一来,幸福和福气当然无从谈起。

人活在世上,并非为金钱而来,所有人都不是为了被金钱束缚,为钱多钱少而苦才来到世上的,而是为了过得美好幸福,过得有价值才努力地去生活。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温暖,人生路上一切美好或者不那么美好的风景,这些才是给生活和心灵带来幸福的秘方。

静下心来,戒除浮躁和多余的欲求,方可获得人生之大福。让行为平和一点,让心灵澄澈一些,让生活简单一点,福气自然会到来。慢一点,安静下来,把功利心放下,你并不会丧失更多,反而会收获更多。因为当你少了计较的心,比较的心,炫耀的心时,就能从心灵的领域里慢慢寻找到力量,以此来应对外界的生活,而不是让烦恼占据身心,在奢侈的日子里迷失自己。

别花钱买烦恼

一次,一个居士过来找我,谈话中,他颇为烦恼地提及一件事,有个朋友要向他借钱,这笔钱的数目对他来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他不知道该不该答应。我问他原因,他说,不借吧,怕对不起朋友;借了吧,又怕对方不还,给自己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我问他,朋友借钱确实是急用吗?他说是,于是我告诉他,既是急用,不妨把钱借给朋友,因为这笔钱对朋友比较重要,对你却不重要。借出去之后,对方还还是不还,那是对方的事,你不用再记挂于心。对方若还了,那很好,若对方借故不还,你无非是花一笔钱认清了一个朋友的真面目。无论如何,你自己都问心无愧。如果你明明有这笔钱,却不借给朋友救急,事后你的心里肯定会怀有愧疚;如果你把钱借给朋友,却时时担忧对方不会还钱,那就等于是花了一笔钱,给自己买回了一个烦恼。

给出去的东西,不管是无偿地给予,还是有偿地借出,一旦脱了手,就不要再放在心上。比方说,你捐了一笔钱出去,心心念念都挂念着这笔钱,担心没有人夸赞你的善举,或者说害怕接受帮助的人没有因此而感激你,回报你,这就是自寻烦恼。要是真的没有得到夸赞,也没有收到感激和回报,你的心里肯定更不自在,甚至还会生出后悔的念头。这样一来,这件善事对你来说也就做得没多大意义了。

做善事,或者用金钱帮助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本是好事。做了好事,却换来一个自苦的结果,这就不大好了。把一笔钱花出去,不要一味盯着失去的钱,而应该去看花钱之后的收获,例如,你用钱救了别人的燃眉之急,这笔钱难道不是花在了最有价值的地方吗?这样想的话,你的内心也会因此觉得快乐、满足。

希望大家不要把金钱看得那样重要,为了钱财而患得患失,烦恼忧愁。这世上有多少亲朋、夫妻、合作伙伴因为钱反目成仇,这都是因为他们把钱看得太重,为了金钱上一时的得失而看轻了一世的情谊。从长远来看,情谊无疑比金钱重要得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惺惺相惜,夫妻的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合作伙伴的相扶相助,这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宝贵财富,若是少了这些,光有金钱有什么用?

已经失去的东西,就让它失去好了,不要再因此赔上自己的心情和感情。大家平时做事,问心无愧即可,金钱上的得失实在不必过于计较。太计较,只是烦恼了自己。已经失去的金钱,不要再追悔莫及,怨天尤人,这样不仅不能让失去的钱失而复得,还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伤害你周围的人际环境,最终也会对你自己的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与其把精力放在追悔失去的金钱上面,不如把心思用来更积极地去获得金钱。古人讲,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自信,也是看淡身外之物的超然,人若有这样的自信和超然,自然就不会日日与烦恼打交道。

和尚有时告诫身边的人,别和烦恼一起过日子,大家听了都点头,但是,是否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呢?多数人都认为自己追求的是快乐,不可能会自寻烦恼,谁愿意和烦恼一起过日子呢?只是烦恼有时会找上门来,想摆脱也摆脱不了。

其实,并非烦恼爱找人,而是人习惯自己给自己找烦恼。所谓烦恼,本是虚无,大家所烦恼的那些事,说有也有,说无也无。若你非要执著纠结,那么烦恼就会被无限放大;若你当下放下了,当下就已经解脱。

任何事都是这样,你在乎,事情就很大,你不在乎,放下了,事情就没了。好比金钱,每个人都知道金钱很重要,在今天的社会,没有钱寸步难行,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因此钻进钱眼里,让金钱主宰你的生活、你的心情。失去金钱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用失去的金钱换回内心的安宁,而不是换回大把的烦恼。把钱看轻一点,并不意味着你就会因此陷入贫穷的境地,相反,你可能会因此更富有,至少,你的心情会更加富足。

心里始终要有善的念头

很多人儿时就会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善是什么。我们看外面那些捐款给慈善机构的人,是善;那些给人随手帮助的人,也是善,善就是助人,把自己有的东西给别人。同时,善也是不伤害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伤害,也不能够加诸别人身上。

有些人会认为,第一种善的境界比较高,第二种善则是很基础的善。实际上,这两种善不应该分出等级来,因为做得到第一种善举的人,不一定做得到第二种,给人捐款和帮助的人,不一定不会伤害别人。

所以说,真正的善,是你的心里始终有善的念头,然后能够将这种善念化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化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这个世界上,大善大恶之人都属少数,大多数人都活得很平凡,既不会做什么坏事,也不会做多大的善事。因为人人都忙于自己的生活,无暇分身顾及他人。若是希望人人都舍己为人,损己利人,这不现实。在与人相处时,及时给予帮助,同时也能够以一颗善心去宽容对方的错误,原谅对方的伤害,去体谅对方的痛苦,就已经足够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善其实很简单,就是做好自己,然后用善念去安顿好身边的人和事。

很多人都认为,做善事需要有余心、余力、余钱,而自己还在为生活忙得焦头烂额,远没有达到有“余心、余力、余钱”的地步。实际上,真正的善并不一定要靠做慈善来实现,就像真正的恶也不一定是做害人害己的坏事。对他人倾倒的怒气、一句伤人的话,其实都是恶的一种体现。而真正的善也不要求你一定要去救助所有人,像佛那样普度众生,对大多数人而言,善就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对他人展露的一个微笑、饱含诚意的一句赞美、站在他人立场的细心考虑,都是善。

有一个富翁,拥有很多财产,但是他始终觉得生活无味,并为此烦恼不已。于是他就向一位禅师寻求帮助。一见到禅师,他就不停地诉苦说:“妻子每天管着我的生活,我得不到半点自由;伙计们老是不认真干活,我的生意始终不见起色;邻居们一见我就躲得远远的,没有人跟我来往。总之我的生活没有一点乐趣,这样下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禅师听完他的牢骚,就对他说:“改变这一切很简单,试着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

富翁照着禅师的话去做了,当他面对一切事情时,都用心去体会。渐渐地,他发现了妻子为他操劳时眼神中的温柔,发现了伙计们对于薪水的不满,发现了邻居们对于他吝啬性格的鄙夷。富翁又感到痛苦了,他又去找禅师说:“我发现除了我的妻子,其他人对我都很讨厌。我生活的烦恼并没有因为用心而得到改变。”

禅师笑着看着富翁说:“你读懂了他们的心,可是你还是没有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为他们着想。在生活中光有心是不够的,要学会带着佛心去面对生活。”富翁不解地问:“什么是佛心呢?”禅师说:“站在佛的角度,用慈悲的心去看众生,这就是佛心。”富翁按照禅师的指点,学习着用佛心去对待别人,事事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关怀他们,很快他发现,店里的伙计们面对工作充满了干劲,他的生意蒸蒸日上,邻居们也抛开了对他的成见,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总是笑着和他打招呼,他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快乐。

常有人问,善有什么好处,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最后能获得什么?首先,善并不一定要牺牲自己,然后,善心即使不能换取现实的利益,它也能帮你拉近你与别人之间的距离,让你活得坦然、幸福。在生活中,倘若能超越狭隘之心,主动帮助他人,善意地看待所有人和事,快乐安宁就会时时与你相伴。

有一位居士曾问和尚,为什么他的人际关系始终处理不好,而且又总是遭遇小人,感觉身边的人都要来害他,生活过得一点都不开心。我只告诉他一点:“管好自己的口,从今以后不再说一句伤害别人的话;管好自己的心,从今以后不要再出现伤害别人的念头。”很简单,不管别人怎么对你,你保持好你的善心就够了。善心会在你身边的人当中产生一种辐射,久而久之,你周遭的人际关系自能和谐。

为什么没有善报

和尚常听人抱怨,谁说因果不辜负人?看这世间,善人命途多舛,恶人倒活得逍遥自在,命运着实不公平。实则这是大家把因果理解得太狭隘了。

善人做了善事,大家就希望他立刻得到物质或名誉上的回报,至少,希望看到他一生平安多福,一旦这样的希求并未实现,就会认为“善有善报”的说法错了。恶人若做了恶事,我们也恨不得他立刻受到惩罚,或者失去财产,不名一文,或者遭受挫败和背叛,一无所有,否则,就算不上恶有恶报。

所谓的因果,并不是这样立竿见影的存在,善报和恶报也并非仅指物质上的盈缺或者人生遭际上的好坏。比方说,一个人做了亏心事,尽管没有人发觉,他自己心里却会有愧疚感和负罪感,接下来的日子就没办法过得坦荡开怀,他始终在提心吊胆,害怕自己做的坏事会被人揭穿。退一步讲,即使这个人没有负罪感,也不会提心吊胆,这件事也会成为埋在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枚不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触动因果,引发一连串不好的后果,影响他未来的人生。再退一步来讲,即使这件事终生都被掩埋,他的生活中一切与这件事相关的事也会受到影响,比如某件事令他烦恼不安,某个遭遇令他感到不顺心,等等。

因果是不会落空的,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皆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触动了其中一个,其他的事物就会因此而引发连锁反应。不能说,这个人这辈子做了一件特别大的善事,所以针对这件善事,就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果报。也许他也做过很多不好的事,可能他也伤害过别人,结果,人生当中也多了很多不好的果报。打个比方,一个人可能经常捐款,参加各种慈善活动,但是他在外面,从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动不动就与人发生争执,回到家,脾气也不好,对自己的家人态度很差,把儿女管得很死,还要求他们时刻感激自己的恩情,那么你觉得他为什么没有善报?

有时候,因果并没有那么简单明了,各种各样的因与不同的果混杂在一起,会让人难以辩明。所以说,做了善事的人之所以没有善报,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的一点是,他的内心深处可能有不善的种子。什么叫不善的种子,就是他有私心,有嫉恨别人的心,想求得物质或名誉上的回报,他做的善事,客观上可能确实帮助了别人,主观上却是为了自己,这样一来,他的心念就会招引来恶果。若当行善是一笔买卖,那么福报就漏了。

还有就是,这个人行善的方式可能不恰当。他或许真的是想帮助别人,却用了不好的方式,比如,他有居高临下的施恩态度,让对方觉得不快,感觉自尊受到了损害,或者他在帮助这个人的过程中伤害了另一个人,这都会使行善的功德大打折扣。

另外,大家对善报的理解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看法。善报不是一生平安,不是生活的安逸无忧,更不是名利上的收获,获得善报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逃脱无常,从此人生走上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善报可以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是别人随手的一个帮助,可以是每天清晨起床时内心的富足,每天夜里入睡时内心的坦然,也可以是自己内心的一种丰富和满足,以及助人时的快乐,更可以是受助者的一句谢谢,一个感恩的微笑,一串感动的泪水。所以,有时你认为没有获得善报,实际上善报早已有了,只是你没有发觉罢了。

若不能够对每一个细微的回报感到满足,非要要求更大的回报,那么,善报很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真正的善人,其实是不求回报的。一颗不求回报的心,才会招引来更多的善报。

种下善因,会得到善果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实际上来源于佛教所讲的因缘果报和生死轮回说。因缘果报和生死轮回是佛教教义的根本,佛教讲如是因,如是果,讲因缘果报,你种了什么样的因,就必然得什么样的果。你种下善的因,就会有善的果报;你种下恶的因,就会有恶的果报。

因果报应可以说是佛法教义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更是佛法世界观、人生观的精华之所在。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引生“果”的是“因”,由“因”而生的是“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结果不是从它的原因所生成,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是如此。

然而,因果报应是有其自己的规律的。佛教里把因果称为因缘果报。这个规律如果打个比喻来说就是这样:因就是我们所有的思想、言论、行为,这些都会成为因。这个因就如同种子一样。当种子遇到了适宜的土壤、阳光、养分之后就会生长,开花结果。土壤、阳光、养分,这些能够促成种子生长的因素,就是缘。当我们自己所种下的因,遇到适合的条件就会产生一个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我们所说的报应,果报,它会体现在现实的生活中。由因到果的这个过程就是因缘果报。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接触的人,享受的事物,等等际遇,无不是从前我们种下的因,遇到了适当的缘,而结成的果。而我们现在的所想、所言、所行,又依然会成为新的因,将来也一定会有相应的结果。

由于佛法有因果关系一说,而由此也衍生出有业有报,进而形成了因果报应的说法。业是一种行为,主要有善、恶两种。人一旦做了善行或恶行,将来都会有结果的。由于一般人“近视眼”的关系(这种近视不是眼睛的近视,而是认识的近视、智慧的近视),往往认为:干好事,干完就结束了;干坏事,只要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干完也就完了。这是一般人的观念。但是佛法认为:一个人做了善的行为,或者不善的行为,将来都会有结果的。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至于结果什么时候产生呢?只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是现生受报,有可能是来生,乃至要经过更多次的受生。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就会产生结果。

当一个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坏事之后,心里就会留下一种影像。干坏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这种行为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自身的思维里,佛法把它叫做种子。当我们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就种下了善的或恶的种子。此外,善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当我们伤害一个人,对方不是受到伤害就完事了,他会怀恨在心,甚至等待机会报复,一旦因缘成熟,内心的种子跟客观条件产生感应,果报就成熟了。

经典上记载一则保护生灵改变命运的故事:有一位商人到市场贩卖物品的时候,看到一只遭人逮捕的小乌龟,泪眼汪汪地注视着自己,顿时生起恻隐之心,于是以重金买下乌龟,并且把它放回池塘去逃生。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天商人出外去经商,途经山路,不幸遇到盗贼出没,抢去了他的钱财,并且把他推落湖中,眼看就要遭受灭顶之难,突然觉得脚下似有东西托负着自己,借着这一股力量,商人终于平安地上了岸。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过去救过它一命的小乌龟,带着它的同伴来向自己报恩。

商人之所以会得救,就在于他的行善在先的因。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种下善因,会得到善果。佛教在讲因果报应的同时强调主体的自觉,把个人的解脱与度众生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因果报应观点有益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佛教讲因果律时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便是为劝世人弃恶从善。

最简单的因果在哪里,农民在秋天收获之后,把最好的种子留下来,到春天时种到地里,这样到了秋天才有收获。假如春天不播种,秋天就不会有收获。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到了复杂的社会上,因果就没这么简单直接,不过在佛的智慧里,都是一样。不管其中要经过多少环节,害人的结果都是害己。所有害人的行为举动,最终都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不管这些行为举动有没有被人发现,你自己也需要为自己负责。一切起心动念,都有因果。在这个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密的社会中,起善心,动善念,最后一定是有益于自己的。

没有福德的人,无法与财富相随

现在很多大学都有校训,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它们的校训已经流传几百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这些校训,其实是一种心德或者思想的传承。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家庭,一般也有家训、家教、家规,这也是心德和思想的传承。

为什么要传承德行?因为德行很重要,一个人若缺少了这些东西,任你有再好的能力,再多的聪明才智,在这个社会上爬得再高,最后也只会毁了自己。

过去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富人的后代若是败家子,是守不住家族财富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富裕家族都富不过三代。那些能够将财富持续传承下去的家族,一般都有很好的心德传给后代,让后代知道怎样看待财富,怎样获取财富,怎样守住财富。

内心深处没有福德的人,没办法与财富相随。一个富裕的人,他的内心一定要有敬畏,不能够手中有了钱,就天不怕地不怕,谁也瞧不起,这样,即使他的一生勉强能够守住财富,他的后代也一定守不住。

敬畏什么呢,要敬天,畏天,要知道获取财富并非自己个人的功劳;同时也要敬畏无常,要知道无常无处不在,并不会因为你有了钱,就不来找你;另外,还要敬畏社会和他人,要把自己和自己的财富都看作这个社会的一部分,用自己内心的德行来与人相处,用手中的财富为人造福。

每个人都追求“富贵”的人生,可是什么才是“富贵”?很多人认为富贵就是有钱,其实,有钱之人并非都是富贵之人。富贵不单是钱财的问题,还有精神或思想上的问题。“富贵”包括“富”与“贵”。富是拥有金钱、知识、经验,或健康的身体,贵则代表人格品质的高尚,意味着心灵的富足。

有些人先追求富,再追求贵,也有些人不追求富,只追求贵,然而更多的人却是只求富不求贵。

第一种人是有仁德的富人,他们懂得对已拥有的财富心怀感恩,因此才能对周围的社会和人群满怀善意,用手中的财富为人造福。

第二种是不富有却很高贵的人,他们也许生活贫寒,也许只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甚至整个人生奉献出来,用绵薄之力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在付出中实践自己平凡却伟大的理想。

第三种则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只顾享乐,只顾自己享用物质带来的欢愉,他们不明白财富的来源是整个社会,因而也就不懂得拥有财富之后要回馈社会。

佛教认为,一个人是否拥有金钱物质,是由福报的多少决定的。反过来讲,聚敛金钱的过程,就是消耗福报的过程。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消耗完了,就没了。所以,在富有之后,要懂得知足,感恩,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财富和快乐,才能惜福造福,并不断积累新的福报。

以前,山西有一个家族,先辈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聚了很多财富,成为了当地的首富。后来,这个家族的富裕竟然延续了数百年,当地的百姓提及这个家族,都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因为这个家族数百年来一直在为当地人造福,不仅主动在当地修路造桥,资助贫苦人家,而且从来与人为善,待人既诚恳又热心,无论对方是贫是富,态度都是一样谦恭和气。

可见,富有需要仁德来烘托,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假设这个家族除了钱之外,一无是处,想必当地人也不会如此赞扬和敬重他们,而他们的财富也一定不会如此长久。光有钱,不修德行,那是暴发户,财富来得快,败得也快。

想一想,为什么你会富有,做生意,做事业,是因为你给他人提供了帮助,才能获得财富,如果别人不买你的帐,钱从哪里来?所以说,千万不要赚了钱就得意,财富是不能够离开人群去获取的,同样,离开了人群,也没办法守住这种财富。

拥有财富之后,一定要善用财富。纵有广厦千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地。重要的不是彰显钱财的多少,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考虑财富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拥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在自己得到幸福的时候,别忘了给予他人帮助。懂得分享与回馈,才能在保持长久富裕的同时,获得一份身心的高贵与富足。

心中的财富是真财富

我们看到佛经中,经常提及比丘这个词。比丘的意思有好几种,用得最多最广的是乞士。顾名思义,乞士就是行乞之士,乞食的人。向上向佛菩萨乞佛法来养育法身慧命,向下向众生乞食物以保持色身,有一个好的色身更好地修证佛法。

比丘出家了,抛弃了世间的一切财物,为求觉悟的大道,只要三衣一钵随身,一切的日常生活所需都是居士们发心供养的,所以古人也称自己是“贫道人”。《永嘉大师证道歌》里就有:“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比丘们是佛的弟子,把一切都舍弃了、布施了,虽然什么都没有了,就像一个穷人一样,穷得没有东西了,就连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旧的、破的、不太好的,但心里有佛法的大道,庄严富贵无比。

身虽贫,道却不贫,所以富贵无比。反过来,身若富,心中却无道,这也是穷人。可见真正的财富并非来自外在的金钱与物质的堆砌,而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充实。

财富总的来讲,分为身外的财富和心内的财富,身外的财富不稳定,来来去去,很容易失去,心内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因为它很稳定,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迁而消散。身外的财富很好理解,那心内的财富究竟是什么?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

首先,心内的财富是一颗知足的心。什么叫知足,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安于当下的生活。吃三个菜已经能够保证营养,保证生存,偏要贪求满桌的菜,时时对当下的生活不满,欲壑难填,这就不叫知足。人若有知足的心,淡饭粗疏也能怡然自乐,布衣桑饭也能常乐终生,别人看他虽然生活清贫,他自己却活得很富足,很自在。

假如能够对简单的生活感到知足,便能快乐,心无所求,福份便能无穷无尽。而不知满足的人哪怕拥有再多财产,也不会觉得自己富有。将身外的财富看得过于重要,不停地追逐,即使财富到手,也会失去生活的幸福。

其次,心内的财富还是一种看待财富、运用财富的智慧,是人生步步行进的资粮和根基。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身外的财富,这很重要。你把它看成人生的关键,那你的生活就会随它而转,若把它看得很淡,它就不会成为你的负担和障碍。运用这种财富也很重要,你是愿意时时守住它,成为一个守财奴,还是把它花在无止尽的享乐上,或者,你能够把财富花在助人、造福于人的事业上,若是前两种,你的人生恐怕会因财富而生出无数烦恼;若是后一种,那么,财富便会为你的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改善。

善用财富,是让财富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资粮和根基,而不是让它成为破坏善缘,毁掉内在安宁的罪魁祸首。

还有一点,我们可以把心内的财富看作一种让自己生活得幸福的能力。幸福毫无疑问是一种能力,因为要想获得幸福,你就必须有解脱烦恼痛苦的智慧,以及积极面对世事人生的良好心态,智慧也好,心态也罢,都由心而生,都是你心内的财富。一个内心很富有的人,一定是个幸福的人。因为不管世事多么繁杂,他内心的富足也不会因此动摇。

真正的富裕从心底来,心是空虚的,再多的财富也填充不了。心中生起满足感,满足感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惭愧心,惭愧心就是财富。心中生起禅定,禅定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财富。我们不一定要在心外寻找财富,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源。

心内的财富左右着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人们常常以为,在金钱、财产和人际交往中能够找到充足感和幸福感,可是他们忘了,幸福并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心灵在感受到自我实现时所处的状态。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全部人生价值的体现,这种价值并不体现在金钱的积累上,而是更注重心灵的健康和自由自在。

那些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会感觉生命无限美好,于是越活越有味道。他们并不在乎自己有多少财富,只要心中的能量不息,对生命的拥抱和热爱不止,那么,钱多可以过,钱少也可以过,问题是能处处感悟生活的真谛。

富贵不是生命的主题,快乐和幸福才应是一生的追求。美好不只在于有物质享受而已,钱只要够花,够满足生活需要就可以,不必为了挣钱而丧失人生其他的乐趣。已经拥有的,便是好的,便是财富。大家如果在忙于追求、拼搏而失去方向的时候,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已拥有的一切,如此便能重新领悟到财富就在心中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