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平常心:简约是福
19388800000010

第10章 要朴素,得安然

有道就有钱

和尚第一次到台湾传戒时,影响很大,惟觉法师因此捐出一千万支持宝峰寺建设和办江西佛学院。和尚第二次到台湾传戒时,有见归法师者,因梦中菩萨指示护持和尚,于是发心捐建洗心禅寺。和尚由此向身边人道:建庙要钱,找“道”要啊!有道风就有钱。云居山从未断过粮,因为有道的原故,有道了就有明堂。感应道交,有道就行,没有道就不行。有道了,菩萨才有感应;没有道,佛菩萨怎么感应?!

对于寺庙来说,有道就有钱,只要道风好,菩萨自有感应,换种说法,出家人对钱财不必看得太重,要知足,要简单朴素,物质上的享受不能有,应该把关注的重心放在道风的培养和建设上。

普通人也是这样,一味把心思放在金钱上,金钱反而来得有限,因为你的贪婪心会把身心内外的许多条路都给堵住,人生就没办法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反过来,若把心思放在对信用、人格、道义、欢喜、结缘等方面的经营上,到最后,金钱往往会不请自来。只是,当你的内心已经享受到富足的愉悦时,金钱的多少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个道理对办企业的人来说十分适用。做生意虽以赚钱谋利为目的,但对商人而言,赚钱并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目的。倘若钻进钱眼里了,心灵的格局小了,生意的格局自然就小了,你这家企业就做不大,做不长久。

说到底,生意买卖其实是一种人际互动,要建立良好的买卖关系,就需要做到公平交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让人受惠。在一场买卖中,双方都能够满意,而且能相互感谢,进而成就一段友谊、一段缘分,这便是成功的、皆大欢喜的交易。

一位禅师在为道场添置用具时,店老板对他说:“我常在报上看到你们的消息,你们做那么多好事,不像我整天只是计算着能赚多少钱!”禅师和善地告诉店老板:“开门做生意当然要赚,只是你可以想,除了赚钱之外,赚欢喜也是赚,赚信用、赚道义,赚结缘,赚友谊,通通都是赚。”这位禅师的言下之意,是希望人们在求取数字利益的同时,不要忘了开发内心的财富,这样无论生意如何,也能天天“发财”。

试想,这家店老板若能靠信用,道义与人结下许多善缘,和很多人结下友谊,即使没有赚到多少钱,也很值得,因为这样一来,至少赚到了欢喜,赚到了内心的满足。而每一份善缘,每一份友谊,都会成为这位店老板的财富,为他的事业铺开更大更广的路。

所以,身为经营者,眼光要放远一些,胸怀要放大一点,在生意场上要时时抱持“善”的心怀,以结缘为重,不以利益为尊;以利他为本,不以利己为生,因为利他是企业经营的起点。企业盈利的行为不仅不能侵害别人的利益,而且应给别人带来好处。利润只是暂时托管物,应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如此经营,方能长久。

获取财富须认清财富本质,金钱只是获得福报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既能靠智慧赚钱,又能将钱财看淡,既不为钱的多少所苦,也懂得分配财富,能将散财当成聚集金钱的最终目的,这才是正确的对待财富的态度。有了这样的态度,一方面能将金钱看得通透,不为物质所缚;另一方面,你不去计较金钱的多少,不因为贪婪去损害别人的利益,把金钱看淡,只是一心一意去方便别人,帮助别人,与人结缘,造福众生,这样当金钱不成为你心上的一个问题时,你反而能够因此而获益。

有,也要珍惜

一次,一位居士送了我一箱苹果,多日不吃,等想起来时,苹果已烂了大半。侍者张罗着准备将整箱苹果扔掉,我赶紧制止,苹果虽烂了大半,总还有可以吃的,怎么能就这么扔掉呢。过去,人家丢了半个在垃圾堆里也捡起来吃了;现在虽然有,也要珍惜,那么多东西是从哪来的啊!

今天物质虽然很充裕了,我们能够享用到,也仍然是福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他们根本享用不到这些东西。所以说,有是一种福分,是大家以前积累下的福报。既是福分,就该珍惜。我有时与人在外面用斋饭,人多时,就不免多点几个菜,但是一定会要求大家吃完,实在吃不完时,也总会叫人分别打包带走。

不惜福怎么行呢,任何东西摆在面前,都应当想到它的来之不易。衣食住行,要尽量简单,不求精美奢华,但求温饱足矣。人一生福分有限,经不起太多糟蹋。

我年轻的时候,那时物质还很匮乏,大家自然而然知道珍惜,如今物质上很丰富了,很多人就开始铺张浪费,去吃饭,明知道吃不完,也一定要点满桌的菜。你们看看以前的大德高僧,一碗白粥,可以一吃数十年,一件僧衣,可以补了又补,一穿数十年。他们在吃饭的时候,碗内什么都不会剩下,甚至在吃完后,还要以开水冲碗,再把水喝下去。

这样的俭省,真是对福分珍惜到了很深的程度。有人或许会觉得这是吝啬,实际上他们并不是舍不得那几粒米饭,一领僧衣,而是不忍浪费那几粒米饭和一领僧衣背后所含的心血。大家以为米饭就是从市场上买回来大米,然后加水煮成的?一颗种子要长成稻谷,再到收割,晾晒,最后变成白米,再被煮成粥,这其中包含了多少辛劳?一件僧衣,从丝到线,再到布料,最后裁剪成衣,期间需要多少人的付出?就连自然界的风雨、露水、阳光,也有诸多馈赠,如此一想,又怎能不去珍惜这小小的米粒和僧衣?

现在的人恐怕很少做这样的观想。因为现代生活实在太过便利,一切衣食住行所用之物,皆可从市场上买到现成的成品。这种便利给人带来一种错觉,让大家以为这么多东西,来得很容易,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而且可以源源不绝地使用。所以在用的时候,就毫不吝惜,大加浪费。

实际上,这一切是不是真的源源不断呢?先不论资源、能源的紧缺,光是我们手中的钱,就很不稳定。一次金融危机,就逼得很多人破产跳楼,原先以为什么都能买到,破产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成了奢侈。佛经里头讲,当你有的时候,就要想到无的时候。因为一切的“有”都不会永恒。福气用尽了,自然就流散了。可惜世人大多都是在拥有时不加珍惜,待到失去了再来后悔。有钱的时候,山珍海味尚且味同嚼蜡,没钱的日子里,饿到眼冒金星,才知道一个馒头也很来之不易。

佛告诉我们的是,因果从来不辜负人。今日世间一切,是经过多少因缘和合而来,我们不能够因为它很丰富,就抛下了珍惜之心。要去观照外在事物的缘起,对自己所享有的每一件事物都怀着感恩之心,善加珍视,物尽其用。

以前有位老和尚,信徒经常供养一些补品给他补身子,他却从来都转送他人,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补品,他却道自己福气太薄,不能消受。这是很清醒的自我认知。反观一些人,总是自以为福泽丰厚,或者盲目地认为自己受到眷顾,有用不尽的福分,所以肆意放纵自己的欲望,什么东西都要用最好的,最贵的,这样的人只知满足自身欲求,从不懂得知足,也 从不考虑用手中的财富去助益社会人群,这样的话,即使他们因为一些前缘积累了不少福气,也会很快耗尽。

要想今生有享用不尽的福报,就必须在消耗福报的同时,不断创造、积累新的福报。怎样创造,首先,我们至少要做到不去浪费福报,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吃穿用度,衣食住行,都要珍惜,不能够造成浪费;另外一方面,不要对财富生起占有的心,贪婪的心,而应该多舍,多散财,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去为人造福。能惜福,能造福,福气自然源源不断。

要朴素,不然消不了灾

从早先佛陀带领僧团开始,出家人就是靠向信众、施主化缘来维持生存的,现在也是一样。我们接受信施供养,一部分用于基本生活,另外一部分则用来发展佛教事业,包括建设寺庙,组织各项活动等等。正因为一切都靠供养,所以我们平日吃穿用度,都摈弃奢华,很朴素,很简单。这一方面固然是为精进自己的修行和道心,另一方面却也是出于对供养的感恩之意。

每一份供养都代表了信徒们的一份虔诚心意,我们拿在手中,自然不敢乱花。当初佛陀制定了比丘必须行乞化缘的规矩,目的就是让比丘们清清楚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乞身份,以期降伏大家的骄慢之心。用通俗的话来讲,拿别人的手短,比丘们接受了供养,就应该意识到自己“低人一等”,并且对供养自己衣食的众生怀着深切的敬畏和感恩之心。有这样的敬畏和感恩之情,才能一心专注于度人的事业。

和尚总说:“要朴素,要不拿了信施供养消不了灾。”生活上简单一些,减省一些,这不仅是对施主们的尊重,于自己身心也有助益。为什么说不朴素就消不了灾呢?按照佛教的因果观,世间的灾难,皆是由不善的念头、恶业的行为引起的。如果说身为一个出家人,整日只想着用信施的供养去满足自己物质的欲望,那么这就已经是不善、恶业。不朴素,就会引发这样的灾厄,灾厄产生之后,若不猛醒悔悟,便连消灾的可能都没了。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一念清净,念念清净,安住于朴素的生活里。这个道理适用于出家人,对大众的生活也同样有所启示。在当下的社会里,当然不能说每个人都必须过得朴素,必须杜绝物质上的享受,适度地去享用现代生活的便利,这无可厚非。但是,平日里我观察的结果,真正活出境界的人,身心都很健康、安宁的人,一定是日子过得很简单朴实的人。他享用便利,却并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比起满足欲求,他更注重的是心灵的充实。这样的人即使遭遇了什么变故,也不至于一蹶不振,因为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变故是毁灭性的,他仍然可以在平凡朴素的生活中重新获取力量。

假如说,一个人一心追求奢华的生活,那他的人生就很容易被永无止尽的物质的争逐所占据。若是这个人并没有供养奢华生活的能力,那他就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痛苦,甚至有可能为了得到金钱,铤而走险,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灾厄。退一步来讲,即使这个人具备供养奢华生活的经济基础,过于奢侈浪费,也是在消耗自身的福报,这样一来,金钱终会有散尽的一天。一旦金钱散尽,从原先的奢华生活跌落至普通的柴米油盐的日子,内心也需要承受很大的落差和痛苦,有些人甚至会因为承受不起这种痛苦而灰心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

另外,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奢侈的生活也是有害无益。养生之道贵在少动寡欲,少食惜言,做任何事都有所节制,日子过得平实简朴,太过放纵欲望,生活中的需求太盛,只会造成身心的双重负担,危害健康。

《黄帝内经》中,记载着黄帝和养生家岐伯的对话。黄帝问岐伯:“为什么先人们能活上百岁身体还很健康,现在的人不到六十就过早衰老了?”岐伯说:“古时候的人懂得对于四时不正之气的避让,以便使思想闲静,排除杂念。这样调和好了自身的正气,就不会得病了。”黄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照岐伯的方法修炼。

黄帝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约束自己,消除不切实际的欲望,使心情尽可能地安定。由于精神专注,他在劳动时虽很辛苦,但并不觉得疲劳。由于在物质上没有奢望,所以他心情一直很舒畅。吃饭时,不管是什么他都不嫌弃。衣服不管是质地好的还是差的,他都很开心。他喜欢与民同乐。虽然他是国家的领袖,但他尽职尽责,为百姓造福,从不自以为尊贵。因为黄帝心静如水,心不为贪欲所困,没有烦恼缠身的苦痛,身心畅然,“元真之气”源源不断,所以能达到长寿的目的。

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概括起来便是节制之道、减省之道。口腹之欲要有节制,如果暴饮暴食,就会对身体内部的器官造成多余的负担,最终影响健康;同理,任何衣食住行以及心灵的欲望都要减省,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倘若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兼顾,就会顾此失彼,徒增许多烦扰痛苦。

身心的健康受损,这也是人生里的一种灾厄,要免去这种灾厄,就要减省欲望,过简单的生活。具体来讲,就算要生活简朴;饮食清淡;快乐吃,安心睡;不被“求新”的物质占有欲所驱使,对较少的消费感到满足,同时,还要尽力减少对名誉的渴求;谨言少语,不惹是非;安抚自己的情绪,减少浮躁和焦虑等。

摆脱痛苦,必须放下贪欲

佛陀在菩提树下冥思静想,为的是要悟出人生真谛,最后佛陀终于觉悟并总结出人生的四个真谛——四圣谛。苦谛:人生是苦,是佛教对人生的基本认识;集谛:贪欲是人痛苦的根源,是佛教对人生痛苦根源的分析;灭谛:人要摆脱痛苦,必须放下贪欲,佛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摆脱痛苦;道谛:告诉人们如何摆脱痛苦以及获得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有生、老、病、死苦;有贪、嗔、痴苦;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等,人因贪而生苦,却不知人生苦的根源恰恰就起于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

若能穿透事物的本性,了解这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本皆是空无,也就不至于去贪婪这些如水泡幻影的东西。贪婪到最后,只不过是一场空,徒然给自己增加痛苦。

佛说人有八苦,其中之一便是求不得。有欲而求,无奈求之不得,所以人生陷入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世间人奔忙的,不外乎名、利两个字。万物自闲,只有人不断地争名夺利。为了欲望,人们奔来奔去、忙里忙外,难有停息的时候,幸福和快乐也就无暇顾及。欲望如同火种,一个不懂得收敛欲望的人,会不断在火上加柴,放得越多,火势越大,最后大到无法控制,酿成火灾。世间有多少人为自己的欲望所支配,一生忙碌,不可解脱。

经典中记载:从前有一个笨人到朋友家里去做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于是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吃起来味道就觉得很好了。笨人心里想:“菜的味道好是从盐中得来,一点点盐就让菜好吃,那么多吃一些一定味道更好。”不多就这样好吃,那么多吃些,味道一定格外好了。这样想了以后,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去,不料咸得要命,就急忙把盐从嘴里吐出来。

佛陀通过这则故事劝诫修行之人要节量饮食,少欲知足。欲望的存在很合理。如果一个人对人世没有任何追求,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因此人不能没有欲望,但却不能放纵欲望。欲望只可浅尝,而不可沉溺。

其实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产生欲望与摆脱欲望的过程。我们的各种欲望,包括良好欲望与不良欲望不停地产生,同时我们也不停地满足或摆脱这些欲望,从而不断地让自己的智慧增加,不停地完善我们自身。

佛陀曾经开释过一位乞妇。乞妇是当时印度最穷的乞丐之一,因为她不但生活穷苦,甚至连心灵也很贫乏。她贪求很多东西,使她愈发觉得自己贫困不堪。有一天,她听说佛陀被须达长者请去。须达长者很富有,并且乐善好施,因此她决定也跟着去,因为她知道佛陀一定会将剩下的食物分给她。

她参加了供佛斋僧的典礼,然后坐在那里,一直等到佛陀看见她。佛陀转向她,问:“你想要什么吗?”佛陀当然心知肚明,这么问只不过是要让她承认并亲口说出来罢了。于是,她回答:“我要食物,我要你将剩下的食物给我!”

佛陀说:“可以,不过你必须先说‘不要’;我给你的时候,你一定要拒绝。”佛陀将食物递给她时,她发现说“不要”非常困难,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生都没有说过“不要”,不论谁给她任何东西,她一向都说:“好,我要”,因此,她觉得说“不要”太困难了,这两个字对她而言是完全陌生的。最后,挣扎了很久,她终于说出了“不要”二字,佛陀于是将食物给她。如此一来,她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的欲望,她不断地想有、想要、想抓取、想占有,她所拥有的,永远比不上尚未拥有的,所以,她才会永远处于身心的贫穷当中。

贪心不足蛇吞象,一心总想着得,从没有想过舍,生活该有多么苦。而行善布施,正是抵制贪念的第一利器。面对欲望,做得最好的人不是清心寡欲的人,而是能很好地支配欲望却不被欲望支配的人。我们常说“无欲则刚”,无欲并不是什么都不要,无欲的意思是不贪。只有不被欲望牵制的人,才能刚强,才能保有一颗宁静的心。如果我们能以佛家朴素、平和的智慧高度来看待一切欲望,就能做到宠辱不惊,看透一切短暂的痛苦与快乐,不入名利牢笼,专注于眼前事、当下事,没有烦忧,达到洒脱的精神境界。

人爱拾黄金,我爱刹那静

现在有很多人,物质的欲望很盛,很贪婪,时刻都处在忙碌和追逐中,心情很浮躁,生活中除了物质上的追求之外,别无其他。即使只是坐下来吃顿饭,也在打电话,手机二十四小时不关机,生怕错失任何发财的机会。这些人会把自己的时间用金钱标上价码,唯恐浪费一分一秒的赚钱时间,就算有空休息,也不肯放下繁杂的事务,好好放松身心,陪一陪家人朋友。

和尚愿意给这样的人算上一笔帐,看看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用来赚钱、追逐物质欲望,到底值不值得。

首先,物质是追逐不尽的。即使给你一百岁的寿命和健康的身体,你赚够一百年,能赚多少,又能花掉多少?不妨好好想一想,人来到世间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把物质收入囊中,不是为了在物质的得失中挣扎辗转,也不是为了任由物质束缚,剥夺心灵的幸福自在,物质不能够帮你解脱生命里固有的苦厄,不能助你逃避无常,也没办法给你任何智慧去应对外界和内心,陷入物质的贪欲中,有什么好处。

其次,对物质欲望的追逐会让人失去很多,包括生活简单的乐趣,内心的清净,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义,等等。我有两句诗,曰:“人爱拾黄金,我爱刹那静。”简单清静的生活,任有再多金钱也换不来,而清静生活的快乐,更是物质享受所不能够替代的。人应该安住于简单的生活,这样才不会总是活在外界的起伏中,迷失自我。

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就更重要了,试想,当我们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是希望自己孤家寡人,被大把的金钱所包围,还是希望自己被亲朋的不舍和眷恋所围绕?既然一生追逐的金钱不能为自己带来安慰,那就要在平日里放弃一些物质上的争逐,多去经营自己身边的感情,多与人结善缘。

再有一点,当一个人钻进了物欲里,贪婪太盛,生活就很容易被这种贪欲毁掉。这不是危言耸听,大家去看看,那些因贪念而走上不归路的人,就是典型的例子。佛说贪为第一毒,所有自私自利的行为,损人利己的行为,充满恶的行为,都由贪婪而生。人若是活到了这个地步,别说人生价值的实现,就连做人的基本资格都谈不上了,实在是有愧于上天赐予的这一场生命。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牺牲家庭、人际、情谊、简单生活去追求金钱,这实在是一笔不合算的买卖。人最应该追求的是简单的生活,清净的心灵,以及身心的平衡,而不应该把生命清净快乐葬送在对物质无止尽的追逐中。那些不知满足,不知清净滋味的人,其实是很可悲的。

佛经中记载:顶生王一生富有,不仅妻妾子孙、贤臣名士不缺,钱财更是颇为丰厚。但是,这样一个富有的人,却仍然不知足。他常常对子臣说:“我要把我的国土延伸至各个角落。”于是,顶生王开始到处扩张,如他所愿,国土最后延伸至四洲,他也统治了天下。

欲念是个无底洞。过了一段时间后,顶生王又开始躁动不安了。他想,人世间我是走遍了,接下来要想法子到天上去。结果,顶生王如愿来到天界,见了天帝。并且还得到一半的权力,和天帝平起平坐。但一回到人间,顶生王就想:一半始终是一半,总有一天要一个人坐天帝的位子。

随后,顶生王开始慢慢变老,病痛也不断光临他,但是天帝的位子却一直没有得到。垂死之时,他的臣子们问他:“国王,还有什么未了之事吗?或者说有什么一生的心得要告诉子民的?”顶生王说:“你告诉大家。我是一个贪婪的人,时时刻刻都不满足。直到临死都是,我还在想着要完全得到天帝的位子。我已经拥有了很多,可是我的心很累,很苦。”

生命中“万般带不去”,可是有些人却习惯性地去追逐,在生活中重复着顶生王的苦累,不断地索求,最终幡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没得到。

物质能够获取,自然也就会失去。而心灵的静定欢喜,却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流失。所以,人大可不必执著于物质上的无常得失,而是要在物质之外,找到身心的安顿。当然,心在静处,并非对外界不闻不问,你照样可以去求事业上的成功,寻求理想的实现,追求物质生活的安裕,但是,不要忘了同时去求内心的安宁,去用心品尝生活的滋味,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财富

佛教把财富分为两类:福报和物质财富。福报的财富即是佛法,也即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观念,它教导人们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财富。比起具体的财富来,福报的财富要稳定许多。因为具体的财富是从别人那里赚来的,转瞬间可能又会被另外的人赚走,而福报的财富却是植根于你的内心,别人偷不走也抢不走。

什么是平和的心态?从三个方面讲。第一,放得下压力。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有些人在压力下难以坚持自我,有些人在面对压力时,畏惧退却,而拥有平和心态的人,视压力为无物,能够用豁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得失。

二是能够将身外的一切看得很淡。不管是名利、财富、虚荣,都能淡然以对,不去执著追求,不将它们看作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为之生出贪欲和苦恼。

第三点,踏踏实实,坦坦荡荡,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不管外界的环境如何,不管当下取得了多少成就,拥有了多少名利财富,都不失去踏实静定的心。即使一无所有,身无分文,一事无成,也能够忍受得了困顿,耐得住曲折,潜下心去,精进自己。

总之,平和的心态就是一种面对人生起伏的态度和智慧。心态平和,就好比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的状态,任世事如何变幻,人生如何起落,都能保持住内在的平静安宁。

所以佛教把平和的心态也视作财富的一种,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身外的财富,就能够杜绝人因贪求财富、滥用财富所生发的恶果,从而减少福报的消耗,所以说,平和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福报。

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财富有什么好处?好处有三。第一个,它让人不为财富所缚。这世间多的是被财富捆绑的人,他们满心的贪念,一心只想要多多敛财,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结果不是丧失自我,就是众叛亲离,或者锒铛入狱,毁了终生。假如知道用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去对待财富,就不至于为贪婪所苦。

第二点,平和的心态让人在看待财富得失时,不会过于欢喜,也不会过分忧愁。有些人把心挂在财富的数字上,数字往上升就心花怒放,数字一降下来就心如刀割,这样的人难得有片刻自在,内心也缺乏独立不移的力量,要是来一场灾祸,恐怕立刻就会对生活丧失希望。假如心态平和,财富多也好,少也好,都把它看作一个过程,就能够在财富得失面前稳住自己。

第三个好处是,面对财富多少、得失始终能够保持心态的平和,那么你就不会吝惜去用这些财富。你的内在没有过多的欲求,所以能够把它用在回馈社会、造福他人的事业上。吝惜钱财的人不一样,他们会更执著于“我的钱财”,所以愿意聚财,不愿意散财。这样的人即便是花钱,也只肯花在自己身上,既不懂得钱财本由社会而来,也就不会生出与人分享,助人为乐的念头了。

用钱的艺术比赚钱的门道更高深一些,钱人人都会赚,却并非人人都懂得如何用,更别说还要用得恰到好处,皆大欢喜。从“拥有”到“用有”,需要很大的智慧。“用有”的精神是不执著于“为我所有”。所谓流水不腐,只有让自己所“拥有”的产生价值,顺应人间因缘,才能从“拥有”的有限向“用有”的无穷尽转化,让富者更富,智者更智。

拥有财物而不用,和“没有”有什么差别?佛说,人世财富其实有“五家共有”。这五家分别是:水灾,火灾,强盗,贪吏,不肖子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攥在手中的钱不知何时就会失去,人生在世,即使手中拥有大量的财富也并不足以作为依靠,因为财富转眼就能成空,所以佛家十分强调付出,奉献,布施。

只有奉献、付出,才能让财富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实现它的价值。不吝付出财富,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和爱护,从而在未来的生命中收获无尽的福报。对个人来说,这才是人间可以依靠的最稳定的财富。

财富不是指人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赚的钱能够让你过得有多好。过得好并不意味着银行存款多几个零,也不是生活奢侈,而是要过得安宁满足。钱要花出去才有价值,同时也要花得合理,花得有意义,才能让人的品质得到提升,心灵获得安稳。紧紧攥在手心的钱就像沙子,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财富,才能够做到不吝惜钱财,善于用有,发挥财富的最大价值,从而利用它来为人们解决困难,创造幸福,为世间增添更多美好祥和的风景。

即使花了钱,也应该感谢社会

古代中国人有一个很朴素的观念,叫做敬天。因为有了天地四时的循环运作,才有了人的五谷杂粮,吃穿用度。如果没有天地,有钱也没用,因为你想买什么,也没得买。所以说,我们平日里花钱买东西,千万不要以为花了钱,就心安理得了,内心里还是应该对天地万物有一种崇敬感和敬畏感的。太信赖钱的功用,往往没有好结果。

现在社会上有钱的人多,其中有一部分,确实是抱持着“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的观念,认为钱无所不能。遇到什么事,首先都想着用钱来解决,就连人际关系、感情、亲情都沾染了铜臭味。这样的人一旦有一天失去了财富,变得不名一文,往日他用财富堆砌的一切,恐怕就会轰然倒塌。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即使花了钱,也懂得感谢这个社会。试想,没有社会上的人群为你服务,有钱能买到什么呢?什么也买不到。就好像现在环境污染很重,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干净的空气和水吧,所以说,千万别有了钱就得意,眼睛长到头顶上去了,瞧不起人,毕竟人还是没办法离开世俗人群生活。

做人要学会把钱看轻一些,把物质之外的各种因缘看得重一点。有个故事,讲一个守财奴,拥有很多金砖,但却从不用其中的一毫一厘。为了能长久地拥有他们,这个守财奴将这些金砖藏了三十年之久。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金砖到最后还是没能逃脱盗贼的觊觎,被洗劫一空了。守财奴哭得昏天暗地、痛不欲生,这时一位僧人安慰道:“既然你的金砖是用来藏得,不如找几个转头来,把它们包上金纸,你还可以继续藏。”

守财奴本来有享受财富的机会,却因藏财而白白丢掉了。由此而观,爱财人倘若不会用财,不如无财可藏。把钱财看得太重,最终也不过束缚了自己。

对钱财,不能孤立地去看。如果认为自己拥有了金钱,这金钱就是完全属于自己的,那就错了。首先,金钱是从社会中来的。不管你是上班族,还是企业家,钱都是从社会中赚来的,你付出了劳动,社会付给你报酬,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财富是整个社会共同创造的,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去干活,肯定创造不出财富,对不对?

然后,你拿到报酬之后,又必须花出去,用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这时金钱又回到了社会之中。说到底,金钱只是一种工具,用来糊口、体现自我价值,即使你用它来彰显身份地位,那它也不过就是工具。不用把它看得太高。

同时,花钱的时候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在协同运作,我们的钱也花不出去。好比在一个荒岛,即使身边堆满了金银,也买不到食物。所以说,不管从赚钱的角度还是从花钱的角度去看,我们都应该时时记得感恩社会,在花钱的时候,也应该多把财富回馈给社会。

能够意识到自己与社会人群的密切联系,就会少一点贪婪、私心,少一些比较、计较,因为当你把个人的得失融进整个社会当中去的时候,就会发现钱财的多少真的没那么重要。只要我们可以拥有平凡简单的生活,自在从容的心境,感恩知足的心态,那么,日子就可以过得很好。

为什么物质越丰富,精神越空虚

有人问我:法师认为精神和物质之间有关联吗?为什么现代社会物质越丰富,人们反而精神越空虚呢?

现在的社会确实存在这个现象,因为缺乏道德的约束。有些人生活好了,贪欲就愈发膨胀,导致精神空虚。看着今日这个物质欲望极度膨胀的时代,和尚有时会想到古人提及的那个“小国寡民”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古人所描绘的这副简单朴素的民俗画卷,今人是再也无法去体会了。今天的社会已经非常便利,各种交通、通讯工具,已经十分发达,过去几日甚至数月才能了结的工作,现在只需轻敲键盘,用手机拨个电话,开车跑一趟即可完成。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当然不可能回到那个“小国寡民”的社会。和尚之所以提及古人的理想,是希望大家从“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样令人心生向往的生活状态中,领悟当下,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适时地停下来,调整身心,花时间慢慢地享受生活。

当下的社会很便捷,但身处其中的人却并不轻松。大家只顾着在这繁忙的世界里匆匆赶路,拼命地提速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却在高速度中失去了享受的权利,同时也忽略了加快速度终究会达到极限。到达极限之后,后果是什么,是身心的失衡,是身体健康的损伤,心灵节奏的破坏,是人生行进方向的丧失,更是内心的迷惘,自我的迷失。

在这个飞速运转的社会,我们过于注重物质上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需求。照和尚看,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快速地赶路,追逐目标,而是协调好工作的时间限度和生命的时间节奏,也就是在“慢”与“快”之间实现生活的平衡。

有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下雨了,大家都匆匆忙忙往前跑,唯有一人不急不慢,在雨中踱步。旁边大步流星跑过的人十分不解:“你怎么不快跑?”此人缓缓答道:“急什么,前面不也在下雨吗?”

当人们在风雨中匆忙奔跑之时,那个淡然安定欣赏雨景的人,可谓深谙从容的生活智慧。人生就像登山,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而应着重于攀登中的观赏、感受与互动,如果忽略了沿途风光,也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人最美的理想、最大的愿望是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是一个过程,不是忙碌一生后才能到达的一个顶点。

中国人强调养生,而忙碌工作本质上也是“养生”,存养自己的生命,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与那种满足虚荣或欲望的“忙碌”截然不同。可是多数人在基本的需要满足之后,仍然选择一如既往的忙碌,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玩具,不知如何停下来。有时候,他们可能也不愿意停下来,因为不知道停下来之后还能做什么。

很多人都在忙着用生命去赚钱,却很少有人去规划一个值得拥有的生命。当忙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当物质的追逐成为生活的常态,心灵最初的愿望,精神上的需求可能都已经被人抛在脑后。我们是否想过停下来思考一下人生的价值所在呢?假若心灵没有依托,精神很空虚,要物质何用?物质除了能够给人带来令人艳羡的生活表象,还能够带来什么?

不要借无休止的忙碌逃避内心真正的需求,也不要为了谋“生”而将生命所有的美好全都“赔”进去,更不要让物质的丰富带来精神的空虚。若能放下一些过度的欲望,给自己的心灵一个淡定从容的起点,在忙碌中,也能给自己一点心灵的仪式,为未来储备一点快乐的资源,储备一点阳光,那么,大家就不会日复一日在匆忙的脚步中丧失快乐,失去安宁的心境,或者失去面对内心的勇气。生活绝对不是高速路上的一场赛跑,而是要懂得适时停下来,静心体会简单无华的美。放下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放慢脚步,聆听生活最单纯的足音,收获心灵的富足,这也是难得的智慧。

细水长流的生活

常听闻这样的事:一位在某领域很成功的人,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就,日夜操劳,结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每每听说这种事,我总免不了为之扼腕。人身难得啊,若自己不懂得善加爱惜,一旦失去,就太可惜了。这些人很有才干,本还可以为社会、为他人做更多的事,却因失去了健康,因而失去了一切。

人身体的健康就像生活一样,不可争朝夕,而应细水长流。佛经上说精进应像“小水常流,则能穿石”,任何事情往长久了做,即使一次只进步一点点,最终也能达成目标。若是急功近利,想一口气做成功,那难免就会节外生枝,得不偿失。

细水长流还有一个意思,好比倒一盆水,如果一下子倒掉,盆里的水也就没了,如果慢慢地倒,细细的水流,一点点流出来,这盆水就能够用很久。

任何东西,用得过度了,就是伤害。身体消耗过度,造成的伤害可能难以弥补;钱财用得过了头,接下来就会没钱用;生活上努力过度,享乐过度,就容易造成身心上的问题。古人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很朴实的道理。做事不可过度,过犹不及。一定要保得住根基,再谈其他。和尚虽然教大家不可浪费光阴,却并不希望每个人都无视身体的负荷能力,无视生活里、心上堆满的垃圾,时时刻刻都让自己像一根绷紧的弦,不懂得休息放松。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细水长流,从长计议。打个比方,现在的孩子要考试,有些人临时抱佛脚,在考试之前拼死复习几个通宵,结果到了考试的时候,头脑昏沉,答不出题来。若能日复一日,慢慢积累,也就不用在考试之前发狠念书了。

大家去做一项事业也是这样,要把事业当作一生的事去做,而不是为了早早成功,不顾能力和健康,让自己身心承受双重的疲惫。细水长流有什么不好,慢慢来,该是你的跑不掉。若只争今日,只求今日的辉煌,那你很可能就会失去明日。

在物质上就更是如此,不管你有多少钱,花钱都要有计划。不能说兜里有多少钱,就要花掉多少钱,一点点花,节约着花,以后就不至于在吃穿用度上缺钱。佛经上也提及如何合理运用财富:“一分,应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俟用。”讲得很详细,佛经上说应该将财富平均分成四份,一份作为家庭的生活开销;两份用于经营活动;最后一份用于储存和布施。

在花钱时,应该先将自己的财富用于对生活必需品的满足中,在此基础上再追求投资或其他人际活动。同时我们还必须为自己的财富留一部分结余,用于行善或应急。享用财富不能过度,要学会量入而出,合理分配财富,才能得到长久的安稳和幸福。

有一位年轻的婆罗门请教佛陀,一般在家俗人怎样才能在这辈子里得到平安和快乐呢?佛陀对婆罗门了四种办法,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方便具足是指人要掌握各种谋生的技术,如种田、经商、写作、绘画、计算等;守护具足是指要能妥善处理自己辛苦经营得来的财富;善知识具足是指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对于未生之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对于未生之喜乐,能令带生,已生喜乐,护持不失;而正命具足就是指要保持金钱的收支平衡,出入多少要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大家能时刻做到上面说的四件事情,就能获得此生的安乐。 佛陀说的这四个方法,是在强调人们要自力更生,节用钱财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在佛看来,不能合理理财的人是为愚痴。过度地享用财富,福报就总会有耗尽的一天。和尚看今天的社会中,有很多“月光族”、“日光族”,还有所谓的“超前消费”,把明天的钱都花掉,提前预支今天的享受,这样循环下去,很可能会陷入一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之中,让人身陷欲望的泥潭中,难以自拔,结果也无故寻来许多烦恼和痛苦。

如果拥有财富而无理财之道,那么,十分的财富或许只能发挥一分的作用,甚至使自己为其所害。有人认为钱花了就没了,所以吝啬成性;而有些人则认为花钱的多少标榜了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花得越多、越往不该花钱的地方花钱,越显示了存款的丰厚,因此奢侈成风。事实上,合理运用财富,适度追求欲望,适度享用财富,才能让财富细水长流。自己的生活不出问题,你才能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富用于播种善意,使财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自己的人生充满福缘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