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平常心:简约是福
19388800000007

第7章 工作里好好修行一生

行住坐卧都是禅

禅宗传入中国,到唐代已经很为兴盛。六祖慧能大师以行者受五祖弘忍大师传衣钵,成为一代祖师。慧能大师确立了佛教的中国化,提倡出世“不离世间觉”,门下盛行“行住坐卧皆是禅”的修行,由是南宗宗风大盛。

“行住坐卧都是禅”七字,可谓点出了禅的要旨。禅就是生活。生活中无处不蕴藏无限的禅机。真正的禅不一定要去深山、古刹,而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在衣食住行中。洗碗、扫地、吃饭、睡觉中都有禅,正是无处不是佛法,无时不可修行。

只需稍作留意,我们就可以在身边发现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感悟禅的意境、禅的风采,实现禅的践行、禅的超越。生活中的禅本就是现成的,而且有着丰富多彩的姿态:释迦牟尼佛看到启明星即能开悟,满天星斗中莫不含着禅意;洞山良价禅师溪上过桥,目睹水中倒影而打破疑团,潺潺溪水中也自有禅机。

生活中的禅法,是将佛法“生活化”,又用佛法“化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悦,在禅悦中享受人生。在现实生活中参禅,人们能体会到禅宗灵动活泼的天机;在现实生活中用禅,同样可以消融诸种烦恼、心结。将禅学与现代生活融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也能够在禅法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启示。禅法能够帮助人在忙碌、紧张、疏离、物质、焦虑的现实生活中寻到自己的心灵净土。

运用禅的精神,其实很简单。具体来讲,一个人若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便是活用了禅的精神。

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音、哭声闹声、粗声丑声转为称赞的音声;禅事则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就能在生活中实现心境的超越。现实生活虽繁乱,但如果能从生活中发现禅的精神,让禅与生活融为一体,便能将眼前的每一件事当做一种修行,把生活和修行完全结合起来,在忙碌中实践并体验生活。扫地、洗碗、喝茶、吃饭穿衣,都可以当做修行。生活中处处有禅,挑水砍柴,吃饭睡觉,我们的每一分钟都不曾与禅疏远。能够将禅理融入自己每一天的生活中,每一天就都会过得很快乐,很超脱。

安神何须劳山水?深山、古刹固然是理想的禅修场所,但凡尘俗世又何尝不是修行的绝佳场所。不必向远处寻求,一切都在当下,在你生活中每一个起心动念之中,在你每一句说出口的话,每一件正在做和即将要做的事当中。有心人不妨从眼前做起,在小事中磨炼自己,培养安然的心境,用以应对繁杂人生。

禅是直接去体验

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则著名的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历来对它的解说很多。关于它到底表达了何种禅机,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标准解答。在和尚看来,“吃茶去”这则公案的重点就在一个“去”字上。有一年,和尚与众师在洗心禅寺方丈室,就曾提及这一点。当时某师问:“话头怎么参?”和尚说:“吃茶去,在去字上;念佛是谁,在谁字上,这是落脚点。”

“去”,是行动,是亲自、直接地去体验。真正的禅,是活泼泼的,它不是在那里坐而论道,它不是讲出来的,而是需要人用行动去证悟。

严格意义上的禅不可以言说,这样讲似乎离人很远,其实并非如此,不在他方,就在当下,就在平常日用中。所以马祖道一禅师说:平常心是道。“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可是,如果只说平常心是道,也未免太简单了一点,大家都会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岂不是都是禅师了吗?也不是,虽然同样行住坐卧,却不一样。

马祖更进一步解释说:“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用和尚的话就叫做“无杂相”。什么是无杂相?就是心中清净无染,当下念念清明澄澈。所以禅者的平常心和一般人的平常心就在于有无妄想是非的不同。禅者风采,朗然心境,就在于那无妄想、无染污的超然与洒脱。这不是说来的,是需要多年修学与参究得来的。

和尚有一回与居士聊天,道:“要想自在就要少分别。”居士道:“可我知道要吃饭,知道香,知道甜。”和尚说:“这是分别,分别即生死。哪里有不分别的呢?古人说吃饼就开悟了,日用而不知,就在日用之中而不知道。不知道固然不行,但知道也不得。”居士问:“知道怎么也不行?”和尚道:“知道就是分别,就有生死;不知道是无情,无情不知道。”

听来很玄妙了,事实上和尚说了这么多,只不过是想说,禅就是能实践的生活。把眼前的事做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给社会、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就是禅的应用了。

若问禅是什么,和尚可以造出许多句子,写下许多诗来说明,但是,真正想了解禅境的人,你们不妨自己直接去体验,就从“吃茶去”开始。借“吃茶去”的禅意,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慢饮一杯茶的闲暇,在一杯茶中捕捉禅机,品味禅境。这样,大家或许能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里,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开启截然不同的心境。

禅的道理,当下就要去做。如果说,你在忙得脚不沾地的工作中,没有运用禅的道理去面对忙乱,保持住内心的条理秩序;没有用平常心去对待工作中出现的挫败;没有用平和的心情去和同事来往,把情绪、问题一股脑都带到职场上,那么,即使你在工作结束后去打坐参禅,整理和平复心境,也不能说你是真正实践了禅,体验了禅。

因为禅是言,是行。有些人,在家的时候,身处安静的环境里,尚可以保持心境的平和静定,也认为自己遇上任何事都不会动摇,可是,一旦出门,遇见了不顺心的事,不顺眼的人,立刻就心生嗔念,口出恶语,行为出格,这也是没能真正把握禅的精神。

真正高深的道理,讲起来往往很寻常,人人都懂,但是,再寻常的道理,也需要人去实践,光懂是不行的。道理讲出来虽浅白,若大家听了之后,没有用在言行上,没有化用入生活,我同你们讲上一万遍也没用。

闲暇时也不费时光

有人说,出家人四体不勤,从早到晚就是坐在那里念经,日常吃用自有供养,似乎什么也不用干,什么也不用操心。这是对出家生活的误解。我在住持云居山的几十年间,一直坚持和实践着农禅家风。所谓农禅并重,就是劳动和参禅两不耽误,在劳动中参禅,在劳动之余禅修。我有一首《云居山学稼有感》的诗:“学稼真如寺,犁云万仞峰。禅心随朗月,高卧彩霞中”,写的便是农禅生活。

当时,僧众们不仅每天上早、晚殿和日间出坡劳动,还坚持每日过堂,早、中、晚坐香四支,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动静如一”的百丈道风。同时,利用三余之功,精进修持,年年冬天打禅七六个。

“三余之功”,就是忙者闲之余,晴者雨之余,冬者雪之余。意思是冬天下雪的时候,晴天下雨的时候,忙后闲暇的时候也不费时光,精进一心,用于禅修。

把劳动与禅修结合起来,在劳动中也可以参禅,这很好。人有两手两脚,若不劳动,岂不是辜负了它们。常常劳动,于身体健康也有益处。很多人认为成佛的人就飞到西天之上,不食人间烟火了,其实不然,真正的佛是平凡的,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佛也照样会把劳动当成修行的必须,在平凡中践行佛法的智慧。

订立了著名的《百丈清规》的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总是亲自实践带头劳动,年老了也不停止在外劳作。渐渐地,怀海禅师年纪大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恳请他不要随众劳动,但怀海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据说怀海禅师九十四岁时,还与弟子们一起劳动。有一次,弟子们把他的农具悄悄地藏起来了,想让他休息,怀海禅师说:“我没有什么德行,怎么敢让别人养着我呢?”当天他没有参加劳动,也没有吃饭。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怀海就是这样向他的弟子们身体力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道风。

劳动是上天赐予的生活方式,只有把劳动当作自己的本能,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生命才会生生不息。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平日里上班时,眼巴巴盼着放假,一旦真的放假了,却又想念上班时的充实。辛苦的时候厌烦这种辛苦,安逸过了头,却觉得还不如辛苦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大家想,人若是不劳动,不去做事,自我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就都没办法实现,这样当然会感觉空虚。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死后,发现自己住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宫殿的主人告诉他:“住在这里,山珍海味任你吃。你爱睡到什么时间就睡到什么时候,绝没有人打扰你。”头几个月,他很快乐,没过多久,他有些厌烦了,就去找宫殿的主人说:“你能给我一份工作吗?”主人回答说:“对不起,我这里没有工作。”又过了几个月,那人再一次找到主人,愤愤地说:“请你给一份工作,否则,我宁可下地狱也不住在这地方。”主人笑道:“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这里就是地狱啊。”

有些人讨厌辛苦,总是希望自己什么也不用干,安逸地享受生活,可是,没有劳动的地方就是地狱的所在。连佛都还在劳动,我们常人又有什么理由偷懒,有什么资格不去勇猛精进呢?当你想要偷懒怠惰的时候,不妨试着清算一下自己的人生,看看已经有多少成果了?和尚相信,大多数人清算的结果,恐怕都微不足道。世间值得我们去做、去努力的事业太多了,即使求得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做好了自己一生梦想的事业,也可以去做帮助别人的事业。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偷懒的时间。

前几日看了一则公益广告,广告中这样问人们:“你希望十年以后的自己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真是意味深长。大家不妨都想想看,十年以后,你是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功成名就,拥有美好的家庭,身边环绕着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是愿意自己因怠惰而耗损了健康,事业、工作毫无起色,家庭里矛盾重重,身边只剩下肤浅的朋友?

任何人都会梦想着更美好的未来,区别只在于,一部分人抱着侥幸心理,以为什么也不做,美好的未来也会理所当然地到来;另一部分人则清醒地意识到,要想获取更好的将来,现在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若要警醒,任何时候都不嫌迟,从现在就开始精进,勤奋努力,闲暇时也不费时光,把每一刻、每一秒都当作修习智慧、功德、成果的机会,如此才不至于遭遇灰暗的未来,在懒惰中蹉跎了此生。

忙碌就是调养

有一年,因为要参加“两会”,我一直住在友谊宾馆。一天与记者约好了采访时间,记者赶到宾馆的房间时,我还在大堆的文件中忙碌着,只好请他们稍等。事后,记者告诉我,当时的一幕令他很难忘,他说,看着我80岁高龄,仍兢兢业业地为众生忙碌,心里非常感动。

没想到忙碌的姿态看在别人眼中,可以令他动容,实际上在我心里,这只是理所应当之事罢了。只要这具身体还在,我就不愿意浪费光阴,只想尽可能多地为人、为社会多做一点事,多尽一份心力。对我而言,忙碌并不意味着疲累,反而是一种调养。这一生劳作惯了,若是长久地不劳作,身体说不定就生锈了,反而更容易生出毛病。

忙是生命的一支滋养剂,人生的价值不在有所享受上,而在有所忙碌中。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从安逸享受中得来,而是从忙碌的奋斗中获得的。也许有人不能承受忙碌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但是,只要不把忙碌当成折磨,能够在忙碌的同时适当地保持心灵时间的自由,就会发现忙碌其实是填充时间的最好的方式之一。无所事事是空虚生活的开始,而在忙碌里,人们能得到身心的安宁,找到生命的意义。

一个即将去世的父亲,把儿女们召集到床前,告诉他们自己在葡萄架下埋了黄金,留给孩子们做遗产。听了父亲的生前嘱托,他的儿女们便经常在葡萄架下挖掘,希望可以找到“黄金”。葡萄架下,真的埋有黄金吗?没有。但儿女们常去翻松泥土,令葡萄架下的土壤变得异常肥美,更加利于葡萄树的生长,结出了更多甜美的葡萄,而这些葡萄后来为儿女们带来了更多的钱财。

慈父口中的“黄金”并非真正的金子,而是儿女们勤劳致富的行动。佛陀常常开示众生,说:工作是生活的大部分,忙碌亦是自我修行。观世音菩萨忙着寻声救苦,地藏王菩萨忙着地狱度生,它们因为忙于做自己的事业,而赢得佛子们的顶礼赞叹。因此佛说,忙是善举,忙是功德。

大自然中滚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蠹。忙能发挥生命的力量,使我们身心灵活起来。有人说,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类是躺着过日子,一类是站着干工作。躺着过日子的人,感到身体舒服,可宝贵的生命在舒服之中失去了光泽,做人的精神在舒服之中消磨了锐气;站着干工作的人,付出辛劳代价,而生命在付出中换来了精彩,精神在付出中换来了价值。虽然躺着享清福的人不受劳累,但他的生命会在不活动中渐渐失去活动的能力,到那时,即便他想忙碌一下活动手脚,也已无能为力了。

不过,忙碌不是瞎忙,要善于忙碌,才能忙得有价值。现代人工作忙碌,理应倍感充实,但职场中的人往往感觉不到生活的重心在哪里,内心常常觉得空虚无聊,所以说,要使忙碌成为对自己身心的调养,首先就要找到能让自己甘心忙碌的工作。

工作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疑是最开心地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没有勉强、没有逼迫,在没有拘束的快乐心情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这样忙起来才不会感觉到累。

那么应该怎样在工作中培植快乐呢?简单说来就是不把工作当饭碗,像菩萨、佛陀勤苦度众一般,抱着度己、修行的心工作。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忙碌工作中,紧张匆忙的是身体,不是心灵。忙碌的身体里应该安放一颗淡定、有序的心,能够排除外界干扰,按照自己最初的计划,推进工作。倘若内心被外界的紧张所带动,一有问题就着急慌乱,不能保持沉着,自然就会被繁多的事务牵着走。相反,在脚不沾地的匆忙中,能做到心态上的游刃有余,忙中即有秩序。

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和尚一次开示信众:“若识宗旨,何假外求?语默动静,坐卧经行。穿衣吃饭,运水搬柴;庭前宝鼎,殿里迦文。”修行的道理不在远处,就在当下,就在眼前、身边的所有事物当中,就在你自己的言行、日常生活的内容当中。修行的境界也无需标榜,如果你非要去一座深山里,过一段隔绝尘世的修行生活,当然也可以,但是,假如你从深山里回来,照样与人吵架,照样钻进了名利眼里,那和尚劝你还是在生活中修行比较好。

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可是开悟之后,他仍然回到了人群当中,如平常人一般工作生活,吃饭睡觉。他身为太子时即聪慧过人,孔武有力,并完成了语言、文学、哲学、数学、天文、技艺、军事等学科的学习,成绩优异,却为了追求人生真理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的尊荣,冲出五欲享乐的牢笼,出家参学,甚而赴雪山历经六年苦行。当发现印度盛行的苦行并非解脱之道时,遂下山于菩提树下立下誓愿,若不悟道不起于座。七日后终于悟道成佛。

成佛后他不是自图清宁,而是悲悯沉溺于生老病死苦海,贪、嗔、痴三毒炽盛、陷于邪知邪见迷雾之中的芸芸众生,不辞艰辛游化五印,广泛接触、化导社会各阶层人士。其弟子不仅有王公、大臣、后妃,也有屠户、妓女、土匪与奴隶;不仅有博学之士,也有数月学不会一偈的文盲;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有顽皮的童子。他组建起一千多人的庞大僧团,虽深受弟子们的推尊敬礼,却从不以统摄者自居,说“我亦在僧数”、“我不摄受众”。他不仅给弟子们以言教,还予以身教。如服侍病比丘洗涤;给盲比丘穿针;为弟子裁衣;或扫地或汲水或修房,完全将修行与人间生活结合起来。

真正的修行就应当如此,应当将修行者的智慧、风范、境界化入到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重要的是,需要时时刻刻提起观照察觉之心,时时留意,处处关心,知道在说话的时候,不说话的时候,动的时候,静的时候,独处的时候,在与人来往的时候,遇大事之时,临小事之际,劳作的时候,休憩的时候,都可以修行,全部都是修行的机会,都能体现出修行的成果。

释迦牟尼佛在传法时,就很注重将佛法的道理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结合起来,使之更加深入人心。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释迦牟尼有一天看见地上不是很干净,于是立即自己拿起扫帚,准备清扫。这时,佛祖的弟子舍利子大目犍、大迦叶阿难陀等都闻讯赶了过来,看到佛祖亲自扫地,大家都纷纷效仿佛祖,一起扫地。扫完后,佛祖和众弟子便一起来到了食堂,坐了下来。这时,佛祖说道:其实,扫地有至少五种好处,一是可以让自己的心更加清净,二是可以让他人的心更加清净,三是可以令诸天欢喜,四是可以植端正业,五是可以让自己命终之后生往天上。

大家可能觉得很意外,区区扫地,会有这么大的功德吗?其实,修行并没有多少神秘的法门,有时便只是做好这样的小事。不要看不起眼前不起眼的小事,只要你有心,在小事中磨炼自己,照样可以修行出成果来。

修佛不必非要隔绝凡尘世俗,只要你有心,随时随地就可以。我们平日里与人交往,人际关系里就可修行,与人发生矛盾时,正好修习忍辱,使自己不生嗔心;每日的工作,也是修行的场所,工作中发现问题,遭遇挫败时,正好修习自己的定力,使自己保持平常姿态,冷静应对;周末在家做一天家务,劳累了身体,清净了自心,何尝不是修行?夜里与自己相处,对话,让此心如明镜,映照智慧,这更是一种修行。

别忘记春季的耕耘

佛劝诫人们戒除妄念,因为妄念是人心底一种狭隘的欲望,往往脱离了人们生活的现实而存在。脱离了现实的基础,任何想法都会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难以实现。就如同谁都想成为世界级的富翁,谁都想拥有纵横天下的智慧一样,目标固然好,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定,触手不可及的期望不过是狂妄而已。

想法多并不是坏事,但想了之后要能够去做,还要能做成,要通过恰当的方法使“妄想”变作现实。若一味空想,不将脑中所想付诸实际,想也无用;若想了之后去做,却不衡量好自己的能力,空有远大目标,既不顾及目标是不是可行,也不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在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失败。

做事需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衡量现状,不为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徒然嗟叹,也不为成功的遥远而临阵退缩,而要为现在能做到的事尽心尽力,从触手可及的目标做起,一步一步前进,最终实现理想。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住在山上的和尚每天都要下山去挑水喝,后来呢,几年时间过去了,一个和尚仍旧下山挑水喝,另一个和尚却不用再去挑水了,怎么回事?原来这几年间,这个和尚利用空闲的时间挖了一口井,从此可以喝井水了。

任何事情,若想在秋季收获成果,就不能忘记春季的耕耘。若春季没有规划,没有耕耘,恐怕就只能在秋季望着荒芜的土地嗟叹。人生也是如此,若想在最后看成果,就必须在一开始就全心全力投入这场人生,做好规划,不怠惰,不虚度。

首先,每个人都得看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斤两,搞不清自己的能力底线,这样子不管去做什么事,都容易做得乱七八糟:该勇往直前的时候,反而自卑退却了;该止步等待的时候,却自负过了头,硬要往前闯。所以说,规划很重要,就像种地一样,种子播下去,你得知道凭自己的时间精力可以种多大一块地,种多了,无暇去收获;种少了,又是对自己能力的浪费。

看清自己的高低好坏之后,你还得善用这一切。怎么善用?就是说对自己的特长,优秀的地方,要好好利用,让它们在学业或者事业中发挥出来,对自己的缺陷,不好的地方,也不必太过在意,不用在心理上感到自卑或苦恼,只需要在行动上规避即可,或者更进一步,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以把缺陷扭转成优势。一切就看自己怎么去用。

再者,无论是工作中,学习中,还是整个一生,都需要贯彻这样的观点:有了耕耘,才有收获。千万不可存着大而空的想法,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屑于去做眼前一点一滴的小事。要知道,小事累积起来,才是成大事的基础。今天的年轻人,有哪个是一出社会就能拿高薪,被任用重要职位的?谁都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慢慢学习、成长,然后才能变成独当一面的人才。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小事都做不好的人,谁又会把重要的大事交给他做呢?

另外,在努力的过程中,少看别人,少去和别人比较。有时候,别人因为时机和因缘的原因,比我们更早地获得成果,或者获得更大更多的成果,这个时候若是去比较,去计较,就很容易丧失信心和耐心。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有空去看别人,不如埋下头看自己。千万不要因为别人而动摇,也不要认为眼前正在做的事只是徒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法很俗,道理却不俗。你只看到别人更成功,有没有看到别人更努力,付出了更多辛劳呢?

没有规划的人容易随波逐流,一无所得。目光远大的人,会有长远的计划;有长远打算的人,会实实在在做好眼前的事。而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行动贵在坚持,贵在不间断。今天去做了,明天就还要继续做,不能此时做了,彼时就不干了,一定要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同时,还需要有专注不移的工夫,要达到什么境界呢,时时刻刻,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专注于这一件事,白天做着,晚上想着,坐着的时候,走着的时候,都不忘记去努力用功,甚至不论是醒着还是在梦中,都把该做的事放在心上,那才是好的。

事业是一种修行

孔子言:“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禅者的人生观也是如此。认识自己,安于自己所走的路,珍惜时间,把每一秒都做最有效的运用,即使年老体迈,也依然能够保持激情与活力。

有一首禅诗这样写道:“刀山剑树为宝座,龙潭虎穴作禅床;道人活计原为此,劫火烧来也不忙。”在刀山剑树中安然静坐,于劫火烧来时仍能静定参禅。这是一种非凡的修行。当然,并不是说大家都得去刀山剑树中去修行,而是说秉持着这样一种精神,去完成那些难以完成的大事业。

修行就是一种忙碌。要忙出成果,忙出价值,就要如禅诗中所描述的那样,为自己寻一个龙潭虎穴,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来做事,不以困难为意,将每件事都当作一项事业去做,在忙碌中安身立命,找到价值感。

人在面对压力时会激发出巨大的潜能。所以,大家不要当温室里的花朵,温室里的花朵固然可以安全舒适地生活,但一旦逆境来临,首先被摧毁的就是失去意志力和行动能力的它们。只有主动迎接挑战,经常接受磨炼的人,才能顶住困难,从逆境中走出来。

富楼那尊者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他听说输卢那国民风凶悍,人民没有信仰,于是便发心向去那里弘法。行前佛陀问他:“那里人民顽劣,你为何去冒险?”富楼那尊者说:“如果我不去谁去呢?越是危险的地方我越应去。”佛陀问:“如果那里人的骂你呢?”富楼那尊者说:“没关系,他们只是骂我,并未打我。”佛陀继续问:“如果他们打你呢?”富楼那尊者仍然说:“没关系,他们只是打我,并未杀我。”佛陀又问:“如果有人杀你呢?”富楼那尊者说:“那便将身献于众身。”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大仁与大勇,富楼那尊者感化了输卢那国民众。千劫万难对修道之人而言,恰恰是成就菩提的逆增上缘。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安稳的生活恋恋不舍,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转机,就必须忍痛割舍内心的不舍,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悬崖边。给自己一个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当年佛陀苦行,立下“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的宏愿,最终终于证得正果。当做一件事遇到极大的困难时,断绝自己的后路,把自己置于一种无法回头的境地,反而能让自己更义无反顾地向前冲,不顾一切地投入、全心全意地付出,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果。心灵的力量,就是在我们乐享困难之时产生。

一位大德禅师听说有一处偏远之地无人愿意去弘法,于是便自愿独往那偏远处弘法。他在那里遇到了许多困难。他不再是一位受大家景仰的得道禅师,而只是一个无名苦役,每天搬桌椅,搬蒲团。他每次下到乡间弘法,都教导人们识字写作,阅读佛经,这些努力渐渐有了成果,最终,禅师在当地成功建起了一座富丽庄严的寺院。这位禅师不会外语,却到世界各地弘法,建设一百多座道场;他身躯弱小,但也敢到环境恶劣的地方感化民众,用开阔的胸襟成就了“但愿众生离得苦”的事业。

在道场里打坐念经固然是一种修行,但更好的修行却在做事业的过程中。对出家人而言,可以把实践救度众生、造福大众的佛法精神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为此投入心力、心血,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想办法去克服。

对普通人来说,也可以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经营,把每一件工作当作事业的起点去完成,用做事业的心态去工作。把职业当事业来经营时,就会全力以赴。用事业的眼光看待工作,就会少一些怨言和颓废,多一些积极和努力,多一些合作和忍耐,从而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多领悟一些道理,多掌握一些本领和技能。

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遭受挫折时,往往习惯于逃避这种挫折。但若把所有的挫折当作做一项事业时必经的考验,在事业中修行,就会集中心力,直面困境。如此一来,困难和障碍也能变作力量的来源。

切莫分心散乱,空过光阴

昔日鸡足山悉檀寺的开山祖师,出家后参礼诸方,办道用功,非常精进。一日寄宿旅店,闻隔壁打豆腐店的女子唱歌曰:“张豆腐,李豆腐,枕上思量千条路,明朝仍旧打豆腐。”这时这位祖师正在打坐,听了她这一唱,即开悟了。可见得前人的用功,并不是一定要禅堂中才能用功,才能悟道的。修行用功,贵在一心,各位切莫分心散乱,空过光阴,否则,明朝仍旧卖豆腐了。

虚老讲过的这则公案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句“明朝仍旧卖豆腐”,就像一个警句,催人猛醒精进。许多年来,我一直记得虚老的教益,一心办道,从不敢分心散乱,空过光阴。

人的成就,从何而来?有些人可能认为天赋、环境、机遇、家世、学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人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任你有多好的家世和聪明才智,若不依靠自身持久的勤奋努力,也不过如虚老所言:“枕上思量千条路,明朝仍旧打豆腐。”

有一个小和尚,天生愚笨,同时入寺的师兄们都已有不深不浅的悟性,但是他还是不能开化,负责教导的大和尚忍不住了,跑去住持那里诉苦,要求赶走小和尚。住持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他每日勤勤恳恳,诚心诵佛,并没有什么大过错,给他一些时间吧!”

又一年过去了,小和尚依旧诚心念佛,却仍然没有开化,大和尚又跑到住持那里诉苦:“住持啊,将他赶走吧,他实在没有佛缘。”住持说:“他每日依旧诚心诵佛,并没有丧失希望,弟子尚且如此,做师父的为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呢?再等等吧。”大和尚说:“这样愚笨的人,要等到什么时候?”住持笑了笑说:“不远了。”

大和尚见赶不走小和尚,于是安排他去做砍柴挑水的粗活,小和尚在干活之余就坐在大堂殿外,静心参佛。年底,寺院召开佛光大会,向来木讷的小和尚居然语出惊人,将寺院的高手一一辩退,独占大会鳌头。会后,大和尚对住持说:“这孩子居然深藏不露,平日里哪里看得出有这般机灵?”住持笑道:“每天满怀希望,诚心诵读的人,开化只是时间问题。”

小和尚所作所为不过是净心礼佛,做砍柴挑水的粗活。但他从未因为不能悟道而失去修行的希望,每天老老实实做事,诚诚恳恳礼佛,一日不忘用功,终于破茧悟得禅机。此种修为看似普通,实则其精进之心十分强大。人若有这种精进之心,那么,再愚笨无知,也可以通过努力进取来弥补。

昔日虚老门下有一个弟子,名唤具行,他本是为求生计而到鸡足山祝圣寺做工,后来被虚老收为弟子。他没有什么文化,但为人勤快,一天到晚尽做些苦事,别人不做的苦差事,他都去做。但他一心念佛,修行很用功。人家看不起他,他也不放在心上。他跟虚老告假三年,外出参学,回来之后,他还是老样子,别人不去做的苦事、重活儿,他都去做。

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小茅草屋里,一天有人看到他的房子隐约有火光出现,跑过去时,火已经熄灭。而具行和尚仍然保持着坐禅的姿势,在房内稳坐如山。只不过他已经圆寂。具行和尚圆寂时,年龄并不大,才三、四十岁。他走时,穿衣搭袍,拿着一把草,一把引磐,坐在一个草垫上,就这样自己把自己烧掉了。烧完之后,他坐在那个地方,还像活人一样,引磐还在手上拿着。

具行上人生前曾有一语:“吾半路出家,一字不识,但知一句阿弥陀佛耳。”修行到此般境界,已是极致。即使没有很高的智慧,但有很强的精进心,那么最后也会成为大成就者。多少大的修为,也不过是在一日一精进中得到积累,继而得到成果。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例子:有些人看起来傻乎乎的,也没什么学问,但是做事时却非常努力,别人停下来不做了,他还在继续做,最后这样的人往往能够有大的成就。勤奋的人,每一步迈出去都会留下深深的脚印,一个挨着一个,通向成功的终点。在勤奋中打发时间,必将得到生活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