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姑臧(今甘肃省武威)人。大历四年(769)进士,任郑县尉。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后弃官漫游燕赵一带。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元和后,得唐宪宗赏识,入朝任秘书少监,官至礼部尚书。诗歌追慕盛唐,边塞诗尤绝,时人争将谱入管弦歌唱。有《李君虞诗集》,《全唐诗》录其诗两卷。
·喜见外弟①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②,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释】
① 外弟:表弟,即姑舅家的兄弟。
② 沧海事:指世事变迁翻覆。
【赏析】
《喜见外弟又言别》是李益著名的诗作,通过描绘一次与至亲久别重逢的场面,将动乱之感与骨肉亲情表达得生动感人。
首联“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即扣诗题“见”字。表兄弟二人于动荡纷乱中断绝音信,分别十年,如今突然相逢,二人已非孩童,都早已长大成人。“十年离乱”,大约指的是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之间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以及后来的藩镇割据、外族入侵等战乱。“一”字凸现了二人十年离乱后第一次相逢的偶然性、戏剧性。开篇直入主题,简单明了。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十年未见,二人的音容变化很大,一时认不出。在互道姓名之后,才发现不期遇见了至亲。二人一边寒暄,一边在脑海里回忆着对方旧时的容貌。“惊”字表明二人相遇实为偶然,同时表达了二人“初见”时既惊讶又惊喜的心情,同时紧扣首联的“一”字。“忆旧容”,既是指二人于脑海中回忆彼此旧时的容颜,也是指二人在相认后,热烈地互道着二人小时候的种种情形。
十年离乱,音信全无,一朝相见,二人有说不完的话,从小时的情形一直聊到分别后各自经历的一切。“别来沧海事”紧承“忆旧容”,并以“沧海事”将人世沧桑描绘殆尽。十年间,盛世太平于动荡战乱中转瞬而逝,而动乱中个人更是经历生死离别。物非人亦非,这其间种种,二人说不完道不尽。因此自然有了“语罢暮天钟”的情节。直到钟声四起,二人的思绪才被悠长的钟声打断。他们停下交谈环视四周,此时早已暮色笼罩。
二人“语罢”话别不禁想起“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二人匆匆而遇又匆匆而别,此一别又是远隔千山,不知再次相见又会隔上多久。“巴陵”,郡制在今湖南省岳阳。诗人不直接写再次分别后相见困难重重,而是以“秋山又几重”代指表弟远行,二人又将远隔,相见甚难。“又”字,既点出了二人相距遥远,山水重重阻隔,又表达了诗人与表弟难于分舍的惆怅情怀。
此诗将社会动荡中亲人聚散匆匆的画面刻画得细腻生动,语言简朴,精练传神。诗人从细节出发,层次清晰地把兄弟二人久别重逢的神情、心态刻画得声色并茂。虽不施抒情笔墨,但至亲重逢的种种情谊自然流露,使读者心领神会。
【大师导读】
与“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抚衷述愫,同一情至。一气旋折,中唐诗中仅见者。
——沈德潜《唐诗别裁》
·汴河①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释】
① 汴河,此指隋炀帝开凿运河的通济渠东段。
【赏析】
李益的怀古诗艺术成就虽不及其边塞诗,但因其心怀远志的原因,令他的怀古诗别具一番风味。这首《汴河曲》就是代表,诗人通过描写汴河春景,感怀古人,表达盛衰之感。
开篇从总写汴河的烂漫春光。“汴水东流无限春”寥寥七字,绘出汴河无边旖旎春光。和煦春日,阳光洒在汴河之上,汴水波暖,粼光荡漾,缓缓东流而去。两岸杨柳扶风而舞,嫩叶吐翠的枝条临水飘摇。枝上莺鸟脆啼,陌上草熏风暖,一派靡丽,生机盎然。
诗人写春景,丢开工笔细描,以“无限”二字至于“春”字之上,重墨之下,渲染出一派旖旎。这里的“春”字代表的不仅是春景春色,更包含时间永恒和时令不停更替之意。加之“无限”二字,更将永恒无边之感渲染得超绝。而“汴水东流”四字将有些虚渺的“无限春”实体化,使诗句写景有了实际落脚点,避开了写景太虚,难以把捉的弊端。
在这无边永恒的春色中,诗人笔转写“隋家宫阙已成尘”。一时间,汴水边上隋炀帝行宫的断壁残垣进入了画面。春色年年在,但隋炀帝刮尽民膏,延汴河建造的玉宇琼楼,如今只剩下残砖断瓦,荒草丛丛。这位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帝王也已化尘埃。
这句中,“已成尘”与“无限春”对出,其间的盛衰之感油然而生。后两句顺势而下,直抒胸臆,将这份感慨尽现笔端:“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长堤”与“汴河”一样,不仅是隋朝曾经兴盛一时的见证,也是隋朝灭亡的见证,行人走上长堤,面对春景,看到的堤上当年隋炀帝植下的垂柳。杨柳年年青,它与汴河,长堤一直见证了隋朝的灭亡。行人看到他,感受到的是“愁杀人”的盛世衰亡,因此诗人慨叹一声“莫上长堤望”。同时,杨花纷乱也是亡隋的象征。正亲身经历着唐朝衰微的诗人见此,难免产生对自己国家的忧虑。他知道一场如亡隋一样的盛衰之变正发生在目前,无可奈何的诗人怎能不“愁杀”。
全诗吊古伤今,历史沧桑之感从诗人眼前的汴河引发出来。诗句承转自然,诗人用对比烘托的手法,自然地表达情感。虽是篇幅有限的七绝,却于短短数字中表达出复杂有致的情感,诗法巧妙,令人赞叹。
【大师导读】
尽管隋鉴不远,覆辙在前,但当代的封建统治者却并没有从亡隋的历史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哀而不鉴,只能便后人复哀今人。这,也许正是“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这两句诗所寓含的更深一层的意旨吧。
——刘学锴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①唐代受降城有东西中三城,是武后景云中,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所筑。此诗所指应为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西北。
【赏析】
李益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边塞诗人,其边塞诗广为传唱。这是其中的名篇,表达了戍边征人的怀乡之情。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诗人登城所见。回乐烽前漫漫白沙犹如铺白雪一般。受降城外,月光洒下来如流霜在天空中飞散一般。“回乐烽”,即回乐县的烽火台,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首联对仗精工,“回乐烽前”对“受降城外”指出地点,并将所有边地与征戍之人一语总括之。“沙似雪”对“月如霜”,比喻生动形象,把白沙漫漫,月光寒凉之感带给读者。同时,“雪”与“霜”二字以视觉的颜色之比,来绘触觉的寒冷之感,从而刻画出边地的寒凉苍茫,真乃妙笔。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意为:不知什么地方有人吹起了芦笛,笛声幽咽,勾起征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征人辗转难眠,回首望向家乡的方向。“不知何处”,衬托出芦笛声的幽咽迷离,也烘托了征人茫然而感的心情。“尽”字,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人起愁情的情形,也衬托出笛声的感染力。李益在这两句中并不直接刻画征人内心的愁苦,而是通过这些边地的笛声烘托边人幽怨的思乡之情,让读者在幽咽的边声中,慢慢体会边人的思乡之痛。
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声。写景时,诗人以“沙如雪”、“月如霜”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烘托出一个旷远凄寒的氛围,为下句绘声做好铺垫。但在写声之时,诗人只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句平直绘出,却对芦管的幽怨之声未加任何点染刻画。此后,他转而以“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简单诗句结束,征人满怀愁思又无任何描绘。然而两句相并,笛声之幽怨,征人之愁思,涣然而出,如滔滔水流,不能抑制,但又百转低回,让人感到诗近而意远,涟漪层层,不愧为中唐广为传唱的名篇。
【大师导读】
蕴藉宛转,乐府绝唱。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①,嫁与弄潮儿。
【注释】
① 潮有信:潮水按照规律涨落,故称“有信”。
【赏析】
唐代闺怨诗有大多以商人妇的闺怨为题材的,这有颇深的社会原因与历史背景。唐代商业发达,商品流通各地,从事商品运输贩卖的商人日渐增多,而商人之妻独守空闺的现象也就日渐平常,这样的社会问题被集中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成为引人注目的闺怨诗。唐代文人诗有很多涉及商人妇的诗歌,如白居易《琵琶行》就有“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离别”等句,而直接抒写商人妇闺怨的诗歌亦不乏其类。
李益的这首《江南曲》即是其中之一,但因以乐府诗题写出,又具有一番民歌风味。全诗语调明快,以白描手法刻画女主人公的心迹。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诗人以女主人公的视角开篇,不加渲染,朴实直接。嫁给一个在瞿塘江上往来的商人,朝朝失信,不守期约。“朝朝”表达了商妇对商人重利轻别的埋怨。“误”字刻画了商人不守信诺,也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失望之情。此句一出,一个年轻口快的商人新妇的形象便如立目前,其抱怨之声仿在耳边。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在写完少妇的抱怨之后,诗人又是一转,以“潮有信”将商人经常失信的情状反衬出,同时曲折表达了少妇的怨望之情,使诗歌再添妙趣。这两句是诗人异想之笔,使得前面平实的两句,也显得妙趣倍增。少妇的天真、痴情、苦闷、无奈全都在此中表达。“早知”二字,将少妇恨恨之情,伤心之态,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被丈夫的失约弄得恼恨交加、赌气伤情的少妇形象宛在眼前。
整首诗都以商人妇的视角写出,首次两句以少妇之口说出,语句平实,三四两句以少妇之心想出,想象奇特。语似荒唐却至情至性、率真可爱,大有民歌意趣。
【大师导读】
荒唐之想,写怨情却真切。
——钟惺《唐诗归》
不知如何落想,得此急切情至语。乃知《郑风》“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是怨怅之极词也。
——黄叔灿《唐诗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