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曲江上饮酒,看到繁华落尽之景,感叹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而不应被浮华虚荣所羁绊。前两句中“一片飞花”“风飘万点”暗示此时是暮春时节,春天繁华的景象即将消逝,残酷的现实让人心中百味杂陈,于是诗人借酒浇愁。此时杜甫沉重的心情与江上所见的衰败之景相呼应。前四句写春天的落花,再写饮酒忘伤,用景物的描写增强抒情效果。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运用工整的对仗,写落花落到江上,只见原本有人居住的小堂如今却让翡翠在这里筑起了巢,落到苑边。原来雄踞高冢之上的麒麟倒卧在地,好不凄凉。面对眼前荒凉的景象,杜甫发出“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荣绊此身?”的感慨:细细琢磨事物的常理,面对一些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就及时行乐,何必被浮荣羁绊,失去自由呢?
第二首与第一首是“联章诗”,紧承第一首结尾“何用浮荣绊此身?”虽然美景不常在,但诗人还是希望残余的一些春色能逗留得久一些,让自己在美丽的景色中忘却现实的烦恼。
前四句描绘自己古稀之年的窘迫生活,为“每日江头尽醉归”而“日日典衣”,却“酒债寻常行处有”,但年已古稀又有何畏,人生苦短须行乐。
后四句写诗人怀着惜春之情漫步欣赏江头的自在游走的“蛱蝶”和“蜻蜓”,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明媚的春光、艳丽的美景,哪怕终要离去,也要及时欣赏,莫因纷繁世事而错过眼前秀美的风光。
这两首诗含蓄蕴藉,选取典型的意象,抒发诗人心中复杂的情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人回味无穷。
【大师导读】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则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使晚唐诸子为之,便当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细柳织金梭”体矣。
——叶梦得《石林诗话》
·石壕①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①石壕:陕州陕县石壕镇,在今河南陕县东。
【赏析】
《石壕吏》中,诗人用生动形象且富有口语化特点的语言,讲述了酷吏夜间抓丁的悲惨故事。整首诗结构清晰,逻辑完整:前四句是事件的起因,中间部分老妇的啼血控诉是故事的高潮,结尾四句照应开头,交代了人物的最终命运和事件的结果。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开门见山,未做任何铺垫就把读者引入了故事的情境里。诗人奔走一天,直到暮色深沉才敲门投宿。到了深夜,诗人被杂乱的声音惊醒,竟然是官吏来抓丁了。
政府的征兵工作应该在白天展开,但这些小吏却要趁着夜色而来,说明百姓们在白天可能都躲藏了起来,即使征兵的差役挨家挨户搜寻,也捉不到几个人,于是他们就趁夜深人静百姓疏于警惕时上门捉人。诗人使用“捉”字而非“征”字,也说明了官吏行为的冷漠。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一句作为首句的补充,写投宿人家的主人的情况,同时又开启下文,引出老妪的哭诉。另外,本句中还有一处细节,夜间捉人的差役自然不会敲门,一定是出其不意地破门而入,在这么紧张的关头老翁却能逾墙而去,说明他们平日都是惶惶度日,连晚上都战战兢兢睡不安稳,一听到门外有动静,就慌忙避难去了。至于老翁为什么要“逾墙走”,诗人在此设下了悬念。
第二部分的内容由“吏呼”、“妇啼”引出。“吏呼”的内容外人不得而知,但通过一个“怒”字,可见其如狼似虎的丑恶嘴脸。官吏的横行霸道和老妇的悲戚啼哭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又恨又痛,恨吏之无道,痛民之多艰。通过老妪的啼诉,诗人描述了这户人家的具体情况:
这对孤苦的老人本来有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戍守。最近,其中一个儿子寄来书信,其他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无奈而悲哀的喟叹由老妇哽咽着说出,其中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极致悲恸,有对幸存的儿子的牵挂,还有对家中“偷生”者未来命运的担心。字字句句都带着逝者的鲜血,生者的眼泪。
显然,官吏并没有被老妇的话感动,依然“一何怒”地呵斥着。正巧室内的婴孩被深夜的呼喊声惊醒,大哭起来。老妇只好慌忙解释:“家中实在没有成年的男丁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儿媳才没有改嫁,可她的衣服破破烂烂,实在不能出来见人。”
老妇之所以解释这么多,说明蛮横的官吏一定提出了让儿媳出来的要求。如果儿媳被他们带走,不仅她的命运难测,孙子也会活活饿死,老妇虽然害怕,却也赶忙说道:“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意思是: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求虽各位差役同行,如果连夜赶路到河阳去,或许还来得及为军中的将士准备早饭。
老妪的哭诉到此为止,差役们也没了动静。这让人不由得担心这位舍弃己身,挽救丈夫和儿媳的老妇人的命运
全诗的第三部分伴随着幽咽的哭泣声展开,悲切的声音持续了很久。作者没有写明哭声的来源是老妇、儿媳还是老翁。这种留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最后一句,点明主人公的结局:“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天亮之后,诗人告别主人,却只有老翁相送,这意味着横暴的官吏最终还是把白发苍苍、脚步蹒跚的老妇人带走了。诗人对老翁的表情、语言、动作未着一墨,但读者似乎能看到他绝望而麻木的表情,亲人间的生离死别他已经历数次,九死一生的遭遇想必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而且这种悲惨的遭遇恐怕还会再次出现,再沉重的伤心也只能和着血泪吞下去。
诗人以一夜一朝的见闻,写出了一个家庭的悲剧,这个家庭具有典型化的意义,能代表当时千万人家共同的悲哀。全诗既表现了官吏抓壮丁时的冷酷与残忍,又反映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对当时的朝廷发出了严厉的拷问。诗人只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就流畅地表达了深刻地社会意义,这正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共同特点。
【大师导读】
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数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
——陆时雍《唐诗镜》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安史之乱期间,诗人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辞官西去,暂居秦州。当时,叛将史思明引兵南下,河南、山东等地狼烟四起,战火燎原。杜甫的四个弟弟中,只有四弟杜占跟随在他身边,其余皆分布在战区。这期间杜甫急盼亲人消息的心情更加焦灼,音信因战事而断绝的现实令他终日坐卧不安,是以创作《月夜忆舍弟》,来表达自己的思亲怀友之情。
诗题为月夜,但诗人并未从月夜落笔,而是先描述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城楼上的更鼓声一声连着一声,空中飞过的孤雁发出如同呜咽的啼鸣,给这幕秋景添了几分萧索凄凉之意。因为战事相阻,路上几乎看不见行人的踪影,只有一阵阵秋风吹卷着地上的衰草和尘埃。首联意境凄清, “戍”、“边”二字引出战乱之况味,以一地之景让人联想到所有被卷入战争的地方,令人神伤。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扣紧诗题,写月夜之景之情。节令已是白露,诗人望着天上的明月,只觉得它不像家乡的明月那么皎洁明亮。普天之下,月亮只有一轮,原本无明暗之分,而诗人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移情于景的结果。它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其中“白”字十分精妙,既指时令是白露,又兼具形象色彩和情感色彩。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由鼓声雁啼、露白月明这些萧瑟之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天各一方的弟弟们。“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平日里寄送的书信都时常不能顺利收到,更何况在这烽火连天、兵荒马乱的战时?这说明诗人与他的弟弟们已经许久未通消息,寄出去的书信也石沉大海。亲人生死未卜,想到可能发生的不幸,疑惧之情顿起,诗人不由得胆战心惊。
本诗从写景到抒情转换自然。亲人不能聚首、有家还似无家的凄凉感令人不忍卒读。而且,这种感觉并非诗人独有,在战争时期,到处都弥漫着家破人亡、骨肉分离的伤痛感。这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心理感受,道出了国事之艰难,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国运时局的担忧。
尽管有这层内涵,但这首诗的侧重仍点是杜甫对弟弟们的牵挂,主旨是忆弟情思,是亲情。全诗层次井然、环环相扣地道出了杜甫对弟弟们的牵挂之切,思念之深,表现出了诗人的至情至性,而一首好诗,则必出于真情。
【大师导读】
子美善用故事及常语,多颠倒用之,语峻而体健,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之类是也。
——王得臣《麈史》
作法此诗虽然信手挥写,似不经意,但其层次井然,首尾相应,并且句句不离忆字。如因闻雁而忆,因寒露而忆,因望月而忆。分散则死生不明,无家则寄书不达。未休兵故断人行,句句都可连贯在一起。
——喻守真
后四句可分数层之意:有弟而分散,一也;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无家,三也;生死皆不可问,四也;欲探消息,惟有寄书,五也;奈书长不达,六也。结句言何况干戈未息,则音书断绝,而生死愈不可知,将心曲折写出,而行间字里,仍浩气流行也。
——俞陛云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①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①频烦:通“频繁”,指屡次,多次。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杜甫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入蜀,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象征着杜甫草堂时期的开始。第二年春天,杜甫探访了位于成都郊外的武侯祠,瞻仰凭吊武侯诸葛亮,对鞠躬尽瘁、挽救时局的诸葛亮,诗人仰慕之至,心里又涌上对时事的兴叹,即成此篇。
前四句写景,描写了武侯祠的位置、环境;后四句议事,诗人触景生情,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生平,由衷赞美他的德行、操守,随后又追昔抚今,夹叙夹议,表达了自己乃至天下所有爱国志士的心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一方面点明武侯祠的位置——锦官城外,另一方面描写环境——柏森森。“寻”字虽看似有漫不经心之意,实则表明诗人是特意前来,尤其用自问自答的句式,更证明他对武侯祠慕名已久,并非信步而至。“森森”二字既指松柏之葱郁劲拔,也渲染出庄重肃穆的氛围。起笔得势,表现出武侯祠的气象不凡。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的位置已经从祠堂外转移到祠堂内,详写近景。碧草映阶绿,黄鹂隔叶啼,这本来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春景,但却因“自”、“空”二字被染上了寂寞、冷落的色彩。这两句工笔细描着力写景,但诗人独自徘徊在萋萋艾艾的芳草间,踟蹰于悄无人迹的林木下的身影隐约可见。
不论诸葛亮生前缔造了多么辉煌的事业,如今也渐渐被人淡忘,只剩下荒凉冷清的武侯祠。诗人触景生情,凭吊之感遂又深了一层。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诗人思绪难平,回顾起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赞美了他的雄才大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对诸葛亮一生际遇与政治理想的高度概括: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隆中献策并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取荆州定西川,成天下三分之大势;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又辅佐刘禅,忠贞不渝,不遗余力。杜甫用十四个字,凝练而生动地写出诸葛亮一生的事迹,表达了他对诸葛亮雄才伟略与报国忠心的景仰,直接而不失厚重。诗人虽以议论入诗,但并不枯燥,反而因其中蕴含的诚挚感情,深化了全诗“沉挚悲壮”(仇兆鳌语)的抒情氛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鲜明地体现出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出师未捷”写得既是诸葛亮的经历,又是诗人自己的感受——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还是事业未竟含恨而终;诗人半生奔波依然仕宦无成,面对安史之乱却报国无门请缨无路。“泪满襟”的“英雄”是武侯诸葛亮,是诗人自己,也是天下一切空有报国之志却含恨无成的人。
在艺术特色上,诗人巧妙地把眼前之实与历史之实融会贯通,做到了写景与抒情的应和,咏古与抒怀的协调。其次,诗人对材料的剪裁十分恰当。例如面对武侯祠及周围的景物,他选择了最能够代表其典型特征的翠柏、碧草、黄鹂,渲染气氛;回顾诸葛亮生平时,诗人又捕捉其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活动,有高度的概括力。这都体现了诗人在选材上的谨慎和考究。再者,该诗章法自然,结构接凑,表意直接但不流于肤浅,情感直露但并不草率,体现出诗人运笔如椽,挥洒自如的文字驾驭能力。
【大师导读】
全首如此一字一泪矣。写得使人不忍读,故以为至。千年遗下此语,使人意伤。
——刘辰翁《唐诗品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