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诗人写到:看看那遥远的青海边吧,累累白骨堆在地上,无人埋葬无人祭扫,那都是谁家的男儿呢?所有冤魂都在痛哭诉冤,每到阴雨天,哭声混杂着雨声,啾啾作响,凄惨无比。从开篇的人哭到结尾的鬼哭,通篇笼罩在悲伤而凄惨的氛围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死活的暴行。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通过叙事来抒情,把复杂的情感融入对事件的具体叙述里,且情感随着叙事内容的发展而呈现起伏的趋势;其次,本诗多处采用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等,具有乐府歌行体的民歌特色;第三,全诗章法严密,韵律节奏整齐,句式灵活。诗人用用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等手法,从内容着眼,塑造出一幕幕生动的场景。
全诗主旨在于批判了当朝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对苦难的人民表达深切的同情。诗人以严肃的态度正视社会现实,以尖锐的批判视角暴露战争的罪恶,其思想之深刻令人叹服。
【大师导读】
诗为明皇用兵吐番而作,设为问答;声音节奏,纯从古乐府得来。以人哭始,以鬼哭终,照应在有意无意。
——沈德潜《唐诗别裁》
·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①,岂在多杀伤。
【赏析】
《前出塞》组诗的创作背景是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大将哥舒翰奉玄宗之命,率兵与吐蕃展开了一场战争,杜甫随军而行,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遂作《前出塞》九首。本篇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观点,并对唐玄宗的穷兵黩武进行了讽刺。
全诗通篇议论,前四句以排比的句式总结战斗经验,认为克敌制胜必须依靠强兵利器和智慧勇气;后四句得出战争目的是以强兵定边防,为非以暴力拓边境的结论,这种拥强兵而反黩武的观念符合国家利益和人民愿望。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四句诗道出了战争取胜的关键:兵马强壮,士气旺盛,注重谋略。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因其紧促的节奏和明快的韵律,营造出了积极昂扬的气势。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意为:国家若想保持边境的安定,那么就要做到杀人有限、立国有疆,不能以屠杀异国人民、侵占他国边疆为手段;国家能以武力阻止他国对自己的侵略就足够了,打仗并不是以杀伤为最终目的。
明代张綖认为,这首诗的前四句“章意只在‘擒王’一句,上三句皆引兴语,下四句申明不必滥杀之故”。前四句是全诗的辅体,后四句才是主体,诗人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首先,诗人并不反对战争,并且把战争视为保家卫国、安邦定土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诗人对侵略战争持批判态度,因为正义的战争并不是为了挑起乱局,而是为来寻求安定。
身处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动荡年代,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敏锐地捕捉到广大人民和将士的心声,并勇敢地代他们立言,在“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之说广为流传的时代,以议论发声并以议论取胜。
【大师导读】
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
——黄生《杜诗说》
·月夜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②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③,双照泪痕干?
【注释】
①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正在长安,其家眷在鄜州羌村。
②怜:爱。
③虚幌:透明的窗帷。
【赏析】
因为安史叛军的步步紧逼,太子李亨仓皇北上。公元756年六月,长安沦陷,一个月后李亨在灵武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史称肃宗。得知这个消息的杜甫把家人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延安)的羌村,决定独自赶赴灵武投奔肃宗。谁料途中他被叛军虏至长安,虽未遭囚禁,却不得不中断计划,滞留在沦陷的国都。诗人独在异地,恰逢月圆,对月思家,遥望亲人,写下《月夜》一首,表达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而是运用想象,通过写妻子对自己的相思表达主旨;另一方面,本诗语言委婉曲折,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脉脉温情,这种风格在杜诗中并不多见。
诗题为“月夜”,但诗人并不写自己眼中的长安月,而是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构思落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是一幅令人伤感的闺中望月图。今日长安月圆,鄜州的月亮自然也是圆的,按理说妻子身边有儿女的陪伴,为何诗人还会用“独看”二字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便解了这一疑问。儿女虽在身边,但他们年纪幼小,尚不知“思念”为何物,他们或许会对着空中的明月眺望欢呼,却不是因为思念远方的父亲所致。故而,在小儿女的“未解”映衬下,望月思人的妻子就显得更加孤单。“独”字,描摹出妻子孤独凄清的身影,也刻画出她寂寥凄苦的心事。
颈联中,诗人对妻子的形象进行了更细致的描写:“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夜深雾重,妻子的头发是不是已经被雾水打湿了?夜凉如水,妻子托腮望月,手臂大概也会感觉到寒冷吧。本联既体现妻子相思成痴的深情,也表露出诗人对妻子的关怀。诗句委婉含蓄,却真挚细腻,感人至深。
相思之情深厚若此,令诗人不禁感叹:“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到底何时才能团圆,共倚窗前同赏明月呢?这既是妻子的呼唤,亦是诗人的心声,“双照”与“独看”前后呼应,对未来相聚的盼望愈深,现在分隔两地的愁苦就越浓。
诗人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感选择意象,有意地改变了叙述的角度,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表现出了身处异地的两人在情感上的双向流动,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另外,语言工丽情感悲凄,尤其最末两联,“语丽情悲”之对比十分明显,更显顿挫曲折之妙。
【大师导读】
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现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浦起龙《读杜心解》
言儿女不解忆,正言闺人相忆耳。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对面着笔,不言我思家人,却言家人思我。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儿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
——许印芳《瀛奎律髓汇评》
颈联是想象妻子看月忆已时的光景,这一联风光旖旎《杜集》中不大多见。末联以“双照”应“独看”,是写希望相思愿偿,能够聚首相倚一同看月,那两人的泪,就可干了。情深一往,至于如此。
——喻守真
·春望
国①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②簪。
【注释】
①国:国都,即京城长安。
②不胜:不能承受。
【赏析】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亲眼目睹了叛军烧杀抢掠的种种恶行,忧心如焚却又无可奈何。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三月,春天如期而至,诗人一方面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迎来春天的局面,于是他挥笔成诗,创作了这首五律。
虽然题为“春望”,但不同于一般的赏春观景诗,诗中春景饱含哀思与离情。前四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写诗人在沦陷的长安度过的第一个春天的所见所感,后四句抒发思家怀旧的情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直接切题,写春望之所见。国都城破,诗人不写残垣断壁的颓象,却强调山河依旧在,自然的山河岿然不动,象征帝王权势的宫殿、庙宇是不是也完好无损呢?春至都城,诗人没写明媚春光而是极言草木幽深,“深”字在此并非欣欣向荣之意,而是以草木之幽衬托人烟之荒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触景生情,因为景悲心苦,所以即使面对着平日里能娱人性情的花鸟,也提不起兴致,反而因花落泪,对鸟惊心。这种情绪有悖常理,但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感”之深与“恨”之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持续了数月,烽火不熄干戈不止,百姓们过着朝不保夕、战战兢兢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没有和亲人在一起,担忧焦虑之情愈重。一封家书抵过万金,虽然是夸张之辞,却又合情合理,是人们在战乱中的真实心理。从国事写到家事,视野虽然缩小,却以更细致、更具体的视角写出了战争对人民的戕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都难以梳成发髻,更别说插住簪子。尾联采用夸张的手法,塑造出了诗人满头稀疏白发,面容枯槁憔悴的形象。事实上当时杜甫只有四十多岁,但诗句呈现出的俨然是一个老翁。由此,作者内心的凄楚之深重,愁闷之难纾不言而喻。
“感时”和“恨别”两词是理解本诗情感主旨的关键所在。围绕着这两个词,诗人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人的眷恋。既念国事又恋家事,两种感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深挚热烈且扣人心弦。
全诗形式严整,对仗精工,有白描,有夸张,有直陈,有蕴藉,诗人的视野时而开阔时而具体,情感有跌宕之势,在情景交融的手法中,物我同感、人景共悲的含蓄、深切之美更加感人。
【大师导读】
语语沉着,无一毫做作,而自然深至。
——纪昀《灜奎侓髓汇评》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司马光《续诗话》
本诗写意,不能说为十分含蓄,就因开口即说“国破”,又说“感时”和“烽火”,诗人伤感,已在其中。颔联以“感时”承“春”以“恨别”承“国破”。颈联则又以“烽火”承“时”,以“家书”承“别”,如此连环承转,即觉愈可惊心溅泪了。……末联极写忧伤,想见诗人当时焦急万分的情状。
——喻守真
家书句尤脍炙人口,望而不至,难得等于万金。
——俞陛云
·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
【赏析】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携一家老小逃难至陕北,最终在鄜州的羌村安家落户,随后只身一人前往灵武追随唐肃宗,然而在去往灵武的途中被叛军拘留押往长安,在长安滞留数月后伺机逃到凤翔,并被任命为左拾遗。但是,好景不长,至德二载(757年)他因上疏援救房琯,触怒唐肃宗,幸赖宰相张镐出手相救,才免于死罪,最终被放还鄜州羌村老家,名曰省亲探家。
《羌村三首》就是杜甫此番历经艰险回到鄜州羌村探家时所作。本诗为其中第三首,描写邻人来访之事,既真切地刻画了村中劳动人民的深厚情谊,更借父老乡亲之口反映了兵戈不止对农事生产的严重破坏,展现出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开头四句描写农村实景,平淡而巧妙,“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刻画了农村的一件平常而极具农村生活情趣的画面:客人来时,院子里的群鸡正在喧闹地乱叫争吵,等杜甫把鸡全都驱赶到树上后,才听到客人叩柴门的声音。
接下来的四句描写邻居父老与自己交谈场景。四五个父老进门寒暄后问起诗人远行的情况,他们手里都拿着酒,倒出来后酒色有浊有清,表现了陕北浓郁的民风民情。紧接着便假父老之口,控诉混乱的社会现状,“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由谦称自家酿的酒“酒味薄”,讲到现在无人耕地,生产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兵革不息,年轻人都被征募入伍了。这四句对时世的艰难点到为止,耐人寻味。
最后四句写杜甫感念父老盛情,高歌致答。杜甫此前因被放还归家内心十分苦闷低沉,现在父老盛情重新振作,高歌一曲,抒发对父老的感激以及对身世遭遇的感慨,感人肺腑,引得在场乡亲们老泪纵横。
诗人写乡邻往来,不谈乡间杂事,而说时事现状,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篇以白描手法见长,语言朴素,含蓄蕴藉,真实生动,情感真挚。
【大师导读】
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手,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真国风之义,黄初之旨,而结体终始,乃杜本色耳。
——王慎中《杜诗详注》
·曲江二首
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 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荣绊此身?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赏析】
《曲江二首》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曲江在唐代时是长安城最大的游览景区,“曲江流饮”被誉为长安八景之一。时任左拾遗的杜甫为挽救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局势,日日奏疏上表,一腔热血却受到冷落。诗人借酒浇愁,有感于眼前百花凋零之景,作《曲江二首》聊以自慰。